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最新成人网
你的位置:大桥未久种子 > 最新成人网 > 亚洲色图 欧美 新时期中国社会史论文索引
亚洲色图 欧美 新时期中国社会史论文索引

发布日期:2024-08-20 05:38    点击次数:121

亚洲色图 欧美 新时期中国社会史论文索引

新时期中国社会史论文索引

阐述:

(1)本索引以较为平时的模范,著录社会史方面的论文。

(2)本索引著录汉语论文,除了中国大陆,还收录了部分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相关论文,以及一些汉译论文。

(3)本索引体例败坏相沿《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新增“社会史表面部分”,并将通论性论文单孤苦目。此外依期间先后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西夏金元明清、近代四个部分著录。

(4)各部分之下分为多少类别,万般著录论文以发表先后为序。

目次

一、社会史表面部分常建华

(一)论文

1.总论

2.分论

(二)综述

1.总述

2.会议综述

3.年度综述

二、通论部分郭玉峰

(一)等级身份与职业生活

1.社会结构总论

2.等级结构

(1)皇帝(王)、贵族与外戚

(2)士、客、卿、家臣、门阀、豪族

(3)子民(世东说念主、庶东说念主、编户民、工生意者)

(4)游侠、隐士、巫祝偏激他

(5)奴隶、刑徒及贱民

(6)宦官

3.社会流动

(二)社会组织与地域社会

1.系族

2.家庭与婚配

(1)家庭

(2)婚配

3.民间结社

4.地域社会

(1)城市

(2)乡村

(3)城乡关系

(三)东说念主口与社会救济

1.户口统计与东说念主口流动

(1)户籍轨制与东说念主口统计、东说念主口数目及变化

(2)东说念主口流动

2.东说念主口类型与结构

(1)妇女

(2)老东说念主、少年偏激他

3.荒灾与社会救济

4.环境史学与医疗社会史

(四)生活方式与礼俗

1.物资生活习俗

(1)衣饰、发式

(2)饮食

(3)居住

(4)行路

2.礼俗

(1)丧葬

(2)祭祀

(3)岁时节令

(4)东说念主生礼俗偏激他

(5)风俗、风气及社会心态

3.文学文娱

4.宗教生活

(1)原始宗教、宗教

(2)释教

(3)玄门

5.信仰

6.少数民族生活

7.其他

三、先秦秦汉部分郭玉峰

(一)等级身份与职业生活

1.社会结构总论

2.等级结构

(1)皇帝(王)、贵族与外戚

(2)士、客、卿、家臣、门阀、豪族

(3)子民(世东说念主、庶东说念主、黔黎、编户民、工生意者)

(4)游侠、隐士、巫祝偏激他

(5)奴隶、刑徒及贱民

(6)宦官

3.法律平等级身份的端正

4.社会流动

(二)社会组织与地域社会

1.系族

2.家庭与婚配

(1)家庭

(2)婚配

3.民间结社

4.地域社会

(1)城市

(2)乡村

(3)城乡关系

(三)东说念主口与社会救济

1.户口统计与东说念主口流动

(1)户籍轨制与东说念主口统计、东说念主口数目及变化

(2)东说念主口流动

2.东说念主口类型与结构

(1)妇女

(2)老东说念主、少年偏激他

3.荒灾与社会救济

4.环境史学与医疗社会史

(四)生活方式与礼俗

1.物资生活习俗

(1)衣饰、发式

(2)饮食

(3)居住

(4)行路

2.礼俗

(1)丧葬

(2)祭祀

(3)岁时节令

(4)东说念主生礼俗偏激他

(5)风俗、风气及社会心态

3.文学文娱

4.宗教生活

(1)原始宗教、宗教

(2)释教

(3)玄门

5.信仰

6.少数民族生活

四、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部分孙立群

(一)社会结构与等级身份

1.社会结构总论

2.等级结构

(1)皇帝与贵族

(2)士族

(3)选举与官僚

(4)士东说念主

(5)庶族、寒门

(6)个体农民

(7)商东说念主及工商管事者

(8)士家、军户

(9)宦官

(10)依附东说念主口

(二)社会组织与地域社会

1.系族

(1)系族

(2)谱牒

2.家庭与婚配

(1)家庭关系

(2)婚配

3.地域社会

(1)坞壁、庄园、社邑

(2)城市

(3)地区

(三)东说念主口与社会救济

1.东说念主口问题

(1)户籍轨制

(2)东说念主口统计与分散

(3)东说念主口流移

2.东说念主口类别与结构

(1)妇女

(2)其他东说念主群

3.灾荒与社会救济

4.生态环境与社会医疗

(四)生活方式与风俗风尚

1.物资生活

(1)衣饰、化妆

(2)饮食

(3)酒和茶

(4)居住

(5)交通

2.丧葬礼俗

3.节日习俗

4.文化文娱

(1)体育

(2)戏曲、跳舞、音乐

(3)变文俗讲

5.宗教信仰与宗教生活

(1)宗教与古刹

(2)释教

(3)玄门

(4)其他宗教

6.社会风貌与社会风气

7.训诲

8.少数民族偏激社会生活

(1)少数民族

(2)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

五、宋辽金元明清部分常建华

(一)等级身份与职业生活

1.社会结构总论

(1)通论

(2)户等制

(3)士农工商关系

2.等级结构

(1)皇帝与贵族

(2)宗室

(3)名流

(4)子民

(5)盗贼

(6)贱民

(二)社会组织与地域社会

1.系族

2.家庭与婚配

(1)家庭

(2)婚配

3.行会、会馆与民间结社

4.基层社会偏激与国度关系

5.地域社会

(1)城市

(2)市镇

(3)乡村

(4)城乡关系与地方社会

(三)东说念主口与社会救济

1.户口统计、东说念主口变动、东说念主口想想

(1)户籍轨制与东说念主口统计、东说念主口数目及变化

(2)东说念主口流动

(3)东说念主口问题

2.东说念主口类别与结构

(1)妇女

(2)老东说念主、后生、儿童、客家、华裔、外侨

3.灾荒与社会救济

4.环境史学与医疗社会史

5.社会训诲

(四)生活方式与礼俗

1.社会风尚偏激变迁

(1)社会风尚综论

(2)诉讼民俗

(3)糟践之风

2.物资生活

(1)衣饰、发式

(2)饮食

(3)居住

(4)行路

(5)器用

3.几种礼俗

(1)丧葬

(2)祭祀等

(3)岁时节令

(4)产育与称谓

(5)巫卜、禁忌与信仰

4.文学文娱

(1)体育

(2)游艺

(3)散乐

(4)说唱

5.宗教

(1)释教

(2)玄门

(3)基督教、天主教

(4)伊斯兰教

(5)奥密宗教

(6)其他宗教

6.少数民族生活

六近代部分闵杰

(一)总论

1.概论

2.社会性质

3.社会不雅念

4.市民社会与群众领域

5.社会遏抑

(二)社会阶级与社会群体

1.绅商阶级

2.底层社会、劳资纠纷

3.妇女、儿童

4.常识分子

5.华裔与外侨

(1)华裔

(2)外侨

(三)社会团体

1.奥密结社与传统组织

2.新式社团

(1)商会

(2)其他社团

(四)婚配与家庭

1.婚配

2.家庭与眷属

(五)东说念主口

1.东说念主口统计与变动

2.移民与游民

(六)活命状态与风俗习俗

1.物资生活

2.文化文娱

3.风俗风尚

(1)概述

(2)不缠足

(3)吸毒与禁毒

(4)丧俗、赌博偏激他

(七)区域社会

1.乡村社会

2.城市社会

3.租界

4.地方自治

(八)灾荒与救济

1.当然灾害

2.赈灾、慈善、医疗

(九)基督教与布道士的社会行为

1.基督教与教案

2.布道士的社会行为

(十)其他中国社会史论文索引新时期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一社会史表面部分

(一)论文

1.总论

开展社会史的研究冯尔康百科常识1986.1

略论中国史学研究方法的变迁田居俭历史研究1986.2

中国社会史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乔志强光明日报1986.8.12

为社会史正名王玉波光明日报1986.9.10

古代社会史的从头相识何新念书1986.11

社会史研究方法评析石谭西北大学学报1986.4

开展社会史研究冯尔康历史研究1987.1

对于社会史研究的学科对象诸问题陆震历史研究1987.1

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历史研究》评述员东说念主民日报1987.2.6

社会史研究浅议宋德金史学谍报1987.2

社会史研究的历程与趋向彭卫史学月刊1987.5

略论社会生活史的研究方法彭卫云南社会科学1987.3

复兴社会史三议史薇天津社会科学1988.1

要心疼加强社会史的研究本刊编著部南京大学学报1988.1

史学通向“柳暗花明”的一条蹊径田居俭光明日报1988.4.20

社会史的复兴与史学变革:兼论社会史与文化史的共生共荣史学表面1988.3

社会关系与社会史研究王先明光明日报1988.8.24

社会史研究与史学研究冯尔康东说念主民日报1988.10.21

对于社会史的讲话陈旭麓南京大学学报1989增刊

记忆与前瞻:对于社会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蔡少卿、孙江历史研究1989.4

三论开展社会史研究冯尔康南京大学学报1989增刊

中国社会史学科设备刍议王家范历史研究1989.4

社会史研究中的学科整合岳庆平社会科学辑刊1989.5

略论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陈旭麓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9.5

深化开展社会史研究之我见田居俭光明日报1989.5.3

历史学、东说念主类学与家庭演变(杰克·顾迪教师和萧凤霞博士1989年1月27日在广东历史学会的演讲)广东社会科学1989.2

论社会史研究的对象王先明河北学刊1990.2

社会史研究中的扩大视线岳庆平天津社会科学1990.1

社会史研究的方法问题乔志强山西大学学报1990.3

社会史学的程度与走向王先明山西大学学报1990.3

社会史与东说念主口史行龙山西大学学报1990.3

加强社会生活史研究李侃社会科学报1990.5.5

浅谈社会史的常识结构乔志强山西大学学报1991.2

马克想、恩格斯与社会史研究王先明光明日报1990.2.21

社会史研究探微许洁明想想阵线1992.1

中后生学者紧急招呼中国社会史研究逃出轮回圈的出息社会科学报1992.11.12

中国社会史研究笔谈王家范等历史研究1993.2

社会史研究的意旨李增洪、冯占惠皆鲁学刊1993.4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宏不雅视线岳庆平中国历史学年鉴1994三联书店1995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期间特色与发蒙价值葛承雍西北大学学报1994.1

中国社会史的发展与英国社会史:多少相比与想考姜芃史学表面研究1994.1

社会史浅论常宗虎历史研究1995.1

中国社会史学的历史红运王先未来津社会科学1995.5

面前社会史研究的几个问题郭春生史学表面研究1996.3

社会史研究的繁荣与社会史学的窘境谭安洛社会科学动态1996.5

再谈马克想恩格斯与社会史研究——对常宗虎先生《社会史浅论》的两点质疑王先明历史研究1996.2

由社会史研究引发的史学想考——论史学发展中的科学化与大众化问题葛志毅求是学刊1997.5

论社会史研究应具有平实心态王恩重社会科学1996.12

社会生活方式是社会史研究的蹙迫课题曹文柱光明日报1997.5.6

社会史研究与历史社会地舆王振忠复旦学报1997.1

浅论社会关系与社会史研究王先明浙江社会科学1997.2

对于社会史的学科定位问题王先明社会科学阵线1998.3

社会史研究刍议孟艳弘史学表面研究1998.3

从社会史到区域社会史乔志强、行龙山西大学学报1998.3

社会史: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对话赵世瑜社会学研究1998.5

新时期社会史研究崛起原因探析曹景文、杨淑婷贵州文史丛刊1998.2

对于社会史研究的多少问题:以民国时期的社会史研究为例朱汉国史学月刊1998.3

2.分论

论中国社会史研究与我国社会学功绩发展的关系苏驼、王处辉社会学与现代化1986.4

应当开展历史社会学的研究常建中语史常识1986.7

中国风俗史研究概述林牧东说念主文杂志1986.4

中国风俗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姚伟钧社会科学家1987.2

戏曲史·心史·社会史——文史两家对话的中介宁宗一济宁师专学报1987.2

训诂学与文献民俗学宋薇笳广西民族研究1987.3

谈社会经济史区域性研究叶显恩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3

中国方志民俗学的发生与发展张紫晨百科常识1987.1

民俗文物的对象范围和分类刘凤桂东南文化1987.1

文物中的法律史料偏激研究刘海年中国社会科学1987.5

论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意旨偏激方法李侃广东社会科学1988.1

论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区域性研究叶显恩、陈春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1

演义在社会史研究中的史料价值魏元奇河北大学学报1989.4

试论中国族谱的社会史而已价值常建华谱牒学研究1书目文献出书社1989

马克想主义社会史特性钱杭社会科学报1989.12.12

浅谈马克想主义对社会史研究的孝顺王先明历史研究1991.1

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的研究张静如、王先明历史研究1991.1

积极开展历史东说念主文地舆研究谭其骧复旦学报1991.1

考古学与中国古代史研究杜正胜考古1992.2

中国区域史研究表面和方法散论万灵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3

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社会文化史王颉社会学研究1993.2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宏不雅视线岳庆平中国历史学年鉴1994三联书店1995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生活史基本要论管彦波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1

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刍论:兼论地域社会史研究的表面与方法乔志强、行龙史学表面研究1995.2

区域性历史研究中的几个表面问题朱金瑞中州学刊1995.3

历史学本位的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研究刘志伟、陈春声中国历史学年鉴1997三联书店1998

历史地舆研究中的“区域”问题鲁西奇武汉大学学报1996.6

心疼农民史研究刘昌明东说念主民日报1996.5.7

(二)综述

1.总述

中国社会史研究综述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史研究室历史研究1987.1

中国社会史研究大略常建中语史常识1987.11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记忆与权衡冯尔康中国历史学年鉴1987东说念主民出书社1988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反想与权衡田居俭社会科学阵线1989.3

评连年的社会史研究宋德金东说念主民日报1989.3.31

中国社会史表面研究概述王先明中国史研究动态1992.5

近十年社会史研究表面探讨王先明中国历史学年鉴1993三联书店1994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新探索常建华东说念主民日报1998.9.19

2.会议综述

首届中国社会史研讨会综述常建华东说念主民日报1986.11.24

首届中国社会史研讨会综述肖驷光明日报1986.12.17

中国社会史表面问题综述常建华社会学与现代化1986.4

社会生活史已逐步成为大陆史学研究的热点中国新闻109781986.10.21

开展社会史研究是历史学发展的冲突点:初次中国社会史研讨会在天津举行王跃生表面信息报1986.11.24

开拓研究领域,促进史学繁荣:中国社会史研讨会综述宋德金历史研究1987.1

现代中国史学研究的新领域:中国社会史研讨会综述张仁善社会科学(沪)1987.3

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辩论会简记浦斯中国史研究动态1987.12

首届中国社会史研讨会在天津市举行中国历史学年鉴1987东说念主民出书社1988

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进展宋元强历史研究1988.3

第二届中国社会史学术研讨会述评李良玉历史研究1989.4

第二届中国社会史学术研讨会综述居龙社科信息(南京)1989.3

中国社会史第三次研讨会综述宋德金、高世瑜历史研究1991.1

中国社会史第三次研讨会不雅点概述天府新论1991.1

中国社会史第三次研讨会综述王笛、邹重华四川大学学报1991.1

中国社会史第三次研讨会述要王子今中国史研究动态1991.4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再发展王恩重历史教学问题1992.2

社会史研究新里程张炳武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2.4

努力拓展社会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岳庆平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3

社会文化史:一门新学科:“社会文化史研讨会”纪要李长莉社会学研究1993.1

中国社会的转机与社会史研究:“地域社会与传统中国”刘昌明学术月刊1994.12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新趋向:“地域社会与传统中国”国际学术会议综述周天游、葛承雍历史研究1995.1

省史学会召开陕西社会史辩论会黄民兴西北大学学报1997.3

可贵的探索,可喜的成就:“社会史研究与《中国社和会史》研讨会”纪要马宝珠光明日报1997.4.11

清代社会研究辩论会一排世界宗教文化1997.4

3.年度综述

古代社会史常建华中国历史学1991三联书店1991

社会史周天游中国历史学1992三联书店1993

社会史研究孟彦弘中国历史学1995三联书店1995

古代社会史常建华中国历史学1996三联书店1997

1996年社会史研究概述陈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5

1997—1998年度社会史研究述要孟彦弘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8

古代社会史常建华中国历史学1998三联书店2000

二通论部分

(一)等级身份与职业生活

1.社会结构总论

试论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偏激功能曹锡仁云南社会科学1987.1

论身份等级与“礼结合”李明德法学杂志1987.4

封建等级标记琐谈王健湖北社会科学1992.1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探析沈文德、吴廷嘉社会科学研究1992.1

当然不屈等与我国古代的等级轨制常金仓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2.3

深化社会结构史研究——《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读后王玉波历史研究1995.6

法家学说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述论孔祥君殷都学刊1997.4

中日两国传统社会结构之相比杨绍先贵州大学学报1998.4

试述中国古代社会基本单位的演变孙祖眉社科纵横1998.4

论我国传统社会结构与传统文化罗祖基学术月刊1998.10

2.等级结构

(1)皇帝(王)、贵族与外戚

中国历代皇帝的平均寿命郑庆功东说念主生与伴侣1987.1

帝王死一火年岁结构及成因剖析王月河洛春秋1998.1

中国古代皇帝轨制研究综述刘绍春中国史研究动态1992.1

中国封建社会皇帝后妃问题初探陈恩虎安徽大学学报1996.3

略论中国封建社会的后妃干政朱子彦上海大学学报1994.1

中国封建史上妇东说念主专政的原因及评价戴景民丹东师专学报1994.4

后妃与政事刘俊江江汉论坛1995.6

中国封建社会后妃来源探析陈恩虎固原师专学报1996.4

略论中国皇后轨制朱子彦上海大学学报1997.4

中国历代外戚封爵食禄轨制述论朱子彦史林1996.4

(2)士、客、卿、家臣、门阀、豪族

中国古代常识分子的特质阎步克文史常识1988.3

“士”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余英时文文告1988.1.12

日本对于中国士大夫研究的新趋势杨睫中国史研究动态1988.3

封建社会常识分子特征社会科学报1989.9.14

士大夫阶级的造成阎步克文史常识1989.9

士·事·师论:社会分化与中国古代常识群体的造成阎步克北京大学学报1990.2

“士”的巡礼:古代常识阶级的东说念主格剖视陈伯海上海文论1989.3

古代常识分子与儒家经典吾淳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3

略论士和皇权政事的分离与对立胡成光明日报1989.3.22

中国古代常识分子的东说念主格特征王润贵民主与科学1990.1

中国传统的制衡不雅念与士东说念主的政事心态葛荃学术月刊1990.5

中国常识阶级的地域性格与政事冲突卢云复旦学报1990.3

中国传统文化的政事化与古代常识阶级的官僚化任爽朔方论丛1991.5

试论中国古代士大夫东说念主格与文格的背离征象邵唯一学术月刊1991.12

中国传统常识分子产生的配景与机会赵东玉浙江学刊1992.5

中国传统常识分子与社会取舍韩明谟文史哲1992.3

中国古代常识分子的东说念主生形而上学刘周堂江西社会科学1993.9

士商关系嬗变郑利华学术月刊1994.6

古代儒士群体的社会组成及文化特征郭洪纪唐都学刊1994.4

论中国古代常识分子的自愿相识:从春秋战国到魏晋南北朝李德平江苏社会科学1994.3

中国古代士阶级的优良传统与现代常识分子的历史职业王志刚渭南师专学报1995.2

略论中国古代文东说念主偏激生活孙立群南开大学历史系建系七十五周年操心文集南开大学出书社1998

传统常识分子与学理的非一贯性刘泽华南开大学历史系建系七十五周年操心文集南开大学出书社1998

释“士族”张晓连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8.1

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变化与士文化的发展卢子震学习与探索2000.1

中国古代儒学常识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好意思)杜维明洞开期间2000.3

我国客卿轨制刍议黄冬云南通师专学报1990.2

评赵世瑜《吏与中国传统社会》韩晓燕历史研究1995.4

社会政事史研究的新尝试:赵世瑜《吏与中国传统社会》读后宁欣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6

略论中国封建田主经济的多少特征郑振满福建论坛1987.3

试论田主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本色磋议经君健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2

中国谋士论陈长荣苏州大学学报1989.2/3

(3)子民(世东说念主、庶东说念主、编户民、工生意者)

中国封建社会自耕农地皮所有制问题李民立史学月刊1987.5

论小农经济的产生偏激永远存在的原因马开樑想想阵线1987.3

论中西行会轨制造成的蹊径问题张平宁学术月刊1986.12

我国封建行会组织的演变蒋丙炎纵横经济1987.9

中国行会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彭泽益历史研究1988.6

试论中国行会的系族性、地缘性、官府性偏激他肖云玲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4

“重农抑商”的历史渊源宋超文史常识1987.1

国表里中国会馆史研究述评王日根文史哲1994.3

古代商东说念主的身份与地位略论郭志祥南京大学法律评述1996.秋

古代城市中的工生意组织偏激行为习俗于云瀚民俗研究2000.4

(4)游侠、隐士、巫祝偏激他

游侠考辨张英祁连学刊1991.1

游侠偏激产生的配景陈宁想想阵线1993.1

古代游侠任侠行义行为之回顾汪涌豪殷都学刊1993.3

古代游侠日常生活之回顾汪涌豪殷都学刊1993.4

古代游侠社会关系之回顾汪涌豪殷都学刊1994.2

古代游侠东说念主格特征之回顾汪涌豪殷都学刊1995.1

略论中国古代社会的隐士冯辉求是学刊1989.3

中国古代隐士略论:兼说古代儒说念隐空想想之异同闵军中国东说念主民大学学报1993.2

中国古代的隐士偏激对社会的作用高敏社会科学阵线1994.2

隐士的生活刘文刚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3

论隐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孤苦东说念主格和历史红运谢天杰社会科学1997.6

古代的隐士薛春民华夏文化1999.4

隐士古今谈闫永复开封训诲学院学报1999.4

“巫娼期间”纯系虚构:中西妓女起源相比黄仁生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3

中国古代的巫童恩正中国社会科学1995.5

(5)奴隶、刑徒及贱民

中国古代农业坐褥奴隶蠡测李则鸣武汉大学学报1990.2

中国社会风俗史研究的新成果:读《中国古代托钵人风俗》王子今安徽训诲学院学报1996.1

(6)宦官

中国历代宦官来源考述冷冬汕头大学学报1986.4

开国以来宦官轨制研究综述冷冬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9

十年来宦官研究综述景有泉文史常识1990.7

历代宦官出身考略赵兴元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87.2

论宦官的生理与心思特性冷冬东北师大学报1988.5

中国古代的宦官与君主专制任继愈群言1989.11

论宦官的双重东说念主格蒋宗明烟台大学学报1990.3

我国宦官轨制考略来可泓上海大学学报1990.5

中国宦官轨制活命原因初探马良怀中国史研究1992.3

宦官东说念主格偏激心思行动结构顾蓉社会科学阵线1992.3

漫话宦官胡素真连云港训诲学院学报1993.1

残寺东说念主世界的历史阐扬:读余华青著《中国宦官轨制史》葛承雍浙江学刊1994.6

论中国封建社会的宦官干政朱子彦上海大学学报1995.6

3.社会流动

中国历代官吏退休情况述略钟文汕头大学学报1986.4

中国古代官吏的休致轨制论略黄钟社会科学1986.5

我国历史上的传统心态与官吏退休轨制沈星棣江西大学学报1988.3

中国古代刑律中相关官吏赃罪的探究吕鹏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7.4

中国古代对官员的考绩和叙用叶林生、刘新建青海社会科学1987.5

我国古代的选士轨制金允通历史教学问题1988.2

略论我国古代的荐举制隋迎鑫朔方论丛1988.2

中国古代选官轨制研究近况述评邵介闻西北大学学报1989.4

从举荐到考试:中国古代选官座谈阎步克中国行政照料1990.7

中国古代选官系统偏激演化析论汪征鲁学术月刊1990.4

中国古代官吏选任轨制的利弊初探何金明云南训诲学院学报1991.5

中国古代选官模式偏激对现代政事的影响李玉琪、邵丽英社会科学家1994.3

简论科举制前中国历史上的选官轨制孔玲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4.2

中国历史上选任官吏的几种轨制孔玲想维与实践1994.6

我国古代官吏的考核方法吴育频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4.1

中国古代的官吏考课轨制吕建中中国行政照料1998.10

察举轨制的变迁阎步克文史常识1998.2

察举轨制与科举轨制:中国古代帝国政府的两种选官轨制阎步克党建通讯1999.7

试论我国古代作念官轨制演变的想想条理杨朴表面学习月刊1995.5

试论我国古代作念官轨制演变的想想条理杨伟甘肃社会科学1995.5

中国古代分封轨制述论苏德荣平原大学学报1991.1

对中国封建社会分封轨制的几点看法刘风浪朔方论丛1992.2

中国传统社会中贵族与士绅力量的消长偏激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孙立平天津社会科学1992.4

(二)社会组织与地域社会

中国传统社会组织的血统解纽管东贵中国史研究1995.2

1.系族

浅谈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不雅念群曹旺河北大学学报1987.2

宗法制文化与中国古代训诲熊贤军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1987.1

中国封建社会地皮关系与宗法系族制李文治历史研究1989.5

对于宗法轨制造成的条件问题钱杭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0.1

系族与宗法的历史特征钱杭史林1991.2

试论中国古代宗法轨制的宗教意旨府建明江海学刊1993.5

浅论中国宗法轨制的特性偏激在广西民族地区的阐述钱宗范柳州师专学报1993.2

宗法遗凮对我国传统心态的影响沈星棣南昌大学学报1993.2

我国古代宗法可操作性探析王立民青少年违警问题1993.6

宗祧承袭浅说丁凌华史学集刊1992.4

再论“九族”今古文说钱杭史林1993.1

论“昭穆之常”及宗法庙制的关系唐友波历史教学问题1994.6

广西客家宗法轨制初探陈晓虹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5.4

中国宗法轨制论钱宗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6.4

论世界和中国诸民族宗法轨制发展形态的共同法则性钱宗范社会科学家1997.3

浅论中国宗法轨制的存在形态和发展阶段:兼评面前宗法研究中的几种诞妄不雅点钱宗范玉林师专学报1998.4

中国宗法轨制的造成偏激影响戴宗芬社会科学动态2000.10

中国古代的系族轨制白钢文史常识1988.4

中国古代系族的伸缩性郭政凯史学集刊1993.3

中国眷属轨制的特性及与封建法律的关系林明山东社会科学1993.1

中国眷属轨制的演变杨雅彬社会科学阵线1993.4

中国眷属史研究的历史和近况徐扬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6

试论中国古代的系族部落杨粘稠朔方文物1997.3

对于同姓联宗组织的地缘性质钱杭史林1998.3

义门大眷属的分散与系族文化的区域特征黎小龙历史研究1998.2

从族谱看珠江三角洲系族伦理与宗教制的特性叶显恩、韦庆远学术研究1997.12

眷属轨制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栾成显广东社会科学2000.1

我国历史上系族组织的政权化倾向叶娟丽学术论坛2000.2

政权与系族:传统系族的政事化想考高景海、叶海燕社会科学动态2000.3

中国姓氏谱牒源流述略胡哲文献1996.4

中国度谱中的“欧苏标准”探讨安国楼郑州大学学报1998.5

贵州民间真贵家支纲领孙吴文献1998.4

家法族规与封建民事法律刘广安法律学习研究1988.2

家法族规的发展历史和期间特征方小芬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8.3

氏族与中国社会徐杰舜社会科学家1990.1

拟制的家与社会结合:中国传统社会的系族、行会与奥密结社麻国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2

从战国至西汉的族居、族葬、世业论中国古代系族社会的延续邢义田新史学1995.2

试论陕南古代的氏族杨东晨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4.1

中国古代的祠堂建筑丁宏伟文史常识1987.11

古代宗庙轨制简说张庆文史常识1986.5

中国古代宗庙轨制探源黄有汉河南大学学报1998.4

试论族姓的起源及消一火李开国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87.2

略论中国古代眷属文化的特质刘柱彬法学评述1999.1

拟制血亲与系族冯尔康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8-41997

2.家庭与婚配

(1)家庭

略论中国古代的家产承袭轨制马新、皆涛东说念主文杂志1987.5

财产承袭轨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许垣上饶师专学报1991.4

我国古代庶生子的继产权邢铁文史常识1995.2

我国古代诸子平均析产问题邢铁中国史研究1995.4

诸子平均析产方式与中国社会程度邢铁中国古史论丛河北训诲出书社1995

古代社会家庭财产关系略论魏说念明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7.1

中国封建社会诸子平分制述论栾成显(日)中国史学1998.8

中国古代家庭范畴到底有多大?张琢社会学研究1987.6

论中国封建“义门”同居人人庭的产生黎小龙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7.4

对于中国的人人庭钟年念书1999.1

我国一家一计制家庭的造成祝瑞开社会科学辑刊1989.6

婚配家庭之发展——一家一计制家庭欧潮泉贵州民族研究1991.1

中国古文献中多少“一妻多夫”制记录:兼论“一妻多夫”制的产生、作用及妇女地位林琼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5.3

中国上古家庭形态探微张怀承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5

“妇女媚说念”考——传统家庭的冲突与化解方术李建民新史学1996.4

略论中国封建家庭和社会的关系魏承想学术月刊1987.4

中国古代家庭与社会伦常政事张德强兰州学刊1992.2

中国古代社会的家庭结构偏激对社会政事想想的影响李汉武史学表面研究1997.2

论家长制王治功汕头大学学报1989.4

论中国古代家长制的建立和家庭形态(日)堀敏一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4

浅谈中国古代家训王若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3.6

简论中国传统家训的文化学意旨张艳国中州学刊1994.5

中国古代家训论要陈延斌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3

中国古代家训通论徐瑰丽学术月刊1995.7

中国古代商贾家训探析徐少锦皆皆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8.1

连年来相关家庭问题的社会史研究陈爽光明日报1998.10.16

中国度庭史研究的历史与近况徐扬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6

中国度庭史研究刍议王玉波历史研究2000.3

中国古代家庭说念德训诲今析杨雷、魏长领郑州大学学报1998.4

“孝”之历史嬗变偏激现代启示李承贵、赖虹上饶师专学报1999.2

孝说念与杀子何友晖、彭泗清方法1999.3

试论“孝”不雅念的产生与发展:兼谈“孝”的现实意旨侯希文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0.2

闽台养子习俗初探陈娟英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4

浙东说念主育儿古俗崇理古今谈2000.1

(2)婚配

乱婚和群婚程德祺广西民族研究1987.4

论中国古代婚配诸形态的产生和演变刘士圣青岛师专学报1988.4

中国历史上的系族外婚制陶毅、张铭新法学评述1988.4

东说念主类起源说与婚配形态说辨龙秋皆皆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0.1

入赘婚初探武普照山东训诲学院学报1989.1

漫话赘婚朱凤祥黄淮学刊1998.3

“掠取婚”遗迹在古代文献中的响应李林宜春师专学报1990.4/6

冥婚考述盛义天府新论1991.5

“妻后母、执嫂”原因探析李衡眉东岳论丛1991.3

中国古代聘娶婚配形式略论王歌雅求是学刊1993.1

野合图考高文四川文物1995.1

甘肃秦安大地湾地画是一幅野合图祝恒富四川文物1999.1

论“姑舅表婚制”的历史存在薛平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1

中国历史上典雇妻妾制综述郑长兴柳州师专学报1999.2

中国古代婚配演变与姓氏源流问题(下)刘宗碧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9.5

中国古代的婚配造成补续赵志坚历史教学1996.11

中国古代婚配又名集释席云玲、李会龙黄淮学刊1996.3

婚配一语探源魏哲铭华夏文化1999.2

历代血统婚配小考:炎黄子孙衍生原因初探伏家芬贵州文史丛刊1994.2

中国历代血统婚配述论:炎黄子孙衍生原因初探伏家芬许昌师专学报1999.1

古代婚配家庭中的几个问题任寅虎史学月刊1989.3

中国古代官吏的放假轨制与婚配家庭——从《孔雀东南飞》的爱情悲催谈起林剑鸣学术月刊1991.2

婚配家庭史研究的新成果:读祝瑞开教师主编的《中国婚配家庭史》李静学术月刊2000.10

论中国古代婚配家庭之法律想想徐凤侠济宁师专学报2000.4

中国历史上和亲的类型及作用朱振杰新疆大学学报1987.4

论中国历史上的各民族结亲冉洪玲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8.4

“哭嫁”俗源浅说向国平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6

“哭嫁”习俗意蕴的经过万建中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1

论哭嫁习俗与《哭嫁歌》的风俗文化本色沙媛贵州民族研究2000.2

惠安地区长住娘家婚俗的历史检会蒋炳钊中国社会科学1989.3

试论惠东妇女“长住娘家”婚俗的起因吴春明民族研究1999.2

婚俗趣谈杨再宏、杨盛中贵州文史丛刊1992.2

从汉字看古代的婚俗周士璋衡水师专学报1999.3

泸沽湖畔的走婚奇俗李达珠民族与宗教1999.2

珠江三角洲“自梳女”风俗初探欧阳婉娆广西民族研究1999.2

中国古代民间婚典仪俗中的着装风俗初探许星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8.6

茶文化与婚恋民俗郑志民福建乡土1999.4

适度订婚风俗探原楚夏民间文化1999.3

撒帐习俗与撒帐歌李东成广东民俗2000.1

撒帐习俗与撒帐歌李东成华夏文化2000.2

古代汉民族婚配轨制的起源和发展严武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4

中国古代婚配轨制琐论刘一兵、鞠敏淮海文汇1996.1

上古汉语支属称谓与中国上古婚配轨制熊焰暨南学报1996.1

试述宗法不雅念对我国封建婚配轨制的影响陈文联江西社会科学1999.3

试论我国古代婚龄与东说念主口翟宛华兰州学刊1988.2

中国古代婚龄考释盛义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3

中国古代婚配年岁的产生偏激演变张大鹏东说念主口学刊1991.2

论中国古代的早婚庄华峰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6.2

从成语看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择偶不雅杨万娟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2

古代的媒人吴秀华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1

媒神高禖阐扬方川淮南师专学报1999.3

文化史研究诓骗文献而已的问题:读《中国历史上的官媒轨制》龚世俊固原师专学报2000.4

中国婚典的产生与演变王玉波历史研究1990.4

古代婚典执雁新解李衡眉河南大学学报1990.1

中国传统婚典中的“奠雁”习俗曾昭聪文史杂志1998.5

从古代贵族的婚丧礼节说到面前的改俗迁风秋浦黑龙江民族丛刊1990.1

先秦两汉时期婚典制的地域扩展与阶级传播卢云历史地舆1990.总8

试论中国古代的婚配六礼偏激实质翟婉华兰州学刊1991.2

参预“围城”:婚典“六礼”的文化阐释彭牧寻根1998.5

古代婚典用称释疑汤志成民俗研究1993.4

中国古代婚配礼节述略王萍南都学刊1995.4

中国婚典庆典史略曲彦斌民俗研究2000.2

五行八字婚配不雅探析刘说念超社会科学家1990.3

中国婚俗的文化意蕴鲍宗豪社会科学研究1992.5

中国古代婚俗文化特性述论张邦建学术界1999.6

古代婚配风俗的特性与中国东说念主的婚配不雅念秦永洲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4

中国古代的离异轨制翟婉华兰州学刊1989.1

从妇女守志看贞节不雅在中国的发展蔡凌虹史学月刊1992.4

论封建主义贞节不雅念的发展和影响白自东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2.4

中国古代妇女重婚习俗探微龚维谷民俗研究1992.3

中国古代旌节述论常培军许昌师专学报1997.增刊

3.民间结社

略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又党朱子彦学术月刊1991.12

4.地域社会

(1)城市

试论中国城市之起源李先登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6.5

中国古代城市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东说念主民日报1987.3.2

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的特性崔春华社会科学辑刊1987.6

论中国初期的城市和“城市”宗旨——与张光直先生商榷张鸿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7.4

从古代城市的起源论城邦问题栾科军上海大学学报1989.4

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谢仲礼社会科学阵线1990.2

中国原始城市造成管窥彭官章求索1991.2

对于中国古代城市起源的两个问题王守中山东社会科学1992.1

中国城市的起源与城市的基本特征杨年皆鲁学刊1994.3

简论中国古代“城”的起源问题钱耀鹏新疆文物1995.2

试论城的起源偏激初步发展钱耀鹏文物世界1998.1

近异日本学者对于中国古代城市研究述略霍巍中国史研究动态1987.8

对于中国城市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傅崇兰等中国史研究1989.3

连年来古代城市研究综述曲枭雄中国史研究动态1990.9

近代中国古代城市史研究的记忆与权衡刘海岩历史研究1992.3

连年来中国古代城市研究的新进展曲枭雄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2

黄土与中国古代城市张新斌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2

城市史王建华世界史研究动态1986.12

从宏不雅角度看中国的城市史赵冈历史研究1993.1

略论我国古代城市的早期发展张南、周伊安徽大学学报1988.2

从中国社会结构看中国城市的发展全斗辉深圳大学学报1988.3

中国城市的历史发展与天津在中国城市史上的地位罗澍伟天津社会科学1989.6

黄河流域城市发展的历史、近况问题及对策意见李笔戎宁夏社会科学1991.2

论城墙在中国城市发展中的作用马正林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1

历史时期西北城市发展简论石培基、李鸣骥东说念主文地舆2000.3

少女野外调教

中国古代城郭模式的少量研究曹阳广西大学学报1990.5

中国古代宫城概说李锋华夏文物1994.2

从考古学看中国上古城市设备贺云南边文物1996.4

中国历史上中心城市的作用偏激对城市化的影响杜瑜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6.4

中国古代城墙文化特质论:中国古代城市结构的文化研究视角张鸿雁南边文物1996.4

中国古代城市的社会保障于云瀚学习与探索2000.5

中古时期西域城市与中国城市的相比吴华亭、王洪慈绥化师专学报1987.1

中西古代城市起源相比研究张南、周义保江汉论坛1991.12

中西封建城市经济结构互异之相比刘大明史学月刊1997.3

试论我国古城形制的渊源李如森社会科学阵线1987.2

再论我国古城形制的基本模式马世之华夏文物1987.1

中国古代都城贪图中的“象天”问题马世之中州学刊1992.1

中国古代都城贪图的文化透视于希贤中国历史地公论丛2000.3

中国古代的城市社区王云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7.3

古代城市中的“社”与“会”于云瀚昌潍师专学报2000.4

浅谈中国古都徐才安南充师范学院学报1988.2

中国早期都城的特征偏激文化内涵吕静郑州大学学报1988.6

古代的都门圈偏激相关问题叶骁军中国古都研究1989.4

中国古都选址的基本原则侯甬坚中国古都研究1989.4

试论我国早期城市的选址问题张国硕、程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2

试论中国古代都城性质的演变李绍连史学月刊1989.3

中国古代都城的城与邦史建群中州学刊1990.4

试论我国古都变迁的地舆轨迹偏激法则庞德谦宝鸡师范学院学报1991.1

我国古代陪都建置纪略管维良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1.3

中国古都概说史念海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2

中国古都与交通曹尔琴唐都学刊1992.4

略论古都的御国光红孔子研究1992.2

中国古都的变迁与文化融通史念海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4

我国古都城市的历史地舆特征焦书乾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3

古代都城地舆景色的发展于希贤光明日报1996.4.16

中国古代都城制对朝鲜、日本古代都城制的影响方学凤延边大学学报1997.1

试论中国古代都城的构造与里坊制的起源王维坤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9.1

我国的古都偏激东移高扬山东训诲学院学报1999.4

中国古代都城西北高台建筑之谜秦建明文博1999.1

古代都城地舆景色之发展偏激相关问题研究汪文学江海学刊2000.1

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刘庆柱考古2000.7

传统中国都市之模式李金强现代史学1999.1

先天不足帝王州:略说古代洛阳四肢国都的当然条件和地舆位置赵启汉洛阳师专学报1987.2

襄阳、樊城的造成和发展张孝元襄阳师专学报1987.1

姑臧故城地舆位置初探梁新民敦煌学辑刊1987.1

北京古城与旧宛平县、大兴县考邢锦堂地名丛刊1987.5

论绍兴古都陈桥驿历史地舆91990

广州古城选址和布局的风水地舆透析司徒尚纪、李宗利岭南文史1998.3

相关开封历史的几个问题徐伯勇中国古都研究1986

试论开封之兴衰赵宝俊中国古都研究1986

(2)乡村

佛山古镇的兴起高惠冰中学历史教学1987.1

鲁西南城镇体系的历史渊源周鸣城市贪图1987.3

中国历史上的市镇赵冈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2

我国历代乡制简论余学明安徽史学1986.5

中国乡里轨制研究及权衡赵秀玲历史研究1998.4

中国古代乡里基层组织特征韩秀桃法学杂志1998.1

中国古代的社区组织张大鹏宜春师专学报1992.1

中国古代乡村行政与自治二元权力体系分析徐勇中国史研究1993.4

我国封建社会乡村基层组织沿革许正文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2

古代黄河流域社会基层行政组织问题探析倪国良开发研究1997.2

对中国古代村社组织的历史和表面的想考程伟礼苏州大学学报1997.1

中国传统社会基层照料的模式刘永华福建学刊1997.5

社日与中国古代乡村社会萧放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6

中国古代社会乡里自治与国度郑重关系叙论张为民济南大学学报2000.6

(3)城乡关系

市镇与乡村的城市化樊树志学术月刊1987.1

云南古代的城乡集市马兴东经济问题探索1987.6

国度与乡村社会关系:古代传统的中西相比彭勃新东方1999.5

(三)东说念主口与社会救济

1.户口统计与东说念主口流动

(1)户籍轨制与东说念主口统计、东说念主口数目及变化

我国户口轨制的历史检会段玉明云南社会科学1990.2

户口簿的起源薛理勇档案与史学1998.4

中国东说念主口史研究刍议行龙东说念主口研究1988.6

1993年以来中国东说念主口史研究概述侯春燕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10

近两年来的中国东说念主口史研究综述阮想华暨南大学研究生学报1998.1

中国古代东说念主口统计发展史叙略董友涛东说念主口学刊1989.5

试论历代“东说念主口统计”的不实性胡有汉东说念主口与优生1991.3

中国历史上的东说念主口统计王育民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3.3

中国古代官方统计数字的价值——兼评《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陈支平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1

略论中国历代王朝的东说念主口政策陈西邨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9.2

我国古代重农政策与历史东说念主口王跃生争鸣1989.6

中国历代东说念主口和耕地走势的分析叶瑞汶南昌大学学报1993.2

我国东说念主口因素与耕作制的关系阎万英中国农史1994.2

论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东说念主口压力吴忠民表面学刊1993.1

论中国古代东说念主口增殖政策韩光辉湖北大学学报1995.5

干戈与中国历史上的东说念主口坐褥李元黑龙江社会科学1993.6

军事东说念主口与军事东说念主口学浅议唐松明、黄海南边东说念主口1994.1

中国历史上的东说念主口问题偏激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白中才、曹东方松辽学刊1991.1

论中国东说念主口要点区域的变迁史念海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1.2

传统东说念主口的性别与年岁结构姜涛近代史研究1997.6

论中国古代东说念主口性比例失调高凯史学月刊1998.3

中国封建社会周期波动与东说念主口关系初探徐平华南昌大学学报1996.1

中国封建社会周期波动与东说念主口关系初探徐平华中国史研究1997.3

封建社会末期中国东说念主口增长偏激主要因素分析蒋建平、朱坚真东说念主口研究1989.6

中国古代系族东说念主口探析王跃生皆鲁学刊1990.4

南京历史东说念主口的变迁偏激原因郭黎安南京社联学刊1989.5

中国古代城镇工商东说念主口的组成变化及地域特征王跃生东说念主口学刊1990.1

我国历史上的优生优育与节制生养的想想董友涛广西党校学报1988.6

简论我国古代主张限制和减少东说念主口的想想李向军辽宁大学学报1990.3

中国古代生养不雅初探贾东城东说念主口阵线1992.2

从古生养学看古东说念主的生养想维郑桦宁夏训诲学院银川师专学报1993.4

试论我国历史时期东说念主口分散变迁的原因范勇东说念主口研究1988.3

论生态环境对古代中国东说念主口分散的作用张子珩南京东说念主口照料干部学院学报2000.2

古代湖北的东说念主口与经济开发宋传银荆州师专学报1998.4

东说念主口史研究的蹙迫著述:评《中国历代东说念主口发展研究》王武龙、杨庆存中国东说念主口报2000.4.24

传统东说念主口结构:透析传统期间的棱镜——《东说念主口与历史:中国传统东说念主口结构研究》夏明方中华念书报2000.2.16

论中国古代宗室东说念主口增长的特殊性:兼评徐光启“生东说念主之率”三十年翻一番的表面王瑞平中州学刊2000.4

一部研究中国东说念主口史的力作:读《中国东说念主口通史》曹景椿东说念主口与贪图生养2000.3

中国古代东说念主口发展特性初探周建民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0.3

中国古代都城户口范畴研究的方法与实践韩光辉中国史研究1998.4

(2)东说念主口流动

地名与民族挪动牛汝辰贵州民族研究1987.4

试我国民族挪动与淹没大略偏激历史作用杨东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6

谈民族的挪动和淹没杨东晨庆阳师专学报1993.1

论历史上的民族挪动陈育宁甘肃社会科学1991.5

从古帝陵遗迹论部族的挪动和淹没杨东晨贵州文史丛刊1999.2

历史上汉族东说念主口向西北边关的挪动王治来西北史地1997.1

古代移民和海南的早期开发纪宗安暨南学报1990.4

海南岛历代民族迁移和东说念主口分散初探司徒尚纪历史地舆1990.总7

中国古代云南东说念主移居泰国北部的配景分析董咸庆想想阵线1991.1

蜀东说念主南迁考孙华成都大学学报1991.1

蜀说念与东说念主口迁移李虎文博1995.2

试论古代东说念主口南迁波澜与中国文静的整合张冠梓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4

中国历史上的东说念主口迁移李传永、李恬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5

移民论李鸿奎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2.3

中国历代移民的类型和特性葛剑雄历史地舆11.1993

中国历史上移民的主要流向和分期张国雄北京大学学报1996.2

中国古代移民述论丁鼎、王明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7.4

试论我国古都移民的原因与影响叶骁军兰州大学学报1997.1

移民与华夏文化的传播赵慧峰光明日报1998.4.27

中国东说念主口的国际迁移之历史检会朱国宏历史研究1989.6

中国封建社会政事、军事移民政策述论王跃生中国史研究1993.4

试论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任新民南京社会科学1991.3

中国封建社会流民与和流民举义诸问题探析钱宗范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4

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王家范探索与争鸣1994.5

中国古代流民综不雅池子华历史教学1999.2

中国历史上的流民与本日流动东说念主口的相比分析钟水映经济评述2000.1

2.东说念主口类型与结构

(1)妇女

试探中国“女娲”之源周蜀蓉史学月刊1991.4

中国古代女主政事略论杜方琴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2

古代朔方民族女性参政的多少问题:兼论南北女性参政对比孟古托力学习与探索1996.6

对于父权制社会的几点看法徐殿玖学习探索1995.3

论中国法和罗马法中的夫权曾尔恕、张志京政事论坛1995.2

中国古代重男轻女是家长制和宗法制下的产物宋瑞芝史志文萃1988.1

中国古代性差相识的源起及性差模式的演变刘筱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8.6

论中国古代社会重男轻女地位的造成与发展白自东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3.2

中国古代性别遁入礼法的建立刘筱红妇女研究论丛1996.2

中国古代的社会性别轨制及传统妇德刘巨才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4

中国古代女子称色原始——中国妇女地位变迁史研究之三赵东玉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1

从古代婚配文化看女性的东说念主格与地位陆光华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5.2

女娲与汉字文化:从汉字的女部字谈古代妇女的地位演变王琳琳、陈兴伟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0.4

中国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刘筱红中国史研究1995.4

中国古代妇女家庭地位刍议:从检会“三从”之说念切入高世瑜妇女研究论丛1996.3

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律与妇女地位黄嫣梨北京大学学报1997.3

论中国古代妇女在婚配家庭中的法律地位罗洪洋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7.3

从婚配家庭法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陈宁英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4

礼教与中国古代妇女的地位评述阎明恕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2

中国传统女性文化不雅照(缠足与病态的女性好意思)刘经华社会科学动态1991.2

中国妇女缠足邱瑞中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3.3

女东说念主和不死关系的始末龚维英学术月刊1993.12

传统文化与中国妇女严琬宜、曹大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4

《列女传》与古代社会的妇女生活葛志毅中中语化论坛1997.3

宗法轨制下的中国女性李喜梅河南社会科学1998.6

从古代称谓习俗看我国妇女传统的性别文化身份谢玉娥河南大学学报1999.5

“就阳而成”与“正位乎内”——我国古代妇女不雅座谈陈宁英、孙秋云文史常识1996.7

中国妇女与玄门谷玛利扬州大学学报1998.6

释教的妇女不雅陈坚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998.4

伊斯兰教妇女不雅初探李安辉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2

简论古代女子的伦理说念德不雅阎广芬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8.4

中国古代女子伦理说念德不雅简论阎广芬训诲史研究1999.1

中国古代妇女伦理模式述论孙理兴说念德与文静2000.3

试论中国古代女性不雅和《箴言》女性不雅之异同陈兆河金陵神学志2000.3

中国古代的庵不雅女子训诲曹大为中国史研究1995.3

浅谈中国古代妇女诗歌郑闲雅、薛梅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7.增刊

中国古代妇女孝行史考论李飞中国史研究1994.3

孝文化与传统中的妇女夏清瑕妇女研究论丛1999.3

试论烈女的成因冯敏飞福建论坛1994.1

论中国古代对舅权的尊崇和遏制李衡眉皆鲁学刊1992.4

略论“舅父权”张泉福龙岩师专学报1993.2

略论中国古代的女官轨制周文英辽宁大学学报1996.3

(2)老东说念主、少年偏激他

中国古代尚老崇祖文化论略韩永年、田广林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2.2

我国朔方古代民族“贵壮贱老”习俗浅论于学斌、赵静敏朔方文物1999.2

古代的养老轨制刘松林文史常识2000.3

3.荒灾与社会救济

灾荒史研究的多少问题杨鹏程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5

荆江近5000年来激流位变迁的初步探讨吴风琴历史地舆4

长江上游历代几次特大激流与成因王家德四川文物1993.2

激流神话起源新探刘永江、张晶皆皆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8.5

中国历史上的蝗灾分析郑云飞中国农史1990.4

古代大地震的记录:炼石补天新解王清早求是学刊1991.5

中国历代灾荒的史实分析邓拓经济表面与经济照料1992.1

云南古代灾情考略古永继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2

当然灾害与古代朔方草原游牧民族梁景之民族研究1994.3

对闰八月之年当然灾害和战乱的历史检会郭康松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5

历史当然灾害与民间信仰王振忠复旦学报1996.2

中国古代的荒政照猜测想钟祥财国表里经济照料1990.10

对于中国古代蝗灾的巫禳章义和历史教学问题1996.3

中国历代社会救济政策之研究高永定都门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0.4

天东说念主感应的灾异不雅与中国古代救灾门径孙湘云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3

4.环境史学与医疗社会史

蓝田东说念主时期至两周之际西安近邻地区当然环境的演变史念海中国古都研究1986

我国古近代丛林资源演变史研究王长富林业研究1987.1

徽州历史上林木经营初探张雪慧中国史研究1987.1

呼伦贝尔草原的地舆变迁景爱历史地舆4

历史时期甘肃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王乃昂历史地舆81990

包头古代地舆环境与文化生成刍议杨永祥、窦瑛阴山学刊1990.3

福建兴化平原的造成与地舆环境王绍鸿等地舆学报1991.3

葫芦河流域的古文化与古环境李非等考古1993.9

历史时期黄淮平原南部的地舆环境变迁赵永复历史地舆2

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研究的承先启后之作:《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偏激治理》评介王守春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9.4

青海湖区古代东说念主类行为和地舆环境特征周笃珺、周立华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9.1

辽东半岛的獐与古环境变迁王清考古与文物1999.5

论传统墟落中聚居环境的变迁朱晓明同济大学学报1999.1

我对华北古代环境史的研究——日本的中国古代环境史研究之一例:农本主义(日)原长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3

历史时期农业生态环境变迁初探——以陕蒙晋三角地区为例朱士光地舆学报与国土研究1990.2

试我国水域生态农业的历史沿革熊维明农业考古1991.1

中国古代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史话许晖、邹德秀生态经济2000.4

历史时期我国容许带的变迁及生物分散界限推移龚高法、张丕远历史地舆1987.5

甘肃秦安大地湾古迹植被容许变迁黄春长地舆科学1991.4

容许变化与我国古代朔方民族的南下张利许昌师专学报1997.4

历史时期柑橘耕种北界与容许变化的关系满志敏复旦学报1999.5

历史时期华北大平原湖沼变迁述略邹逸麟历史地舆1987.5

夏商期间至唐曩昔江苏海岸的变迁贺云翱东南文化1990.5

我国古代的生态保护政策皆秀菊黑龙江日报1987.8.31

中国古代生态经济想想王干梅学术论坛1987.2

我国古代的环境相识与环境行动邹逸麟庆祝杨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论文集河北训诲出书社1998

华夏环境与华夏文化逸群孝感师专学报1990.3

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散变迁初步研究龚胜生地舆学报1993.4

中国麻风病宗旨演变的历史梁其姿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70-21999

中国古代的催生药俗吴成国史学月刊1999.4

(四)生活方式与礼俗

1.物资生活习俗

文化与生活方式周纪兰兰州学刊1987.2

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纵不雅王玉波社会学研究1988.6

传统中国百姓日常生活情节王尔敏“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11992

(1)衣饰、发式

我国古代服装简介段富生中学历史1986.6

终身心血写衣冠:读周锡保先生的《中国古代衣饰史》郭智光明日报1988.4.21

对于衣饰的起源李露亮、闻学任黄淮学刊1991.4

中国历史妇女衣饰的演变与发展向景安文博1995.5

1995和1996年中国古代衣饰研究大略赵联赏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9

江南水乡妇女衣饰与民俗生态龚建培江苏文史研究1998.3

中国民族衣饰源流略考宋军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8.6

衣饰起源探趣王心喜世界文化1999.6

试释“越裳”、“越裳氏”与“越裳国”陈剩勇中国史研究1986.4

浅谈古东说念主的尾饰:对我国古代少数民族“衣着尾”之看法赵国英考古与文物1989.4

说衣着黄维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6

中国古代面具各类顾朴光贵州日报1987.12.20

面具与农业文静陈绶祥民族艺术1991.3

中国衣饰文化与心态苑涛争鸣1991.5

中国衣饰文化略论苑涛文史哲1991.3

中国衣饰文化与扮装心态苑涛、章亚昕皆鲁学刊1991.5

略论中国古代女子衣饰的文化意旨熊晓萍江西社会科学1993.10

中国衣饰文化的轨制形态雷虹宁夏大学学报1996.2

中国上古衣饰不雅刍议李立新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9.6

略谈文身丁家荣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1.6

我国古代“覆面”研究马沙江汉考古1999.1

“著履”与“脱履”风俗考释顾礼堂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3.2

古代袜子考述杨琳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3

论我国古代的不雅赏性织绣李英华故宫博物院院刊1993.2

古代熏衣习俗王东民贵州文史丛刊1988.1

中国东说念主的鞋史郑慧生寻根1998.5

从现有文化中探讨中国古代妇女发式的演变向景安文博1995.4

中国古代须眉发型小史:中国古代须眉发型趣谈李庆华云南史志1999.2

长生想想和与头发相关的养生方术萧璠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9-41998

头发、疾病与医疗——以中国汉唐之间的医学文献为主的初步探讨林富士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71-12000

我国古代女子眉妆概说陈蕾杭州大学学报1997.1

中国古代妇女眉妆与敦煌妇女眉妆:妆饰文化研究之一卢秀文敦煌研究2000.3

古东说念主的穿衣戴帽吕绍纲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4

中国古代的服色偏激想想配景(日)杉本正年著,樊一译成都大学学报1995.4

浅谈玉带銙的造型及纹饰的演变李星文物春秋1996.1

浅谈玉带钩周太祥、张建康东南文化2000.8

中国古代佩剑佩刀与佩戴方法刘永华戏剧艺术1996.2

先容馆藏铜镜王桂枝文博1989.2

绮丽多姿的古铜镜林琳四川文物1996.6

河南林州市出土古代铜镜张增午考古1997.7

略论中国古代东说念主物镜孔祥星文物1998.3

(2)饮食

葡萄引种内地时刻考胡澍新疆社会科学1986.5

我国古代的大豆宋湛庆中国农史1987.3

河西走廊发现5000年前的食粮作物,考古研究标明我国事小麦、高粱起源中心之一东说念主民日报1987.11.28

番薯入闽史探陈学文福建论坛1987.4

玉米和番薯传入中国阶梯新探曹树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4

古代关中主要食粮作物的变迁贾俊侠唐都学刊1990.3

中国古代种稻史何平和文史常识1989.7

略论中国栽培稻的起源和传播严文静北京大学学报1989.2

我国“西瓜”耕种起源考略曾维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2

试论“橘逾淮而北为枳”之“枳”徐开国中国农史1989.1

从茶、棉、葡萄酒、胡食的传播看古代西域与故国内地的关系尚衍斌西北史地1993.3

试论中国度鸡的起源薄吾成农业考古1991.1

中国古代的生食肉类肴馔——脍生萧璠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71-22000

漫话中国制糖史隋家驷历史大不雅园1987.6

河南香烟史话乔星璧中州今古1987.4

许昌烤烟业发展的壮烈史李耕五许昌师专学报1987.3

自贡盐业与会馆庙宇宗建盐业史研究1986.1

中国古代海盐坐褥考白广好意思盐业史研究1988.1

说盐任乃强盐业史研究1988.1

中国圆形磨的起源历史探源卫斯中国农史1987.1

试论石磨的历史发展及意旨张涛中国农史1990.2

中国古代大豆加工和食用顾和平中国农史1992.1

试论中国古代食粮加工业的造成梁中效中国农史1992.1

中国古代进食具匕箸叉研究王仁湘考古学报1990.3

黄河流域古餐饮器具文化浅谈赵荣霞天中学刊1997.3

勺子、叉子、筷子:中国古代进食方式的考古学研究王仁湘寻根1997.5

中国古代用煤的历史李仲均、李卫文史常识1987.3

中国古代的烧具刍议傅纯英广西党校1987.3

岭南古代食俗之特性探析刘说念超社会科学家1991.2

浙东食俗与饮食文化的想考周乃复宁波大学学报1991.1

说“酒文化”武复兴西北大学学报1988.4

试论我国蒸馏酒之起源王有鹏四川文物1989.4

中国酒文化王守国粹术百家1989.5

我国古代酿酒工夫的发展李霖、叶依能中国农史1989.4

陶爵——中国古代酒器研究之一杜金鹏考古1990.6

酒史源流初探史友仁、周进勋许昌师专学报1991.2

酒文化引论徐建新贵州社会科学1991.8

中国酒文化的结构与功能丁秀华历史教学问题1991.2

中华酒文化与东说念主生忧患情谊的消释黄心宇长沙水电师范学院学报1991.3

试论我国酿酒的起源王志俊文博1994.3

古俗新研(六):相关中国酒史三则汪宁生云南文史丛刊1999.2

唐陆羽《茶经》与茶说念——兼论其与日本饮茶文化的影响程喜霖湖北大学学报1990.2

中国历史上的茶花类栽培舒迎澜中国农史1990.3

饮茶文化始创与中国古越东说念主陈珲民族研究1992.2

中国古代茶楼考论刘学忠社会科学阵线1994.5

试论中国饮食史上的条理结构赵荣光生意研究1987.5

中国节日食俗的造成、内涵的流变万建中东南文化1993.4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初探林永匡、王熹中州学刊1989.2

中国食文化的发生机制王岩社会学研究1989.4

中国古代饮食礼俗与习俗论略姚伟钧江汉论坛1990.8

中国古代饮食不雅念探微姚伟钧争鸣1990.5

饮食民俗与文化性格夏一鸣中文自学指导1991.5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源流考李全根食粮经济研究1993.1

中国饮食文化的象征标记:饮食象征文化的表层结构研究瞿明安史学表面研究1995.4

饮食生活的演变与社会转型姚伟钧探索与争鸣1996.4

中国古代饮食礼节轨制的文化气质马健鹰扬州大学学报1997.4

“礼之运转诸饮食”质疑:兼论礼法的起源问题马健鹰江汉大学学报1998.1

历史上北京东说念主的饮食文化刘宁波北京社会科学1999.2

中国社会生活史研究的一部力作:《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读后赖玉芹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9.4

试论我国古代的宴集曹玲泉旅游科学1989.4

中国古代文献中的饮食调配规则与方法姚伟钧文献2000.4

(3)居住

旅舍肇源小考龚维英社会科学辑刊1987.1

浅谈历代的床和席胡德生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1

谈中国古代的席:上古起居用具的称号由来及礼节轨制·之一孙宗胜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0.4

床的起源及变迁与中日起居文化吕玉新史林1991.2

床的变迁杨泓中国文物报1999.11.30

古代的坐具与坐姿王作新文史杂志1992.2

中古汉东说念主由跪坐到垂脚高坐朱大渭中国史研究1994.4

古东说念主的坐姿与座席汪少华南昌大学学报1999.3

古东说念主的坐容朱启新文史常识2000.5

古代的椅和凳胡德生故宫博物院院刊1996.3

椅子与释教流传的关系柯嘉豪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9-41998

中国古代居品与东说念主生礼节姚志国华夏文物1999.4

中国古代青铜灯具遐想高丰、徐筱蓉遮挡1988.4

西山“横山宫”铜灯王晓谋文博1993.2

中国古代灯、烛原始唐玄之、刘兴林中国科技史料1998.2

贵州出土的古代灯具刘明琼贵州文史丛刊1998.1

古代瓷枕民俗文化探析詹嘉、皆曼陶器研究2000.3

中国古代的祠堂建筑丁宏伟文史常识1987.11

宏富的陕西古代建筑陈全方文博1989.1

中国古代宫城概说李绛华夏文物1994.2

徽州古建筑习俗研究王淑文辽宁大学学报1998.4

凝固的历史:徽州民居俞宏理地舆常识1998.9

古徽州建筑风俗探幽吴英瑛徽州社会科学1999.1

浅论古代民居中的“房顶开门”习俗丁柏峰青海民族研究2000.1

(4)行路

我国古代的车和船施友历史常识1987.4

古车探源马长山说念路交通照料1987.7

牛车杂谭许忆先东南文化1987.2

我国古代的战车与车战周方明语文报1990.4.9⑧

古车车名疏要王作新文献1994.1

古车制说隅杨学军都门师范大学学报1996.2

论中国古代车马的渊源郑若葵华夏考古1995.3

中国古代车、步、骑的递嬗龚留柱河南大学学报1988.1

“胡马”与中国的文化生活芮传明史林1994.3

马在游牧社会的地位述论马骏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4.4

中国古代的崇马之风俗民杰文博1995.1

也谈家马的起源偏激他韩东中国文物报1999.6.23

《中国古代车舆马具》引子刘永华戏剧艺术2000.4

古桥春秋张正涛东南文化1987.1

绍兴古代石桥述论杨新平东南文化1990.4

徽州交通史话杨说念萍经济日报1987.6.12

关中与汉中的古代交通试探高景明等成都大学学报1989.1

西南古说念与汉、唐王朝开边范建华想想阵线1991.6

古代西南的“黄金之路”张明贵州文史丛刊1993.6

也谈古代西南黄金通说念侯绍庄贵州文史丛刊1994.3

古代西南地区的交通文化蓝勇光明日报1994.10.3.③

中国古都与交通曹尔琴唐都学刊1992.4

古代于阗的南北交通殷晴历史研究1992.3

古代中印交通网简考郑素青暨南大学研究生学报1997.2

中国与东南亚的交通和交流金秋鹏、杨丽凡海交史研究1998.1

古代中国南边与印度交通的考古学研究童恩正考古1999.4

中国古代的帆海导航术喻常胜海洋1987.4

天妃信仰与古代帆海金秋鹏海交史研究1988.2

辽宁古代的海上交通陶炎表面与实践1988.11

中国沿海史前文化的来去和海上交通吴汝祚东南文化1993.2

我过古代市舶司轨制初探孔宝康海交史研究1988.1

甘肃古代的渡口及水运器用吴景山西北史地1988.4

中国古代海关探源傅宗文海交史研究1988.1

营口开港与辽河航运陶炎社会科学阵线1989.1

也论中国樯帆之始杨琮海交史研究1989.1

古代东南越东说念主的造船业李少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2

造船与帆海史而已二则金秋鹏中国科技史料1998.2

古代舟船、海说念偏激文化车干、林娜中文自学指点2000.5

凌波至宝——舵金秋鹏中国科技史料1998.3

龙舟文化研究魏奕雄乐山师专学报1991.2

我国龙舟文化史钩沉秦秀强学术论坛1991.1

略述我国古代的邮传通讯向景安文博1990.6

东海丝绸之路和中外文化交流陈炎史学月刊1991.1

略论东丝绸之路与日本九有侯灿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5.2

南京与海上丝绸之路李洪甫文博1992.4

“海上丝绸之路与伊斯兰文化”国际学术辩论会述要郑一钧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8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泰两国的文化交流陈炎海交史研究1996.1

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遗迹阎秀东、张诚云南日报1993.1

十多年来西南丝绸之路研究综述梁州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8

回族与西南丝绸之路申旭云南社会科学1994.4

对于“南边丝绸之路”的几点想考魁伟伦中国史研究1995.2

草原丝绸之路概述洪永斌内蒙古金融研究1994.1

论河西走廊交通的历史地位与作用陈琦、张国藩西北史地1993.2

略论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和丝绸之路樊保良兰州大学学报1994.2

古丝绸之路与西北民族的凝合李明伟西北民族研究1994.2

汉唐丝绸之路与陇右的开发达俊韶蓉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3

中国阿尔泰古代丝绸之路哈德斯西北民族研究1994.2

从丝绸之路到茶叶之路庄国土海交史研究1996.1

2.礼俗

试论古代女子的拜仪孙斌来文史常识1989.6

中国古代籍田礼节各类杨燕民内蒙古社会科学1990.6

中国古代嘉礼初探王宇长白论丛1992.4

(1)丧葬

从民族学材料探伤由“墓”到“坟”的演进夏之乾广西民族研究1988.1

试论中国古代坟丘的起源胡方平考古与文物1993.5

初论中国古代坟丘的起源张立东华夏文物1994.4

论中国古代坟丘墓的产生与发展韩国河文博1998.2

中国墓葬封土之源流林留根东南文化1996.4

试论我国早期土洞墓谢端琚考古1987.12

试论岷江上游“石棺葬”的源流徐学书四川文物1987.2

对于岷江上游牟托石棺墓几个问题的探讨霍巍四川文物1997.5

宜宾山洞墓与川南古代的僚东说念主刘豫川四川文物1987.2

古代江南的火化习俗许国鹣东南文化1989.2

火化与土葬的生态和法律相比研究常纪文、肖保国荆门职业工夫学院学报1999.2

武夷山区悬棺葬遗存再研究林忠干东南文化1990.3

论悬棺葬的兴起与灭亡唐圣清花费经济1999.2

百仞高崖之上的千古奇不雅:中国悬棺葬管窥彭富贵州文史丛刊1999.2

试论太湖地区土墩石室建筑的祭祀性质陈军东南文化1990.4

古代西南民族崖葬研究罗开玉考古1991.5

中国境内石构墓葬造成的演变略论谭长生华夏考古1994.4

苏州真山大墓葬探析王凡苏州大学学报1997.4

中国东北与东南地区古代石构墓葬的相比分析杨楠考古与文物1998.5

试论中国南边的岩洞葬罗二虎考古2000.6

座谈墓志卢北萌中国文物报1988.5.13

墓志铭起源初探吴炜东南文化1999.3

中国的官墓茂木雅博、朱亮泽河洛春秋1995.1

历代主要陵寝地名考夏桂苏、熊萱茂地名常识1987.5

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剪影:评《中国帝王陵寝》三月朔方论丛1988.3

陵墓轨制和灵魂不雅(日)曾布川宽文博1989.2

试论我国古代棺椁轨制李玉洁华夏文物1990.2

我国古代墓葬轨制的变迁廖鸿中国民政1991.3

中国古代的丧葬轨制郑慧生许昌师专学报1998.2

中国古代东说念主殉习俗探缘刘说念超江汉论坛1990.7

丧葬用鸡探析谭蝉雪敦煌研究1998.1

浅谈华夏地区原始葬具王晓华夏文物1997.3

丧葬用璧小议黄展岳文物天地1999.2

生命的散伙:汨罗民间丧葬招魂习俗检会札记莫说念才民族艺术2000.4

荆楚遗凮——跳丧周耘文艺研究1990.4

朔方游猎初民丧葬习俗考郑国鸾皆皆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4.3

古代吐鲁番葬俗(德)葛玛丽,朱悦梅译敦煌学辑刊1997.1

面具与丧葬礼俗顾朴光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7.4

盗墓与中国古代丧葬礼俗田亮安徽史学1997.4

岸底丧俗与《周礼》记叙的相比研究赵宇共民俗研究1998.3

丧葬礼节:中国古代生活的窗口王娟寻根1998.5

中国古代丧葬仪礼结构之分析崔昌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9.3

敦煌文告中所见的古代丧仪段小强西北民族研究1999.1

论风水文化对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的影响:兼论其在现代殡葬改革中的政策导向文传浩、周鸿中国东说念主民大学学报1999.2

向星墓葬与彝族古代社会文化王正贤贵州民族研究1999.3

式、穹窿顶墓室与覆斗形墓志:兼谈古代墓葬中“象天地”的想想赵超文物1999

古俗新研(九):相关特殊葬俗二则汪宁生云南文史丛刊2000.1

古代葬俗的“左、右”地方礼法文化龙福延南边文物2000.3

谈我国厚葬成规的造成宋亚军、李丽华衡水师专学报2000.2

我国丧葬史研究的蹙迫成果:评徐吉军《中国丧葬史》陈绍棣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4

一部有特色的文化史专著:保举《中国丧葬史》谢苍霖出书刊行研究2000.4

透视中国东说念主生归宿的门径:评徐吉军的《中国丧葬史》史金波浙江学刊2000.2

论丧服轨制钱杭史林1989.1

中国古代丧服轨制的产生、发展和定型李玉洁河南大学学报1989.4

论中国古代的服丧期限:“三年之丧”期限的演变李祚唐学术月刊1994.12

中国古代丧悼哀毁习俗与悼祭文化王立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3

谥法的产生和谥号的种类汪受宽文史常识1986.9

谥法探源彭裕商中国史研究1999.1

(2)祭祀

历代昭穆轨制中的“鼻祖”称呼之误厘正李衡眉求是学刊1995.3

昭穆轨制与宗法轨制关系述略李衡眉历史研究1996.2

昭穆轨制浅议孙祖眉社科纵横1997.3

古代祭墓风俗王福金民俗研究1990.4

我国古代墓祭礼俗考述谭想健江西训诲学院学报1995.1

朔方游牧民族“煮饭”和“面剺”习俗的传承曹彦生内蒙古大学学报1995.2

民间祭祀的“交感魔力”张琪亚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2

从汉字看古代的祭祀习俗张弛东说念主文杂志1999.2

中国古代焚东说念主求雨祭祀的翰墨学再探讨陆忠发、杨云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4

三星堆青铜造像与古蜀祭祀行为探讨黄剑华中中语化论坛2000.3

菜·蔬·野菜:兼论野菜的祭祀作用陈采勤中国农史1997.3

祭坛与文静张德水华夏文物1997.1

祭祀、干戈与国度王震中中国史研究1993.3

多古多尔山祭礼张亚光、土默特夫译黑龙江民族丛刊1989.4

社祭与中国龙的起源普学旺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2

立社与分封李修松安徽大学学报1992.2

古代“社主”的类型杨琳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3

社神的物化形态与社阐扬的文化意蕴王作新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3

社神与树林之关系探秘杨琳民族艺术1999.3

(3)岁时节令

七夕风俗的文化破译何根海民间文学论坛1998.4

“七夕乞巧”古今谈王丹北京文博1999.3

细说中国古代的妇女节:七夕乞巧民俗事象论蒋秀英朔方论丛1999.5

新年前夜苏秀兰殷都学刊1993.4

中国的春节王娟东方1999.1

贺年与年文化黄涛东方1999.1

端午探源偏激祭物考辨易炜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9.3

端午节新考宣炳善中文自学指导1999.6

端午新考(续完)宣炳善中文自学指导2000.1

千秋节和千秋镜孙克让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8.2

“腊八节”始原考释邢湘臣农业考古1998.3

一火灵信仰与中元节俗萧放文史常识1998.11

中国古代东说念主日、天穿、填仓诸节新说常建华民俗研究1999.2

元宵节的起源及文化内涵新论朝阳松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2

论火炬节偏激民俗意旨陈永香楚大军专学报2000.1

试论汉族传统节日的造成屈育德无锡训诲学院学报1987.6

中国岁时节日的起源与演变牟元圭寻根1999.1

岁时与传统社会的时刻不雅萧放民间文化2000.3

中国古代的节日花费沈端民财司表面与实践2000.5

传统节日文化特征探索刘开社会科学探索1991.1

民间节日文化价值初探康新民民间文学1991.8

节日文化的特征、功能及发展趋势之我见罗素兰赣南社会科学1991.1

从春节习俗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凝合力邓毅顽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1.2

略谈民族传统节日的社会作用周国安民族艺术研究1991.5

传统节日:旷古文化之具象张亚平学术探索2000.5

神格与东说念主格的淹没:中国古代汉族以女性为核心的传统节日的文化透视王婧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00.3

阿尔泰乌梁海东说念主的节日何星亮内蒙古社会科学1989.5

闽台节日民俗偏激特征苏鑫鸿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3

古代东北地区岁时节日中的农耕习俗张国庆中国农史1998.2

云南民族节日的起源、传承与抒发王子华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4

(4)东说念主生礼俗偏激他

华夏姓氏探源梁国宁兰州学刊1991.2

浅谈华夏姓氏起源及演变张学衔黄海学坛1994.4

古代姓氏浅谈暴希明殷都学刊1996.2

姓氏的起源与民族的淹没汤锦程前进论坛1997.6

论姓氏合一阎晓君寻根1998.3

中国古史上的“姓”与“氏”钱杭学术月刊1999.10

中国古代婚配演变与姓氏源流问题(下)刘宗碧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9.5

中国古代赐姓赐名轨制考论黄昌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0.6

试探古东说念主的名、字、号偏激他称号章惠康长沙水电师范学院学报1988.2

姓名略论梁晓鹏兰州大学学报1989.1

古东说念主的名字与数字籍秀秦北京社会科学1989.2

探寻父子连名制的历史轨迹李衡眉学术月刊1992.8

中国古东说念主的名、字、号刘荣升山西大学学报1995.2

华夏古东说念主姓名的性别特征陈从耘云梦学刊1998.1

东说念主名·性别·文化:对“男东说念主名”、“女东说念主名”文化征象的检会谢玉娥中国文化研究2000春.1

古东说念主取“字”的文化解析王泉根寻根2000.2

中国古代的各式成年礼节:现代成年礼节构想杨汝福河池师专学报1996.3

十二生肖与生肖俑张玲玲新疆日报1990.9.1.④

十二生肖的起源偏激流变李树辉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9.1

中国十二生肖起源探微马英昌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4

中国古代的吉日与庙号(好意思)吉德炜殷墟博物苑苑刊1989创刊号

中国古代国度元首称谓小考张创新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2

中国古代年岁称谓探视张晓东西部学坛1991.3

试论中国古代的冠礼周绚隆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4

中国古代东说念主际称呼的文化配景高永春社会科学报1988.9.8

从支属称谓看中国古代社会焦国标开封大学学报1991.4

中国古代养生不雅说略郑杰文文史哲1992.2

古代奥密的真金不怕火丹术鲁子健文史杂志1998.5

(5)风俗、风气及社会心态

中国风俗史研究概述林牧东说念主文杂志1986.4

试论民俗的造成盛义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6

从风俗民情看星子东说念主群体素质偏激渊源景玉川、罗环九江师专学报1989.2/3

中国古代的民俗与政事景以恩民俗研究1991.3

岭南食狗习俗考邹卫东广东史志2000.1

岭南食狗习俗邹卫东羊城今古2000.2

岭南食蛇习俗考邹卫东岭南文史2000.1

古代熏衣习俗王东民贵州文史丛刊1988.1

我国古代的爱玉风俗殷志强文史常识1988.5

论中国古代的裸肩习俗(日)高木智见东方学1989.77

说“凿齿”段一平社会科学阵线1990.3

“鼻饮”考释吴永章、吴萍民族论坛1991.1

齐心结风俗考辨金金南东南文化1994.5

论中国古代的相东说念主之风史建群许昌师专学报1994.2

中国古代的崇马之风俗民杰文博1995.1

考古所见缺头习俗的民族学考查孙其刚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8.2

中国古代的剥头皮风俗偏激他陈星灿文物2000.1

“抹黑”与抹墨的风俗萧放民间文化1999.3

历史时期西南“插花”初探杨斌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1

中国古代尚黄习俗成因新探赵文晶、秦洪伟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1

论血族复仇李永采皆鲁学刊1995.1

氏族社会与“血亲复仇”贺建平贵州社会科学1995.4

论中国古代的自尽模式郑晓江南昌大学学报1999.4

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日常相识散论程歗、张鸣中国东说念主民大学学报1987.6

论中国皇帝的自卑心思马良怀社会科学辑刊1989.6

中国古代贵族精神初探王平文表面学刊1990.2

中国传统庙会中的狂欢精神赵世瑜中国社会科学1996.1

3.文学文娱

中国的古乐器:箫李德真东说念主民政协报1999.9.29

黔中出土的古代乐器刘恩元南边文物1999.4

论安徽、山东所见的四张古琴郑珉申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1

古代乐器陈设李宗山文博2000.2

戏曲起源与中国文化特质康保成戏剧艺术1989.1

中国古代墓葬壁画的缩影黄景略文物1996.9

中国古代字画习俗邢建玲民俗研究1998.4

珠光宝气:中华古建筑遮挡艺术探析同济大学学报1999.1

中国古代民间、宫廷、寺庙体育的存在陈汉有体育文史2000.3

论围棋与中国古代想想文化流派杨国庆、史国生体育文史1990.6

4.宗教生活

(1)原始宗教、宗教

试论神话与原始宗教陶想炎民间文学论坛1986.4

原始宗教与氏族轨制满都尔图民族研究1989.5

浅谈朝鲜古代原始宗教信仰崔峰龙朔方民族1998.4

原始艺术与原始宗教关系略谈韩英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9.2

阴山岩画与原始宗教当然不雅冯军胜内蒙古大学学报1999.6

中国古代的宗教万九河东北师大学报1987.1

试论中国封建社会宗教的兴盛与雕残王跃生社会学研究1991.2

中国儒、释、说念三教同源想想的历史演变乌以风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87.2

新疆奥密社会研究魏长洪新疆大学学报1993.1

中国传统社会中奥密教门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关系秦宝琦清史研究1997.2

试论中国古代宗教的鄙俚化发展阎天灵宗教1998.1/2

从丧葬轨制中通晓中国宗教与社会:读《中国宗教轨制》与《中国的死一火仪礼》葛兆光书品1998.4

中国封建社会中宗教与王权政事的关系彭耀、李成栋世界宗教研究1993.3

论中国古代的政教合一偏激冲突惠吉星长沙水电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学报1996.4

(2)释教

释教与中国形而上学方立天晋阳学刊1987.3

释教与中国政事方立天社会科学阵线1987.2

浅谈早期释教的历史作用吴稚平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87.3

略论神会偏激释教形而上学想想丁东风中国形而上学史1987.3

释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入雷莹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87.2

释教对藏汉文化影响之相比研究佟得富、班班多杰青海社会科学1987.2

释教与中国文化常定发展政策报1987.8.19

任继愈谈释教与东方文化社会科学报1987.9.20

释教文化与精神文静黄华徐州训诲学院学报1987.3

释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淹没方立天形而上学研究1987.7

佛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赖永海形而上学研究1987.7

释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入雷莹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87.2

印度释教的中国化王作全编译西北史地1987.1

佛·说念·诗·禅——对于中国释教文化的对话潘平不决稿1989.11

中国历史中的政事与释教(日)竺沙雅章著,刘建编辽宁大学学报1993.3

释教被中国古代社会聘请的原因湛贵成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5.2

(3)玄门

说念家与玄门任继愈文史常识1987.5

玄门与医学及养生的关系钟肇鹏世界宗教研究1987.1

玄门对故国医学的孝顺简述刘仲宇上海训诲学院学报1987.1

玄门与中国古代科技丁贻庄四川大学学报1987.3

论说念家到说念学的演变郭树森江西社会科学学报1987.2

中国玄门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卿希泰文史常识1987.5

谈谈玄门的几点特征李养正文史常识1987.5

玄门特征刍议——兼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胡孚琛形而上学研究1987.10

玄门与《封神演义》陈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5

玄门与中国传统文化牟钟鉴文史常识1987.5

玄门和中国传统文化李养正孔子研究1989.3

玄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卿希泰社会科学研究1989.6

中国传统文化的组合——玄门文化陈耀庭社会科学报1990.9.6

泰山传统文化与玄门刘宪章泰安师专学报1991.3

中国历史上的方仙说念王若峰东岳论丛1992.3

玄门至人信仰的文化内涵张兴发中国玄门1998.3

碧霞元君:玄门的女神那莉中国玄门1998.3

玄门的神灵阐扬与中中语化石衍丰宗教学研究1998.1

玄门至人想想的心思学分析李小光中国玄门1998.3

玄门与密教中的女性阐扬李南南亚研究1998.1

玄门与水阐扬向松柏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1

玄门焚香座谈张泽洪世界宗教文化1999.1

玄门禁忌新探吴亚魅现代宗教研究1999.1

玄门音乐与传统医学李福中国玄门1999.3

玄门斋醮禁忌丁常云上海玄门1999.3

玄门斋醮科仪与民俗信仰张泽洪宗教学研究1999.2

玄门斋醮科仪精义王家祐四川文物1997.5

地皮神阐扬与玄门的形式赵毅、王彦辉学习与探索2000.1

玄门贵柔守雌女性不雅与生态女权想想陈霞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8

民间玉皇信仰与玄门略论盖建民江西社会科学2000.8

5.信仰

民间信仰研究概述吕洪年广东民俗1998.3

关羽征象探源蔡东洲中中语化论坛1999.1

关公阐扬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羽李百勤、侯学金文物世界2000.1

关羽阐扬的造成王学泰文史常识2000.9

帝的不雅念的演变与皇帝轨制的产生郝铁川历史教学1986.5

论中国古代天主不雅之特性张景贤历史教学1992.2

玉皇信仰与儒说念同异郑镛漳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3

民间玉皇信仰与玄门略论盖建民江西社会科学2000.8

古代的门神刘桂秋文史常识1987.8

钟馗神话和信仰的开首刘锡诚中国文化研究1998.3

说门神刘荫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9.2

门神的祭祀与演变杨琳民族艺术2000.2

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神”陈良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8.4

试论我国古代西北民族的多神阐扬李吟屏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7.2

坛神考谭光武四川文物1998.1

中国古代的神(上)李申宗教学研究1999.3

鬼神论的意旨安在:孔教与人人信仰子安宣邦国外社会科学快报1992.6

神与祖先关系探讨张成岗宗教1999.3/4

祖先阐扬和农事历(日)曾士才著,张合荣译贵州民族研究1999.4

敬蛇习俗导因分析傅安辉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88.2

龙的实质和起源屠武周江海学刊1990.1

龙与龙文化新说杨秀绿中国东说念主民大学学报1990.2

社祭与中国龙的起源普学旺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2

虹与龙翟杨华夏与考古1998.2

龙昂首节研究吉成名民俗研究1998.4

龙袍探源黄能馥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4

蛟龙神话与镇水习俗姚立江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4

龙阐扬与西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杨正权想想阵线1999.1

论龙阐扬与西南民族生态不雅念杨正权台湾研究集刊1999.1

从古代文物谈龙的产生、发展与古代文静刘顺安史学月刊1999.3

中国龙文化的特征何星亮想想阵线1999.1

龙与年号何星亮想想阵线2000.5

龙的起源和神话演变林琳文史杂志2000.3

龙阐扬起源新论吉成名民俗研究2000.1

浅谈龙的起源吴生说念华夏文物2000.3

龙年吟龙:漫话龙的起源王克林文物世界2000.5

龙的起源偏激内涵探析付周福建史志2000.5

论中华龙的起源周崇发江汉考古2000.4

越地祈雨中的“龙圣”崇信析论:兼论中国龙的原型及源起陈勤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3

即墨周戈庄祭海习俗观测郭泮溪、安玉华民间文学论坛1998.4

天妃信仰与古代帆海金秋鹏海交史研究1988.2

天妃信仰的起源、属性、传播偏激历史文化配景黄静广东史志1999.2

北斗七星信仰探微祝瑰丽辽宁大学学报1999.1

论我国古代的“北斗阐扬”和太阳神阐扬韩湖初复旦学报1999.3

谈我国古代的太阳神和日鸟神话韩湖初语文指点1998.3

朔方民族的日阐扬陈见微、史向辉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9.2

稻、鸟和太阳的祭祀(日)萩原秀三著,岷雪译民族艺术1999.3

八角形纹饰与太阳神阐扬李锦山农业考古2000.1

南边民间的地皮神信仰潘国英东南文化1998.4

论城隍神信仰的产生与龙神职能的变化吉成名文物春秋1998.4

城隍祭起源与城隍原型探析颜亚玉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2

灶神考源任军中国史研究1999.1

灶神及祭灶古今考王军安徽训诲学院学报2000.1

鹿神与鹿神信仰孟慧英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4

中华虎文化吴积才、吴剑超、吴翔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6

古代三峡地区的白虎文化屈小强天府新论1998.6

虎尊与虎拓古江汉考古1999.2

中国古代狐信仰源流考胡堃中国科学阵线1989.1

盘瓠神话与“社会阐扬”文化征象何颖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0.1

史传“盘瓠”揭秘:《中国盘瓠》一书述要周德麟船山学刊2000.1

从盘古神话的演变看岭南民族的淹没叶春生广西民族研究2000.4

从兽角阐扬到礼法象征:“冕”字考源张再兴寻根1999.1

永远的创生之母:石——少数民族民俗中的石阐扬征象章海荣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1.3

论中国龟阐扬的历史演变程自信安徽大学学报1995.1

中国水阐扬与古代政事向柏松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4

古代西域的当然阐扬李吟屏西域研究1997.1

论中国早期的当然阐扬徐红吉首大学学报2000.2

论中国古代数字的阐扬黄有汉史学月刊1998.5

论中国古代的桑阐扬钟年世界宗教研究1996.1

从岩画看古代先民对植物等的阐扬陈华武汉训诲学院学报1999.3

中国图腾文化概述何星亮云南社会科学1990.2

《说文》字义体系与中国古代图腾阐扬文化孙永义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5

关东的图腾阐扬于济源朔方民族1998.3

太阳鸟与鸟蛇并绘:中国早期造型与鸟图腾的演变周怡寻根1998.5

布依族鱼图腾阐扬溯源谷因民俗研究1999.1

图腾阐扬与原始说念德的起源廖杨贵州民族研究1999.2

西南民族竹阐扬俯瞰季聪惠、罗曲、屈小强民间文学论坛1991.6

论竹的图腾阐扬文化关传友六安师专学报1999.3

中国早期鸟造型与鸟图腾的演变周怡民族艺术1999.1

图腾阐扬与原始艺术的起源廖杨民族艺术1999.1

从朔方神鹿到朔方龟蛇不雅念的演变:对于图腾阐扬与四象不雅念造成的补充研究陈久金当然科学史研究1999.2

图腾阐扬和偶像阐扬李欣复东方2000.2

蛙与图腾阐扬张弛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0.3

我国古代符咒风俗考述段塔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3

咒语灵力信仰的造成机制黄涛民间文化2000.7

傩文化:南边民族原始宗教信仰之开首苏静云梦学刊1998.4

江西最早的傩面具与傩的始源万建中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2

占卜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散论徐洪兴复旦学报1990.3

论中国古代之巫术信仰(荷)德格鲁特,庞政梁译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1997.2

从祝由看古代巫术的医疗作用张素玲、王中茂洛阳师专学报1997.6

中国古代催生巫术的历史检会吴成国江汉论坛1999.9

中国古代对巫术邪教的法律惩禁武乾法学1999.9

中国民俗史研究的新成果:评《中国古代巫术》李明功中国文化报1999.11.23

中国巫文化的起源、演变偏激特性高尚强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0.1

论巫术的起源与发展吴兴勇、成丽怀化师专学报2000.3

南边诸族生殖阐扬文化略论覃成号广西民族研究1992.2

试谈滦平后台子出土的石雕女神像汤池文物1994.3

“炼石补天”与生殖阐扬刘毓庆文艺研究1998.6

从生养神信仰看北京庙会的变迁王炽文广东民俗1999.4

甘南生殖阐扬点滴散东说念主西藏艺术研究1999.1

原始生殖阐扬的多功能性分析叶晗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1

朔方民族女神阐扬的历史、文化意旨王宏刚社会科学阵线2000.3

安徽民间生殖阐扬严舜文史常识2000.6

盐水神女与巫山神女略说蔡靖泉社会科学动态1999.6

高句丽石描述像与母神阐扬王纯信朔方民族1999.1

黄土高原的“女娲阐扬”孟繁仁中国文化研究1999.2

朔方民族始母阐扬王卓朔方民族2000.1

6.少数民族生活

女真发辫状貌管窥邓荣臻朔方文物1987.4

试论朝鲜族“穿白”习俗金才延边大学学报1986.4

对鄂伦春族婚配方式的民族学考据白兰、赵复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4

鄂伦春族东说念主口发展特性及存在的问题沈斌华等内蒙古大学学报1987.4

湘西土眷属古老支属制述论练铭志广西民族研究1987.4

土眷属原始宗教朱祥贵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5

土眷属的婚恋古俗张应斌贵州民族研究1999.2

潘光旦的土眷属研究孙珉社会科学论坛1999.4

土眷属丧习俗的变迁李君珍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2

略论羌族的妃耦神信仰李鉴踪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4

嘉绒藏族、羌族的白石阐扬张昌富民族艺术1999.2

沙黎壮族的婚配和家庭王昭武贵州民族研究1986.4

壮族“牛魂节”、“祭祖节”探因卢敏飞广西民族研究1998.3

壮族妇女的婚俗与生养傅慧明学术论坛2000.2

壮族的蛙阐扬文化李岚广西训诲学院学报2000.6

布依族的家庭与东说念主生礼俗张雷军中外文化交流1998.37

布依族鱼图腾阐扬溯源谷因民俗研究1999.1

试析纳西族殉情习俗的根源和发祥、和春红玉龙山1998.4

纳西紧要的丧葬庆典“日闷”(好意思)洛克著,云华译玉龙山1998.4

男九女七的习俗语说纳西族计数传统文化云华玉龙山1998.6

凉山彝族的求子庆典蔡富连民间文艺论坛1998.3

楚雄彝族的婚恋习俗李晓莉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4

楚雄直苴彝族原始宗教信仰偏激功能李晓莉中国东说念主民大学学报1999.2

云南彝族银饰探微花瑞卿楚大军专学报1999.2

向星墓葬与彝族古代社会文化王正贤贵州民族研究1999.3

傣族历史上的原始宗教偏激与法律的关系耿明云南社会科学1999.3

瑶族入赘婚略探吴秀芳零陵师专学报1999.2

盘瓠神话与瑶族李宁民族论坛2000.4

猪与水族雨水神“霞”潘朝霖台湾研究集刊1999.1

古代水族社会基层组织和地皮、山林的照料方式韩荣培贵州民族研究1999.4

维吾尔族宗教信仰:论维吾尔族图腾阐扬桑荣新疆社会科学信息1999.3

锡伯族丧俗中的古文化遗存韩恒威满语研究1997.2

东胡系民族的族缘关系林树山黑龙江民族丛刊1990.2

东胡系各族综不雅张久和内蒙古大学学报1990.2

休屠(屠各)胡族源及徙移赵永复历史地舆81990

古代苗族“狗图腾”正义刘自皆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4

苗族酒俗鳞爪龚申炎、吴正光贵州文史丛刊1991.2

苗族祭祀论考(日)铃木正崇社会科学家1992.3

论苗族傩神阐扬的文化特质麻根生、唐镜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3

中堡苗族葬俗检会姚岚广西大学学报1992.4

浅谈苗族衣饰的民族文化特征覃国宁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5

苗族历史上的五次挪动波石朝江贵州民族研究1995.1

苗族的姊妹节吴路民间文学论坛1998.3

蚩尤神话和苗族风俗浅探吴正彪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9.4

中国少数民族禁忌习俗探析龚维玲长沙水电师范学院学报1991.1

少数民族的火祭习俗与神话邢莉民间文学论坛1991.1

试论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文化功能覃敏笑贵州民族研究1991.1

少数民族丧葬与地舆环境温军地舆常识1992.7

我国少数民族的原始杀牲和原始烹饪夏之乾民俗研究1991.12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衣饰的区域性特征刘军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1

少数民族崇龙习俗研究吉成名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8.5

南边古代少数民族婚育习俗面面不雅方铁民族艺术研究1999.1

古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禁忌习俗刍议张国庆学术交流1998.6

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居住民俗文化陈伟明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1

贵州少数民族“不落夫家”习俗辨析李知仁贵州民族研究1987.1

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生殖阐扬葛季芳民族艺术研究1991.3

云南少数民族生殖阐扬文化初探王建昆明师专学报1991.1

四川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杨健吾宗教1999.3/4

生态环境对西南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的影响何斯强想想阵线1999.6

7.其他

沉迷王振忠念书1998.7

驱鬼逐疫:一种古老的人人通顺健康不雅姚正曙体育文史1999.4

裸神之舞董桄福山茶1999.1

中国古代莲花的象征(一)(日)林巳奈夫著,蔡风书译文物季刊1999.3

蜀王诸妃祈子图:三星堆古迹石边璋纹饰新解庞永臣文史杂志1999.2

三先秦秦汉部分

(一)等级身份与职业生活

1.社会结构总论

试论商代的社会和政权结构王贵民中州学刊1987.4

殷墟甲骨文中的邑和族杨升南东说念主文杂志1992.1

“多子”、“多生”与富商社会结构刘孟骧文史哲2000.1

从一条杜注谈周代的等级轨制田振生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8.4

从定名法看西双版纳和周代封建领主社会等级轨制马曜想想阵线1988.4

等级叠合——西周封建领主地皮所有制的运行机制李朝远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9.1

周代等级轨制述微杨为星云南训诲学院学报1998.4

试论楚国的社会结构周德钧湖北大学学报1988.4

略论楚国的社会经济组成李倩江汉论坛1997.2

楚国的等级结构与阶级关系刘玉堂江汉论坛1997.3

秦王朝淹没后的社会各阶级林剑鸣社会科学阵线1989.2

云梦秦简《日书》所响应的秦国社会阶级贺润坤江汉考古1995.1

研究周秦社会结构,展现汉唐文静威风:西北大学出书社《周秦汉唐研究书系》评介何惠昂西北大学学报1999.2

西汉早期中国社会的从头分层刘绪贻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4

从南阳汉画看汉代的等级轨制王云金南都学坛1993.1

两汉乡村社会各阶级新论马新山东大学学报1999.1

2.等级结构

(1)皇帝(王)、贵族与外戚

殷墟卜辞中的商王名号与商代王权晁福林历史研究1986.5

《易经》中富商先公先王考实——操心王国维先生逝世六十周年黎子耀杭州大学学报1987.2

说殷墟卜辞中的“王族”沈长云殷都学刊1998.1

卜辞所见子姓商族的结构——对于“子族”、“王族”的组成关系偏激他朱凤瀚殷墟博物苑苑刊创刊号1989

金文所见西周世族政事张懋熔东说念主文杂志1986.6

周代的礼与周代贵族的性格许志刚孔子研究1989.1

季历之选与贵族等级名号传嗣制王晖中国史研究1996.1

西周春秋时期的贵族和国东说念主何兹全烟台大学学报1990.4

试论秦的社会与宗室赵沛山东大学学报2000.6

西汉诸侯王之财权考述钟一鸣益阳师专学报1987.3

景帝削藩后西汉诸侯王的社会生活与社会心态巴新生历史教学1990.7

西汉食邑贵族的不同身分和邑入内容刘敏南开大学学报1990.6

东汉在政事上对宗室的限制与利用岳庆平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87.2

先秦政事结亲与外戚擅政的形式汪涛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2.1

秦外戚干政的历史条件李禹阶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2.3

东汉前期的皇权与外戚秦学颀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1

两汉外戚擅政原因浅析宫廷威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89.1

两汉外戚特性相比研究陈恩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1997.1

汉代外戚集团的造成与擅权朱子彦历史教学问题1996.4

西汉外戚四次篡位扫尾之相比罗庆康长沙电力学院社会科学学报1997.9

东汉外戚、宦官接触简况建业历史教学1987.6

东汉外戚、宦官之间的接触与士大夫的分化整合方燕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2.2

东汉外戚集团和皇权地皮所有制刘昌明、曹莉芳史林1987.1

西汉外戚何以出身微贱秦学颀秦汉史论丛5法律出书社1992

西汉外戚何以出身微贱秦学颀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1

两汉后妃多自微贱出邹莉、王莹章淮海文汇1996.11

(2)士、客、卿、家臣、门阀、豪族

中国原始常识分子的社会地位与基本属性赵东玉大庆师专学报1990.3

先秦时期士阶级的历史检会刘大秀表面学刊1996.6

先秦时期的士刘泽中语史常识1987.12

先秦时期的“士”刘泽中语史常识1987.12

战国时期的“士”刘泽华历史研究1987.4

战国大夫辨析刘泽华史学集刊1987.1

周初无大夫称谓考段志洪四川大学学报1988.2

周东说念主的一大创造——士的新说彭邦炯西周史论文集陕西东说念主民训诲1993

战国士东说念主素质简论张彦修东说念主文杂志1999.3

春秋战国期间“士”阶级的类型分析郭杰延边训诲学院学刊1990.1

论春秋战国时期士阶级的造成偏激历史作用白自东、孔宪风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4.2

春秋期间士阶级的崛起偏激社会文化性格王泽民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5.4

试论春秋战国之际的士与儒士罗新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4

试论战国时期士的历史地位陈发义汕头训诲学院学刊1986.5

先秦经济通顺中士群体的作用徐波昭通师专学报1987.2/3

从《皆语》和《小匡》看周代的士农关系:“西周士为开脱农民”说质疑李根蟠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4

一册叙述汉代学术与政事关系的名著:读顾颉刚先生的《秦汉的术士与儒生》王煦中语史常识1987.6

秦代的博士与术士张华松孔子研究1999.1

封建专制重压下的秦代常识分子孙立群天津日报1987.10.28

儒生与秦政黄宛峰学术月刊1996.1

儒士与秦的速一火周新芳济宁师专学报1987.2

秦汉历史变迁中的常识分子偏激作用刘昌明、卞湘川学术月刊1989.7

略论汉初的士大夫马亮宽东岳论丛1999.4

略论汉中期的儒学与儒士马亮宽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6

试论西汉中期士的范例化马亮宽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2.3

试论西汉中期士的范例化马亮宽秦汉史论丛5法律出书社1992

汉代士东说念主与社会结构马亮宽社会科学1994.2

从“文景之治”看汉初常识分子的作用与特征邱少平益阳师专学报1993.2

西汉时期常识分子的社会作用——中国古代常识分子问题探讨之一张士尊鞍山师专学报1987.1

两汉之际社会变动中的常识分子偏激红运:刘歆与王莽王朝的沉浮刘昌明中国史研究1990.4

王莽变法前后常识群体的历史变迁阎步克社会科学研究1987.2

儒、师、教——中国早期常识分子与“政统”“说念统”关系的来源阎步克政策与照料1994.2

汉代士大夫与汉代想想的总倾向侯外庐史学史研究1990.4

汉代的太学生与政事黄宛峰南都学坛1996.2

中州士东说念主与汉代政事黄宛峰南都学坛1998.2

汉魏之际士大夫群体的演变方燕天府新论2000.4

先秦“士”阶级的文化心态与历史红运郭杰贵州文史丛刊1991.2

“先王之头不若死士之垄”:浅谈先秦“士”阶级的文化心态郭杰江西社会科学1992.3

论先秦时期的“士德”陈瑛中州学刊1994.2

论春秋战国时期谋士阶级的孤苦东说念主格王勇浙江学刊1993.2

从春秋战国之“士”看中国“士”的精神文化传统王素玲、于淑丽长白论丛1994.3

桓谭与张衡:孤苦相识和依附身份刘昌明秦汉史论丛5法律出书社1992

论汉武期间士东说念主精神的嬗变查屏球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2

两汉之际士东说念主与士风王继训皆鲁学刊2000.5

东汉党东说念主与士大夫精神黄宛峰东说念主文杂志2000.1

东汉的名士方燕文史杂志2000.4

汉晋名士忧患知己趣比孔毅学术月刊1996.2

汉晋名士价值不雅念的演变孔毅皆鲁学刊1995.2

两汉之际封建士大夫逃遁之研究王继训济南大学学报2000.1

东汉文东说念主士子的出仕与退藏胡志宏南都学坛1992.4

儒学与后汉士东说念主的退藏之风刘厚琴皆鲁学刊1995.3

简论汉唐间士大夫隐逸之风方良九江师专学报1987.3

两汉时期江南士东说念主行迹述略王永平中国史研究1997.4

东汉时期江南士东说念主群体的意思意思王永平江苏社会科学1997.2

汉晋时期的汝颍名士胡宝国历史研究1991.5

东汉安顺之际的汝颍名士王晓毅山东大学学报1992.2

东汉颍州、汝南、南阳士东说念主与党议始末黄宛峰中国史研究1995.4

东汉魏晋时期颍州汝南阳地区游学与私学陈雁文史哲2000.1

汉晋时期的颍川士东说念主集团王大捷许昌师专学报1996.1

试论汉魏时期颍川士风的期间特征孟繁治、李显皎郑州大学学报1997.7

来宾不为宾魏朝阳学术月刊1990.3

浅论先秦“客”的政事作用简德麟苏州大学学报1990.1

战国门客的特征偏激社会价值杨建宏益阳师专学报1993.3

西汉客的特征罗庆康益阳师专学报1987.1

论周代的世卿臣室偏激再封轨制徐喜辰东北师大学报1989.5

论西周社会分层纪律中的地位群体——卿大夫李朝庆东说念主文杂志1990.1

卿事(士)考——兼论西周政体的演变李西兴东说念主文杂志1987.3

“卿事寮”析论张志康、谢介民学术月刊1988.2

对于卿事寮韩国磐历史研究1990.4

汉—唐诸卿沿革发微楼劲青海社会科学1988.3

论客卿孟繁峰史学集刊1987.3

我国客卿轨制刍议黄冬云南通师专学报1990.2

论周代卿权晁福林中国社会科学1993.6

论战国客卿王保国河南训诲学院学报1996.1

论楚国的客卿轨制罗运环武汉大学学报1990.3

《周礼》冢宰及周代辅相问题彭林福建论坛1987.3

“委质为臣”庆典初探郭政凯史学集刊1987.3

论商周期间的臣和小臣高尚悉心集——张政烺先生八十庆寿论集吴荣曾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书社1996

释“小臣”周言华夏考古2000.3

周代家臣制述论邵维国中国史研究1999.3

家臣与春秋社会牛继清固原师专学报1994.4

略论门阀的兴衰偏激历史作用姜惠发东疆学刊1987.3

从两汉社会的发展看士族门阀产生的根源何威震、张保同南都学坛1987.4

西汉中后期门阀士族的萌芽邱少平益阳师专学报1993.4

论东汉门阀造成的象征周天游西北大学学报1989.3

东汉门阀造成的表层建筑诸因素周天游学术界1989.5

东汉门阀世族的造成邱少平益阳师专学报1994.3

东汉门阀世族造成的原因邱少平益阳师专学报1995.2

秦汉时期的乡里豪民仝晰纲社会科学辑刊1996.3

谈谈国外对汉代豪族的研究金应熙文史常识1987.9

汉代河西的豪强盛姓尤成民敦煌学辑刊1991.1

汉代豪民私债考评王彦辉中国史研究1994.2

东周秦汉时期的工商政策与豪民兼并的关系:兼论“以末致财,用本并之”王彦辉东北师大学报1999.3

汉代豪民与乡里政权王彦辉史学月刊2000.4

西汉中期之三老与豪强清早钊新史学8-21997.6

东汉三国时期南边豪族田主的造成和历史作用孔祥宏江海学刊1990.6

东汉的流民和豪族孙如琦浙江学刊1993.3

简评东汉世族豪强邱实益阳师专学报1996.2

试论东汉豪强田主的历史沉浮曹东方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7.4

从春秋战国封建主造成看政事的决定作用刘泽华历史研究1986.6

从禄赏制的演变看周代的地皮轨制(兼评“战功田主”论)徐鸿修文史哲1987.2

略论秦汉时期两大田主集团的接触史建群郑州大学学报1987.4

试论战国战功官僚集团杨师群中国史研究1993.4

秦简所见秦代战功田主的特性刘汉东学术研究1990.6

试论汉代的儒宗田主马彪中国史研究1988.4

从西汉抑商政策看官僚田主的做生意晋文中国史研究1992.4

对于汉代官僚田主商东说念主“三结合”问题柳春藩史学集刊1992.1

论两汉田主阶级的造成偏激性质特征杨师群学术月刊1994.2

(3)子民(世东说念主、庶东说念主、黔黎、编户民、工生意者)

浅析《盘庚》三篇中的“众”史建群洛阳大学学报1987.1

商代“世东说念主”的历史检会彭邦炯天府新论1990.3

商代“众”、“世东说念主”问题探讨徐六符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2.1

曲诺、世东说念主相比研究彭邦炯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2.2

先秦期间的农民朱凤瀚中国历史上的农民冯尔康、常建华编台北馨园文教基金会1998

浅说西周国东说念主:对于国东说念主的宗旨田广林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87.1

周代“氓”身份辨析陈昌远宝鸡师范学院学报1987.4

西周春秋的仆和庶东说念主不是奴隶:兼评郭沫若同道的战国封建论黄武强广西社会科学1988.2

由《诗·七月》论及西周庶东说念主的社会身份沈长云东说念主文杂志1989.6

论西周主要农业坐褥者的阶级地位周自立华夏文静1990.2集

早期自耕农琐论何根海安庆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学报1993.4

春秋至战国中期楚国平直坐褥者身份蠡测刘玉堂湖北大学学报1997.4

春秋战国个体农民浩荡出现与战国的社会性质杨生民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1.6

春秋战国时期子民参政的社会潮水沈星棣江西大学学报1991.4

秦士伍的身份偏激阶级属性辨析周厚强求索1991.4

“使黔黎自实田”新解袁林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7.5

析“更民名曰黔黎”袁林兰州大学学报1992.2

居延汉简中的雇佣管事者试析薛英群兰州学刊1986.5

汉代农民的收入和开销孔维廉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1

试论西汉自耕农的几个问题陈平北京播送电视大学学报2000.1

西周的井田制与工商食官制朱家桢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2

“工商食官”新解邵鸿南开学报1991.6

西周雇工盛行偏激原因黄武强社会科学探索1991.1

先秦商东说念主的治生之学张守军北京商学院学报1992.2

先秦商东说念主的参政相识张守军生意研究1993.8

春秋战国时期商东说念主在朝征象剖析韩玉德青岛师专学报1993.3

论中国古代商东说念主阶级的兴起:读《史记·货殖列传》札记李埏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2

东周秦汉私营工商阶级述论杨师群社会科学阵线1997.2

秦始皇期间的私营工生意何清谷文博1990.5

秦汉时期私营工生意的行业类型考述张仁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4

战国秦汉时期商东说念主和生意成本对农村经济的作用张弘济南大学学报2000.6

西汉商东说念主社会地位的演进赖华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2.6

(4)游侠、隐士、巫祝偏激他

侠客论陈蓓体育文史1990.6

游侠考辨张英祁连学刊1991.1

试论先秦游侠韩云波贵州大学学报1994.2

试论战国游侠江淳文史哲1989.4

《韩非子》与战国游侠韩云波四川大学学报1994.3

西汉游侠与京师范例江淳社会科学家1987.5

汉代长安与游侠韩云波城市改革与发展1992.4

司马迁笔下的西汉游侠蒋经魁、马玉容驻马店师专学报1993.1

《汉书》与西汉后期游侠韩云波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5.1

论东汉和三国时期的游侠韩云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2

略论春秋战国期间的隐士马新文史哲1993.1

先秦时期隐士的称号偏激分类刘淑梅皆皆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7.2

先秦隐逸群体浅论赵东玉社会科学阵线1996.5

论朝隐张立伟天府新论1993.1

论东汉的隐士黄宛峰南都学坛1989.3

评东汉时期的隐者群孟祥才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9.6

新石器期间典型巫师墓葬剖析张得水华夏文物1998.4

“巫咸”考:兼论良渚文化向华夏的传播张怀通东南文化2000.7

贞东说念主非卜辞契刻者朱桢殷都学刊1986.4

论先秦时期的贞东说念主集团李汉鹏东南文化1993.4

先秦社会的巫、巫术与祭祀许兆昌史学集刊1997.3

先秦医巫的风骚与接触李开国文史常识1994.1

商代的巫与巫术晁福林学术月刊1996.10

试析商代巫、史以及贞卜机构的政事意向陈智勇史学月刊1999.2

商东说念主的术士不雅偏激演变叶文宪殷都学刊1988.4

周代宗教神职阶级的社会地位李向平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0.3

春秋战国时期的巫与巫术研究吕静史林1992.1

楚巫散论何崇恩湘潭大学学报1987.1

楚辞、汉赋中“巫”之称谓李倩社会科学动态1991.11

楚国的“灵官”与“灵巫”徐文武荆州师专学报1998.4

从先秦文献而已看巫与文化的关系李清和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5

先秦女师概述焦杰史学月刊1996.1

略论汉代的巫张鹤泉秦汉史论丛4西北大学出书社1989

汉代巫觋的社会存在形态文镛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4

西汉诸帝崇神尚巫偏激影响罗文、陈国生衡阳师专学报1993.2

汉代巫术风探幽孙家洲社会科学阵线1994.5

西汉长安的“胡巫”王子今民族研究1997.5

古代医者的扮装——兼论其身分与地位金仕起新史学1995.1

先秦舆东说念主及御夫考述束有春江苏社会科学1997.5

春秋战国期间的“舆东说念主”杨皑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4

春秋“舆东说念主”考辨周苏平东说念主文杂志1999.3

论先秦时期瞽矇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地位许兆昌史学集刊1996.2

先秦时期的盲东说念主文化张应斌嘉应大学学报1997.1

先秦时期的间谍李广民晋阳学刊1994.2

试论春秋时期的东说念主质孙瑞史学集刊1996.1

徐福与秦代术士略论宁光庆、赵志坚淄博师专学报1996.3

秦代的博士与术士张华松孔子研究1999.1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职业教徒的阶级分析王青中国史研究1997.1

术士:汉代文化舞台上的蹙迫扮装张兴杰兰州大学学报1994.1

东汉羽士探析汤其领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4

东汉的术士与求仙风气——肥致碑读记邢义田大陆杂志94-21997.2

汉魏六朝的养娘李贞德历史讲话文化研究所集刊70-21999

秦代的赘婿考释臧守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增刊

汉代雇佣管事者身份特性的再探讨庄辉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1

(5)奴隶、刑徒及贱民

“畜民”为奴隶说质疑李衡梅历史教学1987.3

“鬲”非奴隶辨施伟青厦门大学学报1987.3

中国古典社会的债务奴隶问题陈连庆东北师大学报1987.4

先秦及秦汉史上的债奴隶陈连庆北京社会科学1987.2

商代“世东说念主”身分为奴隶论王贵民中国史研究1990.1

商代“世东说念主”的历史检会——对于“世东说念主”的新探索彭邦炯天府新论1990.3

殷代奴隶制与商品经济程德祺殷都学刊1989.1

说殷代的隶刘桓殷契新释河北训诲出书社1989

浅议商代社会的奴隶:兼议殉东说念主和东说念主牲的社会身份刘兴林皆鲁学刊1990.4

商代东说念主牲身份的再检会杨升南历史研究1988.1

商代的马连劭名东说念主文杂志1998.2

殷墟卜辞中众的身份考杨升南甲骨文与富商史3

商代坐褥领域中的奴隶管事杨升南殷都学刊1994.1

论西周坐褥领域的奴隶管事顾孟武史学月刊1988.2

《周礼》中所见的奴隶陈连庆史学集刊1989.2

对春秋战国度长制奴隶制残余的检会吴荣曾北京大学学报1987.2

试论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的多少问题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6

皆国奴隶考述李衡眉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9.6

一个相关奴隶来源的字义之辨张文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0.1

甲、金文中的奴隶称号考略殷寄明江西训诲学院学报1990.2

秦汉奴价考辨于琨奇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1

秦代的奴隶问题陈连庆东北师大学报1988.5

对于汉代侍从问题的一些看法——与林剑鸣先生商榷郝春文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7.3

王莽改制中的“私属”问题新探邱永明、章义和历史教学问题1987.4

论王莽改制中的“侍从归私属”问题孟聚南都学坛1991.4

从张家山汉简看汉初的侍从问题彭浩中国文物报1993.8.29

论西汉的侍从孙福禧黄淮学刊1996.3

“骊山徒”的成员结构和社会属性苏诚鉴安徽史学1987.4

云梦秦简中“隶臣妾”的身份和战国时秦国的社会性质杨升南郑州大学学报1987.2

再说秦简“隶臣妾”确为奴隶刘汉东中州学刊1987.2

“隶臣妾分为官奴隶与刑徒两部分”说值得商榷王占通、栗劲法学研究1987.5

秦代谪戍、赘婿、闾左新考蒋菲菲北京大学学报1995.5

简牍所见秦代刑徒的生活及从戎范围张荣芳、高荣秦文化论丛7西北大学出书社1999

胥吏与贱民赵冈社会科学阵线1997.1

说“仆佣”裘锡圭操心顾颉刚学术论文集巴蜀书社1990

先秦倡优初探史延廷河南大学学报1992.1

浅谈我国汉代的俳优形象商春芳四川文物1997.1

卜辞所见来自各方国的被奴役者刘桓悉心集——张政烺先生八十庆寿论集吴荣曾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书社1996

(6)宦官

两汉宦官考马良怀中国史研究1987.1

论秦、汉宦官势力的造成与发展李禹阶、陈前进学术界1991.3

新发现的封泥而已与秦汉宦官轨制研究余华青西北大学学报1997.1

3.法律平等级身份的端正

释“礼不下庶东说念主,刑不上大夫”马小红法学研究1987.2

奴隶社会法律轨制中存在“礼不下庶东说念主,刑不上大夫”的原则王占通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5

“礼不下庶东说念主,刑不上大夫”质疑李弋飞法学论丛1988.3

浅析“礼不下庶东说念主,刑不上大夫”宋曦江汉大学学报1988.4

“刑不上大夫”辨正张全民社会科学阵线1991.4

“礼不下庶东说念主”的历史检会杨志刚社会科学阵线1994.6

“礼不下庶东说念主”发覆张全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1

裼袭礼与“礼不下庶东说念主”解杨向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6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东说念主”释义张兆凯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6

古代奴隶不错“任意杀死”说质疑马书山皆鲁学刊1989.4

从奴隶宗旨的法律含义看西周庶东说念主朱行天历史教学问题1990.4

试论周代刑法中的“保民”想想赵忠文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7.1

从《尚书·吕刑》看西周的奴隶制法律袁兆春益阳师专学报1997.4

秦代谪戍、赘婿、闾左新考蒋非非北京大学学报1995.5

汉代名田蓄侍从轨制考论冷鹏飞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3

西汉商东说念主身份地位的法律截止王刚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0.5

4.社会流动

何如看尧舜禅让与抢劫的关系万九河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7.4

禅让制研究:兼论原始政事的一些问题王汉昌北京大学学报1987.6

中国原始社会末期不存在“禅让轨制”罗旭华广西党校学报1989.2

对于尧舜禹“禅让”制神话的探讨杨安平中国史研究1990.4

“禅让”的历史文化实质蔡维淡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4

略论后期禅让制偏激残余不雅念的作用姜惠发东疆学刊1992.2

尧、舜、禹“禅让”的历史配景周苏平西北大学学报1993.2

对于黄帝、尧舜禹时期帝位承袭轨制的想辨仓林忠天中学刊1996.3

略论禅让制的性质唐冶泽史学月刊1998.6

禅让与封禅新考吴锐东岳论丛1999.1

“禅让制”新论何坦野、陈晋华浙江经专学报1999.3

尧、舜、禹禅让的历史真相王树民河北学刊1999.4

先秦承袭制为取舍承袭说李衡梅学术月刊1987.10

殷代“兄死弟及”平议彭林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4

商朝王位承袭轨制论略吴浩坤学术月刊1989.12

商代王位承袭之实质——立壮郑宏卫殷都学刊1991.4

论商代王位承袭制常玉芝中国史研究1992.4

商周王位承袭轨制新探葛志毅悉心集——张政烺先生八十庆寿论集吴荣曾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书社1996

周初的王位纷争和周公制礼皇冠英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1

近东说念主商周承袭轨制研究之检查杨朝明管子学刊1996.2

楚国的宗法承袭制与世系排列方式钱杭史林1988.2

论楚王的承袭轨制——兼论先秦君位传袭的演变唐嘉弘中州学刊1990.1

论楚国封君制的发展与演变何浩江汉论坛1991.5

鲁国承袭轨制中的“一继一及”问题钱杭史林1990.1

鲁国“一继一及”承袭制征象再考杨朝明东岳论丛1996.5

“一继一及”非“鲁之常”说李衡眉、梁方健皆鲁学刊1999.6

两汉皇位承袭轨制略论范学辉、朱宏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3

试西周初期的分封制杨宽操心顾颉刚学术论文集巴蜀书社1990

周史研究的一部力作:读葛志毅著《周代分封轨制研究》林原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4

试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来龙去脉李绍连中州学刊1998.5

试论西周春秋期间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梁颖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2

“秦无分封制”质疑胡澍西北大学学报1988.3

对于秦汉分封制的反想朱弘中国史研究1989.1

试论秦汉之际的分封制程远中州学刊1995.6

对于西汉分封制的两个问题杜勇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9.4

汉代封君“衣食租税”辨杜绍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3

论西汉前期实行的分封:读史札记宁志宣哈尔滨师专学报1995.1

周代的采邑轨制吕文郁文献1990.4

西周采邑轨制述略吕文郁历史研究1991.3

春秋时期晋国的采邑轨制吕文郁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2

春秋期间采邑轨制的变革吕文郁学术月刊1993.9

西周选卿轨制探讨杨善群宝鸡师范学院学报1987.3

也论西周任官轨制王贻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9.1

论周代的世卿富家偏激再封轨制徐喜辰东北师大学报1989.5

西周春秋期间的世禄世官轨制偏激败坏钱宗范中国史研究1989.3

春秋期间在朝正卿的选拔徐鸿修文史哲1994.6

五等爵溯源:兼论三代血统政事赵缊山东社会科学1989.2

先秦两汉文献中所见周代诸侯五等爵陈恩林历史研究1994.6

先秦爵制的起源与发展晁福林河北学刊1997.3

皆国功爵制的产生与发展郑杰文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3.4

从爵制论商鞅变法所造成的社会杜正胜中国史研究动态1987.3

“执圭”杂考——兼论楚国爵制顾久幸江汉论坛1992.5

战国秦汉新爵制的社会基础及历史作用祝中熹青海社会科学1989.4

简论关内侯在汉代爵制中的地位朱绍侯史学月刊1987.1

从三组汉简看战功爵制的演变朱绍侯史学集刊1992.2

述论中国奴隶社会职官的选任、考核与培养轨制葛生华兰州学刊1992.2

春秋酬酢东说念主材的遴择裴默农历史研究1994.4

先秦选举轨制特性之拙见闫青峰、韩敬友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增刊

《秦汉作念官轨制》评价张荣芳中国史研究动态1987.7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东说念主才选拔轨制——察举制文琴中国训诲报1988.5.14

汉代的选官轨制樊素科东说念主才研究1988.3

汉代选官之“四科”模范的性质阎步克社会科学研究1990.5

汉代的选官轨制与一又党势力的造成朱子彦、陈生民上海大学学报1992.2

经学与汉代的选官轨制张涛史学月刊1998.3

汉代选官轨制刍议仝晰纲社会科学1999.6

略论汉代任官交流轨制沈友学术交流1998.6

论汉代的察举唐仕伍中学历史教学1988.1/2

论汉代的察举轨制王震亚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1.4

汉代贤才正人察举制的造成原因(日)福井重雅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1.增刊

汉代察举轨制略论陈长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4

汉代的察举选官轨制唐书文著,陆军校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5.2

察举征辟制刍议林少林求索1999.3

察举制与两汉社会月旦之风陈业新文史常识1999.12

西汉“察廉”考阎步克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7.4

西汉秀才已成为举考阎步克北京大学学报1987.5

西汉官吏考课轨制初探邓小南北京大学学报1987.2

西汉任官轨制的发展变化与社会韩国明兰州大学学报1991.4

东汉辟举问题探讨张鹤泉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京房偏激考课法秦学颀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3

汉代的选廉轨制黄留珠唐都学刊1998.1

汉代退免轨制探讨黄留珠秦汉史论丛4西北大学出书社1989

西周春秋时期士阶级宗法轨制研究李向平历史研究1986.5

从先秦诸子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性质杨钊史学集刊1987.1

战国时期“贵”的没落和“贤”的升空何兹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5

论周代国东说念主与百姓社会身份的变化晁福林东说念主文杂志2000.3

中国传统社会中贵族与士绅力量的消长偏激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孙立平天津社会科学1992.4

秦汉期间六国后裔的挪动秦进才晋阳学刊1989.2

西汉期间坐褥关系的特性林剑鸣社会科学辑刊1989.2/3

从汉墓画像石和出土明器看东汉豪强田主的发展孙忠家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89.2

汉代田主门下封建依附关系的发展杨生民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0.6

秦汉魏晋南朝时期田主封建制的发展陈长崎史学月刊1990.5

(二)社会组织与地域社会

1.系族

宗法轨制史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钱杭史林1987.2

宗法辨疑刘家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1

中国古代原始宗法轨制的起源和特性——兼论系族奴隶制和宗法封建制钱宗范北京社会科学1987.2

系族与宗法的历史特征钱杭史林1991.2

先秦山东地区宗法研究王钧林历史研究1992.6

试论战国时期宗法轨制的发展和衍变晁福林史学史研究1999.1

试论宗法制的几个问题晁福林学习与探索1999.4

释“九族”吕绍纲、张羽暨大学报1999.2

浙江发现大禹家支大众解释姒姓后裔东说念主丁不旺原因文文告1995.3

卜辞所见子姓商族的结构朱凤瀚殷墟博物苑苑刊创刊号1989

殷墟卜辞所见商王室宗庙轨制朱凤瀚历史研究1990.6

试析商代的宗庙轨制偏激政事功用陈智勇殷都学刊1999.1

商代的王位承袭的宗法制高光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1

试论商代的父系眷属公社孙晓春史学集刊1991.3

论殷东说念主世系与血统关系的演变陈云鸾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1.2

商代“朔方”方国与氏族初探孟世凯河北学刊1991.6

殷墟甲骨文中的邑和族杨升南东说念主文杂志1992.1

楚辞中所见殷族先公考江林昌历史研究1995.5

周代宗法轨制在我国历史上的演变钱杭河北学刊1987.4

对于周代宗法轨制中君统与宗统的关系问题陈恩林社会科学阵线1989.2

试论周代宗法制造成、发展偏激确立王刚南昌职业工夫师范学院学报1995.4

昭穆轨制与宗法轨制关系论略李衡眉历史研究1996.3

华夏系族中“昭穆”称号溯源:夏夷淹没之东说念主类学透视李瑾许昌师专学报1997.1

略论西周宗法轨制特征吴小强陕西播送电视大学学报1999.4

对于西周春秋期间宗统与君统关系的探讨梁颖史学集刊1989.1

西周春秋时期士阶级宗法轨制研究李向平历史研究1986.5

西周春秋期间宗法轨制成因试探梁颖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2

试论西周政体梁颖学术论坛1998.3

对于春秋期间的室汤雄平史学月刊1987.6

室——父系大眷属组织在春秋晚期的解体及小农的产生牛克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4

从周原出土青铜器看西周贵族眷属朱凤瀚南开学报1988.4

西周春秋时期子民血统组织初探杨师群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1

西周春秋时期庶东说念主宗法组织研究李向平历史研究1989.2

从曲沃代翼后的宗法组织看晋国社会的宗法分封性质彭国脉中国史研究1989.4

宗法制在晋国的雕残张忠晋阳学刊1993.1

论春秋晋国系族组织的政事关系张有智史林2000.1

楚国的宗法承袭制与世系排列方式钱杭史林1988.2

楚国宗法轨制与等级组成:兼析楚国的社会性质刘玉堂荆州师专学报1994.1

楚国公族姓氏考略刘秉忠、李丽江汉考古1999.1

楚国公族姓氏考略刘秉忠、李丽湖朔方志1999.4

鲁君的眷属组织偏激与宗法轨制的关系李启谦东岳论丛1988.2

中国上古眷属新探索孙连成、陈军中国社会科学1992.1

包山二号墓墓主昭佗家支考吴郁芳江汉论坛1992.11

再论先秦姓族与氏族杨希枚中国史研究1993.1

陇西李氏眷属研究刘雯敦煌学辑刊1996.2

论己姓、彭姓诸族的流变和分散徐少华江汉考古1996.2

同姓集团与同姓勾通:中国先秦期间的同姓不雅念与实践钱杭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1

论秦的宗法制:兼谈胡亥篡位与秦朝消一火的压根原因顾润坤文博1990.5

睡虎地秦简《日书》所见“室”的结构与战国末期秦的眷属类型(韩)尹在硕中国史研究1995.3

从《睡虎地秦简》看秦国眷属大事记孙瑞档案学通讯1998.3

西汉宗庙刍议焦南峰、马永嬴考古与文物1999.6

西汉宗庙再议焦南峰、马永嬴考古与文物2000.5

论汉代的血族复仇彭卫河南大学学报1986.4

宗法礼法与王莽代汉苏诚鉴学术界1987.5

东汉系族组织试探张鹤泉中国史研究1993.1

汉东说念主系族组织三论钱杭东方1994.1

论两汉乡村社会中的系族马新文史哲2000.4

从战国至西汉的族居、族葬、世业论中国古代系族社会的延续邢义田新史学1995.2

西汉官僚眷属致富蹊径考略张仁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7.5

霍氏眷属与西汉中期的社会政事师迪历史教学1997.12

刘氏家支与汉河间献王陵王军杉文物春秋1996.4

东汉时期的邓氏眷属杜荣峙南都学坛1987.4

东汉豪族梁氏述评薛正昌宁夏社会科学1988.4

东汉的外戚四大眷属马彪文史常识1993.12

汝南袁氏的发展与东汉社会之变迁胡秋银许昌师专学报1998.1

夜郎王“多同”后裔金氏家支简述杨文金贵州民族研究1993.2

汉晋时期河西大姓的特性和历史作用龙成民兰州大学学报1992.1

汉魏晋南朝时期颍州鄢陵庾氏眷属源流考孟繁治许昌师专学报1992.3

汉魏六朝时期江东大族的造成偏激地位的变迁王永平扬州大学学报2000.4

经学传统与汉唐朔术士族的兴衰颜晨华学术月刊1991.7

2.家庭与婚配

(1)家庭

释“家”兼论我国度庭的起源郑杰祥中州学刊1987.2

试论家庭公社的两种类型娜西卡想想阵线1986.5

论仰韶文化的家庭形态李玉洁、黄有汉先秦史论集1989

西周春秋家长制家庭公社质疑段志洪徐中舒先生九十寿辰操心文辘集州古籍出书社1989

论先秦时期家庭及公社的历史演变李昱皎河南训诲学院学报1996.3

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轨制张金光历史研究1988.6

汉代封建父权轨制想想研究刘厚琴史学月刊1995.4

由《后汉书·南蛮传》上的几个数据看巴部落的氏族及与群婚相恰当的群体家庭邹家侀贵州文史丛刊2000.3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意旨辨曾宪礼中山大学学报1990.4

试论汉代农户的“一家五口”邵台新秦汉史论丛5法律出书社1992

试给“五口百亩之家”一个新的评价孙达东说念主中国史研究1997.1

秦汉时期的“五口之家”述略张仁玺皆鲁学刊1998.6

汉代居延随军戍卒家庭东说念主口的多少问题施伟青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3

西汉至明清家庭东说念主口数目范畴研究袁祖亮中州学刊1991.2

西汉家庭结构和范畴初探喻长咏社会学研究1992.1

汉代小农家庭略论马新文史哲1986.4

汉代小农家庭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马新平准5上光明日报出书社1989

秦汉时期个体小农家庭的分化述论张仁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6

论汉代家庭的当然组成与等级组成黄金山中国史研究1987.4

西汉家庭结构和范畴初探喻长咏社会学研究1992.1

汉代家庭成员的地位和义务黄金山历史研究1988.2

西汉家庭成员的里面关系偏激特性阎爱民历史教学1990.3

秦汉期间家内东说念主际关系的变迁马新山东大学学报1993.3

论儒学与汉代父子关系刘厚琴皆鲁学刊1992.4

周族烈山氏两后稷时**辨与上古甥舅相承制王晖东说念主文杂志1998.1

从《先令券书》看汉代相关遗产承袭问题杨剑虹武汉大学学报1988.3

汉代家产分割方式罗彤华新史学1993.4

秦简中的“同居”与相关法律张世超东北师大学报1989.3

秦汉“同居”考辨彭年社会科学研究1990.6

秦汉“同居”与同居法渊源考释彭平广东训诲学院学报1991.4

封建法律中同居法适用范围的扩大唐刚卯中国史研究1989.4

“孝”说念的起源与“孝”行的最早提倡何平南开学报1988.2

商代“孝”说念质疑郑慧生史学月刊1986.5

殷东说念主无孝说张力殷都学刊1989.4

试论西周孝说念不雅的造成偏激特性王慎行社会科学阵线1989.1

西周孝说念试析巴新生王玉哲先生八十寿辰操心论文集南开大学出书社1994

西周“孝”义试探查昌国中国史研究1993.2

论春秋之“孝”非尊亲查昌国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3.4

论春秋战国之际“孝”不雅念的变迁康德文社会科学阵线1997.4

“孝”的不雅念在汉代的表面流变孙筱孔子研究1988.3

孝的不雅念与汉代家庭孙筱中国史研究1988.3

孝的不雅念与汉代新的社会总揽纪律孙筱中国史研究1990.3

《国语》、《左传》中的家庭说念德训诲偏激现代化价值徐少锦铁说念师范学院学报1999.5

论原始社会的养子习俗郭政凯考古与文物1989.1

略论《易经》对传统生养不雅念的影响郑群贵州社会科学1991.4

试论秦东说念主婚配家庭生养不雅念吴小强中国史研究1989.3

秦东说念主生养意愿初探吴小强江汉论坛1989.11

秦简《日书》与秦汉时期的生殖文化吴小强简帛研究3广西训诲出书社1998

汉隋之间的“生子不举”问题李贞德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6-31995

试论汉代的家庭眷属训诲胡青秦汉史论丛6江西训诲1994

(2)婚配

论原始社会早期的婚配形式傅淑敏晋阳学刊1987.4

我国旷古的一种婚配形态王文锦文史常识1987.11

乱婚和群婚程德祺广西民族研究1987.4

从《天问》看史前社会的对偶婚刘昌安西北大学学报1988.4

尧舜“禅让”与对偶婚的演变刘兴林东岳论丛1992.6

试论父系血统婚云博生广西民族研究1988.3

伏羲女娲兄妹婚辨正曹必文江海学刊1989.2

原始婚配探微——以致族内婚向族外婚过渡的几个因素李阳、雷聪勇文博1993.3

《易·爻》“匪寇婚媾”的民俗文化读解廖解民俗研究1998.4

“竞赛求婚”型故事与《易·爻》“匪寇,婚媾”新解廖解民间文学论坛1998.4

《易·爻》“匪寇婚媾”新解廖群文史常识1999.9

春秋时期婚配形态考刘翠萍东说念主文杂志1995增刊2

春秋婚配形态的特性陈筱芳史学月刊1998.4

从《诗经》看西周春秋的一家一计制张彦修河南大学学报1988.1

西周春秋一家一计制婚配的期间特征张彦修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2

论西周春秋贵族的一夫多妻婚配张彦修殷都学刊1998.2

春秋以及中国古代的一夫多妻制陈筱芳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2

父权制并非一家一计制萧平汉衡阳师专学报1994.2

楚国婚配形态略论顾久幸湖北社会科学1988.10

论先秦时期原始婚配形态在楚国的遗存宋公文社会学研究1994.4

从柳湾坟场的下葬习俗看婚配形态吴平青海社会科学1995.6

《诗经》婚俗形态的再探析:兼与毛忠贤先生商榷左洪涛襄樊学院学报2000.1

汉代社会史的新相识:评《汉代婚配形态》王子今光明日报1988.12.21

一部有开拓性的书:读《汉代婚配形态》冯晖西北大学学报1989.1

汉代婚配形态考述赵志坚、范学辉史学月刊1996.6

秦汉社会的婚配结构石釜延安大学学报1993.3

从古代神话神话探索原始社会的婚配轨制万九河历史教学1996.2

我国旷古期间的婚配轨制演变董琦、张涛工会论坛1999.1

奴隶社会媵妾婚散论郝连昌求是学刊1987.2

媵婚与西周婚配礼法的形而上学配景周延良浙江海洋学院学报1999.3

论春秋时期的媵制陈筱芳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4

古代一娶二女婚俗起自蜀山王家祐文史杂志2000.1

夏商期间中国和早期希腊时期雅典婚配轨制的相比林英中山大学学报1998.1

商族的婚配轨制郑慧生史学月刊1988.6

商殷王室之婚配轨制(好意思)丁驌殷都学刊1989.3

《周易》中对于富商之际的婚配轨制朱桢殷都学刊1991.3

《周易》归妹卦所形容的商周媵婚制李衡眉山东社会科学1991.2

《草虫》与周初婚制陈绍炎贵州文史丛刊1992.2

散伯车父器与西周婚配轨制曹玮文物2000.3

西周春秋的婚制与婚俗蔡锋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0.4

浅析古希腊与西周春秋婚配轨制异同王广兴、张彦修史学月刊1989.4

春秋时期大国争霸对诸侯婚配轨制的影响陈宁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90.4

春秋婚制考述宋瑰丽贵州社会科学1991.10

春秋婚制探微李静固原师专学报1996.2

原氏仲簠与春秋婚制夏麦陵郑州大学学报1993.1

春秋时期我国婚配轨制的几个特性缪昭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3

论春秋时期贵族婚配的特征和作用金草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7.2

《春秋》与《春秋左传》响应的原始婚俗考略云博生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2

春秋时期婚配景色中的原始遗存文功广西民族研究1988.2

由烝、报等婚配方式看社会轨制的变迁顾颉刚文史14/15

对于《左传》中“烝”、“报”婚问题陈延嘉社会科学阵线1994.3

烝、报、因:非春秋时期公认的婚制陈筱芳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4

儒学与汉代婚配轨制刘厚琴孔子学刊1996.2

昏礼起源考辨黄浩历史研究1996.1

《昏礼起源考辨》质疑王圣宝芜湖职业工夫学院学报1999.1

商代婚配的运作礼规宋镇豪历史研究1994.6

“三礼”中的婚配礼法程德祺历史教学问题1990.1

周礼与《诗经》婚恋悲催:《诗经》婚恋悲催探源袁定坤武汉大学学报1999.1

论西周春秋的婚配礼节偏激社会功能张彦修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2

试论战国期间婚配礼俗的特征李衡眉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1.2

先秦期间的成家典俗苏冰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94.3

试论春秋时期贵族婚典中的“三月庙见”庆典胡新生东岳论丛2000.4

浅谈先秦期间诸侯嫁女束有春淮阴师专学报1992.3

秦汉期间的成家典俗寒萍宁夏大学学报1995.4

先周的婚配酬酢与周民族的崛起段连勤西北大学学报1989.4

试论春秋时期的皆鲁结亲王京龙管子学刊1993.1

政事婚配与晋文公称霸马晓丽甘肃社会科学1997.4

从媵妾烝报轨制看周代政事婚配朱柳郁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0.4

谈嫡亲通婚“对西汉政权的影响”汪春泓殷都学刊1994.3

舜象神话与古代婚俗涂元济民间文艺学刊1988.3

血统遗俗发微杜玉亭社会科学家1987.5

商代“余子”类卜辞所响应的原始婚俗胡新生山东大学学报1997.1

西周春秋的婚制与婚俗蔡锋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0.4

《周易》屯卦所响应的古代求婚风俗李衡眉民俗研究1991.5

从《诗经》看周代婚俗孙利平青岛师专学报1994.1

《诗经》婚制、婚俗刍议:从高禖谈起刘初棠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4

《国风》婚俗论曲杏春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2

从《葛覃》看周代女子婚前培训习俗束有春东南文化1996.7

周代婚制中的周东说念主旧俗杨军史学集刊2000.1

《春秋》经传所见逆缘婚俗杂议杨为星云南训诲学院学报1987历史专辑

春秋婚俗与儒家学说蒋寿康浙江学刊1988.6

孔子的降生与古代婚俗李衡眉孔子研究1988.4

春秋战国的婚俗陈绍棣百科常识1990.4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婚俗变异看那时社会的跳动蔡锋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2.2

皆国“姑姊妹不嫁”与“巫儿”之俗辨疑蔡锋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9.2

《诗经》《楚辞》中多少婚俗的起源与性质:中国古代民俗探源之一柯伦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3.3

先秦歌谣婚俗沉淀之管窥龚熙文洛阳大学学报2000.3

秦始皇与赘婚俗祝中熹庆阳师专学报1993.1

试论秦汉的养子与赘婿黄灿皆鲁学刊1988.1

秦汉婚配文化:离异和改嫁苏冰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4.4

汉代婚俗探微张保同、何威震南都学坛1989.4

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与汉代婚配风俗李晖淮北煤师院学报1994.3

《孔雀东南飞》风俗事项考释刘庆芳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7.5

汉代的“闹洞房”图刘玉新民俗研究1998.3

汉代的婚丧习俗与楚文化蔡靖泉江汉考古1999.3

西周“同姓不婚”探微唐汇西学术论坛1986.4

“同姓不婚”的历史探讨陈长生社会科学家1987.5

论周代的“同姓不婚”礼俗李衡眉皆鲁学刊1988.5

试析西周“同姓不婚”制葛生华兰州学刊1992.1

试说原始族外婚及周代“同姓不婚”与优生无关姜亦刚、贾艳红皆鲁学刊1995.3

周东说念主同姓不婚为优生说辨常金仓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4

先秦同姓不婚不雅检会刘晓东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4

论周东说念主“同姓不婚”制魏哲铭西北大学学报2000.2

周代婚配禁忌述略李衡眉东说念主文杂志1990.6

氏族内婚禁忌探源朱建军中国社会科学1991.4

《左传》所见诸侯婚配中同姓婚配的一般禁忌原则李延安山东社会科学1999.6

原始社会婚配家庭不雅念的举座谛视何嗣佘池州师专学报1997.2

诗经期间的婚恋心思和婚配不雅念——兼论中国古代婚配模范的发展历程金化伦河池师专学报1988.4

先秦时期的嫁娶季节与《诗经》相关作品的物类事象李炳海河南大学学报1994.2

和谐好意思的追求:论《易经》的婚恋家庭不雅刘丽珈成都大学学报1999.1

《周易》的婚配不雅孙不默、刘丽群唐都学刊1996.3

略论《易经》的婚恋预料翁银陶江海学刊2000.4

商周婚恋文化考徐海宁昌潍师专学报1999.4

从婚配的视角看春秋时期两种连名模式的实质李衡眉东岳论丛1992.6

春秋时期的两种婚配心思偏激对后世的影响王石天广东训诲学院学报1996.2

楚国性爱文化略论刘佑平湖南社会科学1990.1

先秦儒家婚配不雅与中国传统文化李衡眉朔方论丛1991.2

宗法农奴轨制下的周代婚配文化佘树声东说念主文杂志1993.2

先秦儒家婚配不雅刘厚琴皆鲁学刊1996.4

早期儒家婚配不雅论略李衡眉东岳论丛1987.6

早期儒家婚配想想述论刘厚琴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4

略论汉代婚配想想的期间特征彭卫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7.2

试谈汉代婚嫁不雅贾丽英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98.5

秦代婚配初探郭玉峰历史教学1999.7

西汉婚配散论陈志福建论坛1989.6

记汉代婚配的特性朱顺玲、曾兆阁南都论坛1997.1

四川汉代性题材画像研究范小平东南文化1998.4

先秦妇女离异琐谈陈晓杭州大学学报1997.3

先秦时期妇女的离异问题陈晓文史杂志1999.4

春秋时期的贞节不雅陈筱芳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1

浅论秦东说念主贞节不雅的强化与秦文化内容的发展申粘稠、许卫红西北史地1994.4

秦始皇贞节妇女不雅的心思探因王绍东内蒙古大学学报1996.6

秦及汉初妇女再婚浅说肖振宇张家口师专学报1996.2

试论汉代妇女贞节不雅郝连昌皆皆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88.3

两汉妇女的贞节问题赵志坚历史教学1998.4

先秦期间的婚配关系和遵循述论苏冰唐都学刊1994.5

西周婚配法制探考孙平河北大学学报1999.4

两汉妻妾名谓考石潭中国史研究1987.1

汉魏六朝女性婚配家庭征象述论王学勤、舒仁辉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1

《周易》《焦氏易林》婚配生殖喻象摭论(之二)王政淮北煤师院学报1999.1

《周易》《焦氏易林》婚配生殖喻象摭论王政民族艺术1999.2

《天问》中所见的产翁习俗翟振业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4.2

从《左传》看中国古代的婚育不雅闫璟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0.3

3.民间结社

“侍廷里父老僤”与古代公社组织残余问题林甘泉文物1991.7

4.地域社会

(1)城市

邑、国与中国城市的起源于云瀚昌潍师专学报1999.3

对于城市起源问题的几点想考许宏中国文物报1997.1.26

中国先秦城市发展史概述董琦华夏文物1995.1

再论我国古城形制的基本模式马世之华夏文物1987.1

先秦城市产生过程的特性张鸿雁江海学刊1992.4

简述先秦城市选址及贪图想想赵立赢、赵安启城市贪图1997.5

我国史前都邑的造成偏激特性丘菊贤、杨东晨河南大学学报1987.1

中国史前城址略论曹兵武华夏文物1996.3

从聚落中心到良渚酋邦戴尔俭东南文化1997.3

我国新石器期间聚落的造成与发展任式楠考古2000.7

中国朔方地区龙山期间聚落的变迁(好意思)安德黑尔,陈淑卿译华夏考古2000.1

龙山期间的城与史前中国文化曹兵武中国史研究1997.3

半坡聚落与黄河流域夯筑城址的发生钱耀鹏文博2000.2

商代前期国都的结构和布局裴明相中国古都研究1987.3

商代后期都城研究综述朱桢殷都学刊1989.1

生态环境对商都城的影响李建党殷都学刊1999.3

安阳古都研究述略郭青萍殷都学刊1989.1

殷墟城墙商榷张国硕殷都学刊1989.2

殷都城墙问题之我见李彦民殷都学刊1998.1

商都“殷”贪图初探贺亚钜城市贪图1990.2

一部殷墟都城研究的历史学新作:读《殷墟都城探讨》双仁殷都学刊2000.1

殷墟“大邑商”族邑布局初探郑若葵华夏文物1995.3

郑州商城城墙结构及筑法探析张锴生华夏文物1988.3

略谈郑州商城的用水设施裴明相殷都学刊1996.2

特地的城址布局与筑城工夫,垣曲商城古迹初露3500年前古邑风貌光明日报1996.1

偃师商城布局的探索和想考王学荣考古1999.2

偃师商城布局刍议张立东中国文物报1999.7.7

公社残留与商周的初期城市形态徐喜辰文史哲1987.6

论商代、西周都城形态卢连成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0.3

周都成周考曲枭雄史学集刊1990.1

西周城市的兴起与发展陈昌远宝鸡师范学院学报1988.4

春秋已有石邑考梁勇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6.4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经济结构试析雒雷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3

试论春秋战国的生意对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影响黄启标广西训诲学院学报1999.5

论春秋城市经济的属性张鸿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8.1

再论春秋战国城市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张鸿雁、周洁社会科学辑刊1989.2/3

春秋战国城邑设备违制散考侯强城市研究1995.5

春秋战国城市发展论张南、周伊安徽史学1988.3

春秋战国城市发展蠡测杜勇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1

春秋战国城市与古典希腊城市相比论张南、周伊学术界1993.6

论春秋战国期间城市习俗的变迁与重构于云瀚社会科学辑刊1999.5

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住户组织偏激照料于云瀚安徽史学2000.4

战国都城城防体系刍议陈绍棣江汉论坛1988.9

试论战国城市的变化马良民山东大学学报1988.3

战国期间的城市偏激总揽(日)江村治树东瀛史研究1989.48-2

周代都城相比研究曲枭雄中国史研究1997.2

东周各国都城的城郭形态李自智考古与文物1997.3

战国楚国郢的几个问题陈绍棣江汉论坛1987.2

略论楚郢都城城市东说念主口问题马世之江汉考古1988.1

略论“楚王城”马世之湖北大学学报1988.1

楚都寿春郢城收复研究曲枭雄江汉考古1992.3

东周楚城的类型分析陈振裕江汉考古1992.1

东周楚城的相比研究陈振裕江汉考古1993.1

试论楚国地方城邑设备的多少问题刘玉堂荆州师专学报1993.1

楚吴越三都城综论曲枭雄东南文化1992.6

越城收复研究曲枭雄浙江学刊1992.4

越都选址浅析周恩源东南文化1992.2

成都城的造成和秦的改建罗开玉成都文物1989.1

成都建城史研究二题温少峰、陈光表成都文物1989.1

巴蜀古代城市的起源、结构和采集体系段渝历史研究1993.1

对赵王城内建筑布局的探讨罗平文物春秋1996.2

邯郸古代城市研究的几个问题郝良真文物春秋2000.5

临淄皆故城的排水系统临淄皆故城古迹博物馆考古1988.9

郑、韩两都平面布局初论马俊才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9.2

中山国故都——古灵寿城考辨柳石、王晋河北学刊1987.3

西山古城兴废缘故试探韩建业华夏文物1996.3

论秦咸阳城市布局形制偏激相关问题刘庆柱文博1990.5

秦都咸阳的几个问题徐卫民咸阳师专学报1999.5

秦都城研究琐议徐卫民浙江学刊1999.6

《秦都城市研究》评介崔向东文博2000.4

秦都城研究的一部力作:《秦都城研究》雍际春中国历史地公论丛2000.2

秦汉城市发展论张南、周伊安徽史学1989.4

秦汉都城和陵墓建制的承袭与变异梁云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3

试析战国至西汉时期中国经济城市勃兴的原因与类型龚立新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1

汉朝城市的市集照料刘昌明中国城市导报1987.9.10

汉画所见汉代城市与政事、经济和军事的关系陈绍棣汉代画像石研究文物出书社1987

汉代夜市考言金星江西社会科学1987.5

古代城市模式对现代城市贪图的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跨文化研究艾定增城市贪图1987.3

论周汉唐文化对我国古代都城贪图之影响朱士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3

由汉画看汉代城市设备与布局结构张伟、曾宪波南都学坛1997.4

汉代城市的布局偏引发展趋势陈昌文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1

汉代城市贪图及城市里面结构陈昌文史学月刊1999.3

居延敦煌汉简所见汉代的“邑”冯小琴敦煌研究1999.1

先秦古城演变与汉长安城模式确立李如森朔方文物1994.1

西安近邻的原始聚落和城市的兴起史念海、史先智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6.4

汉长安城贺忠辉文博1986.4

西汉长安布局结构的再探讨杨宽考古1989.4

汉长安城形式辨析马正林考古与文物1992.5

汉长安城总体布局的地舆特征马正林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4

汉长安城市布局结构辨析刘庆柱考古1987.10

再论汉长安城布局结构偏激相关问题刘庆柱考古1992.7

再论汉长安城布局及造成原因刘运勇考古1992.7

汉长安城未央宫布局形制初论刘庆柱考古1995.12

论汉长安城形制布局中的几个问题王社教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9.2

汉长安城的布局与结构李毓芳考古与文物1997.5

汉代长安城的营建范畴:谨以此文恭贺白寿彝教师九十大寿史念海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8.2

汉长安城三街六市王社教文博1999.1

汉长安城兴起与雕残原因的风水学解释吴宏岐唐都学刊1997.3

东西方文化特征在城市布局上的体现——长安城与君士坦丁堡唐亦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4

古代西安定都因由考黄小荣文博2000.5

西安故城墙史话张涛东方2000.8/9

从天文到东说念主文:汉唐长安城贪图想想的演变李小波北京大学学报2000.2

安徽汉代城市功能初探张南、张宏明安徽史学1991.4

安徽汉代城市的分散与设备张南、张宏明学术界1991.6

崇安汉代闽越国故城布局结构的探讨杨琮文博1992.3

汉唐河西城市初探杜瑜历史地舆7.1990

略论秦汉时期河北城市与生意的发展吕苏生文物春秋1999.2

(2)乡村

楚国野地住户社会形态研究程涛平历史研究1990.1

论战国时期地域关系的发展赵世超、李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0.1

中国古代住户组织的两大类型偏激不同来源:春秋战国时期皆国住户组织试析李零文史281988

先秦期间的“里”朱凤瀚先秦史研究云南民族出书社1987

西周政事关系、地缘与血统关系并存征象剖析赵世超河南大学学报1988.4

先秦时期的基层组织:丘张怀通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0.1

从战国农村政策看中国古代国度政权和小农之关系的确立于凯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4

论春秋战国时期农村公社的解体姚政南充师范学院学报1988.1

井田制与农村公社所有制辨异陈力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2.1

论秦自商鞅变法后的农村公社残余问题张金光文史哲1990.1

春秋战国时期乡村社区的变异偏激社会功能仝晰纲文史哲1999.4

先秦什伍乡里轨制初探臧知非东说念主文杂志1994.1

皆国乡里轨制述论仝晰纲管子学刊1994.3

包山楚简所见邑、里、州的初步研究陈伟武汉大学学报1995.1

秦乡官轨制及乡、亭、里的关系张金光历史研究1997.6

汉代社会编制的诸特征侯外庐史学史研究1991.1

从汉代“部”的宗旨释县乡亭里轨制周振鹤历史研究1995.5

汉代内郡的吏员组成与乡、亭、里关系:东海郡尹湾汉简研究杨际平厦门大学学报1998.4

对于汉代亭制的几个问题李均明中国史研究1988.3

亭部考(日)土屋纪义秦汉史论丛4西北大学出书社1989

《汉简·乡里志》偏激研究何双全秦汉简牍论文集甘肃东说念主民出书社1989

秦汉时期的里仝晰纲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88.4

秦汉乡里的社会职能仝晰纲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2.3

秦汉乡官里区考仝晰纲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5.6

秦汉时期的乡里豪民仝晰纲社会科学辑刊1996.3

秦汉时期的乡里照料体制仝晰纲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5

汉代长安乡里考王子今东说念主文杂志1992.6

汉敦煌郡的乡、里、南境塞墙和烽燧系统考李并成敦煌研究1993.2

汉代乡亭里研究概述沈颂金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10

两汉乡村照料体系述论马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7.1

论两汉乡村社会中的里社马新文史哲1998.5

简约牍看秦汉时期的乡与里组织杨剑虹陕西博物馆馆刊1996.3

闾左臆解辛德勇中国史研究1996.4

东汉的乡里社会及政事的变迁(日)东晋次秦汉史论丛4西北大学出书社1989

马新著《两汉乡村社会史》安作璋历史研究1999.1

从云梦秦简看秦社会相关捕盗大略贺润坤简帛研究3广西训诲出书社1998.12

郫县汉代残碑与汉代蜀地农村社会秦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7.2

秦汉期间岭南地区城镇历史地舆研究陈代光暨南学报1991.3

秦汉江南农村的多种经营王福昌农业考古1999.3

论两汉时期的农村集市贸易:以乡市、里市研究为中心黄今言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4

(3)城乡关系

从“国”字的古训看所谓西周国野轨制赵伯雄东说念主文杂志1987.1

论国野、乡里与郡县的出现徐喜辰社会科学阵线1987.3

中国、古代住户组织的两大类型偏激不同来源——春秋战国皆国住户组织试析李零文史28

西周的国和野赵世超史学月刊1988.2

《国语·皆语》中的国鄙组织考辨应永深管子学刊1992.1

《周代国野轨制研究》评介章严史学月刊1994.3

史密簋与西周乡遂轨制张懋鎔文物1991.1

《史密簋》铭文中的皆师、族徒、遂东说念主——兼论西周期间乡遂轨制与兵制的关系方述鑫四川大学学报1998.1

《周礼》国野乡遂组织模式探源张荣明史学月刊1998.3

(三)东说念主口与社会救济

1.户口统计与东说念主口流动

(1)户籍轨制与东说念主口统计、东说念主口数目及变化

先秦时期东说念主口刍议王育民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0.2

先秦东说念主口想想综述万利生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6.2

论商鞅的东说念主口照猜测想赵梦涵江淮论坛1987.3

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的东说念主口想想和东说念主口政策李志庭杭州大学学报1997.3

仰韶文化东说念主口当然结构初探:从元君庙坟场看仰韶文化的东说念主口当然结构辛怡华东说念主口研究1990.6

元君庙坟场所响应的东说念主口当然结构之分析辛怡华考古1991.5

校《元君庙坟场所响应的东说念主口当然结构之分析》素勤考古与文物1995.5

也谈姜寨一期墟落中的房屋与东说念主口赵春青考古与文物1998.5

聚落范畴与东说念主口增长趋势推测: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期间各发展阶段的相对东说念主口数目研究郭凡南边文物1992.1

东说念主口数目的分析与社会组织结构的收复:以龙岗寺、元君庙和姜寨三处坟场为分析对象朱乃诚华夏考古1994.4

夏商东说念主口初探宋镇豪历史研究1991.4

从殷墟发现的墓葬看殷都东说念主口问题梁晴殷都学刊1991.1

试论商代殷都东说念主口的当然组成——兼论怎样利用考古而已研究历史罗琨考古1995.4

西周东说念主口蠡测沈长云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1

对于西周的管事坐褥方式、坐褥率和东说念主口估测庞卓恒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8.5

战国时期皆临淄城东说念主口考辨江立新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1

皆都临淄户口考辨韩光辉管子学刊1996.4

战国东说念主口考实臧知非安徽史学1995.4

东周的东说念主口、生态和社会变迁常金仓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二辑1995

井田轨制与户籍照料邢铁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90.4

从云梦秦简看战国秦代东说念主口再坐褥类型吴小强西北大学学报1991.2

秦律的责任年岁辨析张全民吉林大学学报1998.2

秦朝傅籍模范蠡测陈明光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1

秦东说念主傅籍模范试探马怡中国史研究1995.4

《睡虎地秦墓竹简》杂考魏德胜中国文化研究1997.4

秦汉的户籍轨制高敏求索1987.1

秦汉户籍轨制考述孙筱中国史研究1992.4

论东汉的户口统计(日)佐藤武敏中国古代史研究1989.6

汉代的户等邢铁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93.3

编户皆民与两汉王朝的东说念主口遏抑马新东岳论丛1996.5

秦汉政府在浙江的东说念主口政策李志庭浙江学刊1998.5

略论汉唐间户等与田产的关系——兼与唐耕耦、杨际平商榷鲍晓娜东岳论丛1987.4

横阵坟场试析严文静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书社1986

尹湾汉墓木牍《集簿》中户口统计而已研究魁伟伦历史研究1998.5

秦汉时期少数民族东说念主口刘淑英中国少数民族东说念主口1999.1

汉代居延随军戍卒家庭东说念主口的多少问题施伟青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3

汉代河西东说念主口蠡测高荣甘肃高师学报2000.5

两汉的户口数于亦时文史24

西汉末年陕西东说念主口数目研究薛平拴中国历史地公论丛2000.3

旷古至汉代东说念主口数目变化浅析林其宝东说念主口与经济1995.2

略述旷古至汉代的东说念主口分散林其宝东说念主口研究1995.4

两汉东说念主口当然增长偏激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梁向明固原师专学报1988.1

东汉东说念主口增长和减少的演变:《续汉书·郡国志》户口而已研究之一陶文牛山西大学学报1993.1

东汉东说念主口考王育民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3

西汉黄河中上游流域东说念主口地舆初探杨平林固原师专学报1991.4

东汉东说念主口南北分散的演变:《续汉书·郡国志》户口而已研究之二陶文牛山西大学学报1994.3

东汉永和年间东说念主口的南北分散陶文牛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2

(2)东说念主口流动

论盘瓠氏的起源、分散与挪动——兼议盘瓠与葫芦的关系何光岳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2

中华英才国外移民研究标明,上古期间已有原始帆海和挪动东说念主民日报国外版1995.2.16③

禹族早期挪动阶梯与夏先民的行为谢元鲁大禹及夏文化研究巴蜀书社1993

从夏族北上晋南看夏族的起源张国硕郑州大学学报1998.6

从夏文化的礼器探讨夏族的起源吴琪昌华夏文物1998.3

太阳神阐扬与华夏族的起源景以恩学术月刊1998.7

试论夏商之际的民族挪动与淹没——对于九有“禹迹”的考古学研究杜金鹏郑州大学学报1992.2

由姜与夏的关系看姜嫄族的起源与挪动江林昌华夏考古2000.3

论东夷族团的分化及皋陶族的南徙龚维英江汉考古1989.1

从古锚辨殷东说念主航渡好意思洲张箭文史杂志1992.6

历史莫得允许殷东说念主航渡好意思洲施存龙世界历史1995.2

商族起源地望发微——兼论山西垣曲商城发现的意旨陈昌远历史研究1987.1

商先起源于幽燕说的再检会李殿福、陈连开民族研究1987.1

亳东说念主的挪动何光岳益阳师专学报1994.3

“殷东说念主屡迁”辨析杨升南甲骨文与富商史2

先商文化探源韩建业华夏文物1998.2

北京乃商族发祥地曹定云北京社会科学1998.1

商代晚期殷都族氏的挪动偏激主要原因段振好意思殷都学刊1999增刊

周族的起源地偏激挪动阶梯杨善群史林1991.3

从甲骨刻辞论先周起源林小安考古与文物1991.2

论周族的起源姚政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5.4

先周史溯源叶文宪史学月刊1995.6

周族兴起地偏激相关问题考辨杨东晨河南大学学报1997.1

西周时期的容许变化与民族挪动杨路、柳春鸣华夏文物1997.2

姜太公族源及挪动阶梯考宜兆崎管子学刊1990.4

楚东说念主入赣的时刻、阶梯及发展试探刘玉堂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7.4

楚公族先祖的居地偏激南迁刘玉堂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6

从橘树的分散看楚东说念主的挪动及楚疆的开拓吴郁芳江汉论坛1987.12

楚族南迁偏激江汉沮漳基地的早期经营何浩江汉论坛1989.6

上古楚族千年大挪动简论龚维英荆州师专学报1992.6

对于早期楚文化和楚东说念主入湘问题再探讨郭伟民华夏文物1996.2

楚东迁问题试析马世之史学月刊1993.1

楚灵王迁国移民考晏昌贵江汉论坛1990.12

秦东说念主的族源及挪动阶梯王玉哲历史研究1991.3

早期嬴秦西迁史迹的检会尚志儒中国史研究1990.1

东夷嬴族的西迁和秦国的建立杨东晨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89.4

嬴秦族西迁考何清谷考古与文物1991.5

嬴秦西迁问题新探索郭向东秦文化论丛3西北大学出书社1994

嬴秦族西迁对秦文化造成的作用汪勃、尹夏清文博1993.5

对于秦东说念主族源和秦文化渊源的几点相识汪勃、尹夏清秦文化论丛3西北大学出书社1994

对于秦东说念主西迁的几个问题边佐卿抚顺社会科学1991.11

夏代秦东说念主的发展与西迁杨东晨、杨开国粹术月刊1992.12

嬴秦徙民论刘幼生晋阳学刊1988.6

论秦始皇的挪动政策韩隆福常德师专学报1987.4

试论客家先民首批南迁始于秦代赖雨桐岭南文史1999.3

先吴的来源和挪动何光岳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5.4

延东说念主的来源和挪动何光岳延安大学学报1994.1

薄姑的来源偏激南迁何光岳益阳师专学报1994.2

于越的来源与挪动何光岳浙江学刊1989.3

先秦皆地东说念主口迁移试探赵发国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7.1

海洋文化中的古徐东说念主挪动李世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7.2

论西戎的变迁和民族淹没杨东晨西北史地1993.2

论犬戎的族属与变迁杨东晨固原师专学报1993.3

夏商周陕甘宁地区民族挪动与淹没杨东晨固原师专学报1994.1

汉魏曩昔固原境内的民族偏激挪动公道固原师专学报1993.2

秦代术士徐福东渡日本考略于锦鸿日本问题研究1988.3

谈上古大陆移民到徐福东渡徐桐生日本问题研究1990.3

秦代术士徐福东渡日本再探严孝慈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6.1

从西汉前期中日文化交流看徐福东渡的可能性王金林天津社会科学1988.1

箕子与朝鲜杨军吉林大学社会科学报刊1999.3

郁夷、大月氏的来源和挪动何光岳新疆社会科学1986.5

月氏偏激西迁余贤杰西北师范学院学报1987.1

西汉时期汉匈民族的东说念主群流动与双向同化久玉林复旦学报1998.2

西汉时期汉匈民族的东说念主群流动与文化的双向淹没久玉林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7.6

论西汉时期汉匈民族的东说念主群流动与双向同化久玉林民族论坛1997.4

论西汉时期汉匈民族的东说念主群流动与双向同化久玉林西北史地1998.3

两汉少数民族东说念主口迁移初探刘淑英中国少数民族东说念主口1988.4

从汉简看汉东说念主避难匈奴之征象汪贵海史学月刊1993.6

西汉时期汉东说念主流寇匈奴及影响张元城中国边关史地研究2000.2

西汉迁豪述论梁向明固原师专学报1987.1

秦始皇和汉武帝时迁民探析张诚郑州大学学报1990.4

秦和西汉徙民实边的历史检会雷依群、屈开国咸阳师专学报1987.1

西汉徙民实边屯田说质疑柳春藩中国史研究1988.2

试论汉武帝的移民屯垦政策纲鉴盐城师专学报1988.1

论秦汉政府向巴蜀的移民、挪动与迁虏罗开玉天府新论1990.3

从“夷”汉文化淹没看“南中大姓”的造成刘小兵想想阵线1991.5

论秦汉移民政策庞慧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1

秦汉时期的东说念主口迁移与文化传播葛剑雄历史研究1992.4

“武帝时徙民会稽辨正”质疑:与葛剑雄同道商榷李邦儒郑州大学学报1998.5

秦汉时期的东说念主口流动与文化淹没王子今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9.3

秦汉时期东说念主口分散与东说念主口迁移孙筱中国东说念主口科学1992.4

论汉末三国时期的东说念主口下落与迁移马强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1.2

汉魏时期氏族的分散、挪动偏激社会景色杨铭民族研究1991.2

汉末晋初间的东说念主口迁移卢国显南阳学坛1993.3

试论两汉时期青海汉族东说念主口迁移贾伟、李臣玲青海民族研究1999.3

秦汉江南东说念主口流向初探周霖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3

秦汉时期长江流域的东说念主口迁移与经济开发田强黄冈师专学报1996.4

东汉末年华夏士民挪动扬荆交三州考:兼论永嘉挪动前客家先民的早期形态宋超皆鲁学刊2000.6

公元2—1981年河南东说念主口要点偏激通顺轨迹远山、郭庭柏商丘师专学报1988.1

论秦汉移民偏激特性赖华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5.4

论秦汉移民政策偏激历史作用赖华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6.4

秦汉移民政策偏激特性赖华明文史杂志1996.2

试论汉代的流民问题杜民喜绥化师专学报1987.2

西汉流民问题初探孙如琦青海社会科学1986.4

论西汉后期流民问题的社会原因冷鹏飞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3

两汉流民问题探微余谦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3

两汉流民通顺及政府对策的得失王子今政策与照料1994.3

2.东说念主口类型与结构

(1)妇女

中国妇女史研究的记忆臧健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2

80年代以来的先秦妇女史研究张经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1

我国母系氏族社会与神话期间黄帝等东说念主为女东说念主辨郑慧生河南大学学报1986.4

对于旧石器期间的女神像于可可、殷稼等译朔方文物1987.11

西王母的来源和挪动何光岳青海社会科学1990.6

西王母题材画像石及相关问题李锦山华夏文物1994.4

干母女神神话与西王母神话相通研究冯文俊寻根1999.5

女娲信仰起源于西北渭水流域的推测:从女娲东说念主首蛇身像谈起杨利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6

“女国”释詹义康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2

红山文化赤身女神为女娲考陈想贤朔方文物1993.3

“女娲、媒神、高禖”商榷贺福顺等四川文物1996.5

论母系制产生的原因张国洪苏州大学学报1987.2

母权起源于生殖阐扬论冉瑞雁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1

浅论旷古女权偏激他秋子绥化师专学报1992.3

对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轨制成因的辨析仓林忠江西训诲学院学报1997.2

对于母系氏族公社之探讨王承权想想阵线1987.4

母系氏族社会的历史积淀杨昌鑫民族论坛1988.3

母权文化浅论彭兆荣、田原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0.1

南丝路上的母权遗痕仲谋四川文物1997.5

《天问》中所见母权制的解体翟振业苏州科技学院学报1994.1

后稷生于母系社会说质疑李家祥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8.1

原始社会母系制向父系制过渡在神话中的响应王焰安阜阳师范学院学报1987.2

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之原因新论游翔黄冈师专学报1991.1

由《史记》鲧禹的失统谈鲧禹神话的史影王宇信历史研究1989.6

鲧禹是夏民族父权制征服母权制的象征王宇信东说念主文杂志1990.3

生殖不雅念的变化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挪动李森延安大学学报1993.2

“产翁制”的出现与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转变张涛民俗研究1995.4

楚辞所见母权制向父权制转变诸征象江林昌东岳论丛1996.4

王亥被杀有易事件响应出的母权与父权之争魏建震、鲁秋慧河北学刊1997.2

中国古代母系社会再相识陈剩勇学习与探索1993.1

后生学者陈剩勇提倡新论中国上古上莫得“母权制”阶段孟凡夏光明日报1995.4.3.②

“母权制”质疑程曦安庆师范学院社科学报1996.4

妇好论郑慧生南边文物1994.2

论母权至上的富商韩隆福益阳师专学报1996.1

周代社会母系色调浓厚原因考——兼论周东说念主氏族的双重接踵关系李衡眉中国史研究1991.3

古史神话中帝王的性别问题李衡眉历史研究1994.4

从媵器铭文看两周的女权文术发华夏文物2000.1

秦国残余母系刍议向丽四川训诲学院学报1997.4

论卜辞与商周金文中的“后”朱凤瀚古翰墨研究19中华书局1992

商周性别轨制与贵族妇女地位之相比杜芳琴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4

春秋时期贵族妇女涉政问题初探王海琴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2.2

春秋变革时期妇女从政事行为述评文人丹史学月刊1990.5

婚配形态与原始社会妇女政事地位的丧失黄超阜阳师范学院学报1995.2

论婚配形态与原始社会妇女政事地位的丧失高华、费超许昌师专学报1995.3

汉代后妃的历史作用卞直甫历史教学1990.10

论西汉纳妃轨制卫广来山西大学学报1990.3

东汉“干政”皇后作用初探沈宏都门师范大学学报1996.1

东汉时期养娘干政的历史检会曹金华南都学坛1992.2

汉宋女主的相比蔡一平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3

谈《周易》对妇女的范例及影响刘怀珠、王政文黑河学刊1991.4

周祭卜辞中的直系先妣及相关问题葛英会北京大学学报1990.1

秦国的妇女政策偏激作用韩隆福中学历史教学1987.3

对于母系氏族社会妇女社会地位成因的形而上学想考高雄飞暨南学报1995.3

从商代“牝鸡之晨”征象看商周妇女地位的文化互异王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4

从“牝鸡之晨”征象看商代妇女的社会地位王奇伟殷都学刊2000.3

试论“妾”在商代的社会地位——兼与孙淼先生商榷罗建中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3.3

西周春秋妇女地位的式微——中国妇女地位变迁史研究之一赵东玉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4

论西周春秋妇女的社会地位张彦修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3

殷周时期妇女地位的巨变偏激因由探析易永卿益阳师专学报1997.2

周代妇女经济地位简论丁海明山东经济1992.6

先秦女子一火国说剖析——中国妇女地位变迁史研究之二赵东玉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5

从《春秋》、《左传》看先秦时期女性的名字偏激文化内涵田恒金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3

周代金文中女子称谓类型研究曹定云考古1999.6

《左传》妇女称谓述略张淑亚台州师专学报2000.4

“妇东说念主无刑”质疑张全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2

对于秦的父权、夫权与妇女地位张金光山东大学学报1988.3

论汉代妇女的地位刘厚琴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4.3

秦汉女性家庭地位管窥管红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3

略论西汉妇女的个性解放刘厚琴黄淮学刊1996.2

试论汉代妇女在婚配生活中的开脱地位王扬郑州大学学报1997.5

汉代婚配关系中妇女地位的检会彭卫求索1988.3

浅论中国汉代妇女在婚配中的地位崔瑞西北大学学报1999.2

从《史记》看西汉中期曩昔的妇女地位路育松浙江学刊2000.4

“赐女子百户牛酒”解:兼论秦汉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于琨奇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9.1

从《列女传》到《烈女传》——兼论汉唐妇女地位的变迁薛麒麟益阳师专学报1991.4

《史记》中的妇女形象谢季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8.3

论《史记》女性形象描写马宝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2.3

试论司马迁《史记》对女性东说念主物的记录田文红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0.1

略论《史记》中的妇女形象赵乐东说念主淮阴师范大学学报2000.6

《诗经》妇女形象简评卢健殷都学刊1999.3

《左传》所描写的女性形象丁淑华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9.1

《左传》女性东说念主物形象及意旨吴好意思卿江西社会科学2000.6

《左传》“晋令郎重耳之一火”中妇女群像试析黄桂婵广西大学学报2000.4

论《国语》中的女性形象王文漳州师院学报2000.1

论秦汉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中的女性形象(下)黄景魁辽宁播送电视大学学报1987.4

先秦到汉代诗歌中女性形象的三次变迁:兼谈曹植诗中女性的新特质赵彩花韶关大学学报2000.5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妇女不雅周文英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8.3

试论《史记》中的妇女不雅郑建明宜春师专学报1996.9

汉赋女性描写的想想倾向马亚平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7.4

试论建安文东说念主诗赋中女性的悲催秦俊香河南大学学报1997.3

皆国女性的本人价值不雅刘斌、李民管子学刊1999.2

从《会稽刻石》看秦始皇的女性不雅和个性王维堤浙江学刊1990.2

班昭女性不雅探微成岳冲、朱雪芬宁波师范学院学报1988.5

论《太平经》的妇女不雅及对玄门发展的影响孙亦平世界宗教研究1998.2

论东汉的儒学才女吕锡生、王克旺无锡训诲学院学报1990.1

一代才女和史家——班昭陈绍棣历史教学1991.8

汉宫夫东说念主疏证卫广来晋阳学刊1991.5

秦及汉初妇女再婚浅说肖振宇张家口师专学报1996.2

《诗经》、汉乐府弃妇诗发微杨抱朴社会科学辑刊2000.4

秦汉妇女对文静的奉献魏文清黑河学刊1988.3

战国秦汉时期的女军王子今、孙中家社会学研究1996.6

(2)老东说念主、少年偏激他

周代养老轨制的特性郭政凯中国史研究1988.3

周代的养老致孝李开国文史常识1995.2

释“寿”:兼论中国先秦时期尊老敬老风俗江玉祥四川大学学报1995.1

《礼记》《周礼》所载尊长养老礼节与轨制周斌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0.4

秦老东说念主问题浅议薛瑞泽陕西博物馆馆刊1996.3

西汉养老轨制简论张鹤泉学习与探索1992.6

荣阳东汉仓楼彩绘养老图王学敏华夏文物1996.4

汉代养老述论刘德增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88.6

养老溯源及汉代养老轨制的造成郑兰生甘肃表面学刊1990.5

汉代养老轨制小议胡小丽文博1993.2

汉代的养老轨制——以《王杖十简》与《王杖诏书令》册为中心的辩论邵台新逯耀东教师退休操心史学论文集台北东大文籍公司1998.8

说秦汉“少年”与“恶少年”王子今中国史研究1991.4

汉代儿童的游艺生活王子今中国史研究1999.4

对于汉代孤儿的几点检会研究(日)东晋次研究纪要三紧要学训诲系43,1992

3.荒灾与社会救济

中国史前的激流刘方复文物天地1993.1

郑州发现商代激流设施东说念主民日报1995.9.20.⑤

西汉当然灾害及容许初论耿占军、陈国生唐都学刊1996.1

西汉关西农业与黄河水灾李增新光明日报1998.6.26

相关贾谊世系及洛阳饥疫的几方墓志李献奇、赵会军文博1987.5

地震与汉代荒政陈业新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3

汉代当然灾害初探杨振红中国史研究1999.4

周代的均皆想想和救济轨制赵世超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1

《周礼》中的救荒想想王文涛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92.4

浅论《周礼》的荒政轨制陈采好学术月刊1998.2

春秋期间的救济杨为星、郭政凯云南训诲学院学报1990.2

试论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赈灾蔡万进中州学刊1997.3

从云梦秦简《日书》看秦民间的灾变与救灾贺润坤江汉考古1994.2

先秦时期的救荒防灾想想偏激现实意旨陆晓冬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

两汉救荒输送略论王子今中国史研究1993.3

经学与汉代的救灾行为张涛东岳论丛1993.1

以经治国与汉代“荒政”晋文中国史研究1994.2

汉代的瓠子大决口偏激治理史真郑州大学学报1992.6

灾异与汉代社会吴青西北大学学报1995.3

东汉防灾赈灾门径刘太祥南都学坛1994.1

试论东汉的赈灾政策赵沛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1

略论两汉疫情的特性和救灾门径张剑光、邹国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4

4.环境史学与医疗社会史

长江三角洲史前古迹的分散与环境变迁吴建民东南文化1988.6

长江河口地区第四纪古地舆环境变迁陈华夏、杨文达地舆学报1991.12

太湖——宁绍平原新石器文化古迹分散与环境变迁的关系徐建春、郑升东南文化1990.5

论古代良渚东说念主与良渚的当然环境陈桥驿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2

湖南澧县彭头山古迹孢粉分析与古环境探讨文博1990.8

公王岭化石辘集堆积的原因和蓝田猿东说念主的生活环境偏激主要放射地方欢快学、汪洪文博1990.1

西安半坡古迹的古植被与古容许柯曼红、孙建中考古1990.1

陕西旷古东说念主类生活的当然环境王新录文博1990.4

陕西关中地区化石东说念主类生活的当然环境胡松梅考古与文物1995.3

渭水流域旧石器期间的古环境与古文化张宏彦西北大学学报1999.2

兰州地区旷古时期生态环境初探张行兰州学刊1988.3

试论环境与华北晚期旧石器文化王幼平北京大学学报1990.1

华北古环境述评(好意思)何炳棣农业考古1991.3

山东史前时期当然环境的考古学不雅察何德亮华夏考古1996.3

新石器期间的东说念主与环境:胶东半岛的贝丘古迹与环境考古学研究刘洋中国文物报1997.8.24

山东新石器期间环境考古信息偏激与文化的关系高广仁、胡秉华华夏文物2000.2

大汶口文化当然环境探讨王青东南文化1991.5

塘子沟文化东说念主类生活环境试探耿德铭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1

海岱地区的獐与史前环境的变迁王青、李慧竹东南文化1994.5

生态环境对史前文化的影响张之恒江汉考古1996.3

古楼兰东说念主对生态环境的恰当——罗布泊地区墓葬麻黄的文化想考夏雷鸣中国社会科学1997.3

记安阳殷墟早期的鸟类侯连海考古1989.10

殷墟的生态环境与盘庚迁殷李民历史研究1991.1

殷墟的当然环境与殷王朝的关系试探郭睿姬华夏考古1999.3

西周时期的容许变化与民族挪动杨铭、柳春鸣华夏文物1997.2

春秋绍兴的地舆环境与水利设备陈鹏儿等历史地舆1990.总8

邾、鲁古代的地舆环境与原始住户王洪军济宁师专学报1998.6

秦东说念主与生态环境蒋文孝秦文化论丛7西北大学出书社1999

先秦两汉时期汉中与安康的环境问题:兼及当然环境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杨东晨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9.2

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的生业、文化与环境张忠培中国文物报2000.6.18

西汉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特征与都城长安互相影响之关系朱士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3

汉唐长安城与生态环境史念海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8.1

河西走廊汉唐古绿洲沙漠化观测研究李并成地舆学报1998.2

试论秦汉容许变迁与江南经济文化发展的意旨王子今学术月刊1994.9

秦汉容许变迁与江南经济文化的跳动王子今秦汉史论丛6江西训诲出书社1994

秦汉时期容许变迁的历史学检会王子今历史研究1995.2

从春秋到两汉我国古代的容许变迁陈良佐新史学1991.1

再探战国到两汉的容许变迁陈良佐历史讲话文化研究所集刊第67本第二分,1996

犀牛在中国殒命与东说念主口压力关系的初步分析王振堂生态学报1997.6

试论我国先秦期间生态环境保护想想鞠继武当然科学史研究1990.2

略论先秦时期的环境保护李丙寅史学月刊1990.1

略论秦代的环境保护李丙寅黄淮学刊1990.1

秦汉环境保护初探倪根金中国史研究1996.2

略论汉代环境保护李丙寅河南大学学报1991.1

儒学与汉代生态环境保护刘厚琴皆鲁学刊1999.3

从社会性意旨探讨仰韶时期住户的疾病和死活宋镇豪考古与文物1990.5

商代的巫医交合和医疗俗信宋镇豪华夏考古1995.1

孙子兵法指导医疗疾病的功效杨善群管子学刊1995.1

张角符水咒说疗病考刘九生新疆大学学报1987.1

居延汉简中所见疾病和疾病文告考述魁伟伦成都文物1992.2

居延汉简中所见疾病和疾病文告考述魁伟伦简牍学研究2甘肃东说念主民1998

汉代居延屯戍吏卒的医疗卫生景色李振宏华夏文物1999.4

东汉晚期的疾疫与宗教林富士历史讲话文化研究所集刊第66本第三分,1995

汉唐之间求子医方试探——兼论妇科开首与性别叙述李贞德历史讲话文化研究所集刊第68本第二分,1997

汉唐之间医书中的坐褥之说念李贞德历史讲话文化研究所集刊第67本第三分,1996

汉唐之间女性医疗护理者李贞德台大历史学报231999

(四)生活方式与礼俗

1.物资生活习俗

从温宿县天山岩画看古代牧民的游猎生活苏北海干旱区地舆1989.1

从半坡遗存看原始东说念主的生活王志坚文史常识1992.6

《说文解字》所记录响应的古代生活朱积孝玉林师专学报1987.1

西汉初贵族生活浅论:从《七发》《史记》等文献看西汉初贵族物资文化生流水平白俊奎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增刊

《春秋》与西汉社会生活陈其泰北京师范大学1992.2

西汉时期新疆汉东说念主的社会生活马国荣新疆社科论坛1997.1

《盐铁论·散不及篇》所响应的西汉生活社会张鹤泉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3

浅议《盐铁论·散不及》中响应的汉代社会生活王云飞开封训诲学院学报2000.3

汉代的以经治国与社会生活晋文秦汉史论丛5法律出书社1992

秦汉社会生活器具文化概说陈绍棣东南文化1992.5

先秦汉唐时期的清暑生活柴海燕、王克陵中国文化研究2000.3

(1)衣饰、发式

论地舆环境与民族衣饰戴平戏剧艺术1990.2

新石器时期东夷东说念主的习俗逄振镐管子学刊1990.3

我国史前先民的衣饰习俗方辉民俗研究1992.2

论临朐朱封龙山文化皇冠衣饰及相关问题杜金鹏考古1994.1

良渚文化的冠状饰与耘田器刘斌文物1997.7

广汉出土青铜立东说念主像衣饰拙见王予予、王亚蓉文物1993.9

上古时期的“衣”与“裳”柴静、白友涛文史常识1997.3

也说“上古时期的‘衣’与‘裳’”汪少华寻根1997.5

读《甲骨文所见商代的衣饰》:与杜勇先生商榷朱桢华夏文物1993.3

从《诗经》看周代的衣饰轨制高宇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9.1

从《诗经》看周代的服装王幼敏浙江学刊1995.1

周代衣饰与经济、民族之间的关系刘宁社会科学阵线2000.2

从广汉三星堆祭祀坑出土文物看那时蜀东说念主的衣饰特征蔡苹四川文物1995.2

早蜀的职官衣饰与《周礼》庞永臣文史杂志1998.5

从出土文物看春秋战国期间的衣饰宋镇豪文物天地1996.1/2

春秋战国时期的衣饰宋镇豪华夏文物1996.2

先秦衣饰文化论纲彭景荣华夏文物1993.4

中国上古衣饰不雅刍议李立新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9.6

浅谈周秦丝绸孙玉林文博1993.6

对于先秦汉初袍服的定名问题刘彬徽江汉考古2000.1

简论楚服姚伟钧江汉论坛1986.11

上古期间东南越族的衣饰陈剩勇文史30

楚东说念主服装习俗综论宋公文、张君湖北大学学报1989.6

从考古而已谈楚国衣饰王从礼文博1992.2

曾侯乙墓衣箱礼俗试探刘信芳考古1992.10

苗族衣饰与楚国衣饰相比研究杨鹖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3.1

苗族衣饰与楚国衣饰的相比研究杨鴳吉首大学学报1993.4

楚国贵族佩饰形式初探王从礼荆州师专学报1992.4

楚风丝绸文饰立场特征略论辛艺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3.5

冠带衣履六合:楚国的丝织与刺绣邵学海表面月刊1993.4

楚东说念主妆容习俗综论宋公文、张君湖北大学学报1990.1

古越裳考程爱勤东南亚纵横1991.3

赵武灵王服制改革刍议韦荣慧贵州民族研究1995.3

赵武灵王与“胡服骑射”林永光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8.2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新研魏建震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96.4

我国史前时期的东说念主体遮挡品李永宪、霍巍考古1990.3

试论西团山文化的遮挡品董学增考古1991.9

马家浜文化玉质遮挡品检会魏正瑾农业考古1999.3

试谈山戎的东说念主体遮挡品沈军山文物春秋1995.1

试述上古发俗徐祝林、李笑野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1

试论北京琉璃河西周墓出土的玉冠饰杜金鹏文物季刊1997.4

南冠小考赵东玉文献2000.2

略谈临淄商王村战国墓出土的金耳坠王滨管子学刊1998.3

一册集学术和常识于一体的书——评《中国古代铜镜》张永山社会科学评述1986.5

“规则纹”铜镜考辨王敬江西文物1991.3

试论中国铜镜的起源和早期照射方式程建东南文化1992.1

中国早期铜镜偏激相关问题宋新潮考古学报1997.2

新疆地区早期铜镜及相关问题刘学堂新疆文物1993.1

中国早期铜镜起源及相关问题刘学堂中国文物报1998.9.16

论中国早期铜镜源于西域刘学堂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9.3

论楚镜高至喜文物1991.5

论楚国菱形纹铜镜邓秋玲南边文物1996.2

南越国铜镜叙述全洪考古学报1998.3

甘肃武都县东古城出土战国铜镜杨万华考古1996.2

城固县文化馆藏汉、唐、宋镜简介郑荣文博1992.3

浙江龙游县发现汉代铜镜宋土生考古1993.3

四川渠县出土汉代神兽铜镜王见伟考古1993.2

汉冢长宁铜镜考李振华四川文物1995.5

山东邹城发现两件汉代铜镜程明文物1996.4

山东青州市出土两汉铜镜李光林考古1996.1

从头出考古材料论我国西南的带柄铜镜问题霍巍四川文物2000.2

浅谈我国玄门题材纹饰铜镜钟朝阳中国玄门2000.3

山东地区先秦时期的梳背遮挡靳桂云管子学刊1996.4

甘肃庆阳地区发现汉代铜镜张亚萍考古1994.6

甘肃庆阳地区出土的汉代铜镜何翔考古与文物1994.2

陕西凤翔出土汉镜举要昭明文博1995.3

固原出土汉代铜镜简论冯国富固原师专学报1998.2

山东青州市发现汉代铜镜周庆喜考古1996.10

西汉时期日光大明草叶纹镜偏激铸范的检会白云翔考古1999.4

试论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铁镜全洪考古1994.12

河南南阳出土一件汉代铁镜张方、卓远文物1997.7

论商周时期的青铜面饰柴晓明考古1992.12

商代青铜面具小考宋新潮考古与文物1991.6

三星堆纵目式青铜面具的东说念主类学意旨王纪潮四川文物1994.6

史前东说念主类绘身习俗初探何周德文博1996.4

吴越“断发纹身”的习俗探索肖梦龙东南文化1988.3.4

谈谈吴东说念主的“文身断发”习俗文史常识1990.11

吴越“文身”研究——兼论“文身”的本色陈中语东南文化1992.6

越东说念主“断发纹身”析王志国连云港训诲学院学报1994.1

百越文身习俗新探彭华宜宾师专学报1994.1

“断发”考陈中语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9.4

青铜期间滇的青铜扣饰萧明华考古学报1999.4

先秦、汉、晋腰带用金银带扣孙机文物1994.1

带钩偏激演变王莉文博1996.1

浅谈玉带銙的造型及纹饰的演变李星文物春秋1996.1

谈谈剑饰称号问题高至喜考古与文物1987.5

秦俑的发式与头饰刘林文博1992.2

秦兵俑上衣的一般情况陈春辉文博1993.5

秦俑衣饰配备问题试探李秀珍文博1994.6

由秦俑雕刻探讨秦东说念主上衣的剪辑陈春辉南京理工大学1996.4

秦俑衣饰偏激礼节初探党焕英文博1995.3

对秦佣足履相关问题的补充王望生考古与文物1999.4

秦代士兵的衣饰、戎服及相关问题李秀珍秦文化论丛7西北大学出书社1999

秦汉之前我国妇女发式及相关问题简述许卫红、王锐秦文化论丛7西北大学出书社1999

云梦秦简《日书》所响应秦东说念主的衣食景色贺润坤江汉考古1996.4

洛阳汉墓出土的相关衣饰文化而已郎保湘华夏文物1995.2

从汉画看汉代衣饰王强南都学坛1999.5

对于先秦汉初袍服的定名问题刘彬徽江汉考古2000.1

咸阳杨家湾汉墓兵俑衣饰探讨杨秉礼等文博1996.6

浅谈外来文化对汉代艺术的影响:从徐州狮子山汉楚王陵出土的金带扣谈起郝莉蓉、杨孝军四川文物1997.5

汉代军服上的徽识孙机文物1988.8

(2)饮食

中国先秦时期的生活饮食杨钊史学月刊1992.1

半坡文化先民之饮食考古杨亚长考古与文物1994.3

中国史前住户的食物结构靳桂云华夏文物1995.4

“先秦东说念主”的饮食生活刘军社农业考古1994.1

河姆渡稻谷的启示刘军农业考古1991.1

从先秦文献探索我国小麦的起源罗琨中国史研究1990.3

我国汉代大面积耕种小麦的历史考据——兼与(日)西嶋定生先生商榷卫斯中国农史1988.4

先秦谷物品种考辨姚伟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5

从《日书》看秦国的谷物耕种贺润坤文博1988.3

汉代五谷考略沈志强中国农史1998.1

云梦秦简《日书》所响应秦东说念主的衣食景色贺润坤江汉考古1996.4

先秦两汉粱秫考沈志忠中国农史1999.2

论中国新石器期间住户获得肉食资源的方式袁靖考古学报1999.1

汉代的“石”与“斛”偏激大小——兼论汉代东说念主口食粮与亩产量高维纲四川训诲学院学报1991.2

从出土遗物看南越王的饮食黄展岳文物天地1993.1

汉代东说念主饮食生活中的“盐菜”“酱”“豉”花费王子今盐业史研究1996.1

汉代有豆腐吗?孙机中国文物报1998.12.16

谭家乡汉代金饼整理答复陕西省文物局文物断然组文博2000.3

记西安北郊谭家乡出土的汉代金饼陕西省文物局文物断然组著,徐进援笔文物2000.6

居延汉简廪名籍所记口粮的模范和性质徐扬杰江汉论坛1993.2

汉唐时期的食肆行业黎虎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2

史前东夷饮食生活方式逄振镐中国农史1994.4

商周饮食方式论略姚伟钧浙江学刊1999.3

试述春秋战国时期楚东说念主的饮食赵桦、陈永祥湘潭大学学报1987.1

越族先民的饮食与居住方式陈剩勇浙江学刊1988.5

中国先秦时期的生活饮食杨钊史学月刊1992.1

两千年前的茶叶和茶味食物林河求索1990.3

战国曩昔无茶考方健中国农史1998.2

先秦两汉食俗四题杨学军都门师范大学学报1994.3

汉唐节日饮食礼俗的造成与特征姚伟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1

南越国时期的饮食风貌向晋艳广东民俗1999.2

汉唐佛说念饮食习俗初探姚伟钧浙江学刊1998.3

汉唐饮食轨制考论姚伟钧中国文化研究1999.1

我国原始东说念主类用火渊源刍议董韶华朔方文物1989.1

我国史前先民的食物来源与加工刘兴林中国农史1989.4

先秦主食加工方法探析胡志祥华夏文物1990.2

先秦主食烹食方法探析胡志祥农业考古1994.1

先秦饮馔本事考论姚伟钧文献1996.1

黄河流域新石器期间炊器之演变赵清华夏文物1988.1

黄河流域古餐饮器具文化浅谈赵荣霞天中学刊1997.3

华夏地区的原始炊具何蒙中州今古1989.2

高领袋足鬲的研究张天恩文物1989.6

宝鸡市博物馆储藏的陶鬲刘宝爱、啸鸣文物1989.5

春秋素面陶鬲徐龙国管子学刊1992.1

夏商周三代三足瓮崔璿考古与文物1992.6

包头市出土夏代三足瓮海彬、董永军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1

略论中国新石器期间的磨臼(日)藤本强著,高蒙河译农业考古1998.3

中国圆形磨的起源历史探源卫斯中国农史1987.1

试论石磨的历史发展及意旨张涛中国农史1990.2

古瓷新探李刚东南文化1990.5

汉画像石中的庖厨图杨爱国考古1991.11

河南出土的汉代陶灶郭灿江华夏文物1998.3

论秦汉期间的陶灶梁云考古与文物1999.1

酒的起源和先秦酒政周望森中国史研究1993.1

试论我国酿酒的起源王志俊文博1994.3

中国烧酒名实考辨王赛时历史研究1994.6

《诗》中之酒扬之水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4

酒与富商文化李元学术月刊1994.5

富商酒文化初论张德水华夏文物1994.3

略论富商酒文化王莉殷都学刊1999增刊

商东说念主的嗜酒习俗孟鸥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4

周东说念主饮酒钩沉张舫史学集刊1987.4

周公《酒诰》与鲁地的饮酒习俗刘淑强民俗研究1998.3

从《诗经》看周代祭祀时的饮酒者赵东玉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4.3

古代越东说念主酿酒制盐业略论林蔚文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6

“枸酱”是一种果汁饮料袁华忠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4.1

枸酱小考田晓岫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5

试论郑州出土商代东说念主头骨饮器郝人道华夏考古1992.2

洛阳出土汉代酒樽偏激相关问题王献本、孙章峰文博2000.3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初探林永匡、王熹中州学刊1989.2

中国饮食文化史研究漫议林永匡、王熹史学谍报1988.2

试论饮食与礼的起源姚伟钧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9.1

新石器期间饮食文化的萌芽陈文采农业考古1999.1

夏商食政与食礼试探宋镇豪中国史研究1992.3

甲骨文中响应的农业礼俗宋镇豪(日)东方学报1999.71册

商周贵族饮食行为中的不雅念形态与饮食礼法申宪华夏文物2000.2

乡饮酒礼探微姚伟钧中国史研究1999.1

试论周代的饮食不雅王慎行东说念主文杂志1986.5

味政合一,饮食之说念:上古至周代饮食行为与政事间的关系马健鹰东南文化1997.2

试论西歧周原农业与饮食文化张洲西北大学学报1999.4

《诗经》宴饮诗与礼乐文化精神赵沛霖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9.6

《周礼》饮食轨制述略蔡锋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7.3

饮食—血气—说念德(春秋时期对于说念德起源辩论)李存山文史哲1987.2

太湖地区先秦饮食文化初探闻惠芬东南文化1993.4

浅谈先秦时期楚东说念主的饮食文化陈永祥黄淮学刊1998.4

先秦主食文化要论胡志祥复旦学报1990.3

论先秦的饮食与传统文化赵锡元、杨建华社会科学阵线1989.4

先秦饮食礼节文化初探万建中江西大学学报1992.3

(3)居住

西北史前东说念主类对居址取舍和环境关系的研究张行甘肃社会科学1994.3

东夷史前住屋建筑偏激演变逄振镐考古与文物1995.3

宁夏境内史前东说念主类居住型态述略余军宁夏社会科学1998.6

湖北发现凄沧的原始聚落古迹东说念主民日报1992.12.5④

原始社会多空间居住建筑探讨沈聿之考古1999.3

旷古期间东说念主类的住宅刘少和华夏文化2000.3

我国旧石器时**古的紧要冲突:湖北江陵鸡山发现旧石器期间居址刘德银中国文物报1993.5

旧石器期间旷野居址初探储友信江汉考古1998.1

海原县发现新石器期间窑洞式房屋光明日报1988.6.24

东北地区新石器期间的房址赵永军朔方文物1995.2

再论雕龙碑三期建筑遗存揭示的母系亲族居住方式沈聿之中国文物报1996.3.31③

河姆渡干栏式建筑古迹初探劳伯敏南边文物1995.1

河姆渡聚落建筑浅析潘欣信南边文物1999.2

新石器期间河姆渡东说念主与半坡东说念主居址取舍相比研究张维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4

良渚文化聚落群的特征张元恒中国文物报1996.4.7③

良渚文化居住的结构形态高蒙河南边文物1997.4

姜寨聚落再检查陈雍华夏考古1996.4

对于半坡聚落偏激形态演变的检会钱耀鹏考古1999.6

河南新发掘一处龙山文化古迹防御沟、夯土墙、木版大地房均号称我国之“最”东说念主民日报1986.12.18

豫晋龙山文化房屋建筑相比分析傅淑敏文物1992.9

山东龙山文化房屋建筑初探于海广山东大学学报1993.1

殷周之“圉”考略成玉宇中国园林1992.3

明堂初探曹春平东南文化1994.6

西周明堂建筑起源考沈聿之当然科学史研究1995.4

对于春秋期间的“室”(与徐喜辰先生商榷)汤雄平史学月刊1987.6

春秋聚居考刘学勇管子学刊1997.3

楚国宫室问题试探马世之江汉论坛1990.2

河北考古职业中发现的先秦房屋建筑遗存石永士文物春秋1995.4

汉代田宅逾制初探杨静婉湘潭大学学报1988.4

荥阳魏河村汉代七层陶楼的发现和研究张松林华夏文物1987.4

先秦两汉宫室城阙轨制考释六题杨柳都门师范大学学报1994.4

汉“更衣之室”形象及建筑工夫考辨龚良南京大学学报1995.1

华夏汉代建筑明器王学敏文物天地1994.4

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张勇华夏文物1999.2

汉代建筑中所见“复壁”王子今文物1990.4

徐州汉画像石室祠堂建筑徐开国华夏文物1993.2

秦建筑文化概论徐卫民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2.4

汉代明堂考析黄金山中国史研究1991.1

河南汉代建筑艺术黄雅峰南部学坛1997.2

西汉上林苑宫殿台不雅考徐卫民文博1991.1

阙的类型及建筑形式宋晓南四川文物1993.2

中国古代早期宫殿的演变张新清辽宁大学学报1992.3

辽东半岛石棚初探武家昌朔方文物1994.2

石棚考略孙福海、靳维勤考古1995.7

“穹庐”考释马骏骐贵州文史丛刊1996.4

聚落、居址与围墙、城址陈淳文物1997.8

中国民居考:就文物考古而已简论中国古代民居的起源和发展石永士文物春秋1999.3

浅论古代民居中的“屋顶开门”习俗丁柏峰青海民族研究2000.1

中国长江下贱新石器期间木器的应用陈晶华夏考古1994.2

江南地区史前木器初探谢仲礼东南文化1993.6

从考古发现看商代和西周时期的漆器王明利文博1996.5

对于西周漆器的几个问题王巍考古1987.8

西周时期的铜漆木器具张龟龄、张孝光考古1992.6

楚墓出土漆几艺术略论聂菲南边文物1992.2

楚系墓葬出土漆器案略论聂菲南边文物1996.1

战国秦汉漆器综述李如森史学集刊1987.4

战国漆器造型随谈张承志东南文化1996.1

论战国秦汉漆器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王纪潮江汉考古1995.1

我国先秦时期漆器发展试探:兼论曾侯乙墓漆器的特性郭维德江汉考古1988.3

汉初广西漆器业初探蓝日勇玉林师专学报1988.1/2

谈安徽出土的汉代漆器杨鸠霞文物研究81993

秦汉曩昔古扇的探讨郑艳娥南边文物2000.1

原始居品略述闻小宁南边文物2000.3

楚国度具初探李德喜、陈善玉南边文物1993.1

楚式居品琐谈张吟午中国文物报1993.16

洛阳汉代居品考略商春芳中州今古2000.2

从古翰墨材料谈古代的盥洗用具偏激相关问题——自淅川下寺春秋楚墓的青铜水器自名提及陈昭容历史讲话文化研究所集刊第71本第四分,2000

西汉雁鱼灯雷云贵文物1987.6

西汉青铜羊尊灯成彩虹文物春秋1999.4

广西汉代出土灯具研究熊昭明广西民族研究2000.2

浅谈汉代的厕张建林、范培松文博1987.4

汉代的亵器黄展岳文物天地1996.3

瓷枕概说李毅华、陈定荣故宫博物院院刊1991.4

(4)行路

试论古代黄淮下贱之与江汉地区间的交通关系刘敦愿操心顾颉刚学术论文集1990

雅安地区旄牛飞越古说念驿站考程在伦四川文物1994.1

旷古期间的“草原通说念”龚缨晏浙江社会科学1999.5

也谈古代西南黄金通说念侯绍庄贵州文史丛刊1994.3

释羁——对商朝驿站的探讨皆文心华夏文物1990.3

商代的说念路交通轨制宋镇豪不决稿(京)1989.11

试论商代的交通刘志玲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3

谈商代的交通说念路偏激说念路设施的竖立田丽都殷都学刊1999增刊

战国时期的交通说念路史念海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1.1

春秋曩昔的交通说念路史念海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0.3

战国时期中山国的交通路洪昌河北学刊1986.5

周秦时期河洛地区的交通形势王子今文史常识1994.3

略论先秦时期关中与汉中之来去偏激说念路问题田静、史党社文博1995.2

先秦汉晋时期洞庭湖地区偏激四邻的水陆交通景色张步天益阳师专学报1993.3

“秦直说念”新探王开西北史地1987.2

古桥门与秦直说念考王北辰北京大学学报1988.1

论秦直说念与秦长城的关系李仲立庆阳师专学报1994.1

再论秦直说念吕卓民文博1994.2

略论秦直说念史念海、吴宏岐秦陵、秦俑研究动态1996.4

秦直说念新论李仲立西北史地1997.4

毛乌素沙漠中秦汉“直说念”遗迹探寻贺清海、王开成都大学学报1989.1

毛乌素沙漠中秦汉“直说念”遗迹探寻贺清海、王开西北史地1988.2

秦“五尺说念”新考傅于尧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1

《秦“五尺说念”新考》质疑夏光辅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4

《汉书·地舆志》所记录的说念——兼及《秦“五尺说念”新考》作家商榷李寿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4

秦“五尺说念”研究——兼对《秦“五尺说念”新考》商榷文光洋云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3

“五尺说念”研究质疑二则王文光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4

从考古发展看早期的褒斜说念唐金裕成都大学学报1989.1

论古褒斜说念上栈阁的分散、形制及邮驿等建筑设施郭荣章成都大学学报1989.1

浅谈褒斜栈说念在历代干戈中的诓骗郭清华成都大学学报1989.1

论秦蜀栈说念的几个问题唐寰澄文博1994.2

秦修栈说念的政策意旨郝光陆文博1995.2

秦汉淹没交通采集的造成及布局特性程霖宁夏训诲学院银川师专学报1991.2

论秦汉交通网造成的历史作用程霖宁夏大学学报1992.2

先秦汉晋时期洞庭湖区偏激四邻的水陆交通景色张步天益阳师专学报1993.3

略论秦汉时期的交通与贩运生意张弘社会科学家1998.2

秦汉长城与北边交通王子今历史研究1988.6

秦东说念主经营的陇山通路王子今文博1990.5

陇山秦汉寻踪(二):秦御说念与汉回中说念王学礼社科纵横1996.3

秦汉时期山西交通李广洁晋阳学刊1991.2

西河郡建置与汉代山陕交通王子今晋阳学刊1990.6

西南夷丝说念初探陈良伟新疆大学学报1987.2

秦汉时期岭南与朔方交通举要余天炽历史教学问题1987.3

马王堆汉墓古舆图交通史料研究王子今江汉考古1992.4

《九章算术》汉代交通史料研究王子今南都学坛1994.2

秦汉都市交通考论王子今文史1997.1

从考古而已论贵州汉代的交通与文化张合荣贵州民族研究1996.1

从考古看汉晋时期罗布淖尔地区与外界的交通杨毅勇西北民族研究1994.2

楼兰古说念对汉朝淹没西域及丝路的紧要孝顺苏北海西北史地1996.4

秦汉“甬说念”考王子今文博1993.2

汉灵关说念辨证杨伟立文博1994.2

汉代“五船说念”考略马千希西域研究1999.2

先秦厩马、牧马辨异张君历史教学1988.3

先秦时期马之应用万九河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0.1

浅析富商车马饰杨娟秀、付山泉文博1991.3

论商代马车的形制和系驾法的收复郑若葵东南文化1992.6

商代早期车辙及双轮车在中国的出现王学荣寻根1998.4

殷墟车子遗迹及甲骨金文中的车字刘一曼华夏文物2000.2

山西平陆枣园村出土一批西周车马器卫斯考古与文物1988.3

井叔坟场所见西周轮舆张龟龄、张寿光考古学报1994.2

“车马”与“大车”——跋师同鼎李零考古与文物1992.2

说辇刘军社考古与文物1992.4

试探《诗经》中的先秦车马杨文胜华夏文物1996.2

周代车的社会功能与文化阐述戴吾三、张鸷中中国文化研究2000.2

楚国用马礼俗考张君求索1987.2

先秦古车挽马部分鞁具与马饰考辨杨枭雄文物1988.7

先秦车舆说略吴士洁浙江社会科学1997.4

略论《考工记》车的制造范例李民、王星光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1

商周时期马车起源初探翟德青春夏考古1988.1

中国马车的起源偏激历史意旨(好意思)夏含夷汉学研究1989.1

中国古马车的三种系架法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文物出书社1993

论中国古代马车的渊源郑若葵华夏考古1995.3

对于中国古代车马起源辩论的少量想考贾建明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操心文集南开大学出书社1999

秦汉车马独霸赐马轨制拙见周作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2

汉隋之间的车驾轨制刘增贵历史讲话文化研究所集刊第63本第二分,1993

秦汉时期军马的牧养和搜集龚留柱史学月刊1987.6

西汉的养马业赵梦涵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4

兰州张掖出土的汉代铜车马陈炳应文物1988.2

对于秦汉马队的几个问题龚留柱史学月刊1990.2

汉简所见车李均明简牍学研究1辑甘肃东说念主民1997

汉代朱幡轺车试考于炳文考古1998.3

汉代画像中的车马出行图考信立祥东南文化1999.1

中国沿海史前文化的来去和海上交通吴汝祚东南文化1993.2

从石锚辨殷东说念主航渡好意思洲张箭文史杂志1992.6

商代的造船帆海才智与殷东说念主航渡好意思洲张箭大当然探索1993.4

谁先到达好意思洲——羽夷、地望、族属、文化特征偏激挪动刘洪石海交史研究1994.1

旷古中国东说念主去好意思洲的可能通说念宋正海科技日报1995.3.1②

历史莫得允许殷东说念主航渡好意思洲施存龙世界历史1995.2

三千年前云台山“羽夷”能乘独木舟漂航抵达好意思洲吗?施存龙海交史研究1995.2

连年来对于“殷东说念主航渡好意思洲”的问题研究述评张箭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2

先秦三峡航运质疑吴郁芳江汉考古1991.4

先秦时期黄河航运的初步研究于希贤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1.4

谈谈先秦期间的黄河航运于希贤光明日报1998.5.29

从秦代帆海条件看徐福东渡的可能性张良祥日本研究1998.1

秦始皇东巡会稽与江南运河的开凿张承宗、李家训浙江学刊1999.6

秦汉时期的内河航运王子今历史研究1990.2

秦汉时期的近海航运王子今福建论坛1991.5

秦汉时期的东瀛与南洋航运王子今海交史研究1992.1

西汉时期南海中西航路之我见程爱勤社会科学阵线1994.6

汉代广州的海上来去向晋艳广东民俗2000.1

略论秦汉期间的运河和漕运潘京京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2

陕西洛天河代漕运的发现与检会彭曦文博1994.1

试论秦汉时期运河的开凿偏激影响崔吉学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4

西汉时期南海中西航路之我见程爱勤社会科学阵线1994.6

试论河姆渡出土的“陶舟”李跃南边文物1995.1

河姆渡舟船工夫浅析陈延杭海交史研究1997.2

“造舟为梁”赶早期浮桥史探考王子今文博1998.3

论秦汉曩昔越族船舶制造业的发展林琳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4

甲骨文所见商代的水上交通器用吴浩坤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4

甲骨文中的“舟”与商代的用舟轨制郭新和殷都学刊1999增刊

吴越的舟楫与帆海林华东广西民族研究1988.3

古越族的舟船文化与中华木风帆的造成陈延杭海交史研究1991.2

先秦时期舟船暨水战杨钊东说念主文杂志1998.6

河津连伯高考冯瑞、李琦运城师专学报1987.1

徐福师船考据及船模研制陈延行海交史研究1994.1

秦汉时期的船舶制造业王子今学术季刊1993.1

汉代的造船业与国外贸易林风江、陈秀娟黑龙江社会科学1994.6

论秦汉时期越族船舶制造业的发展林琳贵州民族研究1999.4

徐福师船考据及船模研制陈延杭海交史研究1994.1

四川画像砖中所见的汉代桥梁周香洪四川文物1992.3

汉画像石中桥梁图像探析申宪东南文化2000.11

南边丝绸之阶梯问题的探索蓝勇成都大学学报1994.3

南边丝绸之路质疑顾学稼史学月刊1993.3

汉晋期间中国西南丝绸之路罗二虎四川大学学报2000.1

略论汉代的督邮贡绍海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88.4

秦汉时期的驿传轨制考略黄才庚吉林档案1991.2

汉代居延邮驿地方考宋会群、李振宏河南大学学报1993.3

汉简文化传递轨制述论张玉强东说念主文杂志1994.5

本世纪秦汉邮驿轨制研究综述高荣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6

汉代的通行证——传胡锦贤湖北大学学报1987.6

敦煌汉简所见关传向过所演变程喜霖敦煌研究1992.2

秦汉农田说念路与农田输送王子今中国农史1991.3

睡虎地秦简《日书》所见行归宜忌王子今江汉考古1994.2

云梦秦简《日书》“行”及相关秦东说念主社会行为考贺润坤江汉考古1996.1

秦汉史研究的新成果:《秦汉交通史稿》刘昭瑞光明日报1995.10.9.⑤

古代交通与秦汉文静王子今光明日报1995.1.9⑤

汉唐和亲与丝绸之路崔明德天府新论1990.5

汉魏通西域阶梯偏激变迁余太山西域研究1994.1

张骞“凿空”曩昔的丝绸之路郝树声丝绸之路1995.6

陆上丝绸之路与汉唐边贸功绩析使郑州大学学报1995.2

班勇对再次斟酌丝绸之路的历史孝顺建宽丝绸之路1996.5

甘英出使大秦阶梯新探杨共乐光明日报2000.10.13③

2.礼俗

(1)丧葬

东北先秦火化习俗试析木易朔方文物1991.1

周之先东说念主火化说:古史新说之一张平辙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4.5

试论中国古代坟丘的起源胡方平考古与文物1993.5

中国封土墓的产生流行胡方平考古1994.6

皆家文化墓葬的几种下葬方式王吉怀考古与文物1989.6

云南祥云大波那木棺墓大理州文管所文物1986.7

为江浙石室墓正名林华东浙江学刊1986.5

江苏丹徒粮山春秋石穴墓——兼谈吴国的葬制及东说念主殉刘开国考古与文物1987.4

辽宁抚顺大伙房水库石棺墓佟达、张正岩考古1989.2

临潼发现战国砖室墓葬东说念主民日报1988.6.4

湘赣两广东周青铜墓与杨越文化的关系李秀国东南文化1987.2

略论我国史前时期瓮棺葬许宏考古1989.4

仰韶文化瓮棺葬研究的新成绩:评《汝州洪山庙》朱乃诚考古1997.5

土墩墓的渊源偏激葬俗林留根东南文化1988.5

安徽南陵千峰山土墩墓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1989.3

浅议皖南土墩墓偏激族属卢茂村考古与文物1991.6

土墩墓与吴越文化陈元甫东南文化1992.6

略论宁夏境内发现的土洞墓韩小忙考古1994.11

论船棺葬陈明芳东南文化1990.5

我国悬棺葬研究中应注重的几个问题刘翔四川文物1991.3

闽赣川黔等地崖(悬)棺葬诸问题再探——兼答陈明芳同道林慰文南边文物1992.1

也谈闽赣川黔地区悬棺葬几个问题——与林慰文同道商榷陈明芳考古与文物1993.1

对史前时期成年男女合葬墓的初步探讨尚民杰中国史研究1991.3

太湖文化区史前时期的墓葬吴汝祚文物1992.11

试论红山文化墓葬高好意思璇朔方文物1989.1

龙山期间的古城与墓葬靳桂云华夏考古1998.1

大汶口文化的墓葬吴汝祚考古学报1990.1

论大汶口文化的合葬墓何德亮华夏考古1994.3

中国新石器期间的合葬墓王辉西北史地1990.4

屈家岭文化墓葬浅析周光林江汉考古1993.4

裴李岗坟场新探戴向明华夏考古1996.3

湖北黄梅陆墩新石器期间墓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职业队考古1991.6

中国父系氏族制发展阶段的考古学检会——对含男性居本位的合葬墓坟场的多少分析(上、下)张忠培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1/2

新石器期间典型巫师墓葬剖析张得水华夏文物1998.4

试论关中地区仰韶文化的二次合葬墓王志俊文博1990.4

我国古代氏族社会二次葬张锴生华夏文物1999.1

先秦合葬墓刍议李贵昌、李守庆华夏考古1997.7

四川早期同穴合葬墓初论吴桂兵四川文物2000.5

论二里头文化类型墓葬郑若葵华夏考古1994.4

河南二里头文化墓葬的几个问题袁广袤考古1996.12

商代墓葬形制和习俗研究吴存浩民俗研究1994.4

商代墓葬的统计分析米同乐、戴书田数理统计与照料2000.3

河北迁安县小山东庄西周时期墓葬唐山市文物照料处、迁安县文物照料所考古1997.4

晋南地区西周墓葬初探张素琳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8.1

西周坟场轨制之管窥印群辽宁大学学报2000.4

对洛阳东周墓的几点相识王支援、安亚伟考古与文物2000.4

湖北公安石马滩春秋古迹及墓葬荆州地区博物馆文物1993.3

与西周王陵相关的几个问题郑红利文博2000.6

试论皆国的墓葬特色张明东管子学刊1995.2

论楚国墓葬形制偏激同华夏的区别宋公文湖北大学学报1991.4

试论楚文化的墓葬特色李玉洁华夏文物1992.2

襄北楚陶器墓综述王先福江汉考古2000.2

湖南两广青铜期间越墓研究李龙章考古学报1995.3

西藏高原古代墓葬的初步研究霍巍文物1995.1

我国唯一的“倒葬”帝后陵墓群安金忠旅游天地1995.1

史前居室葬俗的研究陈星灿华夏考古1989.2

我国史前居室葬俗述略刘国祥中国文物报2000.9.27

仰韶文化葬俗和社会组织的研究(对仰韶母系社会说偏激方法论的商榷)汪宁生文物1987.4

华县梓里仰韶东说念主葬俗的意旨张洲西北大学学报1989.4

龙岗寺仰韶坟场葬俗管窥尚民杰考古与文物1997.1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俗及相关问题探讨杨虎、刘国祥考古1997.1

试论西团山文化东说念主们的下葬习俗董学增考古1987.6

大汶口文化的葬俗高广仁中国原始文化论集文物出书社1989

薛家岗文化葬俗述要任式楠文物研究51989

裴李岗文化葬俗浅议王晓华夏文物1996.1

东北地区新石器期间至青铜期间葬俗试析陈国庆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4

史前的猎头和断头葬陈星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6

三峡地区夏商期间下葬习俗文化考古杨华四川三峡学院学报1999.5

商代时期丧葬习俗李玉华民政论坛2000.6

西周的葬玉——1983~1986年沣西发掘而已之八张龟龄文物1993.9

西周期间葬俗试论吴存浩民族研究1997.2

春秋战国期间墓葬习俗演变试论吴存浩民俗研究1998.3

南边丧葬风俗、歌谣与楚文化巫瑞书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2

三星堆墓葬与古蜀东说念主的丧葬习俗傅正初天府新论1994.3

试论战国族坟茔的起源与发展李如森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2

试论战国族坟茔轨制的崩溃与衰一火李如森、刘云伟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原始东说念主的下葬地方各类(上、下)王仁湘中国文物报1989.7.28,1989.8.4

台湾史前的下葬模式(好意思)何传坤东南文化1992.1

台湾史前的下葬模式(上)(好意思)何传坤东南文化1992.3/4

台湾史前的下葬模式(下)(好意思)何传坤东南文化1992.6

台湾发现史前“俯身葬”遗骸辛华中国文化报1997.8.28

江苏沿海原始坟场江陶钵盖头葬俗初探:兼谈头向朝东的仰身直肢葬的含义丁义珍、刘凤桂东南文化1988.2

桂林甑皮岩屈肢蹲葬根源之我见张超凡广西社会科学1987.1

我国西南地区的屈肢葬俗丁长芬四川文物1991.3

秦东说念主屈肢葬仿象“窋卧”说王子今考古1987.12

秦墓屈肢葬管窥戴春阳考古1992.8

试论东周屈肢葬段清波秦文化论丛3辑西北大学出书社1994

商代的俯身葬郑若葵考古与文物1988.2

试论我国古代土葬葬式的共同性和俯身葬的特殊性——兼评郑若葵《商代的俯身葬》薛不雅涛考古与文物1992.2

谈殷墟俯身葬孟宪武华夏文物1992.3

对于春秋时期秦国铜器墓的葬式问题刘军社文博2000.2

马家浜诸文化墓葬头向等变化探源彭景元南边文物1999.4

楚墓的头向与葬式宋公文考古1994.9

试论龙山文化期间的东说念主殉和东说念主祭王磊东南文化1999.4

东周楚墓东说念主殉综述高应勤考古1991.12

楚墓中东说念主殉与俑葬偏激关系初探邱东联江汉考古1996.1

皆国东说念主殉之风试探梁方健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7.1

东说念主殉小议李小琳成都大学学报1988.1

咸阳任家嘴殉东说念主秦墓清算简报咸阳市博物馆考古与文物1986.6

秦国东说念主殉轨制的演变文笑、德省文博1998.6

中国古代东说念主殉习俗探缘刘通超江汉论坛1990.7

我国古代的东说念主殉和殉节顾德融中国史研究1987.2

中国古代“东说念主殉”和“东说念主牲”研究概述顾德融中国史研究动态1986.11

中国史前期东说念主牲东说念主殉遗存的检会黄展岳文物1987.11

中国古代的东说念主牲东说念主殉问题黄展岳考古1987.2

中国古代的东说念主牲东说念主殉新而已概述黄展岳考古1996.12

大汶口文化獐牙习俗考略刘慧、徐存凤民俗研究1998.3

夏家店基层文化彩绘纹饰刘不雅民、徐光冀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书社1989

试论商代的车马葬郑若葵考古1987.5

辽宁本溪刘家哨发现青铜短剑墓梁志龙考古1992.4

战国楚墓的冥币傅聚良华夏文物1991.4

论墓镜高至喜文物1991.5

先秦时期葬具的遮挡许卫红文博2000.5

恶衣服而致好意思黼冕——祭服与丧服的意旨江冰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2

旧石器期间的葬仪(英)詹姆士文物春秋1992.2

先秦儒家与丧葬轨制吕静史林1989.2

《仪礼·士丧礼》中所见丧葬、祭奠器物考略陈克伦郑州大学学报1989.3

《礼记》与《仪礼·丧服》经、传所载丧报轨制相比研究丁鼎孔子研究2000.5

周代殡礼考胡新生中国史研究1992.3

周代丧葬礼节中的史前文化因素常金仓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1

略论周代社会的用玉轨制和崇玉习俗李梦奎北华大学学报2000.2

论东周时期用鼎轨制中楚制与周制的关系刘彬徽华夏文物1991.2

楚国丧制考述徐徐荆州师专学报1991.1

楚国丧归轨制研究黄凤春江汉考古1999.2

谈先秦荆楚百越民族的葬制郭伟民民族研究1994.3

关中东周秦墓与秦国礼法李进增考古与文物1991.1

东周皆国贵族下葬轨制研究靳桂云管子学刊1994.3

先秦葬制初探孙中家、林清早朔方论丛1990.1

广西先秦墓葬制与族属社会性质浅议叶浓新学术月刊1992.1

对于墓葬顶用泥征象的少量看法蒋文孝秦文化论丛5西北大学出书社1997

殷墓享堂疑析杨宝成江汉考古1992.2

“镇墓兽”原始王子今寻根1999.6

先秦诸子丧葬不雅念的多少检会夏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5

殷墓腰坑与狗巫术(日)井上聪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2.5

春秋丧葬轨制中的阴阳不雅(日)井上聪历史教学问题1992.5

孔子的丧葬祭祀不雅略论邓林华、叶玉泉郴州师专学报1999.4

孔子的丧葬想想研究万丽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2

从虢国坟场出土的缀玉面罩看古之“殓玉”田双印华夏考古1993.4

口含物习俗研究李朝全考古1995.8

对于死者口中含币的习俗——汉唐墓葬中的西方因素(日)小谷仲男东说念主文杂志1993.1

试论秦国陵寝轨制的特性马振智宝鸡师院学报1989.1

试论秦国陵寝轨制的造成发展偏激特性马振智考古与文物1989.5

秦国陵寝轨制对西汉帝陵的影响刘士莪、马振智文博1990.5

秦汉都城和陵墓建制的承袭与变异梁云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3

秦陵偏激陵寝轨制浅议尚志儒文博1994.6

秦汉陵寝黄展岳文物1998.4

秦公帝王陵寝考论徐卫民文博1999.2

秦陵、秦俑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程学华考古与文物1988.2

秦陵又发现散乐陶俑陪葬坑中国文物报1999.10.13

筑陵筑墓皆筑怨——秦陵厚葬与秦短祚李淑萍、孟剑明秦文化论丛7西北大学出书社1999

秦东陵再探张海云、孙铁山考古与文物1993.3

洛阳秦墓的探讨张剑考古与文物1999.5

秦公帝王陵寝考论徐卫民文博1999.2

秦始皇陵寝布局结构渊源浅谈尚志儒文博1987.1

试论秦始皇陵寝布局对后代帝陵的影响李自智文博1990.5

秦始皇陵墓向与布局结构问题研究孙嘉春文博1994.6

对《秦始皇陵墓向与布局结构问题研究》的少量商榷的意见袁仲一文博1995.3

秦始皇陵地宫探秘张占民文博1999.2

秦始皇棺椁葬具考刘占成文博1999.3

秦始皇陵戎马俑陪葬之制渊源探索吕智荣文博1992.2

始皇陵封土上建筑之探讨瓯燕考古1991.2

辽南地区斑纹砖墓和斑纹砖许玉林考古1987.9

陕西米脂县官庄东汉画像石墓吴兰、学勇考古1987.11

画像石墓与东汉期间的社会(日)山下志保著,夏麦陵节译华夏文物1993.4

徐州的几座再葬汉画像石墓研究:兼谈汉画像石墓中的再墓征象周保平文物1996.7

重庆水泥厂东汉岩墓郭蜀德、王新南四川文物1987.2

乐山麻浩崖墓研究唐龟龄四川文物1987.2

乐山市崖墓墓阕观测记唐龟龄考古与文物1993.1

试论西汉时期华夏地区的崖墓罗二虎考古与文物1991.3

略论洛阳地区战国、西汉洞室墓的源流李如森社会科学阵线1988.3

中国古代的洞室墓(日)高滨侑子青山史学13,1992

山西朔县西汉并穴木棺墓屈盛瑞文物1987.6

山西诸城县西汉木棺墓诸城县博物馆考古1987.9

四川达县市西汉木棺墓马幸辛、汪模荣考古1992.3

汉代画像石棺研究罗二虎考古学报2000.1

汉代“外藏椁”的起源与演变李如森考古1997.12

中国古代陵墓中的外藏椁:汉代王、侯墓制研究之二刘振东考古与文物1999.4

汉墓形制的变革:试析竖穴式椁墓向横穴式室墓的演变过程黄晓芬考古与文物1996.1

试论汉代的回廊葬制田立振考古与文物1995.1

山东汉代墓葬形制初论郑同修、杨爱国华夏考古1996.4

略论陕南地区的两汉墓葬杨亚长、呼林遗考古与文物1993.5

广西战国至汉初越东说念主墓葬的发展与演变蓝日勇广西民族研究1988.1

论秦汉魏晋时期的眷属坟场轨制韩国河考古与文物1999.2

包头汉墓多少问题述论张海斌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1

扬州胡场汉墓群随葬品所响应的几个问题王冰东南文化2000.5

西汉陵墓封土渊源与形制李毓芳文博1987.3

也谈汉代“黄肠题凑”葬制刘德增考古1987.4

先秦两汉时期陵墓防盗设施略论杨爱国考古1995.5

汉代眷属墓与茔域上设施的兴起李如森史学集刊1996.1

马王堆汉墓葬俗研究郭学仁四川文物1995.2

孝行六合的秦汉丧葬习俗廖鸿中国社会职业1998.5

尹湾汉墓木质文物与古代葬俗高海燕民俗研究1998.3

玄门的兴起与葬俗之感性化变迁山东说念主中山大学学报1997.6

从汉墓合葬习俗看汉代社会变化轨迹李如森史林1996.2

试论汉晋时期合葬礼俗的渊源及发展韩国河考古1999.10

汉代的婚丧习俗与楚文化蔡靖泉江汉考古1999.3

滕州汉画像石中的持幡图与墓中销毁习俗赵超华夏文物1999.3

谈中国汉唐之间葬俗的演变杨泓文物1999.10

两汉厚葬之风刍议段尔煜云南社会科学1989.1

论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厚葬与薄葬韩国河郑州大学学报1998.5

东汉儒学名士薄葬之风和诟谇行为的文化贮蓄徐国荣东方论坛2000.4

广西汉代厚葬习俗研究林强广西民族研究2000.2

南越国的丧葬习俗黄淼章岭南文史2000.3

论广西先秦西汉墓葬响应的几种特殊风俗廖国一等社会科学家1997.3

汉文帝并非薄葬黄宛峰南都学坛1995.1

汉代丧葬轨制的伦理意向李宏华夏文物1986.4

汉初墓葬与汉初想想的儒家特征江庆柏孔子研究1987.3

汉画像中的玉璧与丧葬不雅念陈江风华夏文物1994.4

西汉墓葬透视的社会和历史李如森光明日报1996.6.11

西汉墓葬偏激响应的社会面庞李如森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6

东汉墓葬偏激响应的社会面庞李如森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3

东周秦汉时期的惧刑心思偏激对丧葬习俗的影响萧安富中中语化论坛1998.4

从考古发掘看汉代高平墓葬文化姚蔚玲固原师专学报2000.5

两汉官吏行丧述论武曾照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88.增刊

丧葬礼俗起源初探刘晨曦华夏文物1994.2

汉代赙赠初探皆书深社会科学阵线1989.2

汉代丧赠刍议皆书深求是学刊1995.2

论秦汉魏晋时期丧葬礼俗的宗教性韩国河中州学刊1997.3

试析周代葬玉对汉代玉衣的影响林兰英东南文化1998.2

再论两汉玉衣卢兆荫文物1989.10

汉代玉衣与升仙想想初探罗波文物春秋1994.3

徐州地区的汉代玉衣及相关问题龚良等东南文化1996.1

徐州发现西汉早期银缕玉衣李银德东南文化2000.2

洛阳发掘的四座东汉玉衣墓洛阳市文物职业队考古与文物1999.1

汉代葬玉研究述评吴桂兵中国文物报1999.12.8

战国秦汉墓葬及汉代砖石画像所见古扇郑艳娥南边文物2000.2

浅论洛阳两汉墓室的遮挡艺术郭全生洛阳师专学报1999.5

对于西汉帝陵轨制的几个问题曾青考古1987.1

西汉帝陵分散的检会李毓芳考古与文物1989.3

西汉帝陵地方与长安地区的交通形势王子今唐都学刊1995.3

论西汉帝陵轨制的几个问题雷依群考古与文物1998.6

西汉陵邑轨制考略孙尧奎、周光亮临沂师专学报1998.4

西汉帝陵无昭穆轨制论焦南峰、马永嬴文博1999.5

西汉陵称小议马永嬴文博2000.3

汉景帝阳陵发现陪葬墓园中国文物报1999.11.14

汉唐陵寝轨制之异同刘根良南昌职业工夫师范学院学报1996.2

历代帝后的合葬偏激类型: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樊一成都大学学报1998.4

西汉陵县的创置与关中政事经济中心的重建巴新生学术研究2000.4

秦汉相承,帝王同制:略论秦汉皇帝和汉诸侯王陵寝轨制的承袭与演变王学理考古与文物2000.6

西汉诸侯王墓车马殉葬轨制探讨高崇文文物1992.2

汉代诸侯王墓叙述黄展岳考古学报1998.1

芒砀山西汉梁国王陵墓葬形制初探郑清森中国文物报1998.2.11

永城西汉梁国王陵寝建筑试析韩维龙、张志清华夏考古1999.3

狮子山西汉楚王陵的两个问题宋治民考古与文物2000.1

汉代贵爵的陵寝用枕王永波、刘晓燕东南文化1998.4

论久被忽略的《左传》诸侯以字为谥之制——兼论生称谥问题杨希枚中国史研究1987.4

论周初诸王之生称谥杨希枚殷都学刊1988.3

周东说念主无须日名说张懋鎔历史研究1993.5

商王庙号及商代谥法的推测潘敏、孙全满河北学刊1995.1

谥法探源彭裕商中国史研究1999.1

谥法起源浅析薛金玲西北大学学报2000.1

试论“三年之丧”起源顾洪皆鲁学刊1989.3

“三年之丧”应为殷代遗制说杨朝明史学月刊1995.2

中国古代丧服轨制的产生、发展和定型李玉洁河南大学学报1989.4

(2)祭祀

从上海福泉古迹的考古发现谈我国古代相关祀天行为的几个问题葛治功东南文化1988.2

周代郊天之祭初探张鹤泉史学集刊1990.1

对于周代郊天的地点、时刻与用牲——与张鹤泉同道商榷杨天宇史学月刊1991.5

从《诗经》看周代的祭天礼节姜楠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5.2

大批伯与姬蜀郊祭:三星堆大铜东说念主造型寓意偏激他庞永臣文史杂志2000.2

也说《周礼》“柴”与《楚辞》“些”蒋瑞中国史研究2000.1

简论春秋战国时期的尞祭偏激源流——先秦原始宗教新探之一唐嘉弘皆鲁学刊1986.4

秦汉郊礼初探杨天宇河南大学学报1989.1

东汉郊祀考杨英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0.4

秦汉时期对天上诸神的祭祀刘德增山东训诲学院学报1992.4

试论秦汉总揽者的天地祭祀行为马振智陕西博物馆馆刊1996.3

简论秦汉时期的封禅丁光勋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2.3

大一统宗教与汉家封禅谢谦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5.2

汉代封禅的文化特色刘凌泰安师专学报1998.3

秦始皇封禅泰山论略贾贵荣、张晓生管子学刊2000.3

中国上古日神阐扬的祭礼宋镇豪西周史论文集陕西东说念主民训诲出书社1993

试析殷东说念主的祭日习俗及文化传承功能陈智勇殷都学刊1996.3

史前龙形堆雕响应的旷古雩祭及原始天文李锦山农业考古1999.1

周代山川祭祀的民本精神与政事功能张怀通殷都学刊1994.4

亳社为“一火国之社”辨徐亮工徐中舒先生九十寿辰操心文辘集州古籍出书社1989

富商社祭考王慎行中国史研究1988.3

两周期间的社神阐扬和社祀轨制研究:读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吴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6.4

周代祭社问题初探张鹤泉汕头大学学报1989.4

试论春秋时期的社神和社祭晁福林皆鲁学刊1995.2

社祀与殷周地缘政事张荣明南开大学历史系建系七十五周年操心文集南开大学出书社1998

由卜辞看古代社祭之范围及起源沈建华出土文献研究5辑科学出书社1999

社神的源流杨琳文献1998.1

社之功用考述(上、下)杨琳文献1999.4/2000.1

卜辞中的殷东说念主祭祖礼张玉强殷都学刊1993.1

乙辛时期周祭周期例证刘学顺殷都学刊1987.2

黄组周祭分属三王的又一笔据常玉芝文博1993.2

“祀典”与祭祖的超“族”形式析证郭旭东、史说念祥殷都学刊1989.2

西周金文中的祭祖礼刘雨考古学报1989.4

殷周禘祭探真董莲池东说念主文杂志1994.5

《诗经》所见周代祭祖情况初探庄志龄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2.3

商代庙号新论(日)井上聪华夏文物1990.2

周都王庙考曲枭雄西周史论文集陕西东说念主民训诲出书社1993

昭穆轨制与周东说念主早期婚配形式李衡眉历史研究1990.2

殷东说念主昭穆轨制试探李衡眉历史教学1991.9

兄弟接踵为君的昭穆异同的问题李衡眉史学集刊1992.4

鲁国昭穆轨制蠡测李衡眉、于霞河南大学学报2000.4

周代昭穆轨制研究综述力量中国史研究1992.8

西周昭穆轨制的几个问题刘海文史学月刊1995.4

从晋侯坟场看西周公坟场轨制的几个问题李伯谦考古1997.11

周代祭祀中的立尸礼及宗教意旨胡新生世界宗教研究1990.4

论周代的尸祭偏激源流李玉洁河南大学学报1992.1

说卜辞中的延尸曹锦炎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操心文集巴蜀书社1998

殷墟卜辞中所见商代祭祀中的“尸”与“祝”连劭名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操心文集巴蜀书社1998

从《春秋》宣公八年“犹绎”论及殷祭礼宾尸义饶宗颐庆祝杨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论文集河北训诲出书社1998

《诗经》中之“尸”与祭礼周蒙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说祭祀立尸卜辞葛英会殷都学刊2000.1

殷墟卜辞中所见的“尸”方述鑫考古与文物2000.5

蚕丛氏名姓钩沉:三星堆遗存祭尸等征象辨识庞永臣文史杂志2000.5

商代东说念主祭对象问题探论王浩文博1988.6

从卜辞看商代的东说念主祭之法孟鸥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4

试论我国史前期间的猎头习俗钱耀鹏考古与文物1994.4

中国古代“东说念主殉”和“东说念主牲”研究概述顾德融中国史研究动态1986.11

中国史前期东说念主牲东说念主殉遗存的检会黄展岳文物1987.11

中国古代的东说念主牲东说念主殉问题黄展岳考古1987.2

中国古代的东说念主牲东说念主殉新而已概述黄展岳考古1996.12

东周秦国东说念主殉、东说念主牲与社会风貌陈绍棣华夏文物1989.2

中国新石器期间祭祀遗迹靳桂云东南文化1993.2

三星堆青铜器造像与古蜀国祭祀行为探讨黄剑华中中语化论坛2000.3

周代献祭礼节中的蕴含的史前文化常金仓晋阳学刊1993.4

商代的神主连劭名殷都学刊1998.3

殷墟卜辞中的戍和奠连劭名殷都学刊1997.2

简论早期卜辞中祭祀的性质——兼论历组卜辞的期间刘源南开学报1998.3

金文日名统计与商代晚期商东说念主日名制朱凤瀚华夏文物1990.3

商王朝对方国的祭祀影响岳红琴殷都学刊1998.3

试释甲骨文“堂”字并论商代祭祀轨制的多少问题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1

周原甲骨属性与商周之际祭礼的变化王晖历史研究1998.3

从“间”字之释说到商代的“间祭”郑慧生史学月刊1987.3

从古翰墨看商周祭祀轨制的演变文术发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3

周原甲骨与古代祭礼考辨葛志毅史学集刊1989.4

周代祭礼形而上学与因循情结张应斌江汉论坛1993.5

从《诗经》看周代祭祀时的饮酒者赵东玉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4.3

东说念主间等级、神界尊卑、祭祀规格张胜琳江西社会科学1989.5

孔子的丧葬祭祀不雅略论邓林华、叶玉泉郴州师专学报1999.4

论久被忽略的《左传》诸侯以字为谥之制——兼论生称谥问题杨希枚中国史研究1987.4

简论先秦祭器“录宗彝”偏激产生配景贾慎之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0.2

殷武丁臣属征伐与行祭考林小安甲骨文与富商史2

祭祀、干戈与国度王震中中国史研究1993.3

商代斥地时的祭祖与迁庙轨制郭旭东殷都学刊1988.2

卜辞“侑祀”考常正光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操心文集巴蜀书社1998

卜辞十〖〗十十〖〗本祭初探——殷东说念主对两种坐褥的关注吴孙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2

论卜辞祔祭葛英会殷都学刊1999.1

附论祊祭卜辞葛英会殷都学刊1999.3

商代卜辞中所见之碎物祭何崝中国文化1995.春季号

对于殷墟卜辞的肜祭卢岩、葛英会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2

卜辞取祭考彭明瀚殷都学刊1995.2

金文中的宛〖〗食祭刘雨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4

良渚文化祭坛与大墓共存的关系探索沈德祥东南文化1994.5

瑶山祭坛及良渚文化神徽含义的初步解释王立新江汉考古1994.3

吴城商代宗教祭局势探究周广明、赵碧云南边文物1994.4

殷周的祭祀文化与宗教类型陈来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秋季卷12期

七千年前的“禾魂祭”偏激与傩源之关系张劲松民间文学论坛1994.4

周代傩礼考述胡新生史学月刊1996.4

试论伍子胥的崇祀习俗蒋康苏州大学学报1995.4

先秦社会的巫、巫术与祭祀许兆昌史学集刊1997.3

楚祭与苗祭:剜羊祭祀石宗仁吉首大学学报1997.3

《周易》封筮探源蒋凡楚大军专学报1999.1

殷墟甲骨文中的“河”杨升南殷墟博物苑苑刊1989创刊号

周原出土甲骨中响应的商周关系田昌五文物1989.10

汉代祠堂画像考(日)佐原康夫东方学报(京都)63.1991

汉代墓祀新探李如森朔方文物1998.1

试论汉代陵寝祭祀偏激对宗庙祭祀的影响王柏中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4

东汉享祠功能的研究(好意思)简·詹姆斯好意思术研究2000.2

(3)岁时节令

先秦两汉的习射风气武普照、王忠君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89.6

西周金文中的射礼刘雨考古1986.12

也谈西周射礼宗毅殷都学刊1999.增

“射礼”源流考姜楠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3.6

春秋隐公射鱼于棠说驳议——兼论春秋搜狩、治兵与祭牲之制杨希枚文史26

从汉画看汉代的射箭行为崔乐泉文物与考古1999.2

寒食与改火:介子推焚死神话研究裘锡圭中国文化1990.2

端午节采艾蒿和菖蒲习俗考黄永林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6

端午竞渡操心屈原考索王辉斌宝鸡师范学院学报1988.2

百越民族与端午习俗张翊华东南文化1991.5

中古盂兰盆节的民族化衍变张弓历史研究1991.1

上巳节沐浴消灾习俗探研吕静史林1994.2

上巳节的传统节日:祭祀高禖和祓禊:《诗经》春季物候兴象的民俗文化内涵王志芳、张才花滨州师专学报2000.3

富商文化节评述侯明儒、张华腾河洛春秋1993.2

秦汉期间的新年习俗李立纲云南社会科学1995.4

岁时生活与荆楚人人的时刻不雅念:《荆楚岁时记》研究之一萧辉、萧放江汉论坛2000.7

(4)东说念主生礼俗偏激他

图腾称号与姓氏的起源何星亮民族研究1990.5

《史记》与古代姓氏俞樟华东说念主文杂志1991.1

《左传》姓氏相关问题的探索严军浙江学刊1994.4

考古发现与古代姓氏轨制李学勤考古1987.3

先秦姓、氏、名、字解诂暴拯群学习论丛1996.4

论姓氏合一阎晓君寻根1998.3

论姓氏轨制的渊源偏激演变过程朱积孝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3

先秦姓氏轨制与宗法分封社会葛志毅、张惟明著《先秦两汉的轨制与文化》黑龙江训诲出书社1998

华夏姓氏探源梁国宁兰州学刊1991.2

浅谈华夏姓氏起源及演变张学衔黄海学坛1994.4

古代姓氏浅谈暴希明殷都学刊1996.2

姓氏的起源与民族的淹没汤锦程前进论坛1997.6

姓氏起源论略张淑一贵州民族研究2000.3

周代命氏方式详考张淑一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4

周代须眉的姓氏轨制张淑一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2

周代女子的姓氏轨制张淑一史学集刊1999.2

《左传》姓氏相关问题的探索严军浙江学刊1994.4

周代皇帝诸侯、卿大夫阶级的姓氏特征张淑一求是学刊2000.6

周代的“赐姓”轨制辛立文博1988.5

先秦赐姓氏轨制考源葛志毅社会科学阵线1992.3

先秦“赐姓”问题探索张淑一东北师大学报1999.4

上古东说念主的名号探微朱积孝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9.3

先秦东说念主名的几个问题李学勤历史研究1991.5

两周期间东说念主名轨制杨建华史学集刊1988.1

先秦贵族定名考侯强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6.2

周代贵族定名散考侯强学术论丛1997.3

《士冠礼》的礼法与礼义彭林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2三秦出书社1995

从“冠”字看周代的冠制礼节张弛汉字文化1999.1

原始社会支属关系特征简论强晓东探索1991.5

先秦时期的年限模范与相关的轨制礼法问题王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2

由先秦礼俗和支属称谓看母系向父系氏族的转变马良民文史哲1987.5

对于甲骨文中子称和族的几个问题刘昭瑞中国史研究1987.2

卜辞“多生”考陈絜操心南开大学建校八十周年暨古籍所成立十六周年文史论集南开大学出书社1999

西汉姓名窥管秦进才秦汉史论丛5法律出书社1992

西汉姓氏研究杜非原学4

汉代妇女的名字刘增贵新史学1996.4

汉晋之际东说念主多单名的原因检会王建争鸣1987.3

汉代“大丈夫”词汇考彭卫东说念主文杂志1997.5

护讳习俗起源新探黄家理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1

秦汉时期护讳的发展与特性王建上饶师专学报2000.2

(5)风俗、风气及社会心态

从拔牙风俗看文化传播史卫红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87.2

凿齿神话的原始内涵张福三想想阵线1987.4

从我国拔牙风俗看文化传播史卫红广西民族研究1988.3

中日史前拔牙风俗相比研究肖平东东疆学刊1994.2

中国新石器期间拔牙风俗初探陈星灿考古1996.4

也说大汶口文化拔牙习俗的因由刘慧民俗研究1996.4

史前时期的头骨穿孔征象研究陈星灿、傅宪国考古1996.11

新疆史前头骨穿孔习俗试析刘学堂西北民族研究1999.1

“殷东说念主尚白”问题试证朱桢殷都学刊1995.3

周族香气珍贵与《楚辞》的芬芳世界李炳海长白论丛1994.5

先秦巴蜀文化的尚五不雅念段渝四川文物1999.5

玉器与周东说念主的社会生活臧振东说念主文杂志1997.5

论吴越的民俗辛士成浙江学刊1987.2

吴越风俗考陈克伦复旦学报1989.1

越民族风俗述略徐杰舜浙江学刊1990.6

试论越东说念主的敬犬习俗宋达浙江学刊1991.4

从尚武到尚文:吴地习惯嬗变研究之一王卫平苏州大学学报1992.3

楚俗论遗盛瑞裕荆州师专学报1988.4

屈原与民俗文化钟敬文群言1988.4

《九歌》与楚俗张征雁方志文萃1988.4

荆楚巫风与日本古俗陈建宪江汉论坛1991.9

楚的巫风(日)佐野正史学林14·15,1990

楚俗探秘祝建华江汉考古1991.4

楚俗三题姜武福荆州师专学报1992.3

略论楚东说念主尚武宋公文江汉论坛1992.1

楚东说念主尚武习俗刍议李叔华长沙水电师范学院学报1987.2

楚风俗座谈屈景昭表面月刊1994.10

枝江楚俗鳞爪黄说念华东南文化1994.3

会稽“淫风”考林剑鸣历史研究1995.1

楚国用马礼俗考略张君求索1987.6

《皆风》狩猎诗与皆俗尚武再相识刘兴林管子学刊1990.3

古皆风俗简论华松东岳论坛1991.3

试谈先秦皆鲁两国风俗偏激互异杨朝阳民俗研究1995.4

《皆风》:尚武洞开的皆国习俗王百灵管子学刊2000.3

从《诗经·秦风》看秦东说念主的尚武精神偏激成因郝桂敏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4

秦东说念主皆东说念主尚武精神彭文等秦文化论丛5西北大学出书社1997

秦东说念主皆东说念主尚武精神彭文西北史地1996.4

《日书》所见早期秦俗发微——信仰、风尚、婚俗及贞节不雅王桂钧文博1988.4

试论先秦荆楚地区尚武崇巫风气的造成陈国生、周跃云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5

原始氏族男女“遁入”风俗成因试探张庆安上海训诲学院学报1993.3

先秦礼节风俗的演化法则常金仓朔方论丛1993.1

春秋战国的政事变革对礼俗风俗和生活不雅念的影响蔡锋延安大学学报1992.2

论春秋战国时期礼俗世风变化蔡锋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4

手势讲话与原始礼节常金仓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1

《诗经》中的气象先兆民俗举隅周蒙东北师大学报1993.4

广汉三星堆大耳东说念主像与儋耳习俗曾湘军文史常识1992.11

几件出土文物的民俗内涵史占扬、杨秋莎四川文物1994.3

大地湾地画和史前社会的男性同性爱型岩画陈星东南文化1998.4

河神娶妇古俗考詹勤鑫福州大学学报2000.1

从汉画中的水旱神画像看我国汉代的祈雨风俗崔华、牛耕华夏文物1996.3

董仲舒的“开阴”求雨与女性诱雨的东说念主类学经济:《春秋繁露》朱学忠学术月刊1999.6

“向死而生”:试论先秦时期的自尽征象唐德荣晋阳学刊1997.4

论汉代的自尽征象彭卫中国史研究1995.4

从云梦秦简《日书》的艮、忌辰看《氾胜之书》的五谷忌辰贺润坤文博1995.1

汉代民间禁忌与择日之术马新民俗研究1996.1

从尹湾汉墓简牍看中国社会的择日传统黄一农历史讲话文化研究所集刊70-31999

汉代东说念主的呜咽说彭卫寻根1996.3

汉代喜狗风俗王川东南文化1993.2

成都石羊乡出土王莽时期斗鸡图朱章义农业考古1999.1

从汉画看汉代的射箭行为崔乐泉考古与文物1999.2

从汉画看汉代辟邪风俗王玉金民俗研究2000.2

滕州汉画像中的持幡图与墓中销毁习俗赵超华夏文物1999.3

《日书》与秦代社会风俗吴小强文博1990.2

《日书》与秦汉时期的吏治林剑鸣新史学1991.2

云梦秦简《日书》所见法与习俗(日)工藤元男考古文物1993.5

对于汉末魏晋世风的历史检会韩东育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4.1

战国秦汉世风的区域性特征史建群中国史研究1996.2

从神话的演变看先秦两汉的社会心态金荣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6.2

秦汉风俗文化的演变趋势万建中南昌大学学报1999.2

试论秦汉风俗的期间特征万建中民俗研究2000.2

南阳汉代习惯土俗马瑞南都学坛2000.5

秦汉时期巴楚地区生态与民俗陈业新江汉论坛2000.11

秦汉风俗地舆区画浅议周振鹤历史地舆1996.13

两汉复仇盛行的原因周天游历史研究1991.1

论两汉的复仇之风周天游南开大学历史系建系七十五周年操心文集南开大学出书社1998

论儒学与两汉复仇之风刘厚琴皆鲁学刊1994.2

春秋公羊学与汉代复仇风气发微臧知非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2

汉代的糟践之风仝晰纲民俗研究1991.2

西汉的糟践风习蔡锋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3.3

西汉糟践风习滋盛原因及影响评议蔡锋青海社会科学1994.5

试论西汉崇奢尚巫风俗的造成陈国光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3

论西汉中后期的糟践风气王永平洛阳师专学报1993.1

论东汉中后期的糟践风气王永平南都学坛1992.4

《史记》中的俗谚和民谣鲁金波贵州文史1987.3

秦汉民间谣谚略论王子今文史杂志1987.4

《后汉书·五行志》中的儿歌与东汉政事宋抵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87.2

儒学与后汉士东说念主的退藏居之风刘厚琴皆鲁学刊1995.3

简论汉唐间士大夫隐逸之风方良九江师专学报1987.3

论西汉游侠风俗李保平、张志海固原师专学报1995.3

汉末风俗与少年曹操王永平南都学坛1990.4

东汉士风中的“禄利”“名节”之变马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2

试论汉代士风的变迁王克奇江汉论坛1992.4

汉末魏晋的名士风范姜广辉河北学刊1994.3

汉魏之际士族文化性格的双重裂变王晓毅史学月刊1994.6

汉代游学之风刘太祥中国史研究1998.4

略论西汉士东说念主风貌的变化偏激影响马亮宽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9.4

略论汉代名士节气陈建林孔子研究2000.5

两汉之际士东说念主与士风王继训皆鲁学刊2000.5

吊屈咏骚传统与汉晋文东说念主士大夫心态变异王连儒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2

《左传》东说念主物心思描写艺术探微魏发展许昌师专学报1987.4

相比《左传》与《战国策》的酬酢辞令——兼谈春秋战国的社会心态金文舒、全荣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2.2

战国期间世风问题散论詹子庆史学集刊1990.3

战国时期的价值不雅和士林文化心态陈桐生江汉论坛1992.7

先秦儒士的乐不雅精神与责任感赵东玉皆鲁学刊1988.2

秦始皇晚年心思之剖析朴今海延边大学学报1998.2

多元结构和秦东说念主心态张文元文博1990.5

秦简《日书》与秦汉社会的生命相识吴小强广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1

从眉寿到长生——中国古代生命不雅念的转变杜正胜历史讲话文化研究所集刊第66-21995

论西汉的开脱精神桑士显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1987.1

试论秦汉到魏晋妇女风貌的变迁万红许昌师专学报1991.3

秦汉期间精神风貌述论彭卫天津社会科学1990.4

秦汉东说念主的乡土相识王子今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7.1

两汉东说念主的生活节律王子今秦汉史论丛5法律出书社1992

外戚社会心态散记陈恩虎、刘建芳南通师专学报1997.2

汉匈干戈对两汉社会心态的影响宋超史学表面研究1997.4

3.文学文娱

史前音乐起源之我见袁宏平音乐探索1988.2

朔方出土的西周青铜甬钟刁淑琴华夏考古1998.3

江夏出土的周代青铜甬钟江夏区博物馆著,祁金刚援笔江汉考古1998.4

西周早期甬钟及甬钟起源探讨方建军考古与文物1992.1

广东博罗出土一组青铜编钟邱立诚、黄不雅礼考古与文物1987.6

我国南边出土铜铙及甬钟研究施劲松考古1997.10

赣江流域出土商周铜铙和甬钟概述彭适凡南边文物1998.1

春秋:山东邹城市出土铜甬钟程明考古1996.11

笛柄杯音乐价值初考曲广义皆鲁艺林1986.5

贾湖龟铃骨笛与中国音乐文静之源吴钊文物1991.3

先秦时期的俗乐区域与雅乐中心卢云历史地舆研究2.1990

山东地区音乐考古及研究课题李纯一中国音乐学1987.1

眉县出土一批西周窑藏青铜乐器刘怀君文博1987.2

论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的青铜乐器(德)罗泰江西文物1991.3

中国史前乐器初论陈星灿华夏文物1990.2

张集战国墓出土乐器浅谈胡光福华夏文物1995.4

曾侯乙墓出土乐器与先秦音乐文化尹萍民族艺术1998.3

黄河流域新石器期间的陶饱读辨析高天麟考古学报1991.2

仰韶文化陶饱读辨析赵世纲华夏考古1993.1

对于铜饱读起源问题的探索潘世雄广西民族研究1987.4

南边古代铜饱读调音刮痕的探讨李世红、万辅彬、农学坚文物1991.10

也谈早期铜饱读邱明中国文物报2000.10.8

京山发掘上古汉族庆典歌《善歌锣饱读》为研究荆楚文化提供蹙迫痕迹东说念主民日报1987.8.5

楚谣谚歌诀散论张胜琳安徽史学1989.4

《史记》中的俗谚民谣曾金波贵州文史丛刊1987.3

侗族民歌与越东说念主歌相比研究林河贵州民族研究1985.4

先秦音乐文化论章之社会科学研究1989.5

富商期间音系初探郭锡良北京大学学报1988.6

皆鲁两国事春秋战国期间音乐文化中心从利文、李兆森皆鲁学刊1995.4

山东地区音乐考古及研究课题李纯一中国音乐学1987.1

商代的舞雩连劭名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7.4

皆国乐舞文物的考古发现靳桂云管子学刊1995.2

初次出土五千年前跳舞纹彩陶盆光明日报1995.9.15.①

跳舞图案彩陶盆辨析戴春阳考古与文物1994.4

皆传颂女、曼舞轻歌:章丘女郎山战国乐舞陶俑赏析汤池文物1993.3

山东章丘女郎山战国墓出土乐舞陶俑及相关问题李白训文物1993.3

草原文静的神奇画卷——内蒙古岩画王大方内蒙古社会科学1995.5

民族考古学与阴山岩画研究麻国庆阴山学刊1989.1

昆明原始岩画概述胡绍锦昆明社会科学1994.6

论中国东南地区的岩画李洪甫东南文化1994.4

秦安大地湾古迹仰韶晚期地画研究李仰松考古1986.11

旷古绘制艺术的珍品:秦安大地湾古迹地画浅议陈冠华社科纵横1999.3

战国绘制初探杨泓文物1989.10

中国史前彩陶饰纹“尚黑”之风的审好意思不雅照王悦勤民族艺术1999.3

论我国新石器期间彩绘花瓣纹图案王仁湘考古与文物1989.1

半坡彩陶艺术立场试探王鹰文博1996.2

三星堆青铜艺术的任务造型研究林向中中语化论坛2000.3

《左传》东说念主物描写艺术好意思初探邓韶玉安徽大学学报1989.3

华夏原始社会雕刻艺术概述杨晓能文物1989.3

中国原始雕刻的艺术成就及审好意思特征张晓凌文艺研究1989.2

原始雕刻东说念主面考宋兆麟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1.15/16

旧石器期间的雕刻青生文艺研究1989.2

中国史前雕刻的艺术特性王鹰文博1995.3

查海龙纹陶体和龙形堆塑研究吉成名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8.3

楚艺术好意思学五题刘法纪文艺研究1990.4

楚好意思术论纲皮说念坚文艺研究1990.4

从楚帛画看早期肖像画的发展金维诺楚艺术研究湖北好意思术出书社1991

楚艺术探源张正明楚艺术研究湖北好意思术出书社1991

巫、说念、骚与艺术张正明楚文艺论集湖北好意思术出书社1991

楚书道艺术简论刘玉堂楚文艺论集湖北好意思术出书社1991

楚风苗歈和夏代“九歌”的音乐遗踪黄翔鹏楚文艺论集湖北好意思术出书社1991

楚国青铜器的遮挡艺术陈振裕南边文化1993.2

楚国绘制试析蔡全法华夏文物1992.2

楚国乐舞研究赵世纲华夏考古1990.4

楚及西汉旌幡帛画辨析胡智勇湖北大学学报1998.4

中国原始社会艺术经济论李向民东南文化1994.5

巫、说念、骚与艺术张正明楚文化论集湖北好意思术出书社1991

图腾艺术简论彭清东南文化1992.2

论燕赵风骨与燕赵艺术的好意思学贮蓄王畅河北学刊1993.2

兽面纹与圣洁王权:先秦艺术与中国文静起源研究之一谢崇安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8.2

东说念主鸟合一玉饰与君权神授:先秦艺术与中国文静起源研究之三谢崇安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8.4

上村岭虢国坟场玉器艺术初探郭珂洛阳师专学报1998.1

云南原始艺术初论申戈四川文物1988.4

对于史前艺术的几个问题林彬求是学刊1988.1

殷虚骨柶上的遮挡艺术陈仲玉历史讲话文化研究所集刊66-3.1995

淮阴高庄战国墓的刻纹铜器艺术王厚宇好意思术1988.5

我国史前的动物型艺术品安家瑗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8.2

对于河姆渡原始艺术的探讨李彤东南文化2000.7

从甲金篆文看商周时期的体育行为邵正业、张好意思霞体育文史1990.6

殷代金文中传达的气功信息张荣明体育文史1992.5

塔尔坡秦东说念主博局图谢高文、岳起文博1997.4

汉代规则镜与元六博程志娟东南文化1997.4

试谈汉代画像砖、石上的六博图像陈成军文物天地2000.5

秦俑坑中的饱读姜采凡文博1987.1

秦大公墓的磬姜采凡秦文化论丛7西北大学出书社1999

秦汉相和乐器“筑”的初次发现偏激意旨黄翔鹏考古1994.8

西汉长河王室墓出土乐器的研究项阳、宋少华中国文物报1996.7

从南阳画像石看汉代声乐文化刘文昌史学月刊1998.5

汉画中的纯器乐演奏图李荣有华夏文物2000.5

汉画与汉代音乐文化探微李荣有文艺研究2000.5

对于秦陵散乐俑几个问题的探讨袁仲一文博2000.4

秦陵出土的“散乐俑”刘占成东南文化2000.10

秦始皇陵寝最新考古发现的几件与体育行为相关的珍稀文物:铜鼎和散乐陶俑张涛体育文史2000.4

中国早期演戏院所述略廖奔文物1990.4

贵州汉墓出土散乐陶俑介评张合荣贵州文史丛刊1994.3

自大国威的汉代“角抵散乐”跳舞研究1998.4

纯真逼简直汉代散乐俑悟说念东说念主储藏2000.10

试论建饱读在汉代乐舞散乐中的作用冯建志南都学坛2000.5

鸾飞天汉、袖舞长虹——汉代长袖舞俑和画像傅举有故宫文物月刊11-9、10、11

汉代画像形式初探董旭河南大学学报1987.2

孔雀山造像的汉画立场汤池考古1987.11

汉画龙的艺术李陈广南都学坛1988.4

汉代的忠孝不雅念偏激对汉画艺术的影响杨爱国华夏文物1993.2

马王堆僧画研究——马王堆汉画研究之一傅举有华夏文物1993.3

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新解李建毛南边文物1992.3

马王堆三号汉墓帛画游振群东南文化2000.4

述宋东说念主所见东汉蜀地绘“盘古”的壁画饶宗颐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2

“盖天说”与汉画中的悬壁画吕品华夏文物1993.2

汉墓壁画的布局、内容和立场张合荣华夏考古1995.2

两汉墓室壁画研究随想贺西林文物1996.9

论库木叶拉石窟汉风壁画王嵘新疆大学学报1998.4

打虎亭汉墓壁画别论马新宇史学月刊1999.5

南阳汉画像石中的神话与好意思学黄雅峰南都学坛1989.3

南阳与山东汉画像石的艺术立场宋广伟南都学坛1994.5

南阳汉画像砖石的艺术起源黄雅峰周口师专学报1999.4

河南汉画像石艺术黄雅峰南都学坛1999.1

四川彭山出土的汉代画像砖帅希彭考古与文物1989.3

四川汉代石棺画像概论高文四川文物1997.4

谈四川新都出土的汉代画像砖张德全好意思术1998.12

邹城出土东汉画像石刘培桂、郑建芳、王彦文物1994.6

陕北汉代画像石述论李林东说念主文杂志1999.4

画像石研究概述沈颂金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1

座谈汉代画像石的承袭与发展刘兴珍华夏文物1993.2

中江东汉崖墓的石刻艺术范小平四川文物1992.5

石门汉魏石刻艺术蕴含的东方哲理李星文博1993.3

南阳汉画像石刻艺术与汉代审好意思相识曹洞颇郑州大学学报1999.6

萧县汉画像石刻艺术初探苏肇平中国文物报2000.10.8

四川汉代碑刻艺术初论谢荔四川文物1992.6

贵州汉代艺术陶塑戴亚雄贵州文史丛刊1999.3

汉唐陶塑艺术初探吕建昌上海大学学报1997.2

石家庄发现汉代石雕赤身东说念主像河北省石家庄市文保所文物1988.5

论汉代画像中的动物型造型艺术董邯许昌师专学报1998.4

秦之祭:秦佣艺术纵横谈孙明胜雕刻1998.4

浅谈咸阳杨家湾汉兵佣艺术特征杨秉礼文博1993.2

试谈淮阳东汉陶楼的建筑遮挡艺术王学毓华夏文物1987.4

河南汉代建筑艺术黄雅峰南都学坛1997.2

浅论洛阳两汉墓室的遮挡艺术郭全生洛阳师专学报1999.5

从出土文物看汉代体育崔乐泉文物1992.2

西汉宫廷体育与士东说念主不雅念陈澄净、王永红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3.1

两汉游乐体育文化初探张承媛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4

汉代西北地区的书道艺术偏激影响文化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1.5

汉代民间的玩物车王子今文物天地1992.2

秦代艺术论略崔向东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1

满城汉墓出土动物纹遮挡艺术初探吴吉仝文物春秋1995.3

两汉时期“戏剧艺术”的开首及影响王盛云淮海文汇1997.7

论两汉四灵的源流倪润安华夏文物1999.1

汉唐的铜镜艺术张玲好意思术大不雅1998.11

4.宗教生活

(1)原始宗教、宗教

史前猎头习俗中的宗教色调李锦山文史杂志1987.2

性的宗教——红山文化座谈之三广林、剑华松州学刊1989.1

论良渚文化华夏始宗教范例化许顺湛东南文化1990.4

河姆渡东说念主的宗教不雅念和“凤”的起源周庆基河北大学学报1993.2

史前华夏地区的宗教阐扬和“礼”的起源李禹阶中国史研究1995.1

《诗经》宗教征象原论周小兵、王志忠湘潭大学学报1999.2

从《左传》形容的迷信征象看先秦宗教不雅偏激实质于丹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4

浅析原始宗教在国度产生过程中的作用鲍新山青海社会科学2000.6

殷周的祭祀文化与宗教类型陈来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秋季卷

富商宗教不雅偏激文化意旨刘莘学习与探讨1991.1

试论富商宗教不雅的感性色调徐难于先秦史与巴蜀文化论集历史教学社1995

周代君权并非神授论李向平学术学刊1990.9

论殷周宗教的期间特征张荣明殷都学刊1995.1

富商期间的宗教组织张荣明世界宗教研究1998.3

富商期间的宗教不雅念偏激特征杜小安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9.4

三星堆文静原始宗教的构架特征赵殿增中中语化论坛1998.1

百越民族原始宗教研究陈剩勇广西民族研究1989.1

周代吴越民族原始宗教略论林蔚文民族研究1996.4

楚俗尚巫辨张君湖北大学学报1986.4

楚东说念主的宗教不雅初探徐文武荆州师专学报1993.1

楚东说念主巫术与萨满教的相比研究王纪潮江汉考古1993.2

秦代宗教之历程——原始帝神在秦代的复归窦连荣、王桂钧宁夏社会科学1989.3

论秦东说念主宗教想维特征吴小强江汉考古1992.1

论秦东说念主宗教想维特征吴小强秦汉史论丛5法律出书社1992

从区域社团阐扬到淹没帝国阐扬:论秦汉时期的宗教淹没通顺王青世界宗教研究1993.3

大一统宗教与汉家封禅谢谦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5.2

略记徐州汉代的宗教与文学余明侠江苏社会科学1997.4

(2)释教

释教自有秦传入中国说陈恩志宁夏社会科学1988.5

从汉曩昔中国莫得宗教看释教传东说念主的原因周清泉攀枝花大学学报1995.4

释教海上传入中国之研究吴廷璆、郑彭年历史研究1995.2

试论汉魏两晋中国对印度释教的接纳蒋述卓福建论坛1987.4

汉代画像石中所见牛、鹿、羊车及响应的社会相识朱绍炤汉代画像石研究文物出书社1987

试论绵阳出土东汉佛像偏激相关问题何志国四川文物1991.5

论汉晋时期的释教刘莘中国史研究1994.2

汉晋释教相比研究王治新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4.2

汉晋胡佣及释教初传中国拾获东南文化1994.1

汉唐间洛阳释教述略郭绍林文史常识1994.10

东汉六朝期间的浙江释教莫幸福浙江学刊1994.4

从《理惑论》看东汉末年儒佛之争偏激影响邓刚江西训诲学院学报1995.2

先容一面与释教相关的汉代铜镜翟玉莘江汉考古1996.3

东汉末年岭南释教史迹小考程存洁广东社会科学1998.2

释教袒右肩式衣饰的来历小羽世界宗教文化1998.2

张骞政事酬酢与释教关系刍论陶喻之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8.3

(3)玄门

试论玄门的起源金棹形而上学研究1988.11

从《太平经》看东汉社会危急和早期玄门的产生庄春波、刘春明烟台大学学报1990.4

玄门的造成偏激原始形态李养正武当1999.8

地皮神阐扬与玄门的造成赵毅、王彦辉学习与探索2000.1

汉末早期玄门集团的兴起姚渊后生史学2000.5

从《想尔注》看汉儒对早期玄门的影响贺绍恩江西社会科学1987.4

说念家文化的新探索:读吕锡琛著《说念家、术士与王朝政事》启良社会信息1993.4

对于汉代升仙想想的两点看法孟强华夏文物1993.2

四肢信仰体系的原始儒家境家颜世安南京大学学报1993.4

汉代说念家的六合不雅陈广忠中国文化研究1996.3

旷古太极图揭秘苏开华东南文化1995.2

浅谈玄门的阴阳鱼太极钤记伟文中国玄门1999.5

《黄帝四经》与汉代说念家想想张运华湘潭大学学报1995.4

玉皇信仰与儒说念同异郑镛漳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3

玄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卿希泰社会科学研究1989.6

试论玄门经济想想渊源石磊社会科学研究1991.4

汉初说念家想想的流传王萍山东大学学报2000.3

论早期玄门的影响地域及传播谢忠明、曹小莉湖南训诲学院学报1995.1

秦汉农民举义与早期玄门的造成冷鹏飞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6

黄巾举义前驱与巫及原始玄门的关系——兼论“黄巾”与“黄神越章”方诗铭历史研究1993.3

黄巾举义的一个玄门史的检会方诗铭史林1997.2

五斗米说念之始末郭荣章、冯岁平成都大学学报1994.1

早期五斗米说念的诸首级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杨皑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5

论秦汉时期的信仰伦理危急姜生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6.2

东汉原始玄门与政事考姜生社会科学研究2000.3

原始玄门之兴起与两汉社会纪律姜生中国社会科学2000.6

考古发现与早期说念符连邵名考古1995.12

略论考古发现的早期说念符王育成考古1998.1

玄门与中国岁时风俗二题刘仲宇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4

汉晋销毁文与玄门方术连劭名华夏考古1998.4

汉阙考姜生中山大学学报1997.1

论《太平经》的妇女不雅及对玄门发展的影响孙亦平世界宗教研究1998.2

5.信仰

殷的天主与周的天李绍连史学月刊1990.4

富商的“天”神(日)林巳奈夫古史春秋1990.6

殷代之天使阐扬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第二册)皆鲁大学国粹研究所1944

商周时期的天使阐扬朱凤瀚中国社会科学1993.4

试论殷墟时期天主不雅念的发展王蕴智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操心文集巴蜀书社1998

论殷周天主不雅张荣明皆鲁学刊1992.4

周代“天”神说驳正张荣未来津师范大学学报1993.3

商周时期的祖、帝、天不雅念张荣明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操心文集南开大学出书社1999

周代天使形象与黄帝部落图腾考王晖西安联合大学学报1999.1

简论《诗经》中的天主张立新上饶师专学报1999.4

秦东说念主对天或天主的阐扬田静、史党社中国史研究1996.3

古中国天帝、天命阐扬的本色新探李向平世界宗教研究1993.2

论商代天主的主神地位偏激相关问题王晖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9.1

论商周秦汉时期天主的原型偏激演变王晖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9.1

论上古社与帝的关系粟斌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0.6

汉代民间“青天”阐扬王子今学术月刊1998.6

论殷代神权晁福林中国社会科学1990.1

商东说念主诸神之权能与其类型朱凤瀚吴荣曾主编《悉心集——张政烺先生八十庆寿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书社1996

略论富商期间的社会相识张诚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3

富商东说念主的魂魄不雅念国光红华夏文物1994.3

春秋时期的鬼神不雅念偏激社会影响晁福林历史研究1995.5

战国时期的鬼神不雅念偏激社会影响晁福林中国史研究1998.2

论秦东说念主的多神阐扬特性吴小强文博1992.4

略论秦代社会的奥密文化吴小强广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4

从秦东说念主价值不雅看秦文化的特性林剑鸣历史研究1987.4

从《日书》看秦东说念主鬼神不雅及秦文化特征李晓东、黄晓芬历史研究1987.5

中国先秦鬼神阐扬的演进大势田兆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3.5

神义的衍化与神的产生郑慧生华裔大学学报1999.1

释“鬼梦”国光红殷都学刊1997.1

秦简中的鬼魅刘钊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3

汉简中所见的鬼神迷信吴荣曾简帛研究3广西训诲出书社1998.12

陕北汉代画像石神话题材孙周勇考古与文物1999.5

论先秦与汉代的神像不雅念李凇新好意思术2000.1

古代祖先阐扬、东说念主祭和猎首习俗述论蔡葵想想阵线(云南大学)1989.1

阴山骷髅岩画·头骨阐扬·祖先阐扬盖山林朔方文物1987.11

从青海柳湾东说念主像彩陶壶谈东说念主类祖先阐扬征象阿朝东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7.3

富商图腾祖先阐扬衰退的原因文军皆鲁学刊1995.2

周代的祖先阐扬与王权的历史特征李向平社会科学阵线1991.3

西周祖先阐扬与君臣政事伦理的起源张怀通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4

从农耕信仰到祖先阐扬:《诗经》周东说念主祭歌中文化流变的探源性阐释刘雨亭皆鲁学刊1999.2

春秋期间的神、东说念主共同体(日)高木智见中国—社会文化1990.5

梦里出现的春秋期间的祖先神(日)高木智见东瀛史研究答复名古屋大学1989.14

试论春秋时期的祖先阐扬晁福林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2

三星堆蜀文化与三苗文化的关系偏激阐扬内容俞伟超文物1997.5

“上、下”考辨萧良琼吉林大学古翰墨研究研究室编《于省吾教师百年诞辰操心文集》,吉林大学出书社1996

说“高下”——商周巫觋社会说的翰墨学质疑周言史学月刊1997.1

我国上古“卵生文化”探索龚维英云南社会科学1987.3

由原始想维探索初民的口阴一致不雅龚维英文物研究51989

将军崖岩画与女阴阐扬高伟东南文化1998.4

“卯”字是旷古女阴生殖阐扬的偶象李家祥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9.1

皆皆哈尔北湖古迹出土的陶祖傅维光朔方文物1989.1

洪山庙一号墓男性生殖器图像试析袁广袤文物1995.4

旷古“两性同体阐扬”初探龚维英云南社会科学1988.3

《淮南子》“阴阳之神”与“两性同体”阐扬龚维英衡阳师专学报1987.4

柳湾出土陶壶上“双性象”的宗教意旨周庆基史学月刊1987.2

东说念主类最早的阐扬是性阐扬曾其海台州师专学报1987.1

东夷二吴和原始性阐扬龚维英学术月刊1987.6

陶瓷与原始宗教中的生殖阐扬杨静荣考古与文物1989.4

略谈原始宗教中的转生媒介何驽中国文物报1989.11.17

《周易》与先秦儒说念的生殖阐扬张文宝鸡师范学院学报1990.1

阴山岩画与原始生命相识班澜内蒙古社会科学2000.1

龟兹壁画像和生殖阐扬霍旭初新疆艺术2000.2

生殖阐扬与中国生殖文化论略傅说念彬社会科学评述1988.2

江淮民间的生殖阐扬李晖想想阵线1988.5

生殖阐扬文化略论赵国华中国社会科学1988.1

生养阐扬的演化与发展:木垒石祖品类多何况有男有女孙伯海文艺表面研究1991.1

内蒙古与宁夏岩画生殖巫术析李仰松宁夏社会科学1992.2

生殖阐扬文化表面的创建偏激意旨戴昭铭学习与探索1992.3

动物图象与生殖巫术:岩画和甲骨文、金文中的例证卢晓辉西域研究1993.1

我国原始社会的性别图腾贾雪枫、肖周到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5

论郑州大河村彩陶的生殖阐扬图纹王鲁昌华夏文物1995.2

中国鱼文化的变迁陶挂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2

说半坡“东说念主面网纹”彩陶盆辛夷史学月刊1987.4

仰韶文化“鱼纹”、“东说念主面鱼纹”内含二十说述评:兼论“东说念主面鱼纹”为巫师面具形象说刘云辉文博1990.4

仰韶文化婴首、鱼、蛙纹陶盆考释李仰松北京大学学报1991.2

仰韶东说念主面鱼纹与史前东说念主头阐扬王育成江汉考古1992.2

半坡仰韶东说念主面鱼纹含义新识王宜涛文博1995.3

半坡鱼纹是图腾象征,也曾女阴象征?何星亮华夏文物1996.3

仰韶半坡类型“东说念主面动物纹”彩陶盆新解张文四川文物1997.6

东说念主面鱼纹是一幅婴儿降生图祝恒富四川文物1998.1

东说念主面鱼纹:炎帝神农氏族徽陈竟寻根2000.2

龙的研究何新民间文学论坛1987.4

龙的起源别解:与何新同道商榷靳桂芸中国文化报1987.7.22

试探中国古代神话中龙的起源顾独力民间文艺季刊1987.1

龙的起源及演变罗世荣四川文物1988.2

龙的起源与演变关系郭殿勇内蒙古社会科学1996.4

蛇阐扬与龙蛇阐扬李吉光科学画报1987.1

试述“槃瓠”图腾的龙的因素郭长生贵州民族研究1987.3

原始社会的图腾阐扬与龙的造成杨东晨衡阳师专学报1996.2

红山玉龙探微刘国有松州学刊1991.6

辽西发现八千年前龙图腾东说念主民日报1996.6

龙与黄帝部族的图腾阐扬:兼析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古迹出土的“中华第一龙”马世文中州学刊1988.2

殷墟卜辞与古代神话中的“龙”刘青想想阵线2000.5

河南濮阳仰韶文化蚌壳龙的象征意旨何星亮华夏文物1998.2

中国龙文化的发展阶段何星亮云南社会科学1999.6

商周玉器中的龙汤淑君华夏文物2000.2

周族图腾阐扬溯源:兼议“龙”产生的配景偏激演变丘菊贤、杨东晨河南大学学报1989.1

激流神话与龙图腾民族文化武文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0.4

龙阐扬起源研究述评吉成名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12

龙阐扬起源新论吉成名民俗研究2000.1

龙凤新探龚若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8.5

玄鸟新解郑杰祥中州学刊1990.1

玄鸟生商与太阳神阐扬李启良东南文化1995.1

凤之谜:凤凰阐扬的起源与演变何新中国文化报1988.3.16

凤凰阐扬之谜冯玉涛东说念主文杂志1991.5

论周文化中朱鸟赤凤阐扬的原型、蕴义及演化王晖东说念主文杂志1994.5

《尚书·高宗肜日》主旨发覆——兼论商族雉凤图腾阐扬王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1

论凤鸟在周文化中的地位臧振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1

周文化中的“火”与赤鸟阐扬考王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4

越国鸟图腾和鸟阐扬的多少问题王士伦浙江学刊1990.6

论吴文化中的鸟阐扬习俗史延庭中国史研究1992.3

吴越凤鸟神话论杨建华浙江学刊1990.1

鸟图腾及相关问题王水根南边文物1994.3

鸟图腾及相关问题王水根殷都学刊1994.1

中国史前期间的龟灵与犬牲高广仁、邵望平中国考古学研究——夏先生考古五十年操心论文集文物出书社1986

占卜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散论徐洪兴复旦学报1990.3

殷代“习卜”和相关占卜轨制的研究宋镇豪中国史研究1987.4

谈殷代六合不雅与占卜(英)艾兰殷墟博物苑苑刊1989.创刊号

安阳殷墟甲骨出地皮偏激相关问题刘一曼考古1997.5

商代的日书与卜日连劭名江汉考古1997.4

八卦标记原始数字意旨的新探索赵国华形而上学研究1987.6

对《八卦标记原始数字意旨的新探索》一文的反应刘正等形而上学研究1988.3

论《周易》标记的象征意旨陈说念德湖北大学学报1989.5

《系辞》筮法质疑薛理勇中国史研究1987.1

商代易卦筮法初探晁福林考古与文物1997.5

“九”阐扬与原始八卦地方张劲松民族艺术1999.2

春秋诸国所用筮书筮法考王青文献1992.2

《左传》占梦、占星预言与春秋社会史学月刊1999.4

试论楚国传统的贞卜方式何浩、张君安徽史学1987.2

彝族和纳西族的羊骨卜——再论古代甲骨占卜习俗汪宁生文物与考古论文集文物出书社1986

云梦秦简《日书》占卜术初探张铭洽文博1988.3

后洼古迹雕刻品中的巫术寓意宋兆麟文物1989.12

原始巫术的物化形态宋兆麟民俗研究1999.1

卜辞所见商代的当然阐扬和巫术连劭名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3

周代民间信仰的一个侧面:以巫的演变为视角黄晓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5

楚的巫风(日)佐野正史学林14·15,1990

春秋战国时期的巫觋信仰石瑄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总15、16

论巫的兴衰与两汉文化的民间色调赵世超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4

巫术兴衰与西汉文化赵世超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

论“黄神越章”——兼谈黄巾标语的意旨及相关问题刘昭瑞历史研究1996.1

洪山庙仰韶彩陶图略考赵春青华夏文物1998.1

从鱼鸟相战到鱼鸟相融:仰韶文化鱼鸟彩陶图试析赵春青华夏文物2000.2

试论仰韶陶符刘民钢华夏考古1997.4

大汶口文化陶符新解郭雁冰华夏文物2000.1

再论大汶口文化的陶刻王怀吉东南文化2000.7

柳湾彩绘标记试析尚民杰文博1988.3

太阳神岩画与太阳神阐扬盖山林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8.3

论中国古代太阳阐扬杨希枚先秦史论集·徐中舒先生九十寿辰操心文辘集州古籍出书社1989

中国古代太阳阐扬研究(一)语文篇杨希枚民间文学论坛1988.2

中国古代太阳阐扬研究(二)语文篇杨希枚民间文学论坛1989.2

东方史前时期太阳神阐扬的考古学不雅察牟永抗故宫学术季刊1995.4

良渚文化神像释义:兼与牟永抗先生商榷董楚生浙江学刊1997.6

略论长江、黄河两河流域史前时期的太阳神阐扬吴汝祚华夏考古1996.2

商代的日神与月神及相关问题连劭名史学月刊1991.5

论商周社会的天主太阳神杨希枚中国史研究1992.3

中国上古日神阐扬的祭礼宋镇豪西周史论文集陕西东说念主民训诲出书社1993

论太阳在殷代的宗教意旨(好意思)吉德炜著、刘学顺译殷都学刊1999.1

太阳神阐扬与华夏族的起源景以恩学术月刊1998.7民间文学论坛1998.1

成山玉器与日主祭——兼论太阳神阐扬的相关问题王永波文物1993.1

由日月相偶到阴阳特别:论日月神话在汉代的发展与演变李立九江师专学报1999.1

楚族崇祀月亮浅说龚维英荆州师专学报1991.6

狮子座之谜:夏商周三代的至上神不雅念与星辰阐扬:《释支干》研究之三王宁郭沫若学刊1995.3

我国旷古期间的“北斗阐扬”韩湖初语文指点1999.1

先秦时期的山川阐扬张怀通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97.2

论周代天使性质与山岭阐扬王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1

泰山府君与阎帝王更**刘影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3

史前灵石阐扬初论李锦山世界宗教研究1987.4

石阐扬文化研究杨正文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5

从石阐扬看禹羌关系李绍明四川文物1998.6

东山嘴原始祭坛与中国古代的社阐扬王震中叶界宗教研究1988.4

后稷的降生与社的阐扬斯维至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3

从母神、冢土到五色坛——周东说念主地皮神阐扬的演变李立东北师大学报1996.4

商周时期社祭阐扬的宗教学检会张二国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3

马王堆帛画《社神护魂图》阐释杨琳考古与文物2000.2

良渚玉器上神阐扬的探索牟永抗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书社1989

哈佛大学所藏良渚黑陶上的标记试释饶宗颐浙江学刊1990.6

良渚文化“个”形刻划标记释意高蒙河上海大学学报1998.2

良渚的蛇纹陶片和陶寺的彩绘龙盘:兼论良渚文化北上华夏的性质朱乃诚东南文化1998.2

良渚文化玉符试探张明中语物1990.12

良渚文化“鸟蛇样组合图案”试析地方明东南文化1992.2

良渚玉器“神东说念主兽面纹”新解萧兵东南文化1992.3/4

良渚文化中的神东说念主兽面纹论略严志斌博物馆研究1999.2

浅谈良渚文化的崇鸟习俗杨菊华江汉考古1994.3

良渚文化玉琮刍议王巍考古1986.11

良渚文化玉琮纹饰探析车广锦东南文化1987.3

良渚文化玉器的两个问题彭林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5

良渚文化玉琮初探刘斌文物1990.2

试论良渚文化玉器纹饰的含义袁靖文博1990.1

良渚文化的琮形镯张明中语物天地1993.4

玉琮功能研究述评臧振文博1993.5

良渚文化玉掩面试探张明华考古1997.3

试论良渚文化的锥形玉器蒋卫东文物1997.7

良渚文化玉琮为何上大下小殷志强东南文化2000.2

良渚玉璧研究张明华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2

良渚玉璧功能考述王明达中国钱币1998.2

对于大汶口文化与良渚文化的几个问题杜金鹏考古1992.10

良渚神祇与祭坛杜金鹏考古1997.2

史前玉礼器的起源与发展张得水东南文化2000.11

玉佩组合源流考李宏华夏文物1999.1

马家浜文化玉质遮挡品检会魏正谨农业考古1999.3

陕西淳化出土商代玉鱼王谦考古与文物1998.4

汉代猪形玉合手马灿艳文物春秋1997.1

玉与史前不雅念何利群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5.2

记两件战国龙形玉佩宋彦丽文物春秋1994.3

红山文化鸟兽纹玉佩研究尤仁德考古与文物1994.1

两周玉组佩考罗伯健文博1987.4

两周“佩玉”考孙庆伟文物1996.9

商周玉琮功用初探高西省文博1996.5

周代的组玉佩孙机文物1998.4

洛阳东周时期“组玉佩”略论商春芳河洛史志1999.1

记沣西新发现的兽面玉饰张龟龄考古1987.5

殷东说念主以圆为雏形闇练玉饰之探讨郑振香考古1993.10

谈新干商代大墓出土的蛙形玉饰杨军南边文物1995.2

谈新干商墓出土的神东说念主兽面形玉饰彭适凡、刘林江西文物1991.3

商周时期的玉虎张绪球文物1999.4

商周玉雕佩饰研究刘凤君烟台大学学报1990.2

楚玉研究曲石江汉考古1990.3

秦玉研究曲石考古与文物1992.6

谈三星堆出土神树的性质冯恩学中中语化论坛1998.1

三星堆青铜东说念主面像之我见庞永臣文史杂志1997.6

论三星堆纵方针青铜面像范小平四川文物1998.1

西周“高禖”源流考:兼论巫术文化的历史地位唐嘉弘东说念主文杂志1987.6

媒神高禖阐扬方川寻根2000.3

四川汉代高禖丹青像砖初探陈云洪四川文物1995.1

龙山文化中的舜阐扬魏筌管子学刊1998.2

东皇太一是由苗族社神演变成楚国保护伞罗义群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8.3

从“眼睛”的阐扬谈“蜀”字的本义与起源赵殿增四川文物1997.3

从“手”的阐扬谈青铜雕像群阐述的“枭雄”阐扬赵殿增四川文物1997.4

史前时期的偶像阐扬尚民杰华夏文物1998.4

论炎黄阐扬孟修祥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6.4

炎帝神话探论陶想炎江苏社会科学1998.4

从“田”字看初民的宗教阐扬:兼论伏羲、黄帝、后稷的神话征象与历史地位杨福泉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9.1

伏羲——原始死活祖神武文西北民族研究1993.1

亦谈伏羲女娲石宗仁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8.3

高昌墓葬《伏羲女娲图》的文化学意旨王嵘西域研究1999.1

女娲神话考源汤云航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0.3

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东说念主首蛇身图考孙世文东北师大学报1987.1

汉画伏羲女娲的形象特征偏激意旨李陈广华夏文物1992.1

汉墓砖画“伏羲、女娲像”考孟庆利考古2000.4

防风神话群系:深藏民间的口碑珍品徐建春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5

清江盐神与巫山神女张应斌东南文化1993.1

“大汶口”社会女神阐扬刍议苑胜龙、张乐珍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1

上古当然阐扬与五行不雅念的起源赵载光湘潭大学学报1989.1

从甲骨文圭字看殷代仪礼中的五行不雅念起源沈建中语物1993.5

从多少以弓箭形象构形的汉字看先民的弓箭阐扬刘志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9.5

巴蜀竹阐扬透视屈小强社会科学研究1992.5

丝绸起源的文化机会赵丰东南文化1996.1

春秋时期的梦和占梦晁福林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5.3

古代巴蜀的虎阐扬杨甫旺四川文物1994.1

巴东说念主的“白虎”不雅念偏激文化精神曾超河池师专学报1998.3

对于新干商墓虎形象的几个问题彭明瀚南边文物1993.2

中国史前期间的龟灵与犬牲高广仁、邵望平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操心论文集文物出书社1986

从犬氏族看狗图腾与朔方狩猎民族的关系金宝忱黑龙江民族丛刊1988.2

论盘瓠神话的民俗信仰方木民族论坛1988.1

从《〈天问〉‘犬体’新证》提及:释“犬体”的巫术功能翟振业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9.2

战国、汉代的“操蛇神怪”及相关神话迷信的变异吴荣曾文物1989.10

古代越东说念主信仰蛇图腾说质疑陈剩勇福建论坛1986.5

巴越图腾文化之相比姜孝德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2

巴族图腾辨析姜孝德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2.1

越族崇蛇习俗研究吉成名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6

试论古代越东说念主的蛙图腾陈剩勇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7.1

麒麟探源:兼谈大汶口文化的獐阐扬王永波民俗研究1992.4

辽宁考古职业者继辽西女神庙后又有紧要发现后洼古迹出土40多件原始图腾石雕和东说念主形陶像光明日报1987.5.18

从犬氏族看狗图腾与朔方狩猎民族的关系金宝忱黑龙江民族丛刊1988.2

图腾的产生与衍变丘振声民族艺术1991.3

图腾阐扬探源陈荣富江西大学学报1992.2

我国氏族制期间的图腾柱陈想贤文艺表面研究1992.2

从出土文物探五溪先民的图腾阐扬舒向今吉首大学学报1999.1

华夏族群的图腾阐扬与四象该宗旨的造成陈久金当然科学史研究1992.1

从朔方神鹿到朔方龟蛇不雅念的演变——对于图腾阐扬与四象不雅念造成的补充研究陈久金当然科学史研究1999.2

古史研究中的泛图腾论常金仓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3

至人想想源于氐羌图腾阐扬唐楚臣民间文学论坛1988.5/6

仰韶文化的鱼纹和鸟纹不是图腾阐扬巴家云、胡昌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8.4

中国古代的图腾与姓氏曹树森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2.1

黄帝名号与图腾新考王燕均学术界1989.4

夏部族图腾考李修松学术界1993.4

黄河流域图腾文化的考古学检会张德水华夏文物1993.1

《诗经》中的图腾阐扬郭丹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2.3

我国新石器期间雕刻东说念主像的研究曲石、孙倩华夏文物1989.1

红山文化的东说念主类信仰初探曹彦生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0.4

商代用贝习俗与灵德阐扬程德祺华夏文物1990.2

殷代的方术与阴阳五行想想的基础常正光殷墟博物苑苑刊创刊号1989

殷代的四方阐扬及相关问题肖春林考古与文物1995.1

甲骨文四方风与古代六合不雅江昌林殷都学刊1997.3

释卜辞中的“兇风”与“虚风”沈建华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操心文集巴蜀书社1998

简论富商多种阐扬张玉强四川大学学报1996.3

从“眼睛”阐扬谈“蜀”字的本义与起源赵殿增四川文物1997.3

鹿台港古迹当然阐扬遗迹的初步研究匡瑜、张国硕华夏考古1994.3

略论《离骚》的植物阐扬不雅念曹胜高职大学报2000.1

中国古代艺术品所见虫豸阐扬刘敦愿考古与文物1988.2

姜氏“履帝武敏”叶林复旦学报1998.6

释教传入与中国好意思术李小荣、马晓坤法音1998.12

先秦文化三阐扬张延风中国文化研究1998.4

两汉时期的西王母信仰:宗教考古周静四川文物1998.6

略论汉代山东嘉祥画像石中的西王母图像李凇艺林1999.4

汉代民间的西王母阐扬王子今、周苏平世界宗教研究1999.2

略论汉、宋铜镜纹饰中的西王母故事刘说念广东南大学学报2000.1

从牛女神话、董女神话到天女故事:试论汉代牛神话的变异式发展李立孝感师专学报1999.2

汉代牛女神话鄙俚化演变阐释李立洛阳师专学报1999.1

天堂与地狱:汉代的泰山信仰刘增贵大陆杂志94-51997.5

泰山情结:两汉民间灵魂归宿神话的情愫揭示李立泰安师专学报1999.1

试论西汉时期至人方术及阴阳灾异想想与谶纬的兴起潘志峰河北学刊1998.6

东汉钱树的图像及意旨:兼论秦汉至人想想的发展、流变贺西林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3

论巴蜀树神阐扬:兼论司马相如等东说念主的“赋家之心”钟仕伦社会科学研究1998.4

从区域社团阐扬到淹没帝国阐扬:论秦汉时期的宗教淹没通顺王青世界宗教研究1993.3

山东广饶关帝庙正殿颜中语物1995.1

毕昇墓碑的宗教信仰与民俗文化特性:答任昉孙启康江汉考古1995.1

原始神话与汉代演义王瑶东北师大学报1997.2

汉代画像中的音乐神形象牛耕华夏文物1988.3

试析汉画中的九头东说念主面兽李伟男文物春秋1999.2

汉代画像中的玉璧偏激蕴含的象征意旨任义玲中州今古2000.4

城隍祭起源与城隍原型探析颜亚玉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2

殷墟卜辞所见焚巫祷雨习俗探讨王浩文物季刊1999.3

商代卜辞中祈雨巫术的文化意蕴王晖文史常识1999.8

6.少数民族生活

黔东土眷属傩唐戏与楚文化关系之拙见罗受伯贵州民族研究1987.2

试论盘瓠神话和苗族族源石建中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1

古羌——蜀东说念主的虎——鱼——蚕阐扬屈小强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5

巴族崇“虎”考杨华华夏考古1997.4

略论两汉时期乌桓东说念主的率先驻地偏激后的挪动和分散林幹社会科学阵线1988.4

论氐族的挪动和淹没杨东晨庆阳师专学报1993.1

汉魏时期氐族的分散、挪动偏激社会景色杨铭民族研究1991.2

秦汉时期羌族的挪动偏激社会景色尚新丽南都学坛1997.5

夏商时期的氐羌陈连开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4

略论羌族的妃耦神信仰李鉴踪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1

冒顿请婚新议彭年中国史研究1986.4

匈奴婚配习俗论舒顺林朔方文物1996.3

匈奴社会物资生活初探陈绍棣西北民族研究1989.1

匈奴的游牧经济:兼论游牧经济与游牧社会政事组织的关系王明珂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4-11993

吴越与匈奴社会物资生活相比研究陈绍棣浙江学刊1990.6

两汉时期匈奴衣饰文化初探李国栋西北大学学报1993.4

试论匈奴民族的布帛菽粟乌兰托娅朔方文物1996.4

试论中国境内东汉时期匈奴墓葬及相关问题张海斌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1

匈奴文化偏激对两汉的影响宋新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1

论比荤粥至匈奴的挪动和淹没杨东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5

论匈奴东说念主西迁的当然地舆原因吴兴勇史学月刊1991.3

略论匈奴西迁马骏骐贵州文史丛刊1999.4

匈奴、鲜卑的西迁钱伯泉西部先锋1999.10

古匈奴东说念主参预欧洲:东说念主类史上第一次东西方民族的碰撞与交溶吴兴勇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2

论匈奴考古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乌恩考古学报1990.4

谈谈匈奴的奴隶——“赀虏”白凤岐黑龙江民族丛刊1990.4

我国古代匈奴族东说念主口初探刘淑英东说念主口与经济1993.1

略论冒顿单于时期的匈奴东说念主口袁祖亮南都学坛1998.4

匈奴东说念主的原始信仰白凤岐黑龙江民族丛刊1988.1

匈奴地方珍贵习俗考辨——兼正史册中一个句读之误吴景山兰州大学学报1988.4

高句丽民族的宗教信仰李殿福朔方民族1990.2

高句丽婚配的洞开性李彦平、邵春华朔方文物1999.2

汉晋时期西域城郭诸国的社会生活马国荣西域研究1997.4

汉晋时期塔里木盆地东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家庭与婚配概貌:兼谈收继婚虞明英新疆大学学报1987.4

汉唐时期塔里木盆地的宗教和文化吴焯西北民族研究1993.2

汉唐时期塔里木盆地的宗教与文化(下)龟兹西北民族研究1994.1

汉代曩昔车师东说念主的社会经济生活张玉忠新疆社会科学1987.2

大月氏的释教阎万钧敦煌学辑刊1988.1/2

先秦时期新疆民族衣饰考述尚衍斌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9.2

秦汉时期朔方游牧民族发式述论赵斌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4

四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部分

(一)社会结构与等级身份

1.社会结构总论

魏晋南北朝封建依附关系的发展偏激社会意旨李光霁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7.1

魏晋南北朝时期管事者阶级结构的特性简修炜、张鸿雁历史研究1986.5

论北魏的社会性质高敏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4

中国封建社会始于魏晋解范传贤云南社会科学1991.3

试论魏晋到唐初封建田主阶级总揽想想的演变刘东辉求是学刊1991.2

魏晋南北朝阶级结构试析朱大渭六朝史论中华书局1996

唐代总揽阶级下落变动之研究毛汉光“国科会”研究汇刊1993.1

2.等级结构

(1)皇帝与贵族

北魏时期的“八部大东说念主”、“八大东说念主”及“六东说念主”简论张新武怀化师专社会科学学报1987.3

玄门与刘宋皇帝张国安社会科学阵线1990.1

魏孝文帝崇儒偏激家庭生活刘精诚北朝研究1990.1

南凉宗室源贺世家参政与北魏政事行为概述米海平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0.2

对于拓跋氏继统制的几个问题王滨生晋阳学刊1991.3

代东说念主集团的造成与发展——拓跋魏的国度基础康乐历史讲话文化研究所集刊61-31990.9

关陇集团婚配之研究——以王室婚配关系为中心毛汉光历史讲话文化研究所集刊61-11990.3

六朝建康皇家苑囿综述卢海鸣南京史志1991.1.2

魏晋南北朝禅让模式偏激政事文化配景周国林社会科学家1993.2

西晋皇族政事与八王之乱赵昆生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3.3

唐代皇位的承袭方式对国势兴衰的影响唐任伍史学月刊1990.5

唐代李姓的构偏激社会意旨秦夫、萧凡上饶师专学报1992.4

独孤氏兴衰史论——“关陇集团”政权中代北眷属个案研究之一宋德熹兴大历史学报21992.3

元魏显耀官僚之聚敛资财车传鼎兴大文史学报221992.3

魏晋之际门阀政事的雕残与皇权的重振薛军立汕头大学学报1994.6

两晋南北朝的贵族与饮食文化王波生意文化1996.3

“关陇集团”中代北外戚眷属的扮装与地位(上)宋德熹大陆杂志86-11993.1

“关陇集团”中代北外戚眷属的扮装与地位(下)宋德熹大陆杂志86-21993.2

隋唐五代的特殊贵族——二王三恪谢元鲁中国史研究1994.2

论北镇势力在西魏政权中的扩张——“关陇集团”权利结构演变之一检会吕春无垠陆杂志90-31995.3

(2)士族

东晋南朝侨姓高门之官吏——陈郡谢氏个案研究叶妙娜山东大学学报1986.3

试论桓温北伐与东晋门阀轨制王永平、戚云龙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86.4

试论南朝门阀田主地位的变化高诗敏安徽史学1986.6

东晋的建立与江东士族王志邦浙江学刊1987.5

论东晋门阀轨制田余庆北京大学学报1987.2

“士族”新论马欣许昌师专学报1987.2

瑯琊王氏眷属中身系两晋兴一火的三大东说念主物何兹全文史常识1987.10

从崔、卢二氏婚配的执意看北朝汉东说念主士族地位的变化刘驰中国史研究1987.2

从《颜氏家训》看颜之推对门阀士族颓风的批判陆静、蒙一丁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87.2

国外对六朝世族的研究述评金应熙、邹云涛暨南学报1987.2

论陶渊明阶级身分的变化:兼驳陶渊明为“士族田主”论王春来河北大学学报1988.1

瑯琊王氏政事地位研究卜宪群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8.1

试论国子学的创立与两晋门阀士族的造成张旭华郑州大学学报1988.4

瑯琊王氏与六朝文化卜宪群安徽史学1989.3

试论北魏的门阀士族与皇权的关系彭体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2

门阀田主的造成、特性、作用偏激崩溃郑欣魏晋南北朝史探索山东大学出书社1989

中村圭尔著《六朝贵族制研究》简介邓琦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10

东晋政事史研究的新成就:读《东晋门阀政事》陈苏镇史学史研究1989.4

魏晋南朝江东世家大族述论缪钺、方北辰文献1989.3

瑯琊王氏与六朝文化卜宪群安徽史学1989.3

南阳涅阳刘氏研究:南阳眷属史系列研究之一王大良南都学刊1989.3

从南朝出土墓志看南北士族关系罗宗真东南文化1989.2

也谈孝文帝与北魏门阀轨制孙如琦杭州大学学报1989.4

北魏孝文帝定汉东说念主姓族的模范问题李培芬中国东说念主民警官大学学报1989.2

北魏州中正在定姓族中的作用与地位——兼论孝文帝定姓族的意旨张旭华郑州大学学报1989.6

吴姓士族与东晋早期政事刘雪枫辽宁大学学报1990.6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田主产生和兴盛的原因周怀聪中学历史教学1990.4

东晋门阀与儒学李书吉晋阳学刊1990.2

东晋门阀政事散论黄正藩、田泽滨苏州大学学报1990.1

官品、封爵与门阀士族杨光辉杭州大学学报1990.4

吴姓士族与东晋早期政事刘雪枫辽宁大学学报1990.6

对于瑯琊王氏的几个问题王大良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0.1

论十六国胡族政权中的汉族田主刘幼生晋阳学刊1990.3

论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之组成王大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0.1

南阳顺杨范氏研究:南阳眷属史系列研究之二王大良南都学刊1990.5

论世家贵族田主阶级的造成陈长琦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2

《东晋门阀政事》介评卜宪群中国史研究动态1990.2

十年来国内门阀士族研究综述安群中国史研究动态1990.2

魏晋南朝世族对国度权力中心的作用方式陈长琦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3

简析东晋世族官吏特性李琼英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3

中国中古士族与国度的关系甘怀真新史学2-31991.9

山东士族入关房支与关陇集团的合流偏激复归刘驰北朝研究1991.1

颍川长社钟氏眷属研究谢文学许昌师专学报1991.2

论南朝襄阳的晚渡士族陈琳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4

《南北朝王谢元氏世系表》王氏世系订补王瑞功文献1991.4

曹操与世族关系检会封海清昆明师专学报1991.2

试论士族门阀轨制的雕残李靖扬沈阳训诲学院学报1991.1

《博陵崔氏个案研究》评介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续编中华书局1991

朱门政事在南边的移植——王导的“愦愦之政”吴鉒鉒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2.2

东晋门阀与形而上学李书吉山西大学学报1992.4

门阀“贵族”主管及“清”的理念(日)葭森健介文史哲1993.3

论南朝宋皆时期的“士庶天隔”王铿北京大学学报1993.2

魏晋之际名士风范的两面性李凭文献1993.3

西晋清谈的误国与东晋士族的抖擞秦永洲山东大学学报1993.4

论汉唐间豪族田主的两重性简修炜学术月刊1993.1

南朝琅琊王氏的婚宦与地位的嬗变高诗敏江海学刊1993.4

西晋士族误国与东晋士族的抖擞秦永洲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3.4

东晋士族的雕残偏激对文化史的影响陈明烟台大学学报1994.1

南朝世家大族衰一火论牛贵琥山西大学学报1994.4

门阀政事·门阀不雅念付永聚皆鲁学刊1994.6

论两晋之际的华夏势族王大良许昌师专学报1994.4

论门阀轨制的覆没李克玉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4.2

临沂士族与民族文化安作璋、王克奇文史哲1995.6

南北士族之争与吴文化的转型徐茂明苏州大学学报1995.2

论刘宋战功眷属的三种类型陈琳国中国史研究1995.2

西晋的崩溃与门阀的分化杨德炳武汉大学学报1995.3

两晋南北朝门阀的特征乌廷玉史学集刊1995.1

魏晋南北朝士族的造成孙立群历史学习1996.1

东晋南朝王、谢两大侨姓士族兴衰探析张兆凯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6.1

吴姓士族与东晋政事李培芬晋阳学刊1996.2

西晋门阀总揽集团中的古老性邱少平益阳师专学报1996.1

80年代以来魏晋南北朝大族个案研究综述容建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4

六朝时期太湖南岸的振兴和大族文化征象余方德江南论坛1997.10

梁安郡历史与王氏眷属廖大珂海交史研究1997.2

从考古而已看六朝谢氏眷属的兴衰罗宗真东南文化1997.4

从婚配论东晋南朝门阀轨制的兴衰吴成国江汉论坛1997.9

东晋琅琊王氏眷属述略刘长旭历史教学1997.11

试论魏晋关中士族张晓连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8.1

世族势力之复兴与曹睿顾命大臣之变易王永平扬州大学学报1998.2

三国“吴四姓”考释张承宗江苏社会科学1998.3

论六朝吴中顾陆朱张四姓吴长庚上饶师专学报1998.4

魏晋南北朝弘农杨氏的发展说念路陶新华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2

两晋之际士族移徙与“门户之计”浅论杨洪权武汉大学学报1998.1

北魏前期朔方世族“以夷变夏”的历程孔毅中国史研究1998.2

北魏、隋、唐初的士族政策与政事纪律的变迁史睿都门师范大学学报1998.3

略论南朝士庶政事势力之消长韩雪辽宁大学学报1998.5

士族轨制的兴衰杨敏、仰传光枣庄师专学报1999.2

魏晋南北朝琅琊王氏眷属研究(下)——宋皆梁陈时期及北朝王汝涛、王晓红临沂师范学院学报1999.2

魏晋南北朝江南士族之心态嬗变偏激文化意旨徐茂明学术月刊1999.12

魏晋时期门阀士族的非正常花费冯雁辽宁师专学报1999.6

论南朝皆梁士族对政事变局的回应孔毅重庆师范学院学报2000.3

从魏晋之际官僚贵族世及特权的法律化轨制化看士族门阀轨制的确立与发展马志冰中国文化研究2000.1

魏晋南北朝士家豪族的扮演艺术花费刘爱文绍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6

六朝谢氏世系新考莫说念才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4

简论谢安谭清早、刘军松辽学刊2000.6

北朝河间邢氏研究高诗敏许昌师专学报2000.6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世家大族阎爱民中国社会史论湖北训诲出书社2000

论南朝皆梁士族对政事变局的回应孔毅重庆师范学院学报2000.3

“吴四姓”非“东吴四姓”辨:与张承宗先生商榷张旭华、王宗广云梦学刊2000.4

吴姓士族与刘宋开国孙中旺苏州大学学报2000.3

唐代士族偏激雕残吴宗国唐史学会论文集1986

简论唐代山东旧士族李光霁唐史学会论文集1986

对于唐代门阀士族势力消长问题的检会田庭柱唐史学会论文集1986

门阀轨制瓦解原因新探张邻唐史学会论文集1986

门阀士族兴衰的压根原因及士族在唐代的地位和作用胡如雷唐史论丛31987

略论隋文帝打击士族李克玉闽南大学学报1987.4

隋炀帝营建东都与山东士族童毅之历史教学1987.3

论唐朝士族与南北朝士族的差别乌廷玉历史教学1987.4

对于唐代士族问题的拙见何灿浩宁波师范学院学报1987.1

对于唐代士族田主阶级的几点相识陈玉峰洛阳师专学报1987.4

唐代士族田主的衰一火过程——几件敦煌谱书的启示林立平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1

论唐代谱学孔永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7.4

试论谱学与姓族文化——读《新唐书·柳冲传》后郑敬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7.4

唐代《氏族志》与《姓氏录》相比刍议魏明孔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87.3

辨牛李之争与士庶接触的关系王炎平四川大学学报1987.2

唐代的论式眷属偏激源流陈灿国中国史研究1987.2

唐代的门荫张泽咸文史27

对于武则天“打击士族”的性斥责题高光晶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3

南朝世族寒门政权之挪动林瑞翰台湾大学历史学报1988.5

由世族兴衰看中国中叶的社会变迁邱添生第一届国际唐代学术会论说文集1989

唐代后半期门阀与宦官的关系宋德熹晚唐社会与文化1990

唐代政事史研究中的士族庶族问题黄永年新史学1-41990.12

论安史乱后河北地区之社会与文化——举在籍大士族为例毛汉光晚唐的社会与文化1990

论隋唐时期东西田主集团关系王大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4

唐代门阀政事初探郑伟鹏丽水师专学报1991.3

中国中古士族与国度的关系甘怀真新史学2-31991.9

文治与中兴:唐代士族之再评价颜晨华学术月刊1992.2

唐代李姓的组成偏激社会意旨秦夫肖凡上饶师专学报1992.3

论“李氏将兴”:隋末唐初山东豪杰研究之一李锦绣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4

唐代门荫制与科举制的消长关系杨西云南开学报1997.1

抵制·渴想·独揽:论唐代士族对科举的多重立场尹富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5

北周、隋、唐初的士族政策与政事纪律的变迁史睿都门师范大学学报1993.8

唐代关中的文学士族李浩文学遗产1999.3

敦煌文献所见关中姓望史料钩沉李浩文献1999.1

“关中郡姓”辨析李浩历史研究2000.5

地域分野难以定义党派之争:《从士族郡望看牛李党争的分野》商榷王立平历史研究2000.4

(3)选举与官僚

两晋南朝入仕说念路研究之一:两晋南朝的平直入仕罗新本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4

五胡政权中的汉族士大夫的作用偏激历史地位王希想兰州学刊1986.3

两晋南北朝的官俸朱大渭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4

魏西晋期间的九品中正制胡宝国北京大学学报1987.1

东晋南朝期间的九品中正制胡宝国中国史研究1987.4

两晋九品中正制与选官轨制陈琳国历史研究1987.3

东晋南朝期间的九品中正制胡宝国中国史研究1987.4

两晋南朝的秀才、孝廉举罗新本历史研究1987.3

论诸葛亮的官吏考绩法边牛汉、张达昌辽宁播送电视大学学报1987.3

两晋南北朝官员致仕刍议朱大渭中国史研究1987.1

北魏资荫制偏激渊源陈琳国粹术月刊1987.4

南朝典签轨制剖析周兆望江西大学学报1987.3

论南朝“典签”余世明贵州大学学报1988.4

略论北魏选官模范的演变杨希珍山东社会科学1988.5

从任官及乡品看魏晋秀孝察举之地位阎步克北京大学学报1988.2

北魏的中正选官轨制杨希珍山东大学学报1989.2

北魏的查责推举轨制杨希珍文史哲1989.5

六朝选官轨制述论余行迈、魏向东江海学刊1989.1

两晋门荫轨制刍议张兆凯中国史研究1989.4

北魏、北皆监察轨制的变迁陈琳国北朝研究1990.总3

北魏“停年格”述论周兆望江西大学学报1990.1

魏晋南朝时期的资品与官品陈长琦历史研究1990.6

魏晋南朝官职中的言秩和不言秩汪征鲁历史研究1990.6

西魏北周与东魏、北皆的封爵制探讨高敏北朝研究1991.总4

西魏北周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偏激作用张旭华北朝研究1991.总4

试论魏晋南朝父母官吏的考课陈琳国许昌师专学报1991.2

北皆秩禄制中的按劳因素李中林内蒙古社会科学1991.5

东晋南朝的官僚做生意孙玉琴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1.4

北周隋唐的散官与勋官陈苏镇北京大学学报1991.2

对于曹魏九品中正制的几个问题张旭华郑州大学学报1991.3

北魏官吏考课轨制述略杨普罗甘肃社会科学1992.4

南北朝时期门荫入仕轨制的特色偏激演变张兆凯求索1993.4

六朝时期的上品与起家官品张旭华历史研究1994.3

萧梁经学生策试轨制考述张旭华史学月刊1994.6

十六国选举轨制刍议高蕴华内蒙古师范学院学报1995.3

郡国大中正考罗新本历史研究1994.5

孙吴封爵轨制商探陈明光中国史研究1995.3

《晋书·李含传》中所见魏晋选官轨制罗新本天府新论1996.2

论魏晋时期的清途与非清途两大任官体系张旭华许昌师专学报1995.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秀才和孝廉考试卢开万武汉大学学报1995.5

魏晋九品官东说念主法再探讨陈长琦历史研究1995.6

北魏父母官吏考课轨制述论杨钰侠中国东说念主民大学学报1997.6

南朝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偏激作用张旭华中国史研究1998.2

试论魏晋南朝选官重才渐重于重德宁映霞河南大学学报1999.4

试析南朝典签轨制王丽芬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0.5

曹魏侍中考释赵昆生许昌师专学报2000.6

从邢劭《酬魏收冬夜直史馆诗》看北皆史官的职业与生活牛润珍光明日报2000.3.24

邢邵酬魏收诗响应北皆史官的职业与生活吗牟发松光明日报2000.6.2

唐代门荫轨制考论田廷柱历史教学1986.3

唐代的门荫张泽咸文史27

论唐代翰林学士院之沿革偏激政事影响赵康学术月刊1986.10

唐代文吏铨选轨制刍议李雪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1

唐代荫任之研究毛汉光中国史研究动态1987.6

唐代的科举轨制乌廷玉社会科学阵线1987.1

我国科举轨制浅析曲万法中国行政照料1987.8

我国最早的军官选拔轨制——武举苟鹏文史杂志87.3

唐代翰林学士考述李雪富贵州大学学报1987.9

略述眷属主义对唐朝官制的影响魏承恩历史教学问题1987.1

唐代监督轨制浅探刘太祥南都学坛1987.2

唐代官吏考课轨制焦冠军表面月刊1987.7

略谈唐代的俸禄迟乃鹏文史常识1987.7

再析唐代官员俸料钱的财政来源刘海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4

唐代的立法与唐代的吏治常俊山学术界1987.5

从《太平广记》看唐代吏治魏承恩河北学刊1987.5

唐代的蕃将陈志学历史常识1987.3

唐代进士风气涟漪之成因及影响卓遵宏唐代进士与政事“国立编译馆”1987

唐代武举述论陈志学四川大学学报1988.4

唐代武举小考盛奇彦山东大学学报1988.2

唐代官吏致仕轨制的兴废李汉桥党政干部论坛1988.3

盛唐之治与官吏任用轨制刘太祥南都学坛1988.1

唐代官吏考核轨制述评刘钰石油大学学报1988.4

科举轨制与盛唐常识阶级的红运任爽历史研究1989.4

唐代制举述略丁爱华表面学刊1989.5

唐代流外官名例试释任士英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89.4

谈谈隋代官府做生意和官吏商东说念主化陈新元商品阐明论坛1989.2

论唐代后期的“官商合流”王林善晋阳学刊1989.3

唐代官员做生意问题浅析王灵善山西大学学报1989.3

隋唐政权中南朝旧族之作念官凭藉与蹊径毛汉光第一届国际唐代学术论文集1989

唐代的武举潘孝伟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0.1

唐代秀才科存废与秀才神志的演变刘海峰中国史研究1990.1

唐代后期表里官主要经济收入对比:唐代表里官轻重问题研究李燕捷晋阳学刊1990.1

唐代的职分田轨制研究翁俊雄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0.4

唐安史兵兴后到大历制俸时官俸探析王振芳山西大学学报1990.3

论翰林学士与中晚唐政事王永平晋阳学刊1990.2

近十年来唐代东说念主事照料轨制研究述评刘太祥南都学坛1990.2

唐代开元年间用东说念主轨制和政府机构的改革刘磐修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2

唐代文吏轨制的发展高凤林文献1990.3

唐都宰相轨制简论薛贻康皆鲁学刊1990.1

略论唐朝宰相的设选薛贻康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0.3

中唐宰相轨制的变化及影响郑强胜河北学刊1990.6

中唐之际三省核心体制的解体袁钢争鸣1990.2

中唐宰相轨制的变化偏激影响郑强胜河北学刊1990.6

唐代的选东说念主与官阙宁欣东说念主文杂志1991.5

唐代科举和铨选轨制中的糊名暗考杨希义学术月刊1991.3

论唐代荐举轨制刘太祥许昌师专学报1991.2

唐代铨选轨制的完善实时弊宁欣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1.4

唐后期铨选轨制的演进刘海峰厦门大学学报1991.1

唐**试糊名肇端时刻再析刘海峰学术月刊1991.11

唐代科举制的文化内涵初探陈玄荣表面学习月刊1991.9

唐代的翰林学士与宰相程宗才史学月刊1991.5

论唐代谏官轨制李莉行政照料研究1991.2

唐代吏部科目选黄正建史学月刊1992.3

试论唐前期官员俸料钱与国度财政的关系陈光明史林1992.1

唐代官员宴集的类型偏激社会职能黄正建中国史研究1992.2

试论唐代的科举轨制与一又党之争马炎心许昌师专学报1992.4

唐代所谓“进士”多非进士丁鼎文史常识1992.8

唐代致仕轨制新论侯仰军历史教学1992.6

唐代进士科举与唐代诗东说念主乔以钢河南训诲学院学报1993.1

唐代选官研究何兹全文献1993.4

试论唐代举士与选官的分合宁欣晋阳学刊1993.1

唐代门荫与选官宁欣中国史研究1993.1

唐代总揽阶级父子间官职类别之变动中正派学学报·东说念主文分册41993.10

两唐书苛吏传析论辅仁历史学报51993.12

武则天与新进士阶级万绳楠中国史研究1994.3

从进士科看唐代科举制的时弊韩宾娜松辽学刊1994.3

唐代俸禄与表里官之轻重李燕捷1994.5

唐代文东说念主的入宦蹊径程遂营河南训诲学院学报1994.3

唐代官吏考课轨制宿志丕都门师范大学学报1994.1

唐代官吏照料体制述评宁欣光明日报1994.4.4

唐代惩治官吏赃罪的特性周东平厦门大学学报1994.1

从唐**试中的作弊方式看唐宋时期的社会变革易禾文史常识1994.2

论唐“以法治吏”覃守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1

唐代科举轨制的时弊与衣冠子弟的入仕选举张兆凯益阳师专学报1995.1

论唐代宰相籍贯的地舆分散华林甫史学月刊1995.3

论初唐文东说念主的干谒方式葛晓音唐研究11995

谈唐代对官吏赃罪的惩治侯雯都门师范大学学报1996.2

唐代五品官以上文吏的选任高凤林文献1996.3

唐代文吏晋升轨制刘太祥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3

官品服色制与唐东说念主的色调不雅纳春英宁夏大学学报1996.2

略论唐代的制举与殿举赵文润唐都学刊1997.1

试论唐代福建科举王圣洪福州师专学报1996.4

武则天称帝和选士轨制政策的革新:评科举殿试的历史作用叶哲明台州师专学报1997.1

唐宦途结构述要楼劲李华兰州大学学报1997.2

唐代的官吏铩羽偏激成因杨荫楼皆鲁学刊1997.3

科举轨制存废的历史检会谢俊好意思历史教学问题1998.4

隋唐间考课与监察轨制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与时弊杨希义、翟麦玲西北大学学报1997.3

隋**课轨制述略袁刚烟台大学学报1997.3

唐代职官的考核与监察黄冬云南通师专学报1997.2

唐代秀才科考论余子侠历史研究1997.5

对于唐初科举轨制的几个问题侯奋发索1997.6

唐代举子登第录取等级考王勋成兰州大学学报1997.4

“韩门弟子”与中唐科举刘海峰漳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3

论永徽至天宝年间的科举改革:兼论唐代科举的定型化问题侯力湘潭大学学报1997.6

唐代公文轨制研究张启安档案学研究1997.4

唐代的南选轨制戴显群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8.3

唐代南选与岭南溪洞豪族王承文中国史研究1998.1

唐代官吏致仕与国度政事之关系张羽琼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1

唐代行贿征象初探王雪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1

唐代科举轨制偏激运作的演变翁俊雄中国史研究1998.1

试论唐代的科举轨制与一又党之争尹建伟青海师专学报1998年.增刊

对于晚唐科举轨制的几个问题侯力浙江学刊1998.4

唐代家学与科举应考训诲侯力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1

唐代打击官吏做生意渔利的法律端正洪学伙安徽大学学报1998.4

《癸酉年至丙子年敦煌县平康乡官斋籍》之研究雷绍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2

唐代秀才科的存废刘海峰历史研究1999.1

试论唐代科举制的利弊韦好意思日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99.增刊

略论唐代的科举、任官轨制与书道艺术凌家民朔方论丛2000.4

唐代德宪两朝翰林学士考论傅璇琮文学遗产2000.4

唐代忠孝问题探讨:以官僚士大夫阶级为中心朱海武汉大学学报2000.3

论唐朝官员致仕的形式和致仕后的行为郑春生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9.6

试析唐代文吏武将信服安史叛军的原因马晓丽东岳论丛2000.3

唐代俊士科辨析刘海峰中国史研究2000.2

略论唐五代东说念主士录取东说念主士偏激特性何郭铧、林剑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0.4

(4)士东说念主

五胡政权中汉族士大夫的作用及历史地位王希想兰州学刊1986.3

略论河西学者在拓跋族封建化中的作用与地位施光明兰州学刊1987.1

汉族士东说念主与北魏淹没朔方罗嗣忠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1

魏晋风范论赵克尧复旦学报1988.1

唐代常识分子的不雅念变革葛承雍东说念主文杂志1988.6

从陶渊明的退藏看魏晋士东说念主的价值不雅欧阳小桃九江师专学报1988.1

魏晋名士服药释刘康德复旦学报1989.6

论“辛、陈、杜、赵”——曹魏颍川士东说念主研究乔丽宾许昌师专学报1989.4

魏晋文人风范论霍庆华陋铭表面家1990.3

试论魏晋之际士东说念主之当然安逸不雅王丽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3

“苟且安逸”——“魏晋风范”浅议王群力辽宁大学学报1990.2

北朝的经学与儒者孔毅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3

阮籍东说念主格的双重性偏激想想文化意旨高晨阳山东大学学报1990.3

论崔浩的历史地位偏激死因曹说念衡阴山学刊1990.1

再论崔浩许殿玺北朝研究1990.1

魏晋名士风貌简论孔毅许昌师专学报1991.1

汉晋之际的汝颍名士胡宝国历史研究1991.5

文化黯然:魏晋清谈玄风的归宿颜晨华江苏社会科学1991.3

三国时期东说念主才征象漫论彦铮东说念主才科学研究1991.1

汉族士大夫与北魏政权欧阳小桃江西社会科学1991.2

吴地东说念主士与东吴兴一火张承宗苏州大学学报1991.4

拓跋珪至元宏时期北魏汉族士东说念主的地域特征黄云鹤佳木斯师专学报1991.3

梁季入北文东说念主述略钟涛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3

正始士东说念主心态窥探张振龙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2.3

简论张宾郑显文松辽学刊1992.1

北朝常识分子的不雅念变革——兼与葛承雍先生商榷孔毅晋阳学刊1992.3

简论魏晋形而上学和魏晋东说念主的觉醒高建立许昌师专学报1992.4

从竹林七贤看魏晋之际名士的政事心态郭熹微文史哲1992.1

略论魏晋文人的“三不灭”精神吉定南通师专学报1992.2

汉魏晋士东说念主同乡关系考论刘增贵大陆杂志84-11992.1

汉魏士东说念主同乡关系考刘增贵大陆杂志84-21992.2

正始士东说念主心态窥探张振龙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2.3

简论魏晋形而上学与魏晋东说念主的觉醒高建立许昌师专学报1992.4

开脱偏激限制:魏晋形而上学与东说念主的开脱杨国荣学习与探索1993.3

从《世说新语》看两晋名士文东说念主东说念主格分裂张建华宁夏社会科学1993.2

略论魏晋南北朝隐士生活郑训佑云南训诲学院学报1993.1

崔浩之死何兹全文史哲1993.3

陶渊明仕隐心态试评张蕾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3.4

对于东晋南朝清议的几个问题——与周一良先生商榷张旭华郑州大学学报1993.1

汉末至魏晋文东说念主心态转变与东说念主生择向刘昌明学术月刊1993.5

浊世麻烦中的自我觉醒——魏晋南北朝文东说念主士大夫心态今论赵东拴蒲峪学刊1993.1

论政事生活中的王羲之曹文柱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3.1

魏晋之际名士风范的两面性李凭文献1993.3

魏晋风俗的草创者马融韦一殷都学刊1993.3

江南容许与六朝名士孔定芳咸宁师专学报1993.4

汉末魏晋的名士风范姜广辉河北学刊1994.3

东晋南朝间隐士的经济和生活景色何锡光文史常识1994.1

死神与酒神:魏晋名士活命相识剖析郑训佐东岳论丛1994.3

论诸葛亮的古代常识分子特质梅铮铮社会科学研究1994.4

皆梁士族文东说念主东说念主格刍议阎采平历史研究1994.2

试论魏晋士东说念主的落拓风貌汤其领苏州大学学报1994.4

魏晋南朝士大夫精神生活述论刘静夫中国史研究1994.3

颍川谋士群与曹操政权孟繁治郑州大学学报1994.4

建安士风论孙明君甘肃社会科学1995.1

东晋名士与玄佛合流孔毅求索1995.5

汉晋名士价值不雅念的演变孔毅皆鲁学刊1995.2

东魏北皆的文人偏激红运孔毅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5.1

论嵇康之死唐先武安徽训诲学院学报1995.4

略论魏晋风范于联凯临沂师专学报1995.2

魏晋和晚明东说念主的想想解放高建立盐城师专学报1995.2

魏晋清谈略论张叔宁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4.4

试论刘徽在国际上的影响孙永旺淄博师专学报1996.2

魏晋《高士传》与中国隐逸文化朱子仪中国文化研究1996.2

魏晋南北朝士大夫的不菲性偏激历史地位(日)葭村推介,吴少珉、程有为译北朝研究1996.1

论魏晋名士对于联想东说念主格的表面与实践孔毅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2

魏晋名士形而上学联想的生活伸开周学军史林1997.3

试论汉魏时期颍川士风的期间特征孟繁治、李昱皎郑州大学学报1997.4

六朝文东说念主伶仃心态浅析李正春铁说念师范学院学报1997.2

魏晋形而上学名士联想生活的伸开周学军史林1997.3

难以“忘情”与魏晋士东说念主的东说念主生伤痛:读《世说新语》札记高建新、张维娜语文学刊1997.3

江东士东说念主与陈敏之乱关系考实王永平江海学刊1997.1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东说念主心态曹扬江苏训诲学院学报1997.3

魏晋东说念主文精神流变形态与轨迹高浦棠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4

略论汉魏时期的巴蜀派系陈国灿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7.4

魏晋南北朝士服散之风气沈明得中兴史学31997.5

论魏晋士东说念主落拓之因司马俊莲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5

唐代使幕文东说念主心态试析戴伟华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3

略论魏晋南北朝隐逸与士东说念主园林马晓京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2

六朝时吴兴沈氏文东说念主的崛起与发展嵇发根湖州师专学报1998.1

论魏晋东说念主格的虚静与躁动李建中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4

魏晋士风与两性关系夏清瑕湖南大学学报1998.4

魏晋名士嗜酒原因浅析邱少平益阳师专学报1998.4

魏晋南北朝的庄园予以士东说念主的联想李红艳宁夏大学学报1999.2

魏晋南北朝诗东说念主的生命相识偏激成因刘庆华广东社会科学1999.3

论魏晋六朝士东说念主的清净之界吴娟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9.2

魏晋南北朝诗东说念主的生命相识偏激成因刘庆华广东社会科学1999.3

魏晋士东说念主春联想东说念主格的探索胡献忠殷都学刊1999.2

魏晋名士风骚邱少平益阳师专学报1999.1

魏晋文东说念主自我宗旨研究张春明盐城师专学报1999.1

魏晋士风孙立群、刘长旭中国社会史论湖北训诲出书社2000

魏晋士风造成的远因金富军晋阳学刊2000.1

谈魏晋风范与士者心态张腊梅辽宁师专学报2000.1

论诸凉入魏东说念主士对北魏的政事、军事孝顺陆离敦煌学辑刊2000.1

南朝东说念主士之北奔与江左文化之北传王永平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1

陶渊明念书“不求甚解”与魏晋学风之变化袁伯诚固原师专学报2000.5

南朝名士的情理之争徐国荣文史哲2000.3

魏晋南北朝时期隐士素质分析王记录殷都学刊2000.1

唐代的学士牛致功社会科学阵线1987.1

唐代翰林学士考述李雪富贵州大学学报1987.9

略论唐后期士大夫与南边文化王振芳山西大学学报1987.3

唐代常识分子的不雅念变革葛承雍东说念主文杂志1988.6

略论唐代士东说念主的隐居念书宋大川史学月刊1989.2

唐代安徽进士考补张宪华学术界1989.5

唐代东说念主才群体的特征偏激局限性李岩呼兰师专学报1989.3

中唐至两宋士大夫的生活艺术王毅中国东说念主民大学学报1989.2

论唐代士风与文学台静农静农论文集台北联经出书功绩公司1989

论翰林学士与中晚唐政事王永平晋阳学刊1990.2

江西文学界在唐代崛起刘珈珈江西训诲学院学报1991.2

唐代文东说念主入幕成风的原因杨国宜、陈慧群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1.3

唐代幕府文东说念主的境遇杨国宜、陈慧群天府新论1991.5

唐代隐士流变略论任爽学习与探索1991.6

唐代的翰林学士与宰相程宗才史学月刊1991.5

唐东说念主念书山林古刹之风俗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台北联经出书功绩公司1991

唐代社会与元白文学集团关系之研究马铭浩台北学生书局1991

诗情与幽境——唐代文东说念主的园林生活侯乃慧台北东大文籍公司1991

李白的侠客形象王国璎中国文哲研究集刊31993.3

隋唐东说念主文化素质高度发展的原因苟利军、江润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4

唐代隐士略论皆涛山东大学学报1992.1

唐代文东说念主的园林不雅汉德宝山西文献1992.6

唐代文东说念主政事想想的转变程遂营史学月刊1994.6

武则天与进士新阶级万绳楠中国史研究1994.3

唐代文东说念主的入宦蹊径程遂营河南训诲学院学报1994.3

隋代江南士东说念主的浮沉王永平历史研究1995.2

唐代文东说念主政事想想的转变程遂营史学月刊1994.6

南唐士东说念主魏良弢江苏社会科学1995.2

唐代国势与士风转变萧平学南昌大学学报1996.2

唐代文东说念主的政事红运求因程遂营史学月刊1996.1

唐代使幕文东说念主心态试析戴伟华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3

河西士东说念主在北魏的政事待遇偏激文化影响郭锋唐研究21996

唐开元中前期士风之变杜晓勤中国史研究1997.1

开元天宝年间文东说念主入仕方镇论唐春生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7.3

唐太宗与东南文东说念主李湜中国史研究1997.2

韩愈日常生活研究黄正建唐研究41998

试析唐代幕府文东说念主的历史作用盛菊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1998.4

盛唐“文儒”的造成和因循想想的滥斛葛晓音文学遗产1998.6

唐代士大夫的阴霾心思:谈韩愈诛讨“妒忌”的几篇檄文张成扬扬州训诲学院学报1999.2

馆阁学士与唐太宗朝的文化及学术唐春生重庆师范学院学报2000.1

柳宗元的东说念主生说念路对于中国士东说念主的象征意旨陈松柏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唐宋时期的“士东说念主做生意”征象陈秀宏皆皆哈尔大学学报2000.6

(5)庶族、寒门

曹魏时期敦煌豪族的扩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李聚宝兰州学刊1987.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南中“大姓”与“夷帅”何斯强想想阵线1987.5

论两晋田主阶级贪欲和权势欲的两重性简修炜河北学刊1987.4

南朝时期的将门郑敬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7.6

辨牛李之争与士庶接触的关系王炎平四川大学学报1987.2

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开国度与大族之间争夺管事东说念主民的接触郑欣山东社会科学1988.2

论梁代江湘交广诸州豪强的兴起张国安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2

刘勰出身于庶族说献疑:与王元化先生商榷曹基础学术研究1989.3

两晋之际代北豪强酋帅崛起述论朱大渭文史89,总31

崛起微贱的宋武帝刘裕陶易文史常识1990.6

宋孝武帝上台与南朝寒东说念主之得宠何德章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3

试论南朝至唐寒东说念主政事集团化过程中的几个问题夏毅辉湘潭大学学报1991.4

试论陈霸先的出身与用东说念主张国安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4

论梁陈之际的江南土豪何德章中国史研究1991.4

梁末陈初的南川酋豪欧阳小桃争鸣1992.2

唐代百姓阶级的文化素质初探吴枫、郑显文社会科学阵线1993.1

东晋南朝时期岭南地区的土豪酋帅偏激与中央政府的关系——附论陈霸先崛起的原因与配景吴慧莲淡江史学51993.6

论汉唐间豪族田主的两重性简修炜学术月刊1993.1

南朝宋皆时期“寒东说念主掌秘要”王铿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1

南朝时期的雍州中基层豪族张琳武汉大学学报1997.6

唐朝吐鲁番占领沙州时期的敦煌大族刘志安中国史研究1997.3

程度的强化与基础的脆弱:史论寒东说念主政事下的南朝皇权何祖敏广东社会科学1999.6

南朝世族寒门政权之挪动林瑞翰台大历史学报141988.5

(6)个体农民

相关魏晋南北朝时期佃客的几个问题简修炜、张耕华江海学刊1987.3

农业劳能源与三国两晋南北朝田制的变化关系何应镠河北学刊1987.1

对于封建社会形态的表面与唐代自耕农的性质宋家钰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1989

三国时期的自耕农经济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学苑出书社1999

论魏晋南北朝的雇佣管事者刘汉东中国史研究1990.4

唐代的“实封家”与“封户”马俊民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6.3

浅叙唐代营田户殷崇浩江汉论坛1986.3

隋唐均田、租庸调制下的逃户问题杨际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4

唐代田主庄园中雇佣管事者的几个问题陈良文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4

小农经济的停业与开元盛世的好景不常叶哲明台州师专学报1988.2

唐代的地皮租佃关系唐任伍史学月刊1996.4

两晋之际流民对河西发展的影响杨红伟甘肃社会科学1999.6

(7)商东说念主及工商管事者

六朝商税考郑有国福建论坛1987.2

试论南朝生意的几点变化张兆凯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2

唐代过所文告中所见的作主说念主与老板程喜霖敦煌吐鲁番文告初探二编1990

东晋南朝的官僚做生意孙玉琴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1.4

北朝山西官营手工业杨纯渊晋阳学刊1991.2

试论唐代的私东说念主雇佣关系——兼评唐代成本主义萌芽说林立平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1991

十六国官营手工业初探刘弛中国史研究1993.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商品组成与经营方式张旭华郑州大学学报1996.1

试论唐代商东说念主社会地位的变化偏激限定理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4

论唐代后期的榷盐与盐商王林善山西大学学报1988.3

试论唐政府与专卖商的关系陈衍德学术月刊1988.6

唐代匠役散札辛也中国史研究1988.1

试论唐政府与专卖商的关系陈衍德学术月刊1988.6

唐宋时期商东说念主社会地位的演变林立平历史研究1989.1

唐代草市略论:以长江中游地区为重点牟发松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4

唐代的邸店梁中敏汉中师范学院1989.3

论唐代后期的“官商合流”王林善晋阳学刊1989.3

论唐代私东说念主手工业、生意部门中的经营照料形式冻国栋许昌师专学报1989.1

唐代商东说念主社会地位的变化偏激意旨邹国慰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2

唐代官员做生意问题浅析王林善山西大学学报1989.3

吐鲁番出土文告所见唐代前期的工匠冻国栋敦煌吐鲁番文告初探二编1990

试论唐代商东说念主阶级政事相识的擢升薛平栓东说念主文杂志1991.6

浅论唐代官府工匠的身份变化魏明孔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4

论唐代商东说念主的政事地位王灵善山西大学学报1992.1

六朝官营手工业的照料和管事者地位的变化邱敏南京社会科学1992.4

唐代的中小商东说念主与商品经济薛平拴晋阳学刊1992.2

唐代和雇及对官私手工业的影响李鸿党山西大学学报1992.2

浅论开元天宝以后的长安商东说念主与禁军薛平拴唐都学刊1992.3

论唐代商东说念主的政事地位王灵善山西大学学报1992.4

后周世宗、柴荣出身商东说念主考孙继民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92.4

唐代官府手工业的类型偏激照料体制的特性魏明孔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3

“大唐商东说念主”李延孝与九世纪中日关系黄约瑟历史研究1993.4

论唐代的胡商薛平拴唐都学刊1994.3

唐代过所与胡汉商东说念主贸易程喜霖西域研究1995.1

唐代的外商介永强晋阳学刊1995.1

唐代商东说念主经营方式的多少变化薛平栓浙江学刊1995.2

唐代“抑工商”国策与“重商”不雅念的对立唐任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3

唐诗中的商东说念主肖文苑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5.1

唐五代敦煌手工业研究郑炳林敦煌学辑刊1996.1

论唐代商东说念主的社会地位高文鸿阴山学刊1997.1

唐代工生意者婚配景色初探李志生东说念主文杂志1997.7

唐宋时期茶商成本的通顺形态孙宏升云南训诲学院学报1999.6

试论唐代船商的社会生活谷更有云南大学学报2000.6

唐宋时期政府生意政策的变化戴顺祥、邵兰想想阵线2000.1

唐宋以来的经纪东说念主与田宅典当买卖陈明广、毛蕾中国史研究2000.4

试论唐代国外贸易的照料刘玉峰山东大学学报2000.6

盛唐手工业简论王双怀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1

唐宋时期私营企业的多少特性偏激成因徐东升东南学术2000.3

(8)士家、军户

试论魏晋的质任制周士龙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7.3

南朝的将门郑敬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7.6

西魏府兵史论毛汉光“中研院”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58-31987

曹魏士家轨制的造成陈玉屏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3

论曹魏士家制的变化偏激阶段性刘汉东许昌师专学报1988.4

南朝时期兵户轨制雕残原因试探周士龙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89.3

曹魏士家轨制的造成与演变高敏历史研究1989.5

北魏末军户制的雕残朱大渭中国史论丛第三辑

北魏镇兵考略施光明大庆师专学报1990.3

略论北魏镇兵的多少变化施光明北朝研究1990.1

论北朝后期的武川军东说念主集团黄昌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0.5

北魏糟蹋诸部问题考实李凭历史研究1990.2

十六国时期胡族队列的给养旷天伟江西大学学报1990.4

六朝兵役轨制述论安广法江海学刊1991.6

北魏镇兵身分与地位的变化偏激原因探析施光明宁夏训诲学院银川师专学报1990.2

魏晋南北朝军户考侯家驹汉学研究8-21990.12

十六国时期士家兵户说考辨旷天伟青海社会科学1991.1

论十六国时期胡族政权的兵役旷天伟兰州大学学报1991.1

十六国及北朝兵户的检会刘汉东北朝研究1991.总4

孙吴兵户轨制述论周士龙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1.4

两晋时期兵户制考略高敏江海学刊1992.6

从士兵来源看曹操军事力量的发展偏激雕残方诗铭中国史研究1993.1

论曹魏典农官的从属关系和士家的地位马植杰史学月刊1993.4

《北皆书》斛律传中所见北皆私兵制朱雷武汉大学学报1995.5

魏晋士家放假轨制考论陶新华中国史研究1999.2

(9)宦官

试论北魏宦官轨制冷冬汕头大学学报1988.1

论唐代的宦官政事冯辉求是学刊1987.4

唐代的宦官黄永年文史常识1987.4

唐代的宦官擅权彭延文历史学习1987.1

唐代宦官与皇帝关系考论马良怀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7.5

唐代宦官考述马怀良厦门大学学报1989.4

唐代宦官掌典禁军原因试探樊文礼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0.2

唐代御史台与宦官的关系胡沧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1.1

论枢密使与中晚唐宦官政事王永平史学月刊1991.6

试论唐代中后期君主对宦官之策的特性偏激原因——兼析唐代宦官擅权永远存续的原何以灿浩宁波师范学院学报1992.1

唐代中后期宦官之祸原因初探何草文史常识1997.4

唐代宦官的文化素质与想维不雅念杜文玉河南师学学报1997.6

试论唐德宗重用宦官的原因偏激他刘玉峰晋阳学刊1997.5

唐代宦官世家考述杜文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2

唐代宦官的籍贯分散杜文玉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8.1

唐代宦官俸禄与食邑杜文玉唐都学刊1998.2

唐代宦官刘光琦眷属考杜文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3

唐代后半期门阀与宦官的关系宋德熹晚唐社会与文化1990

(10)依附东说念主口

北朝的役——北朝徭役识微(上)李春润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4

论魏晋南北朝的雇佣管事者刘汉东中国史研究1990.4

论唐代雇佣管事杜文玉渭南师专学报1986.1

唐代田主庄园中雇佣管事者的几个问题陈良文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4

隋唐役匠散札辛也中国史研究1988.1

浅论唐代官府工匠的身份变化魏明孔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4

唐代和雇及对官私手工业的影响李鸿宾山西大学学报1992.2

①客、佃客

魏晋之际依附民的正当化蒋福亚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7.4

“客皆注家籍”溯源蒋福亚晋阳学刊1988.1

来宾不为宾:论汉魏晋南北朝来宾的身份和地位魏朝阳学术月刊1990.3

东吴领兵、复客、奉邑三制关系之研究刘汉东许昌师专学报1994.1

张陵“客蜀”创说念新解魏峡宗教学研究2000.3

对魏晋“奴客并称”问题的辨析周鼎初贵州文史丛刊1988.3

对于曹魏屯田客徭役兵役职守问题的历史检会王鑫义安徽大学学报1989.3

相关魏晋南北朝时期佃客的几个问题简修炜、张耕华江海学刊1987.3

唐代的客户唐长孺山居存稿中华书局1989

客家造成问题探析李荣河南生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

②部曲

唐代部曲、侍从身份浅析李伯重文史90.总32

南朝时期的“部曲”性质及相关问题试说余世明贵州大学学报1994.2

唐代的侍从、部曲与僮仆、家东说念主、净东说念主杨际平中国史研究1996.3

从吐鲁番出土文告看唐代西州部曲李靖莉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1

③吏干

论蜀吴图籍中“吏”的身份周国林许昌师专学报1987.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吏役唐长孺江汉论坛1988.8

论唐代的吏张广达北京大学学报1989.2

唐代“郎吏”小考冻国栋中国史研究1990.1

浅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吏”、“力”、“役”刘汉东、凌峰广东社会科学1992.4

浅论魏晋南朝的“吏”“力”刘汉东、凌峰北朝研究1993.2

吏役的来源及代役的产生:魏晋南北朝吏力轨制研究三题之三王新邦贵州师范大学1993.4

吏力轨制的产生王新邦贵州师范大学1993.1

李白曾为公差及对其一生的影响蒋志祁连学刊1993.2

嘉禾《吏民田家》中的“士”和“复民”质疑高敏文物2000.10

④侍从

魏晋南北朝时期侍从及侍从轨制研究(一、二)章义和许昌师专学报1988.1/1988.2

略论魏晋南北朝的侍从蒋福亚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9.5

南北朝与唐朝侍从轨制的相比研究杨作龙洛阳师专学报1986.4

北魏侍从授田对贵族封建化的作用侯桂莲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2

十六国北朝侍从身份地位特性探论刘汉东北朝研究1996.1

略论侯景之乱中梁东说念主的向背及侍从的作用李天石、周映芝江海学刊1999.2

论隋唐侍从阶级在中国历史上的变化偏激原因赵云旗晋阳学刊1987.2

论隋唐时期的侍从偏激变化赵云旗学术月刊1986.5

唐代古刹侍从阶级略说张弓社会科学阵线1986.3

试析唐代侍从和其他贱民的身份地位(上、下)李季平皆鲁学刊1986.6/1987.1

论两税法对唐代和侍从的影响李天石敦煌学辑刊1987.1

南诏奴隶制的发展偏激特性周廷贤云南训诲学报1987.2

一部唐代奴隶轨制研究的力作:读李季平新著《唐代奴隶轨制》司文君皆鲁学刊1988.2

读《唐代侍从轨制》高扬光明日报1987.2.18

唐代的官侍从轨制偏激变化李天石兰州学刊1988.3

论吐蕃奴隶偏激演变黄颢西北民族研究1988.1

贞不雅以后唐政府在朔方的限奴门径卢开万唐史论丛4辑1988

对魏晋“奴客并称”问题的辨析周鼎初贵州文史丛刊1988.3

论唐代的侍从马晓丽烟台大学学报1990.2

唐代“矮奴”考吴水存江西文物1991.2

唐代前期侍从数目缩减的原因初探廖国强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4

唐宋时期典身性质的变化及意旨李天石历史研究1993.3

回鹘文奴隶买卖与东说念主口典押文告五种李经纬西北民族研究1994.2

唐代的限奴门径述论杨际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4

唐仪律令中的侍从略论陈宁英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7.4

从唐传奇看唐代的私属侍从王轶冰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3

⑤贱民

福建蛋民称号和分散林蔚文东南文化1990.3

连年来唐代贱民轨制研究综述李天石中国史研究动态1990.3

释东晋南朝的“夫力”、“夫日”、“夫直”卜宪群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1

“滂民”考述张学锋南京大学学报1991.3

两晋之际流民问题的详细研究曹文柱历史研究1991.2

论魏晋南北朝的刑徒刘汉东中国史研究1993.3

隋唐五代的乐师乐户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而已12武汉大学出书社1993

唐代优伶的社会地位偏激相关的问题戴显群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3.2

论南北朝的刑徒刘汉东中国史研究1993.3

唐代的斋郎与挽郎黄正建史学月刊1989.1

唐代“鄙吝”释李晓路中国史研究1989.1

唐代“作主说念主”考释李鸿宾河北学刊1989.2

食干补论刘汉东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4

唐代律令中的贱民略论陈宁英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3

(二)社会组织与地域社会

1.系族

(1)系族

颍川荀氏研究——魏晋南北朝士族门阀个案研究之一刘静夫南充师范学院学报1987.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南中“大姓”与“夷帅”何斯强想想阵线1987.5

鲜卑贵族穆陆二氏相比研究王大良许昌师专学报1989.4

南阳涅阳刘氏研究——南阳眷属史系列研究之一王大良南都学刊1989.3

从阳都故城考古论证诸葛亮眷属的新问题徐淑彬成都大学学报1990.1

南凉宗室源贺世家参与北魏政事行为概述米海平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0.2

南阳顺阳范氏研究——南阳眷属史系列研究之二王大良南都学刊1990.5

《南北朝王谢元氏世系表》王氏世系订补王瑞功文献1991.4

颍川长社钟氏眷属研究谢文学许昌师专学报1991.2

北朝赵郡李氏的起家官吏高诗敏北朝学刊1991.5

西州大姓敦煌宋氏研究施光明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皆鲁书社1991

汉魏晋南朝时期颍州鄢陵庾氏眷属源流考孟繁治许昌师专学报1992.3

京兆杜氏研究——魏晋南北朝个案研究之二刘静夫许昌师专学报1993.3

论颍川鄢陵庾氏之崛起(上、下)孟繁治许昌师专学报1993.1.3

南朝新兴世族:南阳新野庾氏研究——南阳古代家庭史系列研究之四王大良南都学刊1993.4

东晋南朝时期庐江何氏研究张宪华安徽史学1993.4

东晋南北朝医术世家东海徐氏之研究范家伟大陆杂志63-11993

陇西李氏初论——北朝时期的陇西李氏张金龙郑州大学学报1994.4

河北裴氏论略程裕祯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2

论两晋之际的华夏势族王大良许昌师专学报1994.4

陕西李代初论:北朝时期的陇西李氏张金龙兰州大学学报1994.4

魏晋时期琅琊王氏眷属研究王汝梅临沂师专学报1995.4

客家聚族而居与魏晋南北朝华夏大眷属轨制——客家居住方式探源之一黎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5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阮氏眷属孟繁治历史教学问题1995.6

南朝河东柳氏眷属研究张灿辉晋阳学刊1995.6

中古门第不雅念探微宋德熹兴大历史学报51995

东晋陈郡谢氏婚配考略王连儒中国史研究1995.4

河东裴氏南迁述论韩树峰中国史研究1996.2

北朝赵郡李氏的挪动分散偏激与李唐先世之关系高诗敏河北学刊1996.1

试论陕西李氏眷属王义康北朝研究1996.2

汉唐时期阳翟楮氏源流考论孟繁治、李福莲北朝研究1996.2

闻喜裴氏眷属兴盛原因探讨李永康、张彩琴学术论丛1996.4

东晋南朝王谢两大侨姓士族兴衰探析张兆凯湘潭师专学报1996.1

魏晋南朝时期的何氏眷属孟聚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湖北东说念主民出书社1996

高欢族属门第辨疑李培栋魏晋南北朝史缘学林出书社1996

济阳蔡氏郡望的历史追念朱绍侯许昌师专学报1997.1

论刘裕的门第与在朝过程(韩)朴亨宽延边大学学报1997.3

魏晋南北朝弘农杨氏的发展说念路陶新华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2

北魏王朝创建历史中的白部和氏——北魏开国时期蹙迫氏族研究之二张继昊空大东说念主文学报61997.5

对于诸葛亮的复兴及门第探源王德峰、梁汉珍山东大学学报1998.2

诸葛亮门第考略唐嘉弘、张建富贵州大学学报1998.4

北朝时期平棘李氏的望族之说念党明德山东社会科学1998.4

南北朝时期的系族、婚配、信仰研究万皆洲、柳春新荆门职业工夫学院学报1999.5

客家聚族而居与魏晋北朝华夏大眷属轨制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学苑出书社1999

三国“吴四姓”研究张承宗江南文化与经济生活研究江苏古籍出书社1999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系族张承宗、魏向东苏州大学学报2000.3

南朝时期侨居雍州的河东柳氏与京兆韦氏发展相比张琳武汉大学学报2000.2

河东柳氏在南朝的特地发展历程韩树峰中国史研究2000.1

两晋之际吴兴沈氏考陈群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0.4

隋唐政权中的兰陵肖氏毛汉光劳贞一先生八秩荣庆论文集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略述唐代眷属主义对唐朝官制的影响魏承想历史教学问题1987.1

唐代的论氏眷属偏激源流陈国灿中国史研究1987.2

隋唐政权中的吴郡陆氏毛汉光国史释论·陶希圣先生九秩荣庆祝嘏论文集1987

对于想州田氏土司的兴衰与族属张永国贵州文史丛刊1988.2

慕容归盈与沙归曹氏郭峰敦煌学辑刊1989.1

想州田氏世系考略黄透松黔东南社会科学1989.4

想州田氏考略宋世坤贵州社会科学1990.6

颍川长社钟氏眷属研究谢文学许昌师专学报1991.2

考古而已中的唐曩昔江西姓氏检会梁洪生江西文物1991.2

隋唐期间军权与“关陇集团”之关系甘怀真唐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1991

唐代李姓的组成偏激社会意旨秦夫、肖凡上饶师专学报1992.4

独孤氏兴衰史论——“关陇集团”政权中代北眷属个案研究之一宋德熹兴大文史学报221992.3

“关陇集团”政权中的河南窦氏——代北外戚眷属个案研究之二宋德熹中兴文史学报221992.3

李渊崛起之分析——论隋末“李氏当王”与三李毛汉光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59-41992.3

“关陇集团”政权中代北外戚眷属的扮装与地位宋德熹大陆杂志85-61993.1

唐代彭城刘氏系族团体之研究卢建荣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3-31993.7

略说陕西李氏源流李开珠甘肃社会科学1994.3

唐代墓志谈郑氏眷属刘兴健华夏文物1994.2

吐蕃及归义军时期敦煌索氏眷属研究刘雯敦煌学辑刊1997.2

南朝社会中的门第伦常不雅蔡丽瑛中兴史学2-41997.5

唐代新安赵氏考论潘民中、董延寿洛阳工学院学报2000.1

墓志所见上谷寇氏的兴衰倪润安朔方文物2000.4

泰山羊氏源流考周郢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0.4

(2)谱牒

论唐代谱学孙永如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87.4

唐代《氏族志》与《姓氏录》相比刍议魏明孔西北师范学院学报1987.3

试论谱学与姓族文化——读《新唐书·柳冲传》后郑敬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7.4

唐东说念主族谱略说陈捷先第一届国际唐代学术会论说文集1989

中古山东大族著房之研究——唐代禁婚家兴姓族谱毛汉光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54-31989.9

河东裴氏谱牒知见录周征松文献1992.4

唐代在谱牒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杨小红档案学通讯1994.2

晋唐时期的谱牒修撰郭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谱牒档案韩树峰档案学通讯2000.1

2.家庭与婚配

(1)家庭关系

六朝时期的婚配与家庭张承宗苏州大学学报1988.3

魏孝文帝崇儒偏激家庭生活刘精诚北朝研究1990.1

东晋南朝社会中的家庭伦常葛建平中山大学学报1990.3

诸葛亮的家风朱文民临沂师专学报1990.2

北朝时期的家庭范畴结构及相关问题叙述冻国栋北朝研究1990.1

北魏子贵母死故事考述李凭山西大学学报90.1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结构赵开国许昌师专学报1993.2

读“颜氏家训·后娶篇”论南北嫡庶身份的互异唐长孺历史研究1994.1

论六朝时期家庭伦常不雅念的演变刘振华学术界1994.1

从《颜氏家训》看魏晋南北朝的支属称谓王小莘古汉语研究1998.2

曹操偏激家庭生活──兼论曹操的“立嗣问题”方小芬史林1999.1

试论唐代封建家庭偏激财产轨制魏承想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7.5

唐五代假子轨制的历史根源戴显群东说念主文杂志1989.6

试论唐代的婚配家庭轨制羽佳兰州学刊1989.3

唐五代假子轨制的历史根源戴显群东说念主文杂志1989.6

唐代太湖地区家学初探顾向鸣历史教学问题1991.5

唐中后期敦煌的家庭变迁与社邑刘永华敦煌研究1991.3

从敦煌而已证传统家庭熊铁基敦煌研究1993.3

唐代的遗嘱承袭问题邢铁东说念主文杂志1994.5

从论博言墓志言谈鲁番葛尔氏眷属的兴衰陈康北京文博1999.4

中国中古眷属史研究的一部力作:读《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张承宗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3

侯景的氏族及相关问题李万生北京大学学报2000.5

隋唐五代时期的“寡母抚孤”徐廷云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0.1

(2)婚配

东晋南朝侨姓世族之婚媾:陈郡谢氏个案研究叶妙娜历史研究1986.3

汉晋时期塔里木盆地东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家庭与婚配概貌——兼谈收继婚虞明英新疆大学学报1987.4

魏晋南北朝的婚配轨制任重历史常识1987.6

从崔卢二氏婚配的执意看北朝汉东说念主士族地位的变化刘驰中国史研究1987.2

六朝时期的婚配与家庭张承宗苏州大学学报1988.3

北朝鲜卑婚俗考述王晓卫中国史研究1988.3

《魏书》所见北魏公主婚配关系研究施光明民族研究1989.5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那时之婚配征象李毓善辅仁学志181989.7

论魏晋南北朝的早婚梁满仓历史教学问题1990.2

北朝婚配简论薛瑞泽北朝研究1990总3

关陇集团婚配圈之研究——以王室婚配关系为中心毛汉光“中研院”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1-1

南北朝婚配的形态与特性高诗敏洛阳师专学报1991.4

六朝婚配特性概述刘振华学海1992.5

氐族的姓氏及婚配杨铭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2.1

北魏拓跋鲜卑婚配俗钩沉施光明洛阳师专学报1992.2

《魏书》所记鲜卑拓跋部妇女婚配关系研究施光明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2

魏晋隋唐时期的门第婚配张涛民俗研究1992.4

两晋南北朝门第婚配述论庄华峰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2.4

汉魏六朝女性婚配家庭征象述论王学勤、舒仁辉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1

魏晋南北朝婚龄考薛滋润许昌师专学报1993.2

北朝民族通婚研究施光明民族研究1993.2

南朝琅琊王氏的婚宦与地位的嬗变高诗敏江海学刊1993.4

诸葛亮夫东说念主偏激在民间神话中的形象──兼论诸葛亮的婚配不雅戴惠英社会科学研究1994.5

从两晋南北朝士族门第婚配心态看门阀势力的雕残刘少虎益阳师专学报1994.3

魏晋南北朝婚配文化述要苏冰南京社会科学1994.10

从两晋南北朝士族门第婚配心态看门阀势力的雕残刘少虎益阳师专学报1994.3

试论两晋南北朝士族门第婚配造成的原因易图强湖南训诲学院学报1994.3

麴氏高昌国之婚配宋晓梅中国史研究1994.2

鲜卑婚俗在唐代的发展姜不雅吾盐城师专学报1994.4

魏晋南北朝婚俗初探张承宗、孙立浙江学刊1995.6

魏晋南北朝妇女再婚考述赵志坚山东大学学报1995.1

分裂期间的婚配与家庭——以魏晋南北朝为检会中心蔡幸娟成大历史学报211995.12

魏晋南北朝婚配文化述要寒萍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5.2

孙吴的婚配关系偏激影响高诗敏江海学刊1996.2

论东晋南朝婚配礼法的地域互异吴成国湖北大学学报1996.3

两晋南朝士族门第婚配的量化分析易图强湖南训诲学院学报1996.3

北朝婚制与唐代文学的妒妇妒神李炳海学术论丛1996.2

论东晋南朝婚配礼法的地域互异吴成因湖北大学学报1996.3

突厥东说念主的婚配习俗述论吴景山西北民族研究1996.3

魏晋南朝妇女婚配散论李聪、赵志坚皆鲁学刊1997.5

论两晋南朝门第婚配的影响易图强湖南训诲学院学报1998.6

北朝社会婚配景色刍议廖建琦史学月刊1998.2

北朝婚龄考谢宝富中国史研究1998.1

北朝魏、皆、周宗室女性的通婚关系研究谢宝富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1

北朝婚配式俗考略谢宝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5

东晋谯国桓氏婚配景色偏激影响初探罗君重庆训诲学院学报1999.2

南北朝时期的系族、婚配、信仰研究万皆洲、柳春新荆门职业工夫学院学报1999.5

试论三国婚配的政事性薛瑞泽许昌师专学报1999.1

曹操的男儿偏激婚配考辨杨皑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1

魏晋南北朝社会史研究的新成果——《嬗变中的婚配——魏晋南北朝婚配形态研究》序李学勤洛阳工学院学报2000.4

曹操的男儿偏激婚配考辨杨皑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早婚征象冯素梅晋阳学刊2000.6

魏晋南北朝的财婚问题薛瑞泽文史哲2000.6

魏晋南北朝的离异问题薛瑞泽重庆师范学院学报2000.4

魏晋北朝婚配中的二妻征象薛瑞泽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0.1

三国时期婚配形态研究勒力、张为民济南大学学报2000.3

两晋南北朝等级婚配初探庄华峰史学月刊2000.5

简论魏晋南北朝的赐婚薛瑞泽青海社会科学2000.5

鲜卑族群婚制考述罗惠仙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2

试论魏晋南北朝再婚问题薛瑞泽、张志红想想阵线2000.2

略论三国兵士的婚配薛瑞泽、徐智银皆鲁学刊2000.2

两晋南北朝等级婚配初探庄华峰史学月刊2000.5

唐代婚配的洞开风气牛志平历史研究1987.4

唐东说念主的婚配李树桐唐史索引台北商务印书馆1988

唐代婚配成立的条件蒋维德、陈汉生经济、社会1987.6

论唐代惧内之风牛志平史学月刊1988.2

唐东说念主的婚配李树桐唐史索引台北商务印书馆1988

试论唐东说念主的婚配心思牛志平中国史研究1989.3

唐朝的异辈婚张邦炜成都大学学报1989.2

唐代皇室婚媾中的不计行辈婚李向群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3

唐蕃结亲及会盟刘梅生、付辉彬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0.1

刍议唐蕃结亲罗桑开珠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3

柔然与华夏王朝的和亲崔明德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0.4

南昭王室婚配关系简论张锡禄云南社会科学1990.1

晚唐五姓著房之婚配关系毛汉光台大历史学报151990.12

唐与回纥和亲公主考述崔明德文史哲1991.2

关中郡姓婚配关系之研究毛汉光唐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1991

唐代胡化婚配关系试论卢上前敦煌吐鲁番文告论稿江西东说念主民出书社1992

从“无子”出妻看唐代“七出三不去”离异轨制的实践金眉史学月刊1993.2

唐代的涉外婚配付永聚东说念主文杂志1994.3

唐代传统婚配说念德裂变溯源渠长根、贺艳秋社会科学1994.4

魏晋南北朝婚配文化述要苏冰南京社会科学1994.10

白居易的婚配问题王辉斌云南训诲学院学报1994.4

唐代的离异刍议牛致功学术界1994.2

唐代的涉外婚配傅永聚东说念主文杂志1994.3

从《唐律·户婚》看唐代婚配的双重性方亚光学海1994.2

唐代传统婚配说念德裂变溯源渠长根、贺艳秋社会科学1994.4

唐代婚配的天命不雅牛志平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5.2

论白居易诗中的爱情婚配不雅孙兰廷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5.1

白居易恋爱功绩与唐代婚配轨制陈之卓内蒙古电大学刊1995.4

韩愈婚配探赜王辉斌柳州师专学报1995.2

陈子昂婚配试探王辉斌济宁师专学报1996.3

从唐墓志看唐代社会的婚配习俗段塔丽文博1998.5

唐代公主婚配特性及分析陈寒东说念主文杂志1998.3

北朝社会婚配景色刍议廖健琦史学月刊1998.2

从敦煌《放妻书》看唐代婚配中的和离轨制张艳云敦煌研究1999.2

唐代婚配与唐代社会牛志平、姚二团中国社会史论湖北训诲出书社2000

唐代士东说念主冷淡“国婚”原因浅析贾艳红皆鲁学刊2000.6

唐代士族之家不肯娶公主之原因考述程国赋文学遗产2000.6

唐代宦官婚配偏激里面结构杜文玉学术月刊2000.06

3.地域社会

(1)坞壁、庄园、社邑

六朝时期江南的山墅正藩、泽滨南充师范学院学报1987.4

魏晋南朝田主田庄经济在江淮地区开发中的积极作用阎万英中国农史1988.4

东晋南朝世族田主庄园探析汤其领苏州大学学报1990.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田园经济与商品坐褥王大建文史哲1990.4

六朝私家庄园与封建制的横向发展林校生福建论坛1991.1

六朝江南封建田主庄园向城镇的转变傅兆君历史教学问题1991.2

东晋南朝的传、屯、邸、治王大建烟台大学学报1991.3

东晋南朝的占山护泽蒋福亚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4

论十六国期间坞壁组织有组成田昌五、马志冰中国史研究1992.2

东晋南朝江南地区封山占水再研究侯旭东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3

从谢灵运《山居赋》论六朝庄园的经营形式章义和许昌师专学报1993.1

陈郡谢氏与会稽始宁庄园龚剑锋金向银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3.4

六朝庄园经济与好意思学结构之关系吴功正贵州社会科学1994.2

论魏晋南北朝朔方坞壁田主经济任怀国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7.2

魏晋隋唐的坞壁和村韩昇厦门大学学报1997.2

汉晋之际庄园经济的发展与士大夫活命状态之关系马良怀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4

论魏晋南北朝朔方坞壁田主经济任怀国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7.2

魏晋南北朝时期坞壁的类型及里面机制田梅英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8.6

魏晋南北朝的庄园予以士东说念主的联想李红艳宁夏大学学报1999.2

唐代义仓粟的钱粮化赵文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7.4

敦煌利社的“义聚”邓文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4

唐代的寺庄张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4

敦煌的渠东说念主与渠社郝春文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0.1

唐宋四川馆驿汇考蓝勇成都大学学报1990.4

隋唐五代宋初传统私社与古刹的关系郝春文中国史研究1991.2

唐朝后期的田庄与欧洲中叶纪的庄园曹利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7.11

吐鲁番文告《唐众阿婆罗作斋社约》与唐代西州的民间结社行为郭峰西域研究1991.3

义仓竖立时刻考辨张先昌史学月刊1992.4

敦煌社邑的丧葬互助宁可、郝春文都门师范学院学报1995.6

唐代义仓轨制补议潘孝伟中国农史1998.3

晚唐五代两件《女东说念主社》文告札记杨森敦煌研究1998.1

浅谈晚唐五代敦煌“女东说念主社”的形态及特性黄霞北京藏书楼馆刊1997.4

敦煌文告所见的“庄”、“田庄”、“庄田”、“庄园”非封建庄园说刘红运敦煌学辑刊2000.2

唐朝“庄园”说的产生发展偏激在中国的流传和影响乌廷玉史学集刊2000.3

长安杜公祠的变迁辛玉璞华夏文化2000.4

(2)城市

论六朝时期的建业郭黎安中国古都研究1986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套城朱大渭皆鲁学刊1987.4

六朝时期建康都城的生意繁荣罗宗真南京史志1987.5

魏晋南朝荆州史实述评旷天伟江西大学研究生学刊1987.2

从京畿都督府看东魏北皆的民族关系周双林史学月刊1987.6

六朝时期苏州述略闻立鼎苏州大学学报1988.1

北魏时期洛阳城的设备赵启汉史学月刊1988.4

北魏平城地舆位置初探高平教学与照料1988.1

六朝江原故址及侨置郡县考王文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9.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诸蜀”杨倩描晋阳学刊1989.4

北魏洛阳里坊轨制浅识赵福如洛阳师专学报1989.3

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竖立偏激地舆分散(高下)胡阿祥历史地舆1990总8

魏晋北朝幽冀诸州要论牛润珍河北学刊1990.1

两晋南朝的蛮府和左郡县张洪泽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0.1

北魏平城京畿地名考释力高才、殷宪、高平北朝研究1990.总3

北魏平城政权的建立与封建化田余庆、李凭文献1990.3

北魏定冀相三州的历史地位郭黎安北朝研究1990.1

东晋南朝安徽境内侨州郡县考略胡嘏安徽史学1990.2

中古都市坊制初探刘淑芬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1-2

邺城在魏晋南北朝军事上的地位杨洪叔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1.2

试论北魏平城图阐述姚学奎北朝研究1991.总4

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记录与研究胡阿祥地名常识1991.6

干戈冲突中的六朝江北城市张南安徽史学1991.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成都李金彝成都文物1991.3

六朝城市经济的特性偏激在新经济区发展中的作用傅兆军学术月刊1992.11

盛城·平城·洛阳——北魏都城的营建与挪动述论赵启汉洛阳师专学报1992.4

六朝建康的商市卢海鸣东南文化1992.5

魏都平城古迹试探要子瑾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2.3

西魏北周时期的长安文化赵文润东说念主文杂志1993年.3

六朝时期江州的政策地位张承宗苏州大学学报1993.1

邺城在魏晋南北朝政事上的地位杨洪叔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3.1

姑臧是魏晋至隋唐间西域同中国内地贸易的重要梁新民西北史地1993.1

北魏洛阳外廓城和水说念的勘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职业队考古1993.7

就平城、洛阳、长安三个亚文化阶段论鲜卑民族文化的变迁杜晓安许昌师专学报1993.4

试论六朝时期的镇江古城韦正东南文化1993.6

魏晋南北朝时期陕西旅游简论拜根兴渭南师专学报1994.3

六朝建康里坊轨制辨析卢海鸣南京社会科学1994.6

从六朝广西政区城市发展看区域开发黄金铸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6

镇江城市考古出土六朝瓷器散论──兼谈生活用瓷与丧葬用瓷王书敏南边文物1995.4

魏晋南北朝时期仍习称长安为“咸阳”楚一鸣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5.1

试论六朝南边城市无数表示的原因、阐述及城市经济的特征朱和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1

中国城市发展的质变:曹魏的邺城和南朝城市群吴刚史林1995.3

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薄坂的发展刘勇都门师范大学学报1996.1

试论邺城兴起的历史地舆配景偏激在古都史上的地位邹逸麟北朝研究1996.2

东吴政权与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许辉江海学刊1996.2

区域经济与吴国的政事特征赵昆生许昌师专学报1996.2

试论曹魏重建洛阳的三个阶段潘民中洛阳师专学报1997.4

北魏京师洛阳与河洛文化吴少珉洛阳大学学报1997.3

两晋平夷郡置废时刻考辨舒楚泉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4

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市风俗探论于云瀚社会科学辑刊1998.5

魏晋南北朝时期朔方生意都会的兴衰张旭华、王海燕许昌师专学报1998.2

北都盛乐与拓跋鲜卑的代政权何天明朔方文物1998.2

邺城与北魏先公先王汪达煌殷都学刊1999.4

三国文化与绵阳蒋志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唐代的交通要冲都里镇童振兴朔方论丛1986.3

对于唐代“乡”的两点商榷何汝泉中国史研究1986.4

隋唐都城的食粮供应王永太浙江学刊1987.5

唐代扬州的手工业李廷先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4

“长安自古帝王都”——西安李恩普中学历史1987.6

唐代扬州的手工业李廷先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4

略论唐代的丰州樊文礼内蒙古大学学报1987.2

唐代的安乐州与长乐州——兼论西夏时的威州和韦州周伟洲西北史地1987.3

吴越国京都杭州繁荣的历史启示胡国枢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3

唐西州白水镇初考王炳华新疆社会科学1988.3

敦煌的兴衰偏激在中国历史的地位新江文史常识1988.8

唐“安史之乱”至五代时期的洛阳吴涛郑州大学学报1988.5

唐宋都城的食粮加工业梁中效文史常识1988.7

武则天、唐玄宗时期的幽州劳允兴北京社会科学1988.3

隋江都罗城范畴蠡测顾凡东南文化1988.6

西安发现隋唐皇城古迹东说念主民日报1988.8.11

唐代苏州商品经济的发展初探冻国栋苏州大学学报1988.3

敦煌古城谈往李正宇西北史地1988.2

从敦煌、吐鲁番文告看唐代“乡”的权力地位赵吕莆中国史研究1989.2

隋唐时期的汴州与宣武军周宝珠河南大学学报1989.1

唐代太原的建制沿革——北都研究之一李裕民城市研究1989.2

唐代太原的总管与都督——北都研究之二李裕民城市研究1989.4

龟兹都城研究陈世良新疆社会科学1989.2

唐五代敦煌县乡里制的演变陈国灿敦煌研究1989.3

唐代扬州生意探析许万里北京商学院学报1989.3

唐代的邸店梁中敏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89.3

唐都长安的住户区——坊张庆文史常识1989.9

扬州与波斯蒋华江苏生意专科学报1990.1

唐代灵、庆、银、夏等州界内的侨置府州樊文礼民族研究1990.4

隋唐长安城与日本平城的相比研究——中日古代都城研究之一王维坤西北大学学报1990.1

试论两件高昌供食文告吴玉贵中国史研究1990.1

唐代蕃坊考略范邦瑾历史研究1990.4

唐代柜坊为“金融机构”说质疑——兼论封建后期金融市集的造成机制问题秦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0.2

唐代洞开政策对扬州繁荣的影响朱江江苏生意专科学报1990.1

唐曩昔敦煌社会与文化演进刍议赵以武社会科学1990.4

开元天宝时期长安的文化史念海河山集5集1990

隋唐长安的遐想想想与隋唐政事肖民杰东说念主文杂志1991.1

唐代长安东说念主口百万说质疑郑显文东说念主文杂志1991.2

唐代洞开政策对扬州繁荣的影响朱江江苏生意专科学报1990.1

唐代扬州城区的范畴李廷先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1.4

唐代南诏城镇散论赵鸿昌云南社会科学1991.4

古代高昌城市设备中使用的陶管说念柳洪亮新疆文物1991.3

蕃坊与蕃长轨制初探廖大珂南洋问题研究1991.4

唐代州县等级轨制翁俊雄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1.1

唐代高丽长城和扶余城李健才民族研究1991.4

唐长安城坊里宅第变迁原因初探陈忠凯、杨希义文博1991.4

国际来去与唐长安的繁荣武伯纶、武复兴表面导刊1991.3

唐初安西四镇的弃置王小甫历史研究1991.4

唐代城市组成的特性张泽咸社会科学阵线1991.2

唐代扬州的对外洞开刘振华江海学刊1991.5

唐都长安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祥地柴晚秋西北大学学报1991.1

唐秦地区古代侨置县述略李永泰等中国地名1991.6

中唐后城市生活的“俗世化”趋向林立平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1991

隋唐长安城与北宋东京(汴梁)城的相比研究董鉴泓建筑城乡学报1991.9

敦煌谈往——瓜沙二州史事丛考苏莹辉“中央藏书楼”馆刊24-21991.12

大唐长安皇城石尔琪西北杂志27.28合刊1991.12

唐长安里坊建筑古迹的地舆位置常腾蛟、吕家新考古与文物1992.5

唐代的城市住户与城市经济黄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2.3

论唐代广州的对外贸易李庆新中国史研究1992.4

隋唐五代时期的成都李金彝成都大学学报1992.1

唐代太原的市门与街坊李裕民城市研究1992.2

论唐代后期华北三个区域中心城市的造成李孝聪北京大学学报1992.2

唐长安城古刹与丝绸之路陈忠凯文博1992.2

唐代太原的城门与街坊李裕民城市研究1992.3

于阗在唐朝安西四镇中的地位荣新江西域研究1992.3

五代以来扬州植蔗献疑何泉达史林1992.2

盛唐时期的东都洛阳吴涛郑州大学学报1992.6

唐代广西雏形的市集网点研究黄滨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92.4

六朝城市经济的特性偏激在新经济区发展中的作用傅兆君学术月刊1992.11

六朝建康的商市卢海鸣东南文化1992.5

对于唐代洛阳与丝绸之路的几个问题郭绍林洛阳师专学报1992.3

浅析唐代扬州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郭志燮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92.4

盛唐时期的东都洛阳吴涛郑州大学学报1992.6

唐长安城善和说念代两坊考赵力光文博1993.5

唐五代池州经济的发展张宪华学术界1993.4

简述唐代的集市贸易偏激照料初德维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3.1

略论五代广州的中外经济交流张金铣岭南文史1993.1

唐代长安外郭城街说念及里坊的变迁史念海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4.1

唐都长安的东说念主文景不雅徐君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3

浅述唐代江西袁州文化的发展魏佐国、王根泉宜春师专学报1993.4

唐代伊州考羊毅勇西北民族研究1993.1

试论唐代敦煌的乡里王永曾敦煌学辑刊1994.1

中国城市发展的质变:曹魏的邺城和南朝城市群吴刚史林1995.3

凉州七里十万家:古代凉州与盛唐凉州的繁华郝润华中国典籍文化1994.4

试论隋初南京经济萧疏偏激原因方亚光学术界1995.3

唐代通西域说念路的渊源偏激途中的都会史念海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5.1

唐长安城的工生意市集宋英东说念主文杂志1995.2

唐玄宗与盛唐时期长安市集的空前繁荣武原经济改革1996.6

唐代西州的市集经济衡之西域研究1997.3

唐代长安的“胡化”风气张兴胜丝绸之路1997.6

隋朝邺城“难治”试析朱和平中州学刊1998.6

隋唐时期山东城市及商贸交通的发展张光明、王赛时东岳论丛1998.4

唐宋之际市坊轨制的松懈与解体田银生城市贪图汇刊1998.6

唐后期南边城市的兴起与繁荣王涛晋阳学刊1999.5

也说“扬一益二”程遂营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3

唐代扬州城坊乡里考略陈彝秋扬州大学学报2000.2

唐代坊市轨制的发展变化嘉会莲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3

由礼泉坊三彩作坊古迹看唐长安坊里轨制的衰退呼琳贵东说念主文杂志2000.1

试论在唐新罗坊的特性偏激性质朴文一延边大学学报2000.3

唐都长安的食物贸易市集华豫历史教学2000.7

(3)地区

三至六世纪浙东地区经济的发展刘淑芬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58-31987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东北地区陈芳芝北京大学学报1988.3

魏隋唐之间江淮地区水利业发展述论郭黎安江海学刊1988.3

六世纪前长江上游经济的开发与发展许辉江海学刊1989.2

六朝时期的南北通商与国外贸易宇青江海学刊1989.6

两晋时期西南地区与荆州关系浅探胡志佳大陆杂志79-11989.7

魏晋——隋唐期间我国经济中心的逐步南移李德弟宜春师专学报1990.1

六朝社会经济政事的发展法则和特性吴泽苏州大学学报1990.3

试论六朝江南之麦功课张学峰中国农史1990.3

三国时期河西走廊的开发李并成开发研究1990.2

魏晋十六国北朝对河西的农业开发符丽娟北朝研究31990.3.

十六国北朝时期对河北经济区的发展刘德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6

汉晋变局中的渤海沿岸地区——兼论多元体系下的中韩关系李东华韩国粹报91990.6

六朝期间与地域社会(日)谷川说念雄东南文化1991.5

六朝时期岭南地区的开发刘希为、刘磬修中国史研究1991.1

魏晋南北朝时期包头地区的发展笑端阴山学刊1991.4

六朝时期江西地区的打开发周兆望江西社会科学1991.2

论六朝时期长江流域经济的举座开发许辉江海学刊1992.4

六朝广东发展的考古不雅察陈长琦广东社会科学1992.3

论唐代江苏地区的经济实力方亚光中国史研究1993.1

唐后期江汉核心性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翁俊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6

西晋时期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卢鸿鸣历史研究1994.6

魏晋十六国北朝各民族政权竞争下的西北经济李清俊甘肃社会科学1995.5

论东晋南朝的侨州郡县陈乾康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5.2

六朝时期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开发赵庆伟东南文化1996.1

六朝时期珠江三角洲早期开发动因浅析赵庆伟江汉论坛1998.2

陈棱台湾“开山”功绩考葛坤英、周文顺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1

北凉和北魏时期的甘肃(英)索伯著,施光明译敦煌研究1999.1

论魏晋南北朝的区域经济与胡汉淹没孙立群“区域社会相比”国际学术研辩论集重庆出书社2000

曹魏淮河流域屯田述论王鑫义安徽大学学报2000.5

也谈孔明治下的蜀汉经济徐唐龄经济学讯息报2000.3.17

诸葛亮与南中开发孙大英、李殿元天府新论2000.6

汉晋南朝时期福建政事、经济中心区域的变迁吴小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2

论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宁绍地区的农田水利陈雄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0.1

论六朝岭南政区激增无滥置之嫌黄金铸学术研究2000.6

论隋唐淮河流域生意发展周怀宇安徽大学学报2000.5

魏晋南北朝时期淮河流域的手工业王鑫义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9.4

从敦煌文告看唐代的岭南曹征宁广东社会科学1988.4

唐初华夏地区均田制实行情况初探翁俊雄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9.6

唐代前期河西走廊农田开垦面积估算李并成档案1989.6

唐代宣歙地区经济探略王赛时安徽大学学报1990.4

唐代岭南的开发及汉族与俚僚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刘好意思崧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1.1

唐代江、淮地区的钱粮(上、下)李廷先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3/1991.1

中古都城坊制初探刘淑芬史语所集刊61-21990.6

中古都城坊制的崩溃刘淑芬大陆杂志82-11991.1

唐代江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述论李天石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3

隋代河西地区的畜牧业魏明孔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1.6

唐前期河西经济发展之不及王永曾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1.6

唐宋时期长江航运贸易的发展林文勋江苏社会科学1992.6

唐后期长江中下贱当然资源开发原因浅析廖国强云南训诲学院学报1992.1

唐代甘肃经济的发展王三北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2.4

宋曩昔长江下贱经济发展和海上丝路的繁荣芦苇海交史研究1992.2

唐代广西雏形的市集网点研究黄滨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92.4

魏晋南北朝淮河流域的水利和旱涝灾害洪廷彦文史常识1993.4

唐代前期关中供粮不及原因简析俊龙唐都学刊1993.3

试论唐代江南食粮坐褥发展的原因秦明君湖北大学学报1993.5

略论唐五代三吴地区的宗教信仰张剑光学术月刊1998.9

隋唐时期的社会层面遏抑陈鸿彝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998.4

南边复起与隋文帝江南政策的转变韩昇厦门大学学报1998.2

隋唐五代时期皖南地区农业开发初步研究梁华东中国历史地公论丛2000.2

陆龟蒙所见晚唐太湖地区的社会经济景色李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2

唐代四川的区位上风梁中效成都大学学报2000.1

(三)东说念主口与社会救济

1.东说念主口问题

(1)户籍轨制

魏晋南北朝的户籍轨制郑欣郑州大学学报1987.1

东晋南朝时期户面试探王育民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1

魏晋南北朝的东说念主口想想张华东说念主口与经济1987.1

魏晋南北朝的东说念主口想想张华东说念主口与经济1987.3

魏晋南朝黄籍之研究傅克辉山东大学学报1989.1

再论唐代敦煌户籍中的田亩四至“自田”杨际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3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户等轨制邢铁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91.4

从判文看唐代市籍制的散伙姜伯勤历史研究1990.3

六朝户籍轨制刍议许辉学海1991.5

南北朝隋唐五代僧籍轨制探究曹旅宁长沙水电师范学院学报1992.1

对于南朝户籍的两个问题中村圭尔著,陶雪译文史哲1993.3

吐蕃在敦煌计口传田的几个问题杨铭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5

敦煌古代户籍残卷研究张尚谦、张萍云南训诲学院学报1994.6

论宇文融括田括户对开元之治的影响李志生河北学报1994.5

隋代的输籍定样法李燕捷历史研究1995.2

“大索貌阅”新解袁刚江西社会科学1996.9

租调征收方法与“输籍定样”郑佩欣历史研究1996.1

隋唐五等户等轨制研究邢铁文史1995.4

(2)东说念主口统计与分散

十六国北朝东说念主口检会王育民历史研究1987.2

十六国时期姑臧定都的当然和东说念主口条件郑炳林西北史地1987.3

对《隋书·地舆志》所记南北户数的初步分析洪廷彦中国史研究1987.3

东晋南朝时期户口初探王育民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1

从西凉户等残卷谈五凉时期的东说念主口刘汉东史学月刊1988.4

从西凉户等残卷谈五凉时期的东说念主口刘汉东史学月刊1988.4

三国东说念主口考李向军辽宁大学学报1988.3

对于东晋南朝东说念主口问题铁铮历史教学1988.4

五凉时期河西东说念主口研究刘汉东社会科学1989.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东说念主口和户籍轨制郑欣魏晋南北朝史探索山东大学出书社1989

魏晋南北朝南北户口的消长偏激原因朱大渭中国史研究1990.3

略论十六国时期的少数民族东说念主口——兼与王育民先生商榷李向军历史研究1990.6

南北朝三个都城东说念主口数目之估测严耕望新史学11990.3

六朝时期荆州地区的东说念主口黎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4

十六国北朝东说念主口蠡测——与王育民同道商榷袁祖亮历史研究1991.2

论西晋末期汾涑地区的住户与经济陈海新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2.2

北皆户口考郑显文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3.1

十六国北朝东说念主口再探——答袁祖亮同道王育民社会科学阵线1993.5

两晋东说念主口蠡测王育民中国史研究1995.9

魏晋南北朝朔方农业耕作方式与东说念主口关系之探讨高原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1

十六国时期华夏夷汉东说念主口比例王晓卫历史教学1995.9

再论十六国北朝时期东说念主口的相关问题——与王育民同道商袁祖亮郑州大学学报1996.3

从东说念主口性比例失调看蜀汉政权之败一火——兼论刘备、诸葛亮为政之失高凯、郑发展、赵中祥郑州大学学报1999.4

六朝时期荆州地区的东说念主口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学苑出书社1999

从东说念主口性比例失调看北魏时期拓跋鲜卑与汉族的淹没高凯史学表面研究2000.2

魏晋南北朝朔方少数民族东说念主口检会任怀国、张丽昌潍师专学报2000.3

魏晋南北朝时期朔方民族大挪动与大淹没论略王福应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2

《通典·州郡门》所载唐代州县建置与户口数字系年考翁俊雄历史研究1986.4

论隋朝的括户编民张保华云南训诲学院学报1987.4

令狐熙与大索貌阅金树、书生等百家论坛1987.1

唐代江汉地区户口的增长偏激原因王赛时江汉论坛1987.11

安史之乱后唐代东说念主口损耗原因论周宏伟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3

对《隋书·地舆志》所记南北户数的初步分析洪廷彦中国史研究1987.3

隋朝东说念主口增长考异藤泽之东说念主口研究1988.3

宇文融检田括户述评马先彦贵州训诲学院学报1988.1

唐代鄂尔多斯地区的东说念主口与经济略论樊文礼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2

隋末唐初户口暴减原因试探刘进宝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3

隋代户口增长情况分析李燕捷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89.3

五代东说念主口的数目与分散杜文玉、高长天延安大学学报1989.2

唐宇文融括地、括户史实考辨高敏社会科学阵线1990.4

南北朝三个都城东说念主口数目之估测严耕望新史学5-281990.3

唐代长安东说念主口百万说质疑郑显文东说念主文杂志1991.2

考古而已中的唐曩昔江西姓氏检会梁洪生江西文物1991.2

隋开皇大业年间户口兴衰考实陶文牛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2.4

论唐代南朔方户口比重的消长王育民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2.4

唐代前期对逃户政策的改变与福建州县的新竖立胡沧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2.1

唐代口计报制初探罗亮畴现代财经1993.2

唐元和长庆年间户口考陶文牛都门师范大学学报1993.3

唐代东说念主口问题研究冻国栋武汉大学出书社1993.2

唐代皇室东说念主口平均寿命研究李燕捷中国史论集天津古籍出书社1994

论唐代西北少数民族的东说念主口数目、特性和挪动的主要趋向崔明德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4.2

大唐长安与各族流寓东说念主口何新胜丝绸之路1995.1

唐后期淮南说念户口考陈勇中国历史研究1996.3

从流民南迁看唐朝的东说念主口政策——兼谈唐廷对江南的开发庄说念树石油大学学报1996.1

唐后期长江下贱户口考陈勇、刘秀兰中国史研究1997.4

唐代西北少数民族东说念主口初探崔明德历史研究1997.5

论唐代苏南东说念主口的多少问题方良吴中学刊1998.4

中叶纪中西财产承袭的互异对东说念主口发展的影响王跃生史学表面研究1999.2

(3)东说念主口流移

宇文部东迁时刻及从属石槐鲜卑问题略辨王希恩中国史研究1986.4

西晋末益、梁东说念主口外徙数实时刻考辨段玉明中国史研究1987.2

东晋南朝时期的移民波澜与地皮开发童超历史研究1987.4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的挪动与淹没白翠琴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1

从蒲城西晋墓谈“八姓入蜀”的先导赵洪章福建史志1987.4

魏晋北朝时期幽州东说念主口的流动于德源北京社会科学1987.4

拓跋鲜卑南迁匈奴梓乡时刻和机会考曹永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4

魏晋南蛮、僚、俚族的北徙张泽洪四川大学学报1988.4

从北魏内迁敕勒民族的红运看《敕勒歌》闵慈祥求索1988.4

曹操移民初探沈祖祥复旦学报1988.1

魏晋时期鲜卑的西进马曼丽、何俊芳新疆社会科学1988.5

两晋之际的流民挪动与流民集团夏季新争鸣1989.2

两晋之际交中国东说念主口大挪动的流向及影响黄小荣南昌职业工夫师范学院学报1989.4

永嘉乱后朔方民户的大挪动夏季新社会科学(兰州)1989.6

拓跋鲜卑南迁大泽考陈可畏黑龙江民族丛刊1989.4

鲜卑拓跋、秃发、乞伏三部的早期历史偏激南迁阶梯的初步探索林幹朔方文物1989.3

高昌回鹘亦都护眷属偏激迁居永昌始末王宗维新疆社会科学1989.2

拓跋鲜卑南迁大泽考陈可畏黑龙江民族丛刊1989.4

五胡十六国异族权之掠户及各族之流移车传鼎兴大文史学刊191989.3

魏晋巴蜀移民述论张泽洪许昌师专学报1991.4

河西陇西鲜卑的挪动偏激历史行为刘汉东广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4

从北魏几郡的户口变化看三长制的作用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续编中华书局1991

十六国时期各国割据霸主的挪动东说念主口(上、下篇)史念海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2.3/4

十六国时期五凉地区的东说念主口变迁陆庆夫兰州大学学报1992.4

魏晋南北朝时期朔方汉东说念主入闽偏激对福建发展的影响胡沧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2

六朝时期岭北汉东说念主迁入珠江三角洲浅析赵庆伟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4

魏晋南北朝民族挪动的特性及影响伍晓晴河北学刊1997.2

依违于妇德与才性之间:《世说新语·贤媛篇》的女性风貌梅家玲妇女两性学刊81997.4

魏晋十六国以来巴东说念主的挪动与汉化趋势张雄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4

西晋末年东说念主口大挪动对“五凉”政权的影响丁柏峰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0.4

唐代云南地区东说念主口迁移问题初探赵鸿昌云南社会科学1987.4

唐五代移民入蜀考谢元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4

渤海大氏的来源和挪动何光岳求索1990.2

开元、天宝之际的逃户翁俊雄历史研究1991.4

唐代朔方民族的大挪动偏激影响张云西北大学学报1991.2

唐代后期河西地区的民族挪动偏激后果绍文实敦煌学辑刊1992.1/2

唐代相关徙民的限令与官府所组织的移民冻国栋河北学刊1992.1

唐五代北东说念主迁赣偏激社会效果萧高洪江西社会科学1992.6

唐后期河西地区的民族挪动偏激后果邵文实敦煌学辑刊1993.2

隋代东说念主口的南北分散陶文牛晋阳学刊1993.2

唐后期民户大挪动与两税法翁俊雄历史研究1994.3

隋唐时期党项部落挪动考汤开建暨南学报1994.1

论隋唐西北民族的东说念主口数目、特性和挪动的主要趋向崔明德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4.2

大唐长安与各族流寓东说念主口何新胜丝绸之路1995.1

唐后期五代江南地区的朔方移民吴松弟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6.3

唐后期的东说念主口南迁与长江下贱的经济发展陈勇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5

从流民南迁看唐朝的东说念主口政策:兼谈唐廷对江南的开发庄说念周石油大学学报1996.1

唐代吐谷浑和吐蕃的民族挪动吴松弟河北学刊1996.2

试论唐朝均田令期间的移民政策任士英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7.7

论唐代曩昔西南地区民族向东南亚的挪动申旭许昌师专学报1998.1

唐末至北宋的客家挪动吴福文东南学术2000.4

2.东说念主口类别与结构

(1)妇女

北朝某些帝后何以要出宫为尼曹文柱光明日报1986.6.17

围绕曹植之女问题的考索吴朝义四川大学学报1988.2

魏晋士族妇女的风貌黄佩芳、王志邦浙江学刊1988.6

试谈魏晋女性张涛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88.3

魏晋南北朝期间的妾刘增贵新史学2-41991.9

唐代妇女家庭扮装的几个蹙迫时段——以墓志铭为例“国科会”研究汇刊1-21991.7

甄后、甄后诗、甄后墓江达煌殷都学刊1992.4

论魏晋南北朝妇女东说念主格的转换郑训佑东岳论丛1992.6

魏晋南北朝妇女的个性解放庄华峰中国史研究1993.1

魏晋南北朝之际妇女的精神面庞李凭文献1993.4

魏晋南北朝妇女对学术文化的孝顺刘振华学海1993.2

六朝时期南北妇女风貌之相比刘振华学海1993.2

均田制与北朝妇女黄云鹤许昌师专学报1994.1

北朝妇女的经济地位初探黄云鹤松辽学刊1994.3

魏晋南北朝遗闻演义妇女主题略说吴湛莹学术交流1994.4

北朝期间鲜卑妇女的生活风气庄华锋民族研究1994.6

魏晋南北朝妇女再婚考述赵志坚山东大学学报1995.1

魏晋南北朝妇女的衣饰风貌与个性解放周兆望、侯永惠中国史研究1995.3

曹植妇女题材诗歌评析封如楼苏州大学学报1996.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兵周兆望江西社会科学1997.2

魏晋南朝妇女婚配散论李聪、赵志坚皆鲁学刊1997.5

论南朝张丽华之死韩隆福武陵学刊1997.5

试论建安文东说念主的妇女题材之作王巍东北师大学报1998.1

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杜香芹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

汉魏六朝的养娘李贞德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70-21999.6

汉唐之间的女性医疗护理者李贞德台大历史学报231999.6

建安、西晋文东说念主妇女题材诗作探微张蕾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2

魏晋南北朝妇女诗歌的主题取向沈文嘉、王泽强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0.3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社会地位研究:以表层社会妇女为中心检会李文才社会科学阵线2000.5

魏晋南北朝时期高尚社会闺庭中的妒悍之风王万盈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5

浅论魏晋士族妇女风俗孙大英文史杂志2000.5

论唐代宫女诗及宫女红运苏者聪武汉大学学报1986.5

唐代妇女的文化生活吴益球山西大学学报1987.2

唐代的官妓高士瑜史学月刊1987.5

唐代妒妇述论牛志平东说念主文杂志1987.6

关盼盼异名考辨郭殿崇淮海论坛1987.4

唐代后半期后妃之分析毛汉光台大文史形而上学报371988.12

论唐代的妇女参政罗春雄江汉论坛1989.5

薛涛与薛涛井任文娟四川文物1989.4

唐代后半期后妃之分析毛汉光台大文史形而上学报371989

中国封建社会的女政事家武则天王秀明文史研究1990.1

武则天朝政事偏激对官吏的影响秦川社会科学(兰州)1990.4

武则天落发为尼一事考辨——与台湾学者李树桐先生商榷宁志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1

武则天心态研究王灵善山西大学学报1990.3

北朝至隋唐五代的女东说念主结社宁可、郝春文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0.5

简论武则天其东说念主其文苏者聪武汉大学学报1991.5

女皇武则天施政特色偏激治绩评析叶哲明台州师专学报1991.1

唐与回鹘和亲公主考述崔明德文史哲1991.2

浊世巾帼——洗夫东说念主罗惜珊无锡训诲学院学报1991.3

唐代的妓女宋德熹中国妇女史论集续集台北稻乡出书社1991

唐代妇女家庭扮装的几个蹙迫时段——以墓志铭为例毛汉光“国度科学委员会”研究汇刊·东说念主文及社会科学1-21991.7

论唐代妓女的才华﹑情操﹑红运苏皆聪唐都学刊1992.2

论武则天对传统女性的冲击谢忠明湖南训诲学院学报1992.3

唐代妇女的艺术形象商民杰文博1992.6

敦煌歌辞对妇女主题写稿之分析王忠林高大军范大学31992.3

六朝妇女生活李贞德妇女两性学刊41993.3

唐代演义中的“侠女”形象探析陈葆文东吴文史学报111993.3

论白居易妇女诗的社会意旨吴奕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4.2

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与爱情生活向景安西北信息报1994.4.13

唐代前期妇女衣饰洞开风气李蓉中国典籍文化1995.1

唐代妇女的眉式胡小丽,赵静考古与文物1995.6

从北朝骑射女杰到唐代侠女传奇李炳海中国文化研究1996.4

唐代妇女东说念主口素质初探勾利军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5

唐墓志中关与妇女的几个问题潘泰泉南通师专学报1996.1

唐代的姬妾偏激社会地位焦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2

唐代妇女衣饰座谈董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6.4

试论白居易妇女诗的想想意旨张浩无锡训诲学院学报1997.2

长孙皇后对“贞不雅”政风的影响秦翠华朔方论丛1997.5

论武则天的文化教授王昌焕南都文学界1997.4

唐代公主政策的阶段性特性李志生中国史研究1997.4

武则天的自卑心思与性格特征勾利军史学月刊1998.1

从男性材料看三至七世纪女性的社会形象塑造卢建荣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261998.6

唐诗中所响应的唐代妇女晏筱梅浙江学刊1998.2

唐代妇女衣饰述略高扬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8.3

唐代估客艺妓兴盛的社会原因封野安庆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学报1998.4

唐代妇女的家庭地位梁瑞敏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3

唐代妇女的贞节不雅毛阳光文博2000.4

浅议唐代的女名刘琴丽华夏文化2000.2

眷属、婚配、政事:历史上的太平公主黄正建中华念书报2000.5.24

“唐代女冠似妓”之我见:兼论唐代女冠的社交生活王瑰华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2

论唐代后妃与朝政的关系张淑芳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4

常伴吹箫别有东说念主:谈唐代中后期女冠公主的社交与恋情李嘉郁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9.4

唐朝妇女不雅之嬗变与社会政事孙顺中语史哲2000.2

从唐墓志看唐代妇女与释教的关系焦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1

唐代妇女衣饰述略赵淑玉潍坊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

论白居易的妇女诗(上)杨明琪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1

论白居易的妇女诗(下)杨明琪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3

李白诗中的妇女形象树东说念主城乡设备2000.3

从《花间集》看晚唐五代妇女的首服王开桃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1

试析唐代诗歌中妇女形象杨继兰新疆石油训诲学院学报2000.3

(2)其他东说念主群

隋唐时期的外侨在中国何祖敏光明日报1987.10.14

魏晋隋唐外侨对中国的孝顺何祖敏文史常识1988.11

唐代“住唐”阿拉伯、波斯商东说念主的待遇与生活赖存理史学月刊1988.2

唐宋词中“须眉作闺音”征象的现代阐释潘兰香、姚立江朔方论丛1998.2

唐代的安姓胡东说念主樊文礼内蒙古大学学报1998.2

入唐肄业“蕃客”偏激照料王春芳、李修松六安师专学报2000.4

论晋宋之际的青徐集团陈春雷许昌师专学报2000.3

论晋宋之际的京口集团陈春雷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0.1

论王叔文集团的革新窘境偏激失败原因尚允亮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0.4

傍边西晋政局的区域社会力量:以山西东说念主士为视点林校生华裔大学学报2000.3

试论唐代西域的可萨汗国:兼论其与犹太东说念主入华的磋议林英中山大学学报2000.1

隋唐西北汉族族群之历史不雅照彭清深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0.3

代东说念主集团的造成与发展——拓跋魏的国度基础康乐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1-3

代东说念主与镇东说念主康乐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1-4

儒侠与说念侠——兼论汉、唐的社会变动傅锡壬侠与中国文化台北学生书局1993

3.灾荒与社会救济

北魏养老轨制研究薛瑞泽北朝研究1991.总4

唐代水害史论刘俊文北京大学学报1988.2

唐代蜀中农业发展原因补论:谈水旱灾害的荒芜潘孝伟中国农史1990.2

唐朝的侍老轨制陈明光文史常识1991.11

唐代托钵人病看望葛承雍东说念主文杂志1992.6

唐代救荒门径总体特征潘孝伟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3.1

唐代水旱赈恤、蠲免的实效和实质张学锋中国农史1993.1

魏晋南北朝淮河流域的水利和旱涝灾害洪廷彦文史常识1993.4

从洛阳含嘉仓的发现看我国隋唐时期的食粮储备余扶危、唐俊玲文史常识1994.3

唐代水利工程的统计屈弓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1

唐代当然灾害初步研究陈国生湖北大学学报19951

论盛唐时期的水利设备王双怀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3

唐代减灾与那时政事之关系潘孝伟安庆社会科学学报1995.4

唐朝减灾行政照料体制初探潘孝伟安庆社会科学学报1996.3

北朝的救荒与救灾政策朱小梅北朝研究1996.4

唐朝水旱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张有堂、徐银梅宁夏大学学报1997.3

唐代关中地区的当然灾害偏激影响薛平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4

试论南北朝时期的赈灾之政杨钰侠中国农史2000.2

隋唐五代淮河流域蝗灾检会周怀宇光明日报2000.7.14

4.生态环境与社会医疗

略论魏晋南北朝的环境保护李丙寅史学月刊1992.1

我国唐代环境保护情况述论刘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2

从《状江南》组诗看江南的生态环境郑学檬唐研究1996.1

魏晋南北朝中医外科医术朱大渭文史哲1990.4

魏晋南北朝医药与服食养生之风张承宗苏州大学学报1996.1

隋唐时期当然环境的变迁及与为东说念主作用的关系史念海历史研究1990.1

孙想邈在医学中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承袭李育华东说念主文杂志1990.4

试谈刘禹锡的医学形而上学想想吴兆华中山大学学报1990.2

嵇康煅铁与服散养生范子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3

东晋至宋代脚气病之探讨范家伟新史学6-11995.3

东晋南北朝医术世家东海徐氏之研究范家伟大陆杂志91-41995.10

魏晋南北朝医药与服食养生之风张承宗苏州大学学报1996.1

汉宋间文献所见古代中国南边的地舆环境与地方病偏激影响萧璠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3-1

汉唐之间求子医方试探——兼论妇科滥斛与性别叙述李贞德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8-2

唐宋食疗宗旨与行动之传衍——以《令嫒·食治》为核心的不雅察陈元一又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9-41998

中国六朝时期的巫——研究与医疗林富士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70-11999

中国麻风病宗旨演变的历史梁其姿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70-11999

不孝之孝——唐以来割股疗亲征象的社会史初探邱仲麟新史学6-11995

对于六朝建康容许、当然灾害和生态环境的初步研究郭黎安南京社会科学2000.8

(四)生活方式与风俗风尚

1.物资生活

(1)衣饰、化妆

魏晋胡汉文化风尚相比研究——兼论历史中的非感性因素刘晓明、黄小荣争鸣1989.5

论魏晋六朝的隐逸之风卢洪昭抚州师专学报1989.3

唐代物资文化综不雅傅玫南开学报1989.4

谈诸葛亮衣饰与玄门影响梁宗奎、李桂奎临沂师专学报1991.4

诸葛亮衣饰论考谈梁笑社会科学研究1994.5

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褶裤看民族文化融汇陈进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4.2

建安七子之死与驴叫祭奠王迎喜中州今古1995.1

魏晋南北朝妇女的衣饰风貌周兆望、侯永惠江西社会科学1995.3

六朝时期建康住户的饮食与衣饰郭黎安南京社会科学1995.10

安祥出入望若至人──试论六朝士族的衣饰文化傅江东南文化1996.1

魏晋风范与衣饰张志春饰1997.2

外来文化对魏晋隋唐衣饰民俗的影响陈昌珠民俗研究1997.3

三国东说念主物衣饰研究于涛民俗研究1997.2

魏晋风范与衣饰田地魏宏灿学术月刊1998.8

唐代长安妇女的衣饰武复兴东说念主文杂志1987.6

唐代服装与长安气象葛承雍文博1988.4

形象的历史段文杰敦煌石窟艺术论集1988

莫高窟唐代艺术中的衣饰段文杰敦煌石窟艺术论集1988

唐代西域衣饰考尚衍斌新疆大学学报1989.1

唐代西域衣饰考略肖衍斌新疆大学学报1989.9

唐钗琐谈张广立文物天地1991.6

吐鲁番考古而已所见唐代妇女时装武敏西域研究1992.1

吐鲁番古代意衣饰风尚谈弊尚衍斌喀什学院报1992.2

7—11世纪吐蕃东说念主的衣饰台建群敦煌研究1994.4

从敦煌衣饰管窥唐代文化王仲纯社科纵横1994.4

唐东说念主的衣饰妆扮安国强、何新胜丝绸之路1995.3

唐代妇女衣饰座谈董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6.4

唐代女性衣饰的好意思学立场祁嘉华洛阳师范学院学报1996.6

唐代男女衣饰及女妆概述党奂英文博1996.2

唐代妇女衣饰述略高扬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8.3

唐诗中衣饰描写的功能吴睿沈阳训诲学院学报1999.1

不尚礼法尚风骚:初唐民俗与衣饰中的好意思学倾向陈炎淄博学院学报1999.2

唐代女子衣饰略说周苏平华夏文化2000.4

唐代妇女衣饰述略赵淑玉潍坊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

东晋南朝士兵军服保障述论张敏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5

洛阳北魏墓女俑衣饰浅论商春青春夏考古2000.3

唐代丧服改制述论赵澜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0.1

(2)饮食

魏晋名士服药释刘康德复旦学报1989.6

兰肴异蟹:南北朝食蟹风俗关剑平北朝研究1991.5

三国魏晋南北朝的饮食文化姚伟钧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2

唐西域汉东说念主的社会生活薛宗正西域研究1996.4

两晋南北朝的贵族与饮食文化王波生意文化1996.3

东吴饮食习俗谈严其林镇江高等专科学报1996.2

魏晋南北朝饮食学的确立和发展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学苑出书社1999

唐宋都城的食粮加工业梁中效文史常识1988.7

唐宋饮食不雅念与心思试探陈伟明不决稿1989.8

唐代的饮食文化姚伟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3

唐宋时期饮食业发展初探陈伟明暨南学报1990.3

唐宋食肴的好意思食特色陈伟明历史月刊251990.2

唐代长安的饮食生活张萍唐史论丛61991

唐东说念主服食风俗之研究廖好意思云台中商专学报241992.6

古代新疆的葡萄耕种与酿造业的发展张南新疆大学学报1993.3

饮食与唐代官场拜根兴东说念主文杂志1994.1

唐代的廊下食与公厨拜根兴浙江学刊1996.2

隋唐手工业与住户饮食结构的改善魏明孔都门师范大学学报1997.6

汉唐佛说念饮食习俗初探姚伟钧浙江学刊1998.3

论唐朝岭南的饮食文化李肖都门师范大学学报1998.5

论唐朝饮食文化的魔力李肖中中语化论坛1998.1

唐五代敦煌饮食中的饼浅探:敦煌饮食文化研究之二高启安、索黛敦煌研究1998.4

唐代玄徒弟养生饮食述论拜根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4

唐代的胡风饮食傅晓静民俗研究1998.2

汉唐饮食轨制考论姚伟钧中国文化研究1999.1

唐代的饮食原料市集黎虎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1

唐五代敦煌东说念主的宴饮行为述论高启安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3

(3)酒和茶

陶渊明与酒解异──兼论陶诗与酒徐定辉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4.4

艺术精神与酒文化精神的密切契合──兼论陶诗与酒王守国中州学刊1994.5

酒·药·女东说念主──对魏晋时期一种社会病态的分析秦川甘肃社会科学1994.6

酒与陶诗的中庸之好意思叶亦竹惠州学院学报1994.3

“渊明嗜酒,其子不蕃”辩舒虹社会科学阵线1994.2

魏晋南北朝饮茶与饮酒之风孙立苏州大学学报1996.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酒政颜吾芟生意文化1996.4

阮籍与酒张学童中州统战1996.4

魏晋名士嗜酒原因浅析邱少平益阳师专学报1998.4

酒与魏晋咏怀诗孙明君清华大学学报1999.1

阮籍、嵇康与酒及说念释宗教之关系高华平江汉论坛1999.10

饮酒与服药──阮籍和嵇康的个性悲催王定璋文史杂志1999.3

唐和五代时期四川的茶叶贾大泉天府新论1987.4

唐代茶法略考陈衍德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2

唐代的茶叶坐褥:唐代茶叶史研究之一王洪军皆鲁学刊1987.6

从饮茶风俗看决窍寺等地出土的唐代金银茶具韩伟文物1988.10

唐代长安的酒曹尔琴唐都学刊1990.2

唐代的茶叶产量、贸易、税茶与榷茶:唐代茶叶史研究之二王洪军皆鲁学刊1989.2

唐代的饮茶风习:唐代茶叶史研究之三王洪军中国农史1989.4

唐东说念主的饮茶风俗袁刚民俗研究1989.1

唐代饮茶风俗与中国茶文化之始郭泮溪东南文化1989.3

唐陆羽《茶经》与茶说念程喜霖湖北大学学报1990.2

唐代茶文化的阶段性——敦煌写本《茶酒论》研究之二暨远志敦煌研究1991.2

从考古出土饮器论唐代的饮茶文化廖秀宝故宫学术月刊8-31991

从李白诗中的酒具谈汉唐的饮酒方式朱启新历史月刊531992.9

唐代茶具与饮茶方式朱启新历史月刊561992.9

唐代“酒家胡”述考芮传明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3.2

中国烧酒肇端探微李华瑞历史研究1993.5

古代新疆的葡萄耕种与酿造业的发展张南新疆大学学报1993.3

唐长安酒业苏平、陆三强中国史研究1993.3

醉吟先生饮酒乐王能杰台湾体专学报31993.6

颠张狂素爱好意思酒李祥林华夏文化1994.1

浅议唐代的饮茶习俗王潮生农业考古1995.2

唐代的露酒张平唐都学刊1994.3

李白与唐代酒文化葛景春河北大学学报1994.3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唐代嗜茶风俗张剑光农业考古1994.4

浅议唐代的饮茶习俗王潮生农业考古1995.2

杜甫与酒座谈石婉祥杜甫研究学刊1995.2

从唐诗中的饮茶用器看长沙窑出土的茶具周世荣农业考古1995.2

唐代贡茶轨制的造成和发展吕维新农业考古1995.2

杜甫嗜酒与东坡好饮戈纪敏生意文化1995.1

白居易故园出土茶器梁子农业考古1995.4

陆羽与《茶经》马晓声历史教学1995.9

从唐诗看唐代茶与释教的关系陈星桥法音1996.6

唐诗与《茶经》郭孔秀农业考古1996.2

明月与酒:李白东说念主生定位的困惑刘飞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3

唐代诗歌与中国的酒文化李柳芳广西播送电视大学学报1998.4

唐代茶税考述章秉纯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2

唐东说念主饮茶情味多──茶诗浅析之一蔡嘉德、吕维新茶业通报1996.1

隋唐的酒事、筵席与酒令徐连达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3

唐代“风俗贵茶”之成因姜含春安徽训诲学院学报1997.4

唐宋时期浙江茶文化的发展童启庆农业考古1997.4

唐宋茶艺述论方健农业考古1997.4

唐代榷茶述论孙洪升农业考古1997.4

论唐宋上品茶的不雅念沈冬梅中国文化研究1998.1

唐代的饮茶与茶说念周苏平、李桂民华夏文化1998.4

陆羽《茶经》不言壶罗家庆农业考古1998.2

万般皆入酒贪酒不可求——兼谈李白酣饮之历害索颖中国食物1998.1

五彩纷呈入樽来——漫话唐代的酒(下)赵仕祥中国食物1998.12

唐代茶礼茶俗述略方健民俗研究1998.4

唐代的酒肆偏激经营方式黎虎浙江学刊1998.3

唐代酒业政策探析董希文皆鲁学刊1998.4

唐风贵茶之成因姜含春农业考古1998.2

唐宋古逸茶书钩沉王河农业考古1998.2

唐代茶政问题初探伊敏青海社会科学1999.3

读王泽农同道《唐代诗东说念主与大唐茶文化》论文感言闵玮琳农业考古1999.2

唐代剑南说念春酒史实考江玉祥四川大学学报1999.4

唐代的禁酒、税酒、榷酒与“榷酒钱”张健彬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9.3

唐代茶文与茶杂著述略王河农业考古2000.2

茶与唐代社会姚治中皖西学院学报2000.3

李白饮酒诗与酒神精神刘峰、肖国栋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3

唐五代敦煌东说念主的饮酒习俗述论高启安敦煌研究2000.3

茶与唐代社会姚治中六安师专学报2000.3

唐代的茶说念杨西云历史教学2000.6

唐代茶业政策述论刘玉峰社会科学阵线2000.4

(4)居住

唐代的柜贾宪保文博1988.1

六朝时期的山墅正藩、泽滨南充师范学院学报1987.4

唐代的椅子和绳床黄正建文物1990.7

对于帐构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续编1991

对于贝叶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续编1991

唐代的居住方式与孝悌之说念雷巧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3

唐代租宅初探雷巧玲晋阳学刊1993.3

唐朝东说念主住房面积小考黄正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3

中古汉东说念主由跪坐到垂脚高坐朱大渭中国史研究1994.4

宗庙与家庙章群中国唐史学会会刊41993

(5)交通

曹操在淹没朔方干戈中修凿的四条运河潘民中许昌师专学报1987.1

六朝时期江左与东北地区的交通黎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西交通李广洁晋阳学刊1989.6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西交通莫任南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4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地区间的贸易磋议偏激交通阶梯马志冰北朝研究31990

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贸易路的发展陈爱珠兰州商学院学报1994.2

六朝江南交通发展的新态势偏激特性刘希为社会科学阵线1994.1

水路交通输送与魏晋南北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刘汉东许昌师专学报1998.3

魏晋南北朝社会表层乘坐牛车风俗述论刘磐修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4

魏晋南北朝交通输送业照料探论刘汉东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4

水路交通输送与魏晋南北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刘汉东许昌师专学报1998.3

东魏北皆时期的晋阳交通贸易汪波晋阳学刊1998.4

试论六朝建康的水陆交通郭黎安江苏社会科学1999.5

六朝时期江左与东北地区的交通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学苑出书社1999

论魏晋南北朝陆路交通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刘汉东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1

唐五代岭南交通阶梯述略陈伟明学术研究1987.1

“唐蕃古说念”的走向和阶梯陈小平青海社会科学1987.3

试论回鹘路的通畅偏激对回鹘的影响陈俊谋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2

唐五代岭南交通阶梯述略陈伟明学术研究1987.1

隋唐时期河北永济渠输送的兴衰郑平河北学刊1988.6

丝绸之路——中国境内的蹊径严耕望历史月刊101988.11

唐五代海运勾沉王振芳山西大学学报1989.1

试论唐代的“兴胡之旅”徐素琴广东社会科学1989.4

对隋唐交通的宏不雅透视刘希为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4

唐代长安——夏州——天德军说念路考王北辰历史地舆1990总9

对于高句骊南北说念的探讨李健才历史地舆1990总8

隋朝交通阶梯考述刘希为江海学刊1991.1

唐代南阳地区驿说念考述龚胜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3

隋唐时期安徽水运交通新景色考论周怀宇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1.4

“丝绸之路”与汉唐和亲田德民、田静文博1991.1

前后蜀时期南北干戈中的粮说念彭起耀成都大学学报1991.1

唐后期淮颍(蔡)水运的利用和影响王力平河北学刊1991.2

正史与地舆书中隋唐时期漳河之分流与断流廖幼华唐代文化论集1991

对于唐代剑南说念与吐蕃、南诏交通阶梯的几个问题——与冯汉镛同道商榷黄昌明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2.2

唐代安南与内地的交通陆韧想想阵线1992.5

唐宋时期长江航运贸易的发展林文勋江苏社会科学1992.6

中叶敦煌与成都之间的交通阶梯陈祚龙唐代研究论集3台湾新文丰出书公司1992

历代都城与漕运(隋唐部分)赵冈大陆杂志84-61992.6

唐代东北的主要水系林树山大陆杂志85-21992.8

汉隋之间的车驾轨制刘增贵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3-21992

剑阁古代驿站邮亭与焚烧台尚明远、何中辉四川文物1993.2

六朝隋唐时期长江流域航运交通的开发何荣昌苏州大学学报1993.2

唐代的边防门径与行旅范例照料郭绍林洛阳师专学报1993.2

“安史之乱”对唐朝对酬酢通的影响王平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6.1

隋唐时期运河和长江的水上交通偏激沿岸的都会史念海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4.4

唐代的“传”与“递”黄正建中国史研究1994.4

唐代丝绸之路东段长安至敦煌间的馆驿杨希义、唐利芸敦煌研究1994.4

敦煌壁画交通器用史料述论(上)马德敦煌研究1995.1

敦煌壁画交通器用史料述论(下)马德敦煌研究1995.3

唐代过所与胡汉商东说念主贸易程喜霖西域研究1995.1

唐代过所轨制略述张艳云史学月刊1996.3

唐代西州斟酌旁边地区的主要交通阶梯巫新华中国边关史地研究1997.4

唐朝与大食的海上交通马建春宁夏大学学报1997.3

公元8—9世纪新罗与唐的海上交通孙光圻海交史研究1997.1

试论天宝干戈与开步头路陆韧想想阵线1997.5

论隋唐时期草原丝绸之路贸易及货币文芳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专刊1997.3/4

唐代日本高僧远渡天台和中日海运的开拓叶哲明台州师专学报1997.5

唐代主要交通阶梯王晓丽历史教学1997.9

隋炀帝所经过之星岭位置考辨─—兼述北川古说念交通庞琳青海民族研究1998.1

唐代江淮漕运的历史检会高荣盛安徽史学1998.3

魏晋南北朝交通输送业照料探论刘汉东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4

试论六朝建康的水陆交通郭黎安江苏社会科学1999.5

论隋唐开发淮河流域交通的国策周怀宇安徽大学学报1999.5

隋唐辽金时期东北水路交通的开发高福顺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0.1

唐初中尼交通四题孙修身中国藏学2000.4

唐代两浙驿路考华林甫浙江社会科学1999.5

试论唐代的中非交通景兆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0.2

丝绸之路商贸行为对唐代花费不雅念的影响刘卫萍固原师专学报2000.2

论吐蕃为开辟高原丝绸之路作念出的孝顺陶柯甘肃高等师范学报2000.1

2.丧葬礼俗

魏晋薄葬论魏鸣南京大学学报1986.4

江苏江宁官家山六朝早期墓南京市博物馆文物1986.12

朔方地区魏晋十六国墓葬的分区与分期张小舟考古学报1987.1

南朝陵墓前石刻渊源初探王恺东南文化1987.3

陶弘景书墓砖铭文发现其考据陈世华东南文化1987.3

隋唐墓葬石刻十二属神考刘凤君山东大学学报1987.1

南北朝石刻墓志形制探源刘凤君华夏文物1988.2

南朝葬志考张爱冰东南文化1989.2

南京出土六朝墓志综考王去非赵超考古1990.10

福建六朝隋唐墓葬的分期问题林忠干等考古1990.2

南京六朝墓葬的分散及特性华国荣南京史志1991.6

论东晋初年的“招魂葬”方亚光学海1992.2

吐鲁番出土墓砖偏激研究概述侯灿西域研究1992.3

简论西晋时期的南北士族墓葬韦正东南文化1994.4

魏晋薄葬成因的检会刘选、辛向军甘肃社会科学1994.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薄葬习俗偏激原因分析王波江海学刊1998.5

大同北魏时期墓葬东说念主骨的种族特征张振标、宁立新文物世界1995.3

魏晋的薄葬之风邓沛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6.12

磁县湾漳北朝大墓墓主试析江达煌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湖北东说念主民出书社1996

陕西北周墓葬与民族问题周伟洲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湖北东说念主民出书社1996

论三国时期的“薄葬”之风蔡好意思云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7.1

六朝建康墓葬的地域分散述论郭黎安学海1997.2

吕他墓表考述李朝阳文物1997.10

北朝墓葬的地下形制研究谢宝富湖北大学学报1997.6

诸葛亮归葬汉中的心态透析傅兴林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7.1

北魏苟景墓志及纹饰考施安昌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2

南朝萧宏偏激陵墓石刻王志高、贾维勇南京史志1998.2

风水大著于世的六朝丧葬习俗廖鸿中国社会职业1998.6

从余姚地区出土的随葬品来看西晋时期的厚葬之风王莲瑛东南文化1998.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薄葬习俗偏激原因分析王波江海学刊1998.5

《张士贵墓志铭》所响应的问题牛致功东说念主文杂志1998.4

略论魏晋时期的薄葬之风偏激成因张宏慧许昌师专学报2000.3

南阳魏晋墓葬张卓远华夏考古1998.1

南京六朝墓葬群考古有紧要发现程实历史教学1998.10

平城考古再现光辉——雁北师范学院发现一批北魏墓葬刘俊喜文物世界2001.1

孝说念与六朝丧葬文化毛颖东南文化2000.7

魏晋时期丧葬礼法的承传与创新韩国河文史哲1999.1

略论魏晋时期的薄葬之风偏激成因张宏慧许昌师专学报2000.3

诸葛亮葬于哪里黄志英文史杂志2001.1

诸葛亮为何“遗令”葬在定军山李绍先文史杂志2000.5

南京司家山东晋、南朝谢氏眷属墓南京市博物馆、雨花区文化局文物2000.7

西安碑林中的唐代墓志铭何梓城、张鸿修文史杂志1987.6

隋唐墓葬石刻十二属神考刘凤君山东大学学报1987.1

高句丽积石墓的类型和演变魏存城考古学报1987.3

洛阳地区隋唐墓的分期徐殿魁考古学报1989.3

唐帝陵陪葬墓兴衰原因试探任士英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0.4

唐琅琊郡王夫东说念主墓志考樊子标等考古与文物1991.5

魏晋东说念主对传统礼法与说念德之反省——从服丧论﹑同姓婚论与忠孝论谈起林立真台大中文学报41991.6

唐刘洪墓志考裴爱静文物春秋1991.3

谈苏谅妻马氏墓志陈忠凯文博1991.1

晋献唐墓的科学价值高英民文物春秋1991.3

安阳刘家庄唐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职业队考古1991.8

试探“渤海的东说念主葬”方学风延边大学学报1991.1

突厥东说念主的丧葬习俗述论吴景山西北民族研究1991.1

西安、吐鲁番唐墓葬制葬俗相比陈安利文博1991.1

广西傍边江流域崖洞葬观测研究广西博物馆、田车县博物馆江汉考古1991.4

南京六朝墓葬的分散及特性华国荣南京史志1991.6

晋代离乱引发丧服争议之商榷柯金虎政大文史哲论集政事大学文理学院编1992

韩愈《送穷文》与驱傩﹑祀社风俗唐成保中山大学学报1993.3

唐代的厚葬之风牛志平文博1993.5

唐代东说念主的生活习俗——“合葬”与“归葬”陈忠凯文博1995.4

唐曩昔西域的丧葬文化马国荣西域研究1995.2

唐代“蕃客”的丧葬习俗姚蔚玲固原师专学报1995.2

魏晋时期的官东说念主间的丧服礼甘怀真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271995.9

敦煌文告所响应的古代丧礼段小强敦煌学辑刊1996.2

玄门对江西唐宋以来葬俗的影响彭明瀚南边文物1998.3

唐府君夫东说念主秀容县君阎氏墓志考略刑富华、高金照、李德方考古与文物1998.4

吐鲁番出土“随葬衣物疏”杂释刘瑞明西域研究1998.2

吐鲁番交河沟西坟场出土的墓志偏激相关问题王宗磊西域研究1998.2

玄门对江西唐宋以来葬俗的影响彭明瀚南边文物1998.3

安徽隋唐至宋墓葬概述方成军东南文化1998.4

从出土文物看唐宋时期辰、沅、靖三州的丧葬风俗龚建华、张涛怀化师专学报1998.4

唐宋丧期考——兼论风水术对唐宋时期丧葬习俗的影响雷玉华四川文物1999.3

唐瓜州与其墓葬群李春元敦煌研究1999.4

高崧父子生平考──兼谈南边士族墓葬的特殊性问题邹忆军东南文化2000.7

桥陵陪葬坟场研究沈睿文文博2000.5

咸阳渭城北周墓及相关问题张延峰咸阳师专学院学报2000.1

华夏唐墓中的明器神煞轨制郝红星、张倩、李扬华夏考古2000.4

3.节日习俗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鲜的社会风俗丁光勋历史教学问题1996.6

论魏晋南北朝风俗演变及趋向陈中语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7.6

座谈三国节令习俗何红英文史杂志1999.4

唐代节日略说赵和平百科常识1986.1

唐代的庙节谢重光文史常识1988.4

敦煌春月节俗探论张弓中国史研究1989.3

中古盂兰盆节的民族化演变张弓历史研究1991.1

唐代宫廷的新年不雅者历史月刊601993.1

唐代的节令游乐王赛时唐都学刊1994.2

试析杜诗中的唐代节日民俗李霞锋、李桂英杜甫研究学刊1995.2

杜甫与唐代节令习俗研究林弘杜甫研究学刊1996.4

从诗歌看唐代的节令文化张浩逊吴中学刊1998.3

汉唐节日饮食礼俗的造成与特征姚伟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1

风俗画卷与期间精神——杜甫节令诗论析(上)赵睿才、张忠纲杜甫研究学刊2000.1

情圣的慨气与稷契之志——杜甫节令诗论析(下)赵睿才、张忠纲杜甫研究学刊2000.2

略论隋代地方风俗中的社会心思葛承雍西北大学学报1986.4

隋代的禁讳与焚讳李勤德郑州大学学报1986.2

论高昌“俗事天使”林悟殊历史研究1987.4

唐代的书仪赵和平文史常识1988.8

唐代敦煌的看相与算命高国藩历史月刊271990.4

唐代东说念主怎样解梦高国藩历史月刊391991.4

唐代金鸡风俗谈葛承雍历史月刊701991.11

唐代的骂东说念主语庄申第二届国际唐代学术会论说文集(上)台北文津出书社1993

论六朝时期的民间祭祀梁满仓中国史研究1991.3

《颜氏家训》中的家庭习俗周盛行民俗研究1991.2

北魏子贵母死故事考述李凭山西大学学报1990.1

唐五代假子轨制的历史根源戴显群东说念主文杂志1989.6

吐鲁番文告《唐众阿婆作斋社约》与唐代西州的民间结社行为郭峰西域研究1991.3

审好意思交互作用与唐代长安风俗王政唐都学刊1991.4

敦煌傩散论李正宇敦煌研究1993.2

韩愈《送穷文》与驱傩﹑祀社风俗唐成保中山大学学报1993.3

敦煌祈赛风俗谭蝉雪敦煌研究1993.4

孝说念与北魏政事康乐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4-11993

六朝吴语的条理何大安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4-41993

试论唐代对于违礼的贬责甘怀真中国历史学会集刊211989.7

门户与中国古代社会刘增贵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8-41997

唐诗中记叙的新年习俗利明新疆林业1994.1

晋宋习俗与陶潜诗文王贤淼九江师专学报1994.1

杜甫与唐代节令习俗研究林弘杜甫研究学刊1996.4

唐代“风俗贵茶”之成因姜含春安徽训诲学院学报1997.4

唐代茱萸风俗考略李晖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7.1

唐诗中的少数民族风俗程伯安咸宁师专学报1997.1

六朝风俗谈郭黎安东南文化1997.4

长生想想和与头发相关的养生方法萧璠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9-41998

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市风俗探论于云瀚社会科学辑刊1998.5

唐代的游宴风俗王赛时文史杂志1998.3

唐代拔河风俗考略李晖民俗研究1998.1

从唐墓志看唐代社会的婚配习俗段塔丽文博1998.5

唐代“折柳”风俗考略李晖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1

从“为东说念主作嫁”说唐诗与唐代习俗胡代聪酬酢学院学报1999.2

王建《宫词》与唐代宫廷游艺习俗刘玉红文史杂志1999.4

隋唐元宵闹花灯习俗袁刚沧桑1999.1

杜诗与其所响应的唐代习俗再探林弘杜甫研究学刊2000.1

王羲之父子书帖中的魏晋习俗语词王小莘、郭小春广西大学学报2000.2

唐五代敦煌东说念主的饮酒习俗述论高启安敦煌研究2000.3

唐代“捣衣”风俗考略李晖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2

唐代的礼治张作理东岳论丛2000.2

唐律“抵偿”轨制研究吴萍江西社会科学2000.5

论六朝术士的房中术朱越利江西社会科学2000.11

唐代对外洞开政策的历史渊源周尚兵东说念主文杂志2000.6

4.文化文娱

论唐代中外游乐文化的交流王永平河北学刊1990.4

法国粹者连年来对敦煌民俗文化史的研究耿昇中国史研究动态1990.6

唐代花说念朱利民东说念主文杂志1992.3

漫话唐代的斗鸡之风张艳云文博1996.2

从宗教到民俗──南诏文娱体育浅论李晓华、赵浅华浙江体育科学1997.3

(1)体育

唐代妇女体育浅析刘懿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8.3

隋唐期间的围棋陈志学四川文物1988.5

论唐代的体育行为黄中安东说念主文杂志1990.5

唐代体育与唐代社会洞开风气黄伟晋阳学刊1991.4

论唐代打马球——张议朝出行图研究之二暨远志敦煌研究1993.2

论唐代专科通顺团体出现的配景和意旨潘孝伟学术界1994.4

敦煌古代体育史画录体育文史1994.2

武则天体育行为轶闻郗杰体育文史1994.6

隋唐文物中的围棋王永平文物世界1994.4

唐代的一场中国围棋赛蒋凡远看1994.4/5

论东晋南北朝时期南北体育风俗的互异卢鹰东说念主文杂志1995.5

试论唐帝国与古希腊体育的个性互异左从现安庆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学报1995.4

魏晋风范和名士围棋孔祥宏文史常识1996.6

围棋九品制盛行于东晋南朝的特地原因潘孝伟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6.2

委宛萦香骑飘飘指画球:唐代“打球”风俗考略李晖东南文化1998.3

中国围棋野史——三国时期的围棋棋艺(象棋版)1999.1

论魏晋南北朝的围棋文化王楚泽体育文史2000.3

唐代诗东说念编缉下的围棋王赛时文史杂志2000.2

(2)戏曲、跳舞、音乐

唐代的教坊与戏班李石根音乐生活1988.6

汉唐乐荣衰之记忆程之音乐研究1988.2

试论唐代九部乐、十部乐与坐部伎、力部伎之间的关系刘嫣嫣皆鲁艺林1988.2

唐大曲偏激基本结构类型王小盾中国音乐学1988.2

“新安东说念主歌舞辞别之辞”的历史内容:徽商起源札记史铎学术界1988.2

唐代大曲曲式结构叶栋中国音乐学1989.3

唐代长安与西域音乐——唐代音乐述要之八李石根音乐生活1989.6

骠国献乐与白居易《骠笙歌》诗序秦序音乐研究1989.4

敩学相长大唐舞风江东跳舞研究1989.4

试论唐代跳舞的分期晏新志文博1989.4

故原北魏漆棺画研究孙木文物1989.9

《敦煌变文集》中的《孝子传》新探王三庆敦煌学141989.4

对于敦煌壁画《婚典图》的几个问题蔡伟堂敦煌研究1990.1

志怪与南北朝宗教吴维中兰州大学学报1990.2

放马滩中的志怪故事李学勤文物1990.3

中唐民俗氛围中的王建乐府陈节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0.2

唐代“剑器”舞考王永平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0.3

简论唐代的私家乐舞晏新志文博1991.1

论唐玄宗对音乐歌舞艺术的孝顺赵克尧、胡日武学术月刊1991.1

简论汉唐傀儡戏王永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2.1

高肃偏激《兰陵王入阵曲》马钟理文物春秋1992.3

唐五代优伶的社会地位偏激相关的问题戴显群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3.2

曹植与释教音乐姜健宏吉林日报1993.5.8

阮籍、嵇康与老、庄音乐好意思学的相比郭平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3

宁夏盐池唐墓石刻所响应的胡旋舞志刚文博1994.3

从白居易的音乐想想谈他的《琵琶行》陈四海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4.1

白居易的音乐好意思学想想蔡仲德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4.1

陶渊明的爱好和抚无弦琴王定璋文史杂志1996.6

“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音乐文化中的陶渊明宋玮东方艺术1997.4

皆集交流奇光异彩:论魏晋南北朝文化·乐舞王克芬文艺研究1998.5

唐代的舞马尹诚体育文史1998.2

论魏晋风范与琴及音乐之关系许涛东岳论丛1999.3

慕容鲜卑音乐论略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学苑出书社1999

唐传奇与戏曲的发展朱玲中国后生政事学院学报1999.2

风骚千古东说念主琴俱存——汉晋之际的士东说念主与琴的关系之探讨马良怀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3

风吹仙袂飘飘带犹如霓裳羽衣舞——唐彩绘陶女舞俑赏析黄俐平东南文化2000.6

(3)变文俗讲

敦煌变文与唐代俗文学的关系陈海涛社科纵横1994.4

志怪与南北朝宗教吴维中兰州大学学报1990.2

故原北魏漆棺画研究孙木文物1989.9

对于敦煌壁画《婚典图》的几个问题蔡伟堂敦煌研究1990.1

敦煌变文与唐代俗文学的关系陈海涛社科纵横1994.4

变文与释教袁荻涌贵州文史丛刊1996.1

敦煌变文与《西纪行》李润强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3

变文绝迹考周飞东说念主文杂志1997.4

释教文化与敦煌变文张跃生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4

变文与唱导关系之检查:以唱导的生成衍变为中心李小荣敦煌研究1999.4

论变文与讲经文的关系伏俊琏敦煌研究1999.3

敦煌目连变文与戏曲研究李重申、陆淑绮敦煌研究2000.3

略论变文讲唱中玄门之长生想想的来源与阐述李小荣楚大军专学报2000.4

说“变文”潘国英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2

论变文的产生刘玉红贵州文史丛刊2001.1

5.宗教信仰与宗教生活

(1)宗教与古刹

麴氏高昌古刹经济试探谢重光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1

魏晋南北朝时古刹田主阶级的造成与发展韩国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1

南北朝时期古刹田主经济与鄙俚田主经济的相比研究简修炜、庄辉明学术月刊1988.11

晋唐古刹的生意和假贷业谢重光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1

晋唐古刹的园圃耕种业谢重光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3

试论十六国政府宗教政策李刚四川大学学报1989.2

怪志与魏晋南北朝宗教吴维中兰州大学学报1990.2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说念二教相比论简修炜、庄辉明学术月刊1990.1

北魏、东魏、北皆的僧官轨制谢重光北朝研究1990.总3

魏晋南北朝儒佛淹没的历史原因浅析诚遥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1.4

北魏杨大眼将军造像题记之成书年代李荣村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3-31992

魏孝文帝与宗教刘精诚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3.5

南朝古刹田主蒋福亚都门师范大学学报1993.2

魏晋南北朝宗教政策的全面剖析─—李刚《魏晋南北朝宗教政策研究》张泽洪社会科学研究1995.4

东汉魏晋南北朝梵宇布局初探宿白庆祝邓广铭教师九十华诞论文集河北训诲出书社1997

士族宗教信仰的分野与南北朝文学的互异高华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4

南北朝宗教文化之地域分野孔定芳中州学刊1998.1

从《华阳陶隐居集》和《真诰》看陶弘景的宗教阅历黄兆汉、文英玲世界宗教研究1998.4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花费刘爱文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

阮籍、嵇康与酒及说念释宗教之关系高华平江汉论坛1999.10

南北朝宗教文化之地域分野孔定芳中州学刊1998.1

唐代古刹侍从阶级略说张弓社会科学阵线1986.3

中国古刹的社会功能谢重光百科常识1986.11

晋——唐僧官轨制考略谢重光世界宗教研究1986.3

略论唐代梵宇的儒家训诲宋大川世界宗教研究1986.3

唐长安的寺不雅及相关的文化曹尔琴中国古都研究1986

唐代古刹经济简论张弓学术月刊1987.9

唐代敦煌的古刹经济雷学华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1

唐代的寺庄张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4

武则天与宗教牛志平社会科学阵线1990.1

隋唐五代宋初传统私社与古刹的关系刘希为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4

洛阳平等寺碑与平等寺段鹏琦考古1990.7

中古释教古刹为社会文化中心说谢重光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1991

唐长安章敬寺的位置曹尔琴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1.2

唐邠州开元寺的始建年代及称号演变李之勤文博1991.6

移说念坛修筑悬空寺力高才、高平北朝研究51991

隋唐五代宋初传统私社与古刹的关系郝春文中国史研究1991.2

唐以来藏族地区古刹经济的造成和发展东噶仓·才让加民族研究1992.3

唐后五代敦煌古刹中的田主郝春文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2

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古刹中的博士郝春文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2

敦煌遗书所响应的古刹僧尼财产鄙俚化李德龙山西大学学报1995.2

国度立寺本欲安宁社稷:座谈唐代的宗教政策施光明文史常识1995.3

唐代门神的宗教蕴存晓楚唐都学刊1995.5

敦煌文献所见唐玄宗的宗教行为龙晦扬州大学学报1997.1

李贺诗歌的宗教相识阮堂明河北大学学报1996.1

浅析唐朝的宗教政策唐怡宗教学研究1996.2

古刹经济与鉴真东渡卞孝萱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6.1

敦煌古刹中的都师田德新敦煌学辑刊1997.2

敦煌古刹中的司帐——直岁公维、文澜敦煌学辑刊1997.2

龙门隋代小龛初探王振国华夏考古1998.1

北纬洛阳永宁寺塔收复探讨钟晓青文物1998.5

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古刹常住实物的数目及与僧东说念主的关系郝春文敦煌研究1998.2

略论唐五代三吴地区的宗教信仰张剑光学术月刊1998.9

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古刹经济研究述评白文固世界宗教研究1998.2

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东说念主与古刹常住斛斗的关系(上)郝春文都门师范大学学报1998.3

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东说念主与古刹常住斛斗的关系(下)郝春文都门师范大学学报1998.4

试论唐律对唐前期古刹经济的制约郑显文、于鹏翔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3

论我国技击史上的稠禅师与嵩山少林寺——兼析北朝时期邺下古刹的技击行为马爱民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1

从释教景教传播中国的成与败看外来宗教原土化的多少表面问题张晓华史学表面研究1999.4

归义军事期莫高窟与敦煌古刹的关系袁德领敦煌研究2000.3

唐后期五代宋初沙州僧尼的宗教收入(三)郝春文敦煌学辑刊1996.2

唐后期五代宋初沙州僧尼的宗教收入(四)——为他东说念主举行法事行为之所得郝春文敦煌学辑刊1997.1

论郊祀与唐代儒学宗教化倾向的加深盖金伟昌吉学院学报1999.2

《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评介荣新江中国史研究2000.1

试论魏晋南北朝古刹田主经济任怀国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0.1

(2)释教

魏晋隋唐释教特权的兴衰谢重光历史研究1987.6

试论魏晋南北朝释教的兴盛偏激社会原因张文彬、李绍连殷都学刊1987.3

东汉、魏、晋时期释教汉化问题刍议王琰辽宁大学学报1987.2

慧能释教想想对我国社会的影响黄家章中国形而上学史研究1987.2

南北朝东说念主名与释教吕叔湘中国语文1988.4

论唐代艺僧施光明唐都学刊1988.4

魏晋南北朝释教社会训诲行为的特性偏激作用丁钢东北师大学报1989.6

一行世系籍贯考史国强、路秉灿中州今古1989.1

北魏、东魏、北皆的僧官轨制谢重光北朝研究1990.总3

北魏营造云冈诸僧索微辛长青文物季刊1990.1

至人与高僧——魏晋南北朝宗教心态试析蒲慕州汉学研究8-21990.12

试论北朝山西释教的发展赵云旗北朝研究1990总3

对于梁武帝舍身同泰寺的几个问题陈标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90.2

北魏、东魏、北皆的僧官轨制谢重光北朝研究1990年总3

陶弘景与释教史事考辨卢仁龙史林1991.4

南北朝隋唐五代僧籍轨制探究曹旅宁长沙水电师范学院学报1991.1

麦积山石窟国内研究概述卢秀文敦煌研究1991.2

魏晋南北朝儒佛淹没的历史原因浅析诚遥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1.4

东晋南朝时期湖南释教的流布张伟然、李世红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6

南北朝释教地舆的初步研究张伟然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1.4

六朝佛画刍议阎瑜民五台山研究1991.4

5世纪中国佛像和北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及中亚泥像的关系(好意思)玛丽琳·M·丽爱敦煌研究1992.1

十六国的石窟寺与敦煌石窟艺术黄文昆文物1992.5

东晋南北朝的释教结社郝春文历史研究1992.1

魏晋南北朝隋唐释教与“西南丝路”蓝勇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2

魏晋南北朝释教的政事化特征黄昌明许昌师范学院学报1992.3

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长安释教与丝绸之路上的石窟遗迹常青文博1992.2

魏晋南北朝隋唐释教传播与“西南丝路”蓝勇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2

五至六世纪华北农村的释教信仰刘淑芬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3-31992

西行求法僧文化东说念主格片论——想路释教文化征象研究三武守志西北史地1993.2

六朝陶瓷艺术与释教刘兰华中国文物报1993.5.23

北魏杨大眼将军造像记之成书年代李荣村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3-31993.7

五至六世纪华北乡村的释教信仰刘淑芬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3-31993.7

从龙门造像看北魏鄙俚生活面庞张乃翥新疆大学学报1993.3

对于十六国时期的三世佛与三佛造像诸问题贺世哲敦煌研究1993.1

浅论淝水之战见效的宗教因素梁满仓许昌师专学报1993.4

曹植与释教音乐姜健宏吉林日报1993.5.8

山东地区北朝释教造像艺术刘凤君考古学报1993.3

河北早期的释教造像——十六国和北魏时期李玉故宫学术季刊10-41993.6

从龙门造像古迹看北魏鄙俚生活面庞张乃翥中州学刊1993.1

论龙门造像题记在北朝释教研究中的史料价值张乃翥北朝研究1993.2

山东地区北朝释教造像艺术刘凤君考古学报1993.3

南北朝释教教团阶级结构关系述论夏侃许昌师专学报1994.4

北魏王朝与云冈石窟解金昌北朝研究1994.2/3

南北朝东说念主名与宗教关系王泉根文史杂志1994.2

论汉晋时期的释教刘莘中国史研究1994.2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东释教概说赵凯球文史哲1994.3

北朝皇后与释教夏毅辉学术月刊1994.11

简论东晋南朝时期释教对文学的影响张松辉南都学坛1994.5

论魏晋志怪演义与释教姜光斗南通师范学院学报1994.2

慧远释教训诲想想探微张捷、陈旭远江苏训诲学院学报1994.2

南朝释教义理的流播与尚形诗风的造成马现诚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4.4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东释教概说赵凯球文史哲1994.3

决窍寺释教文化的好意思学特征林培民释教文化1994.6

南北朝释教教团阶级结构述论夏侃许昌师专学报1994.2

释教与十六国社会高生记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4

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地区的释教葛红历史教学问题1995.1

丝绸之路与释教传播樊亚宁、李永宁丝绸之路1995.6

莫高窟北朝五佛造像试释贺世哲敦煌研究1995.2

释教净土想想与南朝珍贵洁净之风李炳海江海学刊1996.3

形而上学与释教东传引发的艺术天地沈爱凤苏州大学学报1995.1

从造象谨记论五到六世纪北朝乡民社会相识卢建荣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231995.6

从本原寺石刻看唐代获鹿的地方社会刘淑芬简牍学报161997.1

北皆标异乡义慈惠石柱——中古释教社会的各案研究刘淑芬新史学5-41994.12

五胡政权与释教发展的关系吕春盛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报151994.12

试论魏晋南北朝释教石窟造像模式(续)陈锽新好意思术1995.4

汉三国时期武昌释教文化遗存熊寿昌世界宗教研究1995.4

论东晋前期南北释教的来去周健许昌师专学报1995.1

释教文化与《世说新语》张跃生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6.3

试述梁武帝力促释教僧制的中国化欧阳镇江西社会科学1996.11

南朝君主与释教刘莘、陈捷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6.4

魏晋南北朝朝佛经词释颜洽茂杭州大学学报1996.1

十五年来魏晋南北朝释教研究王朝日期史教学问题1996.6

落拓陶诗与魏晋释教及现代奇幻现实主义(上篇)丁永忠三峡学院学报1996.1

汉魏两晋南北朝时释教在华夏的传播与发展李中开封训诲学院学报1996.4

落拓陶诗与魏晋释教及现代奇幻现实主义(下篇)丁永忠重庆三峡学院学报1996.2

陶渊明对释教的立场顾农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7.1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职业教徒的阶级分析王青中国史研究1997.1

十六国北朝时期僧东说念主游方偏激作用述略侯旭东佳木斯师专学报1997.4

东吴立国与江南释教严耀中中国史研究1997.1

魏晋形而上学的雕残偏激与释教的合流孔毅、李民许昌师专学报1997.2

陶渊明与东晋释教卫绍生中州学刊1997.5

前凉张天锡时期的释教杜斗城敦煌学辑刊1997.1

陶潜《挽歌诗》与魏晋释教“三世之辞”丁永忠九江师专学报1997.4

简论鸠摩罗什与释教文化王嵘新疆大学学报1997.1

南北朝时期释教学者的玄门不雅杨曾文世界宗教文化1997.4

儒玄兼宗以礼闲情——三论陶渊明“新当然说”与东晋士风及释教的关系丁永忠重庆三峡学院学报1997.4

南北朝释教文化之地域分野孔定芳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3

魏晋南北朝最高总揽者的“倡佛”陈文英天中学刊1997.6

唐代高僧籍贯的地舆分散李映辉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7.3

唐代“复壁”建筑考葛承雍文博1997.5

惠能的宗教革新与唐宋之际中国传统想想的重构章权才广东社会科学1997.5

晋隋释教疾疫不雅范家伟梵学研究1997

浅论唐宋敦煌民俗释教的特色李尚全铁说念师范学院学报1998.3

汉魏六朝志怪中的释教惩劝王连儒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8.4

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江东六朝释教述论法音1998.5

释教文化与南朝志怪演义张跃生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8.1

六朝释教对传统青瓷艺术的影响李翎梵学研究1998

儒玄兼宗以礼闲情——陶渊明“新当然说”与东晋士风及释教的关系丁永忠九江师专学报1998.2

论魏晋南北朝佛典目次的历史地位魏哲铭西北大学学报1998.3

十六国北朝期间战乱与释教发展关系新考侯旭东中国史研究1998.4

论释教对北朝儒学的影响王晓卫贵州大学学报1998.6

从现有文物看南朝时期会稽地区的释教彭云敦煌学辑刊1998.1

椅子与释教流传的关系柯嘉豪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9-41998

汉唐佛说念饮食习俗初探姚伟钧浙江学刊1998.3

《搜神记》的宗教信仰偏激文学价值朱迪光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4

魏晋释教玄风与东晋诗东说念主陶渊明——《陶诗佛音辨》献曝丁永忠九江师专学报1999.3

陶渊明受释教影响说质疑——读丁永忠《陶诗佛音辨》龚斌九江师专学报1999.4

东晋南北朝时期南北之间的释教交流周健、张嘉军许昌师专学报1999.4

简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释教的发展李艳甘肃高等师范学报1999.3

论魏晋南北朝志怪演义的宣佛想想倾向李希运东方论坛1999.3

鸠摩罗什译经和北凉时期的高昌释教贾应逸敦煌研究1999.1

阮籍、嵇康与酒及说念释宗教之关系高华平江汉论坛1999.10

东晋南北朝释教何啻天壤不雅念的传播与影响——以游冥间传闻为中心侯旭东梵学研究1999

对于敦煌地区释教偏激文化的历史程度颜廷亮兰州训诲学院学报1999.3

简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释教的发展李艳甘肃高师学报1999.3

湖北省境东晋南北朝的释教传输与义学分散张伟然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9.4

论魏晋南北朝释教志怪的传布李希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1999.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占卜谶言与释教严耀中史林2000.4

释教与魏晋南北朝梦文学夏广兴贵州文史丛刊2000.1

从魏晋南北朝时“梵衲不敬王者”的争论看释教的中国化岳辉宗教学研究2000.2

从释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好意思相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偏激周围为中心陈说念贵安徽大学学报2000.3

《释教与儒、说念的冲突与淹没——以汉魏两晋时期为中心》序方立天中国形而上学史2000.3

释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庞天助史学表面研究2001.2

《文心雕龙》与释教关系简论黄大宏西北大学学报2000.2

性灵·释教·山水——南朝文学的新检会王力坚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1

陶渊明简直未受释教影响吗?——答龚斌先生质疑丁永忠九江师专学报2000.2

试论北朝释教造像碑王景荃华夏文物2000.6

东晋玄言诗与释教关系略说陈说念贵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0.5

从阮籍诗文看阮氏信奉或倾向释教之可能高华平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

孙吴时期无“僧东说念主”称谓:长沙走马楼简牍研究辨误(一)王素光明日报2000.7.21

唐长安的寺不雅及相关的文化曹尔琴中国古都研究1986

唐代长安火祅教大秦寺考辨林培东西北史地1987.1

唐代经济与释教兴衰魏承恩法音1988.4

决窍寺佛指舍利的隐现与唐代释教柏明、张天杰宝鸡师范学院学报1988.2

试论武则天与龙门石窟温玉成敦煌学辑刊1989.1

天府摩崖石雕大佛兴盛的历史文化配景蜀石文史杂志1989.1

谈隋唐时期皇帝对释教的立场与影响涂晓红史学月刊1989.5

麦积山的历史与石窟黄文昆文物1989.3

唐代敦煌的古刹经济雷学华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1

僧统罢废,僧录命职——发展变化的唐宋僧官轨制白文固中国史研究1989.2

五代吴越国的释教文化倪士毅东南文化1989.6

唐代民间的弥勒信仰偏激影响黄敏枝大陆杂志1989.6

隋曩昔的川蜀释教王永曾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0.4

唐玄宗复兴释教再相识郭绍林洛阳师专学报1990.3

略论隋唐梵学的演变过程苏渊雷宁波大学1990.1

唐代释教训诲宗旨与内容初探张捷东北师大学报1990.1

唐初佛说念之争的实质和影响潘桂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0.1

广元皇泽寺石窟观测记广元寺文物照料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释教室文物1990.6

论唐代反释教通顺偏激影响屈小强天府新论1990.1

大唐代释教训诲宗旨与内容初探张捷东北师学报1990.1

唐前期的佛说念势力与政事接触赵克尧浙江学刊1990.1

洛阳平等寺碑与平等寺段鹏琦考古1990.7

唐后期五代宋初沙州僧尼的特性郝春文敦煌吐鲁番文告初探二编1990年

唐武宗灭佛原因新探于辅仁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1.3

李德裕与会昌毁佛姜芊兰州学刊1991.6

唐长安章敬寺的位置曹尔琴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1.2

唐代反佛表面陆华柏、徐宏林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2.2

四川夹江千佛岩摩崖造像王熙祥、曾德仁文物1992.2

“衰相现前”崇禁失据——唐后期诸帝与佛者叙述张弓中国史研究1992.4

试论唐武宗灭佛偏激原因薛超学术论丛1993.3

唐宣宗兴佛原因新说于辅仁学术论丛1993.2

对于武则天与释教的几个问题杜斗城河洛春秋1993.4

唐代梵宇群系的造成偏激布局特性张弓文物1993.10

唐代僧侣的游方与文化张菁江海学刊1993.4

隋唐民间释教浅议郭天祥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3.3

唐代梵宇群系的造成偏激布局特性张弓文物1993.10

唐代僧侣的游方与文化张菁江海学刊1993.4

唐代释教略论朱正惠历史教学问题1994.5

三教争衡与唐代学术的发展李岩社会科学家1994.5

唐代释教传入吐蕃偏激演变和洪勇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6

对于武则天与释教的几个问题杜斗城宗教学研究1994.1

释教对颜真卿书道的影响黄君法音1994.11

唐代释教和茶文化吕维新茶叶机械杂志1994.3

柳宗元与释教禅宗的问题杜寒风社会科学家1994.1

湖南隋唐时期释教的地舆分散张伟然梵学研究1995

新罗僧侣对唐代释教文化孝顺考实刘素琴、刘胜芳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4

新罗僧侣对唐代释教的孝顺刘素琴北京大学学报1995.1

隋唐时期释教诸宗派在福建的传布初探王荣国厦门大学学报1995.3

敦煌遗书所响应的古刹僧尼遗产鄙俚化李德龙山西大学报1995.2

盛唐玄宗朝释教艺术的转变颜娟英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6-21995

从唐诗看唐代茶与释教的关系陈星桥法音1996.6

从唐墓志看唐代鄙俚释教信仰吴敏霞梵学研究1996

始惊孔教误渐与佛乘亲——孟郊与释教张传峰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2

唐代衡山释教萧平汉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6.4

变文与释教袁荻涌贵州文史丛刊1996.1

隋唐释教的十二大形而上学命题陈士强复旦学报1996.1

古刹经济与鉴真东渡卞孝萱烟台师专学院学报1996.1

汉地释教度僧轨制辨析——以唐—五代的童行动中心湛如法音1998.12

隋唐时期造成的释教宗派子君华夏文化1996.4

释教文化与唐代传奇演义张跃生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7.2

河西回鹘之释教杜斗城、杨富学世界宗教研究1997.3

敦煌文献中的释教东说念主物数据库系统简介陈海涛、武群辉敦煌学辑刊1997.2

释教想想与《长生殿》吴海勇十堰职业工夫学院学报1997.4

敦煌释教写经与士东说念主书道的审好意思相识文化敦煌研究1997.4

唐太宗与释教郭绍林史学月刊1997.2

从造像谨记论五至六世纪北朝乡民社会相识卢建荣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231995.6

东土释教与王维诗风王树海吉林大学学报1997.6

唐代释教义学之风俗偏激地舆分散李映辉益阳师专学报1998.3

论唐代宗派释教的多情冷凌弃之争潘桂明世界宗教研究1998.4

洛阳龙门石窟与长安释教的关系常青梵学研究1998

六朝释教对传统青瓷艺术的影响李翎梵学研究1998

论唐诗与释教姜光斗南通师范学院学报1998.1

唐代释教古刹的地舆分散李映辉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4

唐代贵州释教述论王路平贵州社会科学1998.2

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遗产的处理与凶事的策动郝春文敦煌研究1998.3

净域里的世间风貌:龟兹石窟壁画供养东说念主初识徐辉新疆艺术1998.3

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东说念主与古刹常住斛斗的关系(上)郝春文都门师范大学学报1998.3

10世纪敦煌寺历所记三窟行为马德敦煌研究1998.2

唐代释教义学之风俗偏激地舆分散李映辉益阳师专学报1998.3

唐代三教并行政策的造成寇养厚东岳论丛1998.4

唐宣宗李忱与释教禅宗白光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9.2

白居易与释教马现诚江汉论坛1999.2

南北朝隋唐期间东亚的“释教酬酢”韩昇梵学研究1999

唐代五台山的释教与梵宇姚雅欣五台山研究1999.2

唐宋敦煌鄙俚释教的经典偏激功用李正宇兰州训诲学院学报1999.1

刘禹锡与释教偏激诗论马现诚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1

从负新生活到艺术生活——释教与盛唐诗东说念主生活立场傅绍良江海学刊2000.4

松赞干布期间释教文化传入之履行面庞与地位石硕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3

裴休与释教高玉春邢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报2000.3

唐五代河西释教与藏传释教后弘期“下路弘法”先巴青海民族研究2000.4

社会情切与终极情切的换位与重构——释教与盛唐诗东说念主生活研究之二傅绍良兰州大学学报2000.6

会昌灭佛后的湖州唐陀罗尼经幢──兼论武宗灭法对释教的影响严耀中梵学研究2000

对“三武废佛”与释教古刹田主所有制经济发展说念路问题的几点想考韩毅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0.2

释教与宗教学表面研究的记忆与权衡方立天中国东说念主民大学学报2000.6

浅析释教“田地”说对唐代山水诗意境造成的影响张英陕西播送电视大学学报2000.4

隋唐河南释教述论程有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1999.3

从松赞干布时广建神庙的行为看本教与释教之关系石硕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9.1

论释教“苦谛”与孟郊的诗歌风谢建忠遵义师范学院学报1999.2

达玛灭佛与武宗灭佛的相比研究──兼论宗教之社会功能的值域杨文炯西藏研究2000.1

论导致北魏灭佛的平直原因暨罪证张箭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12

试论释教“象外”之说对唐代山水诗文创作的影响张英东说念主文杂志2000.3

论释教形而上学与孟郊的诗歌谢建忠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0.3

敦煌文告《龙兴寺(田比)梵衲天王有用记》校考杨宝玉文献2000.2

日本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对中国历史记录的蹙迫孝顺鲜于煌重庆大学学报2000.1

论王维诗宗教体验与审好意思体验之淹没胡遂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1

初盛唐释教演义与唐传奇的文学发生韩云波、青衿浙江大学学报2000.6

从唐墓志看唐代妇女与释教的关系焦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1

《大唐三藏圣教序》与唐代释教的兴盛郝松枝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1

敦煌宗教偏激文化的鄙俚化和百姓化颜廷亮兰州训诲学院学报2000.2

说隋唐释教训诲郭绍林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3

(3)玄门

论天师说念偏激在玄门中的地位郭树森、贺绍恩争鸣1987.6

玄门与医药及养生的关系钟肇鹏世界宗教研究1987.1

魏晋审好意思心思与玄门朱唐锦民族艺术研究1990.3

玄门与刘宋皇帝张国安社会科学阵线1990.1

魏晋审好意思心思与玄门朱堂锦民族艺术研究1990.3

移说念坛修筑悬空寺力高才、高平北朝研究91.总5

谈诸葛亮衣饰与玄门影响梁宗奎、李桂奎临沂师专学报1991.4

汉魏南北朝玄门政事化略论黄昌明历史教学问题1992.4

五斗米说念入滇考段玉明中国史研究1993.4

玄门养生想想对魏晋六朝文论的影响张松辉宗教学研究1994.1

论葛洪的玄门训诲想想李军世界宗教研究1994.1

东晋时期玄门的最后论(日)小林正好意思世界宗教研究1995.4

汉魏六朝志怪中的玄门养生王连儒皆鲁学刊1995.4

王羲之与玄门王荣法东南文化1995.2

玄门与妇女王宜娥中国宗教1995.2

魏晋六朝玄门与文论二题张松辉中国文学研究1995.2

《汉魏两晋南北朝玄门伦表面稿》评介郭武世界宗教研究1996.2

葛洪“玄说念”对汉魏晋玄门形而上学的综括卢国龙中国形而上学史1996.4

玄门在六朝的流传与江南民歌隐语刘跃进社会科学阵线1996.3

寇谦之与陶弘景玄门改革相比研究刘伟航许昌师专学报1997.1

南北朝时期释教学者的玄门不雅杨曾文世界宗教文化1997.4

玄门的羽化不雅与汉字──以葛洪为个案的研究曹念明岭南文史1997.2

形而上学的兴衰与玄门的发展(论纲)林子年宁德师专学报1997.1

六朝玄门东说念主物杂传述要张承宗苏州大学学报1998.1

论陶诗中“松”、“菊”、“桃源”预料的玄门神话原型刘雪梅表面与创作1999.3

论葛洪对至人玄门发展的孝顺李希运山东工业大学学报1999.4

论魏晋南北朝玄门的发展及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李希运皆鲁学刊1999.5

论西域文化对魏晋南北朝玄门的影响王青世界宗教研究1999.2

郭璞与玄门连镇标中国玄门1999.2

论魏晋玄门至人间界的拓展及在志怪演义中的响应李希运临沂师范学院学报1999.4

东晋南朝玄门论略汤其领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0.3

唐代玄门与政事杨华荣文史常识1987.12

唐代玄门的兴盛偏激政事配景陶志平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8.2

试析隋唐五代玄门说念论的哲理化郭树森江西社会科学1989.3

隋文帝与玄门李刚福建论坛1992.1

论隋代玄门李刚江西社会科学1992.4

唐代说念不雅经济张洪泽四川大学学报1993.4

唐代羽士在长安宫廷的行为偏激影响龚杰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3

论唐玄宗与玄门薛平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3

佯狂玩世与独醒心态——《全唐诗》羽士诗东说念主醉歌透视黄世中江淮论坛1994.5

李商隐与女羽士相爱的几首无题诗考析陶光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2

楚天云雨不须疑——李商隐与女羽士相爱的几首无题诗考析陶光晋阳学刊1995.1

玄门与唐代豪侠演义路云亭晋阳学刊1994.4

唐太宗与玄门李刚晋阳学刊1994.5

论唐代《易》、《老》兼综的玄门学风卢国龙中中语化论坛1994.2

盛唐诗歌中的玄门文化意蕴石云涛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4.6

玄门与诗教夹缝中的仙葩——论唐代女冠诗东说念主高利华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4.2

唐代羽士东说念主数辩说张泽洪郑州大学学报1995.6

漫活唐代盛名羽士张志和的渔父词长虹中国玄门1996.1

论唐代玄门对唐代文化的影响贾剑秋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3

略论隋唐总揽与玄门段塔丽晋阳学刊1998.2

试论杨隋政权与玄门的关系段塔丽东说念主文杂志1998.3

魏晋南北朝的玄门医家偏激医学创获盖建民、刘贤昌中国玄门1999.3

再论杜甫与玄门钟来茵都门师范大学学报1995.3

论唐代民间玄门对陈硕真举义的影响——兼与林梅村同道商榷王永平都门师范大学学报1995.1

玄门与唐代诗歌讲话葛兆光清华大学学报1995.4

文东说念主的逸态傲态与玄门之啸法杨子江宗教学研究1995.1

唐代玄门斋醮张泽洪唐都学刊1995.4

从司马承祯、王玄览看唐代玄门对宋明理学的影响陈澍中国玄门1996.2

论唐代玄门对唐代文化的影响贾剑秋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3

唐代玄门范畴辨析张泽洪中中语化论坛1996.2

论李白游仙诗的玄门敬爱杨晓霭湖南大学学报1996.2

玄门与唐传奇张松辉宗教学研究1997.1

玄门文化与唐代诗歌王定璋文史哲1997.3

从三个女诗东说念主看玄门对唐诗的孝顺张松辉、刘雪梅宗教学研究1997.3

玄门与唐传奇申载春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1

90年代中国大陆玄门研究的新进展尹志华形而上学动态1997.5

唐五代词与玄门文化刘尊明社会科学阵线1997.3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玄门文化阐释谢建忠重庆三峡学院学报1998.4

略论隋朝总揽与玄门段塔丽晋阳学刊1998.2

唐高祖创业与玄门图谶李刚宗教学研究1998.3

玄门对江西唐宋以来葬俗的影响彭明瀚南边文物1998.3

试论杨隋政权与玄门的关系段塔丽东说念主文杂志1998.3

唐东说念主的玄门送别诗、赠题诗的预料和审好意思真谛杨建波表面月刊1999.3

论唐代玄门内说念场的竖立王永平都门师范大学学报1999.2

唐代女说念医胡愔偏激玄门医学想想盖建民中国玄门1999.1

隋末唐初的山西玄门王永平沧桑1999.1

从敦煌遗书看敦煌玄门周维平西北民族研究1999.2

李白游仙诗的玄门化品格杨晓霭甘肃播送电视大学学报1999.4

中晚唐诗僧与玄门上清派李乃龙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4

试谈唐镜与唐代玄门王燕东南文化2000.5

武则天与玄门王永平沧桑2000.1

李白玄门行为述评王友胜中国玄门2000.4

论唐代玄门的写经张泽洪敦煌研究2000.3

从史册诗文记录看青城山玄门李豫川中国玄门2000.4

论唐代玄门的照料体制王永平都门师范大学学报2000.5

论唐代的玄门经济行为王永平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2

隋炀帝与茅山宗王光照学术月刊2000.4

羽士与唐诗李乃龙江苏社会科学2000.4

论唐诗东说念主与羽士交游的范型偏激诗学意旨李乃龙唐都学刊2000.3

(4)其他宗教

唐代伊斯兰教秦惠彬世界宗教研究1987.3

火祅教始通中国的再相识林悟殊世界宗教研究1988.2

魏晋至隋唐河西东说念主的聚居与火祅教陈国灿西北民族史研究1988.1

唐东说念主奉火祅教考辨林悟殊文史301988

蒙古萨满教与唐王东征途迅黑龙江民族丛刊1988.4

唐代昭武九姓之宗教的东传周万钧世界宗教研究1988.1

北魏前期的宗教特色与政事严耀中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3

景教在唐朝雕残的原因安希孟社会科学报1992.3.5

魏孝文帝与宗教刘精诚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3.5

从景教碑所镌僧寺看中西交说念和基督教在中国的传布周祯祥文博1993.5

魏孝文帝与宗教刘精诚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3.5

唐代儒释说念论议与学风骚变张弓历史研究1993.1

从景教碑所镌僧寺看中西交说念和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周祯祥文博1993.5

唐代景教与大秦教寺古迹李伯毅文博1994.4

国度立寺本欲安宁社稷:座谈唐代的宗教政策施光明文史常识1995.3

唐代景教四则黄夏年、梁晓俭贵州社会科学1996.6

唐代摩尼教传播过程辨芮传明史林1998.3

唐朝景教的传播偏激影响林仁川安徽史学1998.3

6.社会风貌与社会风气

魏晋南北朝的几种东说念主生不雅及社会联想叶桂桐辽阳师范学院学报1986.4

略论魏晋的“清谈”姚文铸辽宁播送电视大学学报1987.4

略论魏晋“清谈”曹柏荣百家论坛1987.3

魏晋清谈起源及发展新探董志广朔方论丛1987.6

论曹操对社会风气的整顿李香多辽宁播送电视大学学报1987.4

诸葛亮形象与中国古代贤东说念主风范徐报卫盐城师专学报1987.3

六朝时期江南社会风气的变迁曹文柱历史研究1988.2

魏晋南北朝赌风述论罗新本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2

魏晋胡汉文化风尚相比研究——兼论历史中的非感性因素刘晓明、黄小荣争鸣1989.5

论西晋的复礼偏激影响萧平汉大庆师专学报1989.1

洛阳玄风与南朝文化郑欣魏晋南北朝史探索山东大学出书社1989

魏晋南北朝赌博之风述论罗新本中国史研究1990.2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文化征象王钟陵南开学报1990.1

从魏晋南北朝看民族文化的双向传播白翠琴光明日报1990.9.12

魏晋期间非中庸艺术不雅——怨愤孤忧张小元文史杂志1990.3

西晋奢风盛行原因及影响张庆来、宋洪德大庆师专学报1991.1

论六朝时期的民间祭祀梁满仓中国史研究1991.3

论汉晋六朝文化精神之嬗变孔定芳、胡汉武1991.12

论东晋高尚社会的享乐风俗王永平社会科学阵线1992.3

论西晋高尚社会的纵欲之风王永平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2.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游”﹑仙游文化范能船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2.2

北朝儒释说念论议与朔方学风骚变张弓孔子研究1993.2

西魏北周时期的长安文化赵文润东说念主文杂志1993.3

论魏晋价值不雅的重建杨国荣学术月刊1993.1

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基本特征朱大渭文史哲1993.3

论魏晋的孝说念不雅念偏激与政事、形而上学、宗教的关系林丽真台大文史形而上学报401993.6

魏晋重实之风浅议景蜀慧文史哲1993.3

开脱偏激限制:魏晋形而上学与东说念主的开脱杨国荣学习与探索1993.3

一种协调个东说念主与社会的表面:形而上学的名教当然论楼宇烈北京社会科学1993.2

西魏北周的社会想潮赵文润文史哲1993.3

游宴与魏晋清谈王晓波文史哲1993.6

魏晋清谈略论张叔宁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4.4

魏晋之际社会联想述论赵昆生、李由许昌师专学报1994.3

魏晋南北朝时期田主阶级的花费景色偏激影响刘爱文求索1994.1

酒﹑药﹑女东说念主:对魏晋一种社会病态的分析秦川甘肃社会科学1994.6

魏晋南北朝社会风气及南北民俗的交流张承宗、孙立江海学刊1995.6

魏晋南北朝糟践之风述论高卫星许昌师专学报1995.3

南北朝文聘礼节考王友敏中国史研究1996.3

魏晋期间的辩说之风顾农东方文化1996.4

浅议魏晋以孝治六合胡和平郑州大学学报1996.4

贵真:魏晋期间的一种东说念主生价值不雅王群力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6.2

魏晋期间的“重情”社会心态分析王群力社会科学辑刊1996.2

六朝时期民间社会所祀“女性鬼”初探林富士新史学7-41996.12

魏晋南北朝时期高昌东说念主的衣食景色与东说念主文风习皆万良西域研究1997.3

论魏晋南北朝风俗演变及趋向陈中语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7.6

鲜卑“髡发”习俗考述赵斌青海社会科学1997.5

六朝风俗谈郭黎安东南文化1997.4

六朝时期的民间信仰孙开萍扬州大学学报1997.4

琅琊文化与诸葛亮眷属文化张崇琛社科纵横1997.5

魏晋南北朝总揽阶级的精神状态与中国的永远分裂李飞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7.10

唐代对外洞开述论方亚光江苏社会科学1997.6

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古代鬼神阐扬柳岳梅朔方论丛1998.4

《六代豪华——魏晋南北朝糟践花费研究》述评戴开柱中国史研究1998.2

魏晋南北朝社会表层乘坐牛车风俗述论刘馨修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4

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市风俗探论于云瀚社会科学辑刊1998.5

试说“魏晋风范”蔡靖泉江汉论坛1998.5

魏晋风范与衣饰田地魏宏灿学术月刊1998.8

曹魏时期以肉刑代替死刑之争贾敏文史杂志1998.4

从《世说新语》看汉末魏晋“孝”的不雅念刘伟航“区域社会相比”国际学术研辩论集重庆出书社2000

从嘉禾年间《吏民田家》看长沙郡一带的民情风俗与社会经济景色高敏中州学刊2000.5

皆梁时期尊师之风与为师之说念:读沈约等东说念主的哀挽诗董连祥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0.2

论六朝文化精神卞敏东南文化2000.1

略论隋代地方风俗的中的社会心思葛承雍西北大学学报1986.4

《唐律》对那时社会生活的作用陈绍方法学杂志1986.5

论唐初东说念主物评价的价值取向邓鸿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7.4

论隋唐时期庆生日郭绍林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3

论唐代“惧内”之风牛志平史学月刊1988.2

唐咸通时糟践风气述论贾宪宝河北学刊1988.5

唐代的书仪赵和平文史常识1988.8

论隋唐时期庆生日郭绍林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8

唐代的“送穷”习俗刘桂秋文史常识1988.12

乌鸦喜鹊与唐代的稳重不雅念郭绍林洛阳师专学报1989.3

说唐代牡丹郭绍林洛阳师专学报1990.1

论唐代的文武之变李晓路江海学刊1990.2

试论唐代的孝说念牛志平晋阳学刊1991.1

唐代的著述权征象郭绍林东说念主文杂志1991.5

略论隋代地方风俗中的社会心思葛承雍西北大学学报1986.4

唐代赏牡丹花风气探略王永平吕梁训诲师范学院学报1989.2/3

唐代的爱才风俗刘恩惠松辽学刊1989.3

也论隋王朝的速一火——谈说念德世风在隋朝消一火中的影响梁小实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89.2

中唐民俗氛围中的王建乐府陈节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0.2

试论唐后期糟践性花费的特性陈衍德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1

唐代的文身风气张萍晋阳学刊1990.3

说唐代牡丹郭绍林洛阳师专学报1990.1

论唐代的文武之变李晓路江海学刊1990.2

审好意思交互作用于唐代长安风俗王政唐都学刊1991.4

唐后期糟践性花费的社会影响陈衍德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2

试论唐代的孝说念牛志平晋阳学刊1991.1

唐代的著述权征象郭绍林东说念主文杂志1991.5

吐鲁番文告《唐众阿婆作斋社约》与唐代西州的民间结社行为郭峰西域研究1991.3

试论唐东说念主虚幻文化葛承雍云南社会科学1991.1

论唐代社会中的赌博污流葛承雍社会科学阵线1991.4

唐代体育与唐代社会洞开风气黄伟晋阳学刊1991.6

唐代社会的洞开风气冯辉求是学刊1992.1

唐代花说念朱利民东说念主文杂志1992.3

论六朝时期的民间祭祀梁满仓中国史研究1991.3

唐代的洞开与世风及国运之关系王炎平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2.2

隋唐文化的特征牛致功洛阳师专学报1992.1

唐淹没后西州东说念主故乡不雅念的变化:以敦煌吐鲁番出土墓砖而已为中心孟宪实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4.2

论唐文化的胡化倾向赵文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4

唐仁礼法、习俗中的护讳行动偏激社会效应徐连达史林1993.2

唐代的士风演变与期间迁易董乃斌、程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4.1

唐都长安的东说念主文景不雅徐君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3

唐代学术文化发展述论叶茂南都学刊1994.1

书道扮演与唐东说念主的好书之风王元军历史月刊651993.6

唐代的牡丹赏玩热田志明张剑光云南训诲学院学报1995.3

唐宋“文身”偏激文化意蕴伊永文中国文化研究1995.2

唐代长安的重牡丹风气张艳云唐都学刊1995.5

读李华《与外孙崔氏二孩书》论唐朝风俗冻国栋武汉大学学报1995.3

盛唐之音,一个期间的散伙:略论唐代文东说念主的精神状态江水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5.2

论纳异与唐代派头林正根中国史研究1995.3

隋唐风俗的期间特征万建中文史常识1995.6

唐代的糟践之风王雪玲唐都学刊1995.5

唐代西域汉东说念主的社会生活薛宗正西域研究1996.4

论隋总揽集团的奢靡之风王永平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1

唐代发达的表里贸易与唐东说念主社会生活风貌的嬗变孟彭兴学术月刊1996.6

唐代张昌“七世同居”考陈摩东说念主、庄礼味岭南文史1997.3

论渤海国的吮吸文化杨绍先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3

略论贞不雅文化张羽琼贵州社会科学1997.5

唐代俗谚正误三则曾云敦煌学辑刊1997.2

略论隋唐文化的渊源与特性赵文润历史教学1998.7

略论贞不雅之治的明朗政事风气是何如造成的左耀华、邹恩光天中学刊1998.增刊

盛唐文静探源郑开昭中国社会科学1998.1

隋朝时期华夏与西域的文化交流赵文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4

礼乐轨制与唐代文化大一统局面的发展任爽求是学刊1998.4

唐“开元”义井颂考释卢来江、陈文杰文物春秋1998.1

论唐代封禅的变革刘影复旦学报1998.4

隋朝在文化偏激藏书功绩上的成就王立贵济宁师专学报1998.3

唐代郊祀轨制初论盖金伟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8.3

唐代社会生活概述刘玉峰历史教学2000.2

试论唐代船商的地域特征和经济实力谷更有想想阵线2001.5

论郊祀与唐代社会生活盖金伟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0.1

白居易“毡帐诗”与唐朝社会的胡风吴玉贵“区域社会相比”国际学术研辩论集重庆出书社2000

试论唐代的纵横之风蔡振雄江西社会科学2000.8

唐代文化中的西域文化因素买丽萍西北民族研究2000.2

唐代的夜生活王赛时东岳论丛2000.4

唐代长江流域民俗文化散议刘礼堂武汉大学学报2000.5

唐代龙造型中的外来文化因素葛承雍寻根2000.1

唐太宗对鄙俚邪说的抵制与批判杨希义、杨洪光明日报2000.5.12

形而上学想潮与魏晋士林风气高建立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3

唐代社会生活概述刘玉峰历史教学2000.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当然阐扬张承宗、魏向东襄樊学院学报2000.4

论唐代社会的至人信仰王昌焕史学月刊2000.4

论唐代的华山信仰贾二强中国史研究2000.2

7.训诲

颜之推论训诲何朴、张静娴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8.1

魏晋南北朝释教社会训诲行为的特性偏激作用丁钢东北师大学报1989.6

略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学的特性李军中国史研究1993.1

颜之推的说念德训诲不雅郭皆家中小学照料1994.1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私学袁刚许昌师专学报1994.4

魏晋“才性之辩”偏激东说念主才训诲想想张传燧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2

魏晋南北朝时期训诲发展的基本特性卜宪群、张南安徽训诲学院学报1994.4

南朝世族的家庭训诲李琼英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秀才和孝廉考试卢开万武汉大学学报1995.5

东晋南朝士族家学论略王大建山东大学学报1995.2

论魏晋九品中正制与私学的关系吴霓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5.6

北朝训诲之剖析唐群北朝研究1996.4

颜之推的家庭训诲想想杨明华夏文化1996.3

颜之推家庭训诲想想述评张永祥许昌师专学报1996.1

魏晋南北朝高档训诲照料体制的演变李军中国史研究1996.2

颜之推家教伦联想想探析赖井洋现代形而上学1997.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训诲修海林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7.2

简论魏晋南北朝私东说念主训诲的发展余世明贵州大学学报1998年2

魏晋南北朝家庭训诲钩稽曹建平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2

魏晋南北朝家学训诲的特性李必有池州师专学报1998.2

论北魏文静太后的族属及所受训诲王晓卫历史教学1998.1

诸葛亮训诲想想浅探贾维钦、王树仁许昌师专学报1998.2

魏晋南北朝私学的历史地位陈英甘肃训诲学院学报1999.1

魏晋南北朝眷属训诲的特性李必友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9.2

颜之推论训诲何朴、张静娴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8.1

魏晋南北朝的鲜卑东说念主训诲初探徐亦亭民族训诲研究2000.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训诲张承宗、魏向东晋阳学刊2000.5

曹畏俱疼家庭训诲李均惠文史杂志2000.1

试论唐代文化训诲的洞开性刘海峰福建论坛1987.5

论唐代文馆的兴废孙培青训诲评述1987.5

汉唐时期新疆文化训诲晏海发新疆日报1989.5.20

隋唐时期中日文化训诲交流简论赵家骥东北师大学报1989.6

唐太宗文教方略简论萧建彬广东训诲学院学报1990.1

唐代释教训诲宗旨与内容初探张捷东北师大学报1990.1

韩愈来潮之前“潮东说念主未知学”辨郭伟川汕头大学学报1990.1

唐代太湖地区家学初探顾向鸣历史教学问题1991.5

试论唐代数学专科化训诲马天丽高希尧唐都学刊1993.3

科举轨制与唐代训诲危急任爽中国史研究1994.3

论唐朝前期推广文化训诲多元化偏激作用何敦铧福建论坛1994.3

唐时期的家学郑建胜华夏文化1995.6

论唐代官学张羽琼贵州社会科学1996.5

南诏大理时期的文籍功绩王晓珠想想阵线1996.3

略论唐太宗的太子训诲孙钰华、盖金伟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7.4

李泌家学及入说念原因张金奎文史杂志1997.5

唐代东都集贤书院探析黄新波、杨金霞河南藏书楼学刊1999.4

论唐代关中士族的家庭训诲李浩西北大学学报1998.2

唐代官学中的学规和学礼侯力益阳师专学报1998.2

浅谈唐、宋时期敦煌地区的学生生活:以学郎诗和学郎题记为中心杨秀清敦煌研究1999.4

试析唐代训诲兴盛发达的原因涂英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2

“私学”及“私学弟子”均由避难户口产生:长沙走马楼简牍研究辨误〈二〉王素光明日报2000.7.21

8.少数民族偏激社会生活

(1)少数民族

高昌文节中的铁勒东说念主姜伯勤文物1986.12

北朝时期的库莫奚族冯继钦求是学刊1987.5

北魏拓跋族封建化补论施光明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7.1

试论孟获的身份与族属邵献书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6

十六国时期的胡汉分治邱久荣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3

鲜卑姓氏考(上)王仲荦文史1988.总30

鲜卑姓氏考(下)王仲荦文史1989.总31

魏晋时期鲜卑的西进马曼丽、何俊芳新疆社会科学1988.5

从北魏内迁敕勒民族的红运看《敕勒歌》闵慈祥求索1988.4

挹娄族考略李德山黑河学刊1988.4

试论吐蕃总揽下的汉东说念主地位杨铭民族研究1988.4

话说古代辽西的鲜卑族王金表面与实践1989.8

早期东部鲜卑觅踪王希恩民族研究1989.3

鲜卑称号考李德山黑龙江民族丛刊1989.2

论北魏对汉族总揽阶级政策的转变梁满仓许昌师专学报1989.1

拓跋鲜卑南迁大泽考陈可畏黑龙江民族丛刊1989.4

慕容鲜卑去处小考王金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9.4

六朝时期蛮族考:以山越及满汉淹没问题为中心(日)川本方昭民族译丛1989.4

对鲜卑源流关系的文化检会龙富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0.2

从经济发展法则谈鲜卑拓跋族的造成和消一火易谋远北朝研究1990.总3

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室韦地域考:室韦史研究之一张九和内蒙古社会科学1991.5

论北魏部族的结果(日)古贺昭岑民族译丛1991.5

北魏前期的狩猎经济黎虎历史研究1992.1

谈谈“土蕃”一词吕一飞历史研究1993.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一统想想邱久荣中央民族学院1993.2

魏晋南北朝民族不雅初探白翠琴民族研究1993.5

鲜卑族拓跋部封建化历程述论许辉学海1993.2

论十六国时期河西主要民族的地位与作用赵向群文史哲1993.2

北魏东皆胡汉之争新说许福谦文史哲1993.3

甘州回鹘成立史论荣新江历史研究1993.5

论后赵和前秦的民族政府与宗教政策宋肃瀛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6

北魏总揽集团民族界限的淡化偏激对鲜汉民族淹没的影响钱国旗青岛师专学报1994.1

北魏至隋唐时期室韦与华夏皇朝及毗邻民族的关系王德厚民族研究1994.3

论鲜卑族的挪动偏激社会跳动何天明黑龙江民族丛刊1994.3

拓跋鲜卑的南迁偏激对鲜汉民族的影响钱国梁江苏社会科学1995.2

柔然汗国的兴一火薛宗正西域研究1995.3

魏晋南北朝时期贵州各族的变迁张祥光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5.2

六朝的民族政策钱国梁南京社会科学1995.10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华夏地区的民族问题程有为、吴少珉许昌师专学报1996.1

魏晋六朝“杂胡”之称的释义问题李志敏民族研究1996.1

魏晋五凉时期河西民族淹没中的羌化趋势赵向群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6.1

北朝关中鲜卑及鲜卑化杂胡任树民北朝研究1996.2

从南朝荆州雍州侨佐郡置看汉胡蛮的挪动与淹没张维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3

汉唐间岭南地区的民族淹没与社会发展陈长琦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5

南北朝时期大阳蛮原居地考辨陈再勤湖北大学学报1997.5

试论慕容鲜卑的造成(韩)金成淑辽宁大学学报1998.3

鲜卑文化渊源考略张碧波黑龙江社会科学1998.3

魏晋南北朝西域的大动乱和淹没钱伯泉西部先锋1998.4

隋唐时期河西地区内迁的回鹘:兼论甘周回鹘的渊源刘再聪敦煌研究1998.3

论渤海国的社会经济李长海黑龙江训诲学院学报1998.2

从敦煌文告看晚唐五代敦煌地区布纺织业金滢坤敦煌研究1998.2

拓跋鲜卑珍贵十二之传统偏激渊源王晓卫“区域社会相比”国际学术研辩论集重庆出书社2000

隋唐时靺鞨诸部的分散地点初探尊容地名丛刊1986.5

金城麴氏的行为偏激族属问题王宗维兰州学刊1986.5

九、十世纪于阗族属考荣新江新疆社会科学1987.4

唐代长安的西域东说念主李方中国后生报1987.6.28

晚唐五代时期的沙陀徐庭云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1

敦煌的由来与乌孙的族属宫玉海吉林社会科学1988.1/2

内迁丁零东说念主与翟魏政权程有为许昌师专学报1988.4

宇文部史迹勾沉王希恩民族研究1988.5

支撑黄巢举义的“溪洞蛮”郭在忠、黄明光民族研究1989.1

甘州回鹘史略李宝通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89.5

隋唐民族政策特性概论徐杰舜、罗树杰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3

论唐代胡汉民族之间的混融互补付永聚山东大学学报1992.3

唐代河曲六胡州王北辰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5

史说念德族属及中国境内的昭武九姓李鸿宾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1

丁零—铁勒西迁偏激所建西域政权薛宗正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2.3

隋唐时徙居固原的民族马建军固原师专学报1992.2

唐代关中民族的分步与淹没周伟洲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2.3

粟特东说念主在突厥与华夏来去中的作用程越新疆大学学报1994.2

隋唐时期于阗王统考孟凡东说念主西域研究1994.2

论南诏为乌蛮蒙氏与白蛮豪族共建的政权韩军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1

入华粟特东说念主在唐代的生意与政事行为程越西北民族研究1994.1

唐代华夏与西域之间的贡赐贸易管窥王尚达社科纵横1994.2

“回纥”更名“回鹘”的史册与事实考宋肃瀛民族研究1995.6

对于沙陀内迁的几个问题樊文礼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7.4

隋唐五代时期的回纥苏雄娟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5

唐曩昔汉族中的少数民族成份赵学东西北民族研究2000.2

唐宋时期张家界市土家历史考述戴楚洲常德师范学院学报1999.5

回鹘文社会经济文告研究百年记忆杨富学敦煌研究2000.4

车鼻施的崛兴薛宗正西北民族研究2000.2

唐代南边民族经济来去偏激历史作用李倩社会科学动态2000.11

突厥启民可汗、隋炀帝与内蒙古张文生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0.5

西南域外羌族诸属国何光岳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1

(2)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

汉晋时期塔里木盆地东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家庭与婚配概貌——兼谈收继婚虞明英新疆大学学报1987.4

十六国时期姑臧定都的当然和东说念主口条件郑炳林西北史地1987.3

高车的经济、社会轨制与风俗习惯段连勤西北史地1987.4

北朝时期敦煌竖立考——兼及部落的里面组织杨铭西北史地1987.2

早期拓跋鲜卑的社会景色和国度的建立曹永年历史研究1987.5

鲜卑帽吕一飞文史301988

北朝鲜卑婚俗考述王晓卫中国史研究1988.3

鲜卑贵族穆陆二氏相比研究王大良许昌师专学报1989.4

东吴山越社会阶段试探刘汉东郑州大学学报1990.4

慕容鲜卑汉化问题初探郑小容文献1990.2

试论六镇鲜卑的民族淹没张国安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1

六镇的鲜卑化倾向——与张国安同道商榷吕一飞北朝研究1990.总3

河西陇西鲜卑的挪动偏激历史行为刘汉东广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4

北魏鲜卑民族文化的改造和重建李开元等北朝研究1991.总5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鲜的社会风俗丁光勋历史教学问题1996.6

魏晋南北朝时期高昌东说念主的衣食景色及东说念主文风习皆万良西域研究1997.3

汉晋时期西域城郭诸国的社会生活马国荣西域研究1997.4

试论葛逻禄的雕残石沧金西北史地1998.2

入蜀僚东说念主的民俗特征与讲话遗存:“僚东说念主入蜀”再研究刘复生中国史研究2000.2

唐代长安的西域东说念主李方中国后生报1987.6.28

再论南北朝时期的苗族社会贺国鉴贵族民族研究1987.3

高车的经济、社会轨制与风俗习惯段连勤西北史地1987.4

隋唐时期吐蕃地区租佃制发达的原因赵文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7.1

南诏社会性质的检会荣新江、范传贤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1

论吐蕃奴隶及演变黄颢西北民族研究1988.1

试论吐蕃总揽下汉东说念主的地位杨铭民族研究1988.4

略谈渤海国建立前后的民族习俗董振兴、许琳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8.3

吐蕃生意经济发展初探格桑达吉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3

吐蕃古代地皮所有制形态初探刘忠中国史研究1990.1

从吐鲁番文告看西州地租的性质及形态赵文润敦煌学辑刊1989.1

唐代九姓胡贡品分析蔡鸿生文史311989

吐鲁番出土回鹘文假贷文告概述杨富学敦煌研究1990.1

吐鲁番文告所响应的高昌物价与货币问题宋杰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0.2

吐鲁番所出高昌取银钱作孤易券王素文物1990.9

试论唐代黑龙江地区民族间发展的不屈衡性王厚德黑龙江民族丛刊1990.1

土谷浑东说念主在西域的历史——兼谈坎曼尔诗签的族属和价值钱伯泉新疆大学学报1990.2

南诏文化的特征禺弛云南社会科学1990.3

南诏王室婚配关系简论张锡禄云南社会科学1990.1

广西土司轨制消一火的原因黎家麟、卢家瑾广西大学学报1990.1

渤海的礼俗赵长胜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1990.2

高昌回鹘社会经济管窥郭平梁新疆社会科学1990.2

试论两件高昌供食文告吴玉贵中国史研究1990.1

吐蕃生意经济发展初探格桑达吉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3

吐蕃古代地皮所有制形态初探刘忠中国史研究1990.1

渤海国货币经济初探刘晓东等历史研究1991.2

鲜卑早期文化初探麻国庆阴山学刊1991.4

氐族的姓氏及婚配杨铭西北民族研究1992.1

唐代丝绸路上的昭武九姓陆庆夫兰州商学院学报1992.3

对南昭社会生活史研究管彦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4

吐鲁番古代衣饰风尚谈薮尚衍斌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2..2

五代时期华夏地区粟特东说念主行为探讨张星久中国史研究1992.2

五代以来西北民族文化交流的缩影高自厚西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2.2

南诏大理国的宗教与大理民俗潘京京昆明师专学报1992.4

从洱海图看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生殖阐扬和图腾阐扬田怀清东南文化1993.2

论十六国时期河西主要民族的地位与作用赵向群文史哲1993.3

北朝民族通婚研究施光明民族研究1993.4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通婚评价新论——兼论怎样相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丁柏传宁夏社会科学1993.4

高昌回鹘东说念主的社会习俗贾从江新疆社会科学1994.4

唐代回纥的政事经济及风俗习惯张转玲陕西工商学院学报1994.3

唐代西域吐蕃东说念主社会生活管窥薛宗正青海民族研究1996.4

唐代粟特东说念主的东迁偏激社会生活薛宗正新疆大学学报1997.4

高句丽婚配的洞开性李彦平邵春华朔方文物1999.2

渤海国社会性质及经济情况之分析李艳秋绥化师专学报2000.2

南诏、大理对云南怒江流域的经略杨毅、王晓珠想想阵线2000.3

五宋辽金元明清部分

(一)等级身份与职业生活

1.社会结构总论

(1)通论

从辽诗及北宋使辽诗看辽代社会张国庆烟台大学学报1994.3

辽金时期契丹及女真族社会性质的演变李锡厚历史研究1994.5

《天盛律令》与西复社会形态王天顺中国史研究1999.4

两宋的社会流动张邦炜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9.2

宋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叶坦江海学刊1990.5

略论宋代社会各阶级的演变趋势龙登高中州学刊1998.3

南宋两浙路社会流动的检会黄宽重宋史丛论台北新文丰出书公司1993

近十年来元代社会史研究概述吴海涛西北民族研究1995.1

从拟话本看明代的社会历史张羽阴山学刊1995.2

试论明代的社会阶级结构商传明清论丛1朱诚如、王天有主编紫禁城出书社1999

论明清江南社会的结构性变迁王翔江海学刊1994.3

清代华北的农业经营与社会构造(日)足立启二中国农史1989.1

清代前期浙西北基层社会精英的晋身蹊径与社会流动余新忠南开学报2000.4

说念光朝存在的社会问题冯尔康南开学报1991.4

清前期社会调控的几个特性赵云田光明日报1997.5.27

(2)户等制

唐宋元三朝户等轨制的变化过程邢铁社会科学阵线1991.3

对于宋代乡村五等户轨制的两个问题邢铁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88.4

金代的“驱”偏激相关的几种东说念主户贾敬颜社会科学辑刊1987.5

金代的户口分类轨制与阶级结构王曾瑜历史研究1993.6

元朝民户研究——元朝“诸色户计”研究之一高树林河北大学学报1993.2

明朝的户等轨制偏激变化邢铁中国史研究1989.2

(3)士农工商关系

宋代退却官吏做生意始于何时?张邦炜中国史研究1986.4

“工商皆本”想想萌生于宋代李春棠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5

宋代官僚做生意之风摭谈贺达河北学刊1992.2

论宋代官员、士东说念主做生意——兼谈宋代生意不雅念的变化程民生、白连仲中州学刊1993.2

试论北宋时期的官吏做生意唐克亮学术论坛1993.6(求索1993.6)

明清时期官僚做生意的文化透视王剑史学集刊1996.1

明代中后期士东说念主弃学做生意之风初探黄瑞卿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2

明清“士商相混”征象探析谭廷斌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0.1

“左儒右贾”辨——明清徽州社会风俗的检会王世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1.1

明东说念主士、商互识论谢景芳史学月刊1993.6

浅论明清时期士商关系之变化毛名勇贵州大学学报1994.2

书生的困惑、气忿与腐朽——从演义条记看明代儒贾关系之演变陈大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4.1

士商关系嬗变:明代中期社会文化形态变更的一个侧面郑利华学术月刊1994.6

明清士商渗入征象之探析蒋文玲江海学刊1995.1

明清士商渗入征象探析蒋文玲连云港训诲学院学报1994.4/1995.1

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明清社会史与想想史之一面向晚世中国之传统与转换——刘广京院士七十五岁祝嘏论文集郝延平、魏秀梅主编“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

对于黄宗羲的工商“皆本”想想冯尔康清史研究通讯1986.3

2.等级结构

(1)皇帝与贵族

北宋皇帝与医学李经纬中国科技史料1989.3

宋代的皇帝轨制龚延明河南大学学报1992.1

北宋皇帝丧礼探考叶春芳深圳大学学报1993.3

辽代契丹皇帝与五代、北宋诸帝王的“皎皎”张国庆史学月刊1992.6

辽代契丹贵族渔猎行为考述张国庆社会科学辑刊1993.3

契丹舍利横帐考释陈说《燕京学报》新82000.5

辽代横帐浅考葛华廷朔方文物2000.4

西夏皇族后裔考李培业西北大学学报1995.3

金上京女调遣族的社会生活景爱学习与探索1986.3

金元二代的衍圣公陈高中语史271988

明清时期孔府的承袭轨制邢铁历史研究1995.6

明初政事史上的淮西勋贵问题张华南京大学学报1986.4

论朱元璋与淮东说念主官僚集团之矛盾何平立安徽史学1987.1

明代皇帝与明代文化陈宝良史学集刊1992.3

相关和珅眷属与皇室结亲的几个问题冯佐哲故宫博物院院刊1987.1

清代皇族的训诲杜家骥故宫博物院院刊1990.2

清代皇族与蒙汉贵族结亲的轨制和作用杜家骥南开学报1990.4

清朝皇帝轨制概述李惠民荆门大学学报1991.3

论后金与清初皇室婚配对象的演变刘潞清史研究1992.3

雍正初年的皇子教读罗丽达清史研究1993.2

浅谈清代前期的皇族训诲李敬亭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2

清代的皇族郭松义文史常识1995.12

清代皇族的封爵与任官研究赖惠敏第二届明清之际中国文化的转变与延续研讨会论文集“中央大学”共同科1993

清代皇族的过继研究赖惠敏“中研院”近史所集刊221993

清代皇族妇女的家庭地位赖惠敏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21994

清代皇族的眷属结构与财产分派赖惠敏近史所集刊23上1994

清代皇族的经济生活赖惠敏近史所集刊24下1995

(2)宗室

宋代对宗室的戒备张邦炜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8.1

从赵宋宗室的眷属病释“烛影斧声”之谜刘洪涛南开学报1989.6

试论宋代宗室的婚配吴旭霞江西社会科学1996.4

宋代宗室训诲及应考问题散论葛庆华中州学刊1999.1

宋末元初的泉州赵氏宗室杨文新福建训诲学院学报2000.1

明代亲藩由盛到衰的历史演变张显清社会科学阵线1987.2

明代宗室东说念主口俸禄偏激对社会经济东说念主口的影响张德信东岳论丛1988.1

明代宗室政策初探赵毅东北师大学报1988.1

明代宗藩轨制述评蒋兆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3

“弃物”论:谈明代宗藩王春瑜学术月刊1988.4

明初靖江藩王与桂林文化覃树冠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4

略谈靖江王封藩的特殊性薛朝阳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4

明代宗室的生意行为及社会影响赵毅中国史研究1989.1

明代藩禁简论暴鸿昌江汉论坛1989.4

明代宗室婚嫁轨制述略魏连科文史311990

试论明代的宗室东说念主口问题王守稼中国史研究1990.1

明代宗室东说念主口的迅猛增长与节制门径智夫成中州学刊1990.4

朱元璋分封藩王与“靖难”之变陈新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0.1

明代藩王婚配轨制考略陈江东南文化1991.1

论明代藩王对明代经济的影响覃延欢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2

河南藩府甲六合:明代河南藩王述论之一苏晋予史学月刊1991.5

在广西衣食租税近三百年的明代靖江王眷属秦慰俭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4.2

明代宗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赵全鹏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5

明末宗室瑞昌王考辨杨海英清史论丛1995辽宁古籍1996

明代宗室文化偏激社会影响苏德荣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4

明代宗室的文化成就偏激影响都樾学术论坛1997.3

明代衡王府庄田余同元烟台大学学报1997.4

明代宗室违警周致元安徽大学学报1997.5

明宣宗的削藩行为偏激社会意旨赵中男社会科学辑刊1998.2

清代宗室分封制述论杜家骥社会科学辑刊1991.4

清朝宗室封爵轨制初探晏子有河北学刊1991.5

社会地位与东说念主口成长的关系——以清代两个满洲眷属为例赖惠敏近史所集刊211992

努尔哈赤时期的宗室违警与处罚刘世哲朔方文物1992.1

清代宗室世爵偏激俸禄吴吉远历史大不雅园1993.5

清太宗时期宗室违警的量刑和处罚方式刘世哲民族研究1993.5

清代宗室科举轨制刍议吴吉远史学月刊1995.5

清代的宗室封爵偏激等级差别的特殊性杜家骥满族研究1997.1

清代宗室亲王之封祀程大鲲满族研究1997.2

清代宗室贵族的封爵与谥号程大鲲兰台世界1997.4

清代宗室郡王封谥考程大鲲满语研究2000.1

(3)名流

文化淹没,变迁与多民族国度一体化的历史程度:辽宋夏金元时期士东说念主东说念主格与心态的变迁及历史作用马瑞江宁夏社会科学1997.1

宋代常识分子的地位唐任伍松辽学刊1987.2

漫评北宋的常识分子顾全芳山东社会科学1987.3

试论北宋常识分子的常识结构陈植锷社会科学研究1988.1

宋代官僚的寄居(日)竺沙雅章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88.2

宋代学士院翰林学士初探朱锡光杭州大学学报1988.2

宋翰林学士东说念主员结构考述杨果武汉大学学报1988.6

伊洛诸子与两宋士风杨丙安中州学刊1988.2

宋代士大夫的生活、想想、风貌与理学、文学马积亮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8.5

北宋诗风士风与政事常绍温宋元史研究广东东说念主民出书社1988

从词的实费力能看宋代文东说念主的生活黄文吉国际宋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1991

宋朝官员子弟初探朱瑞熙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3.1

北宋中叶常识分子群的勇气、成就与情操贾贵荣山东社会科学1993.1

宋代士大夫的心态与行动余贵林中州学刊1993.2

论北宋时期之崇说念偏激对官吏的影响朱方鹏中州学刊1993.4

宋代官吏的俸禄何忠礼历史研究1994.3

宋代的重文和庶族念书东说念主的入仕与士风关履权东方文化1995.1

略论宋代士大夫的法制不雅念何忠礼浙江学刊1996.1

论宋代隐士李瑞玲、毛安福郑州大学学报1996.5

科举轨制与宋代士大夫阶级郭学信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6

论宋元之际江南士东说念主的想想和政事动向陈得芝南京大学学报1997.2

豪横与父老:南宋官户与士东说念主居乡的两种形象梁庚尧南宋社会经济史论集允晨文化1997

南宋的贫士与贫宦梁庚尧南宋社会经济史论集允晨文化1997

宋朝的放假轨制朱瑞熙学术月刊1999.5

论北宋晚期的士风张邦炜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0.2

晚宋士大夫无耻考论张金岭中中语化论坛2000.4

论宋代官场清议曲家源社会科学阵线2000.3

宋代官员外贸私运铩羽探析邱书林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4

辽朝汉族儒士群体的造成及历史地位辨析孟古托力学习与探索1991.4

金代科举制下的士东说念主赵冬晖东北地方史研究1990.3

金初女真东说念主与辽宋儒士都兴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1.6

金代常识分子政策浅析董克昌、雨君社会科学阵线1996.6

论金代士风赵永春松辽学刊1999.5

金朝宫廷及官场风气略论雷庆等松辽学刊1999.5

从“九儒十丐”看元代儒士的地位陈得芝光明日报1986.6.18

元代常识分子的心态写真毛小雨郑州大学学报1988.1

元代翰林国史院与汉族儒士张帆北京大学学报1988.8

元代的儒户与父母官学呼明虎东北师大学报1989.1

元末江南士东说念主郑克晟东南文化1990.4

从元杂剧看元代常识分子的社会地位赵中光朝阳师专学报1990.4

元代父母官学生员偏激学习生活***固原师专学报1996.2

元代儒学与契丹名士张志勇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2

对于元代四等东说念主制下的科举取士余大钧国粹研究2000.7

元泰定元年与四年进士编录萧启庆蒙古史研究2000.6

元代进士在元末农民干戈时期的动向桂栖鹏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0.6

蒙古国汉东说念主世侯辖区社会经济检会赵文坦蒙古史研究2000.6

金元之际汉东说念主世侯的兴起与政事动向赵文坦南开学报2000.6

明清时期广东士宦开海想想的历史发展刘志伟、戴和学术研究1986.3

明末清初中国常识分子的说念德沉迷感赵轶峰东北师大学报1987.4

明清江南文才甲六合偏激原因范金民东南文化1988.2

试论明清州县官吏柏桦史学集刊1992.2

明清江南儒士群体的历史通顺周学军历史研究1993.1

明清之际士大夫与中西礼节之争林金水历史研究1993.2

明清士大夫女性相识的异动张明富东北师大学报1996.1

明清名流研究综述巴根清史研究1996.3

明清名流的组成郝秉键历史教学1996.5

明清塾师初探韩凝春中国社会经济史初探1997.3

明清江南进士研究之二:东说念主数繁多的原因分析夏维中、范金民历史档案1997.4

明清寰宇进士与东说念主才的时空分散偏激互相关系沈登苗中国文化研究1999.4

晚明江南士大夫的历史红运王家范史林1987.2

论明代江南地区士大夫势力的兴衰李洵史学集刊1987.4

明代江西科第兴盛原因刍议曹国庆争鸣1987.6

明代乡官的经济行为与个东说念主生活张兴吉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0.2

明代士风訾议谢苍霖九江师专学报1990.3

吕坤论明代后期仕风与仕东说念主心态王国轩孔子研究1990.3

明代宁夏士文化——兼论西北边塞环境的文化变形作用张跃东宁夏社会科学1990.6

心学与晚明江南士风周学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1.1

明代中后期的晋籍官员高春平晋阳学刊1991.1

论晚明的士大夫陈宝良皆鲁学刊1991.2

明代江西籍士东说念主和官僚的政事阐述郑克晟南开学报1991.4

朱元璋与明初江南士东说念主杨杭军河南师范大学1992.1

论明代官绅优免冒滥之弊张显清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4

明末佛山的社会矛盾与新兴名流集团的全面整顿罗一星广东社会科学1992.5

论明中期才士的傲诞之习暴洪昌求是学刊1993.2

明代知事的关系网柏桦史学集刊1993.3

明代的乡绅任昉文史常识1993.2

明代后期文人与商东说念主关系夏咸淳社会科学1993.7

明末的“名词、礼节之争”和士大夫基督教徒阮炜世界宗教研究1993.3

明代学子的心态偏激价值取向的归宿王建光史学月刊1994.2

论晚明商潮中的儒士周志斌长白论丛1994.2

明代山东说念主群的生成所透射出的社会意旨叶建强史学月刊1994.2

明代的江南士大夫与东林党东说念主郑克晟江南论坛1994.6

明代庶吉士述略耿清珩中国史研究1995.1

利玛窦与福建士大夫林金水文史常识1995.4

论明代监生的淹滞偏激原因和影响郭培贵朔方论丛1996.2

“明官俸最薄”刍议谢繁荣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3

明代四川进士的地域分散偏激法则陈国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3

明代中叶吴中文东说念主集团偏激文化特征郑利华上海大学学报1997.2

浅论明代入监念书和开科取士的得失张建文东岳论丛1997.3

明代江南进士事功述论范金民史学集刊1997.4

明末封建士大夫逃禅原因初探夏金华学术月刊1998.2

点名与签到——明代京官朝参、公座文化的探索邱仲麟新史学9-21998

晚明生员的弃巾之风偏激山东说念主化陈宝良史学集刊2000.2

明季黔中逃禅出家士大夫考录王路平贵州文史丛刊2000.2

“民抄”董宦事件与晚明江南社会的大众心态吴建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1

清代文东说念主入仕与吏治伍贻业南京大学学报1987.2

清代前期的抑绅政策偏激社会意旨林乾松辽学刊1988.2

清代生监社会功能初探王跃生社会科学辑刊1988.4

清“生监”的数目规划偏激社会组成王跃生南开学报1989.1

清代辞职官僚社会行为述论王跃生求索1989.2

清代举东说念主研究王跃生南京大学学报1989.增刊

状元的红运吴建华南京大学学报1989.增刊

士大夫与地方社会的结合体:清代“乡绅”一词含义的检会常建华南开史学1989.1

解任明珠与争取江南士大夫孟昭信史学集刊1990.1

清代科举与士东说念主心态赵伯陶阴山学刊1991.4

哭庙与焚儒服——明末清初生员层的社会性动作陈国栋新史学3-11992

明清之际死活难易说探讨何冠彪新史学4-21993

康乾嘉时期徽州文东说念主侨居扬州的文化行为桑良至徽州社会科学1993.2

古代士子成才年岁探析——以清代状元为例宋元强求是学刊1993.3

浅说清代吴地状元之盛的缘故王金中无锡训诲学院学报1994.3

清代科举与士子宿命论想想宋元强求是学刊1993.4

清中叶东南文东说念主群体与扬州八怪黄叔成东南文化1993.6

清代庶吉士群体简析吴建华社会科学辑刊1994.4

说念光年间东南沿海的名流阶级与西学传播胡配军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1

儒学的衍变和清代士风杨国强史林1995.1

清代社会结构中名流阶级的地位扮装王先明中国史研究1995.4

康乾士风简论高翔社会科学辑刊1995.6

试论绅权郝秉键清史研究1997.2

(4)子民

①农村住户

日本学术界对于宋至清租户、侍从、雇工东说念主在法律上身份的辩论(日)丹乔二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6

宋末至明初江南农民经营方式的变化:十三、十四世纪江南农业变化探讨之三李伯重中国农史1998.2

论宋代租佃关系中的租户成份穆朝庆河南大学学报1987.1

宋代租佃官田的“二田主”曾琼碧中国史研究1987.2

宋代佃客法律地位再探讨朱瑞熙历史研究1987.5

对于宋代的雇工问题:宋代社会阶级组成探索之一漆侠河北大学学报1987.3

两宋的农村专科户许惠民历史研究1987.6

宋代农民的政事地位和经济生活杨国宜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8.2

宋代的地客(日)柳田节子中国史研究动态1988.8

论宋代的无产客户穆朝庆中州学刊1989.6

论宋代客户封建从属关系研究中的多少问题穆朝庆郑州大学学报1990.1

九等户到五等户的转变时刻邢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1

略述宋代乡村五等户王晓如青海社会科学1990.2

宋代农民做生意问题略论雷家宏江汉论坛1991.3

宋代农民流动与经济发展徐东升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1

论驱口李锡厚中国史研究1995.2

辽代田主阶级集团发展形态新探任爱君社会科学辑刊1995.6

元代佃客法律地位辨析桂栖鹏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4.3

元代江南地区封建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桂栖鹏南京大学学报1995.4

论元代江南田户照料东说念主的职能偏激影响姚恩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6.2

明清孔府租户的认退与顶推杨国祯厦门大学学报1986.3

明清时期自耕农、佃农经济的发展与相比黎邦正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3

明清时期的二田主浅析李英华想想阵线1988.2

明末清初仙游的两次农民武装暴动周益民福建史志1988.3

明嘉万以后福建泉州地区的地租量与佃农抗租接触傅衣凌郑天挺操心文辘集华1990

对于明清期间壮族佃农化之检会:明清期间壮族史研究二(日)冢田诚之广西民族研究1990.2

从地权形式的变化看明清期间田主经济的发展李文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1

试论明清时期农民的正当接触杨绍溥史学集刊1992.1

明清百姓田主经济形态剖析栾成显中国社会科学1996.1

明代的义男买卖与雇工东说念主蒿峰山东大学学报1988.4

明代的战功田主与地皮问题李荣庆郑州大学学报1992.5

明代自耕农简论吕景琳江海学刊1993.6

“东说念主耕十亩”与明清江南农民的经营范畴: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性探讨之五李伯重中国农史1996.1

明代豪民和债论纲赵毅东北师大学报1996.5

从另一个角度看明清时期的地皮租佃赵冈中国农史2000.2

试论清初田主阶级的振兴周积明社会科学辑刊1986.6

试论清代的百姓田主吴量恺江汉论坛1986.11

从清代获鹿县档案看百姓田主的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1

清代前期保定地区百姓中小田主的发展韩小白河北学刊1991.3

赣西棚民与福建佃农张桂林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6.3

清代前期福建农村社会与佃农抗租接触(日)三木聪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2

清初佃农浅论张研青海社会科学1988.4

清代雇工东说念主考释黄冕堂社会科学阵线1988.1

清代民国珠江三角洲的系族田与二路田主(好意思)伍若贤广东社会科学1987.4

清代社会各阶级处理主佃矛盾的对策戎笙清史论丛7中华书局1987

清代台湾的地皮轨制和租佃关系周力农清史论丛7中华书局1987

清代民田主佃关系政策的历史地位:清代民田主佃关系政策的探讨之三经君健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2

江西地区永佃权产生的时刻考辨卞利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3

清代的佃农谢启华、何溥莹社会科学辑刊1991.1

再谈火佃彭超明史研究1991.1

清代前期湖南农民卖粮所得释例方行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4

清代前期朔方小农经济方行历史研究1991.2

清代前期湖南四川的小农经济方行中国史研究1991.2

清代蠲免政策中相关减免租户地租端正的探讨郭松义、李新达清史论丛8中华书局1991

龙骨车与农民(日)田中正俊、鹤见尚弘明史研究1993.总3

清代前期“农民非农民化”趋向的探讨吴量恺中国农史1993.1

清代前期的小农经济方行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3

永佃制租佃关系在江西的由来与发展许怀林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4

永佃制研究董蔡时苏州大学学报1995.2

清代赣南租佃制初探施民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5.5

清代农民经济扩大再坐褥的形式方行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1

清代江南农民的花费方行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3

清代华北农民生活花费的检会徐浩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1

清代华北农村东说念主口和地皮景色的检会徐浩清史研究1999.2

清代华北农村封建克扣和农户工副业坐褥景色分析徐浩社会科学阵线1999.4

对于台湾一田二主制的一个分析模式周翔鹤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4

清代江汉平原普通农户收入景色分析阎富东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1

浅论清代福建地区的水佃制邹萍福建论坛2000.2

清代内蒙古东部农村耪青与雇工王玉海内蒙古社会科学2000.1

②商东说念主

宋代新兴商东说念主成本交引铺的经营行为偏激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姜锡东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2

宋代黄河中游的商东说念主输送队——略论“垣曲县店下样”的社会经济意旨郭正忠中州学刊1987.3

宋代贩运商东说念主的贸易及历史作用雷钧唐都学刊1990.1

宋代经济生活中的奸商李伟国历史研究1992.2

宋代商东说念主心态初探林文勋中州学刊1992.2

宋代的经纪东说念主变异李达三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4

宋代四川商东说念主概论林文勋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3

宋代“经纪东说念主”偏激在经济中的作用于海生、任仲书锦州师专学报1994.2

宋代的盐商与商盐郭正忠盐业史研究1996.1

宋代的商东说念主救荒想想赵全鹏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3

宋东说念主城镇工商阶级述论:与西欧中叶纪城市市民的相比研究杨师群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1

论宋代的茶商和茶商成本李晓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2

北宋商东说念主的远程贩运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周建民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1

宋代粮商的食粮投契姜锡东史学月刊2000.2

中国宋代粮商的身分、里面单过问经济景色姜锡东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3

元代回回商东说念主的行为偏激特性存理宁夏社会科学1988.1

试论元代商东说念主的社会地位与历史作用陈贤春湖北大学学报1993.3

明清以来商东说念主“合本”经营的协议形式杨国祯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3

清代盐商与皇室林永匡、王熹史学月刊1988.3

清代海运的兴起与沙船商张照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8.3

论明清时期区域性商东说念主集团的发展陈锋社会科学辑刊1990.4

明清商东说念主与训诲王新田、汪立祥训诲评述1993.4

明清商东说念主的乡土不雅念宋景良、蔡卫文广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2

从生意书看明清商东说念主伦理偏激评价夏维中文史研究1994.1

试论明清之际商东说念主的伦理说念德精神高建立殷都学刊1994.2

明清时期商东说念主地域编著的学术价值偏激特性杨正泰文博1994.2

试论明清商东说念主门面经营的文化习俗张崇旺安徽大学学报1995.1

明清商东说念主的经营方式及特性张明富、朱文学松辽学刊1998.1

明清商东说念主会馆建筑的特色与文化意蕴姜晓萍朔方论丛1998.1

明清商东说念主文化素质擢升对做生意行为的影响吴海燕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5

传统文化与明清商东说念主的经营之说念赵毅、张明富东北师大学报1998.1

试从《三言》看明末社会商东说念主形象唐任伍江苏生意专科学报1987.3

明代隆、万年间的海寇商东说念主聂德宁厦门大学学报1992.2

试论明代的盐业官商偏激影响刘万云河南训诲学院学报1993.4

清代商东说念主的说念德不雅与行商阅历郭蕴静、周晓丰北京商学院学报1988.2

清代前期官商研究阮明说念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9.4

清代的国外贸易商东说念主陈希育海交史研究1991.2

沈万三财富来源考潘群皆鲁学刊1993.4

论清代商东说念主成本的来源封越健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2

清代前期的官商邓亦兵北京社会科学1997.4

清代前期的民商邓亦兵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4

明清商东说念主经营行为趋向研究于运全学习与探索2000.5

论明清商东说念主重教兴学偏激特性孙华莹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0.4

开国以来徽商研究综述和前瞻畅民安徽史学1986.6

明清时期景德镇的徽州磁商曹国庆江淮论坛1987.2

略论徽州商东说念主与吴楚贸易王廷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4

明清时期江西的徽商曹国庆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1

明代徽商在交通与生意史上的蹙迫孝顺韩大成史学月刊1988.4

论徽州典商的产生与发展胡建社徽州社会科学1989.2

试论明代中叶徽州海商的兴衰聂德宁安徽史学1989.3

论明代徽州海商与中国成本主义萌芽唐力行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3

徽商东说念主物:王直唐力行徽州社会科学1990.1

明清徽商在杭州的行为陈学文江淮论坛1990.1

明清徽商与江南棉织业王廷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1.1

论徽商的相识形态刘和惠徽州社会科学1991.2

徽州木商述略王珍徽州社会科学1991.2

明清徽州木商考唐力行学术界1991.2

论徽商的造成偏激价值不雅的造成唐力行江淮论坛1991.2

徽商与扬州朱宗宙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2

论明清徽商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关系张雪慧徽州社会科学1991.3

徽商与明清文化张民服郑州大学学报1991.5

徽商偏激采集(日)臼井佐知子安徽史学1991.4

徽商研究评介张健中国史研究动态1992.1

明清徽州商东说念主的职业不雅与眷属主义陈其南河南财经学院学报1992.2

略论徽商的又名与宅名汪起发安徽史学1992.3

论徽州商东说念主文化的内涵、特征偏激历史地位唐力行安徽史学1992.3

试谈徽州商东说念主的宗教信仰张崇旺安徽史学1992.3

试论明清时期徽商的经济伦理陈钧、任放湖北大学学报1993.5

明清徽州粮商述论李琳琦江淮论坛1993.4

徽商与上海王廷元安徽史学1993.1

徽商与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翟屯建东南文化1993.3

徽商与清代状元宋元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3

明清时期徽商社会形象的文化透视王振忠复旦学报1993.6

明清浙江盐商:徽歙新馆鲍氏研究——读《歙新馆鲍氏著存堂宗谱》王振忠徽州社会科学1994.2

明清淮安河下徽州盐商研究王振忠江淮论坛1994.5

从《士商类要》看明代徽商做生意之说念陈学文学术界1994.6

试论明清徽州盐商特地的文化东说念主格征象于海根学术月刊1994.5

论徽商与封建政事势力的关系王世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5.1

本世纪以来国内徽商研究述论曹天生史学月刊1995.2

明清徽州商东说念主的做生意之说念张明富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2

论徽州商帮的造成与发展王廷元中国史研究1995.3

徽商的糟践性花费偏激心思探析李琳琦历史档案1995.4

明末典业徽商一例——《崇祯二年休宁程虚宇立分书》研究栾成显徽州社会科学1996.3

山西商东说念主的起源与沿革(日)佐伯富经济问题1986.6

明清山西俊秀之士何以“弃仕从商”赵汝泳山西大学学报1987.4

明清晋帮商东说念主的兴衰张正明文史常识1989.12

清代前期山西商东说念主刘文智天津社会科学1987.3

清代晋商的发展、性质偏激历史地位秦佩珩、秦闻一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88.2

清代晋商的股俸制张正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1

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张正明晋阳学刊1991.2

明清山西商东说念主概论张正明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1

明清时期朔方边境对外贸易与晋商的兴衰谢元鲁文史研究1994.1

明清期间山西商东说念主的性斥责题经君健文史研究1994.1

明代晋商王文素偏激《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张正明、高春平文史研究1994.1

简议清代晋商郭蕴静文史研究1994.1/2

试论明清晋商的生意行为趋向张民服中国史研究1994.2

晋商与西北茶叶贸易陶德臣安徽史学1997.3

明清时期西北城市的“商帮”魏丽英兰州学刊1987.2

明清时期闽粤商东说念主在江南市镇的行为陈忠平学术研究1987.2

明清珠江三角洲商东说念主与生意行为叶显恩中国史研究1987.2

清代湖北农村经济作物的耕种和地方商东说念主的活跃——清代地方商东说念主研究之五李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2

清代扬州盐商衰退原因综述张连生盐业史研究11987

清代两广盐商偏激特性王小荷盐业史研究11987

清代佛山商东说念主的组成偏激对生意的影响蒋祖缘广州研究1987.8

清代佛山的生意和商东说念主蒋祖缘明清广东社会经济研究(集刊)1987

清代前期岭南市集商东说念主组织的功能罗一星广州研究1988.2

明代江南地区的商东说念主和社会风俗吴仁安历史教学问题1988.5

清代至民初张家口汉商蒙东说念主通商述略尹自先张家口师专学报1988.1

明清时期活跃于苏州的外地商东说念主范金民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4

地皮开发与客商行为——明代中期江南田主之投资行为(日)滨岛敦俊“中研院”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论说文集1989

从《闽都别记》看古代福建商东说念主的行为徐晓望福建论坛1989.4

明清福建商东说念主与社会环境王日根、叶宝珠福建论坛1990.3

清代旅蒙商初探陈东升内蒙古社会科学1990.3

“宁波帮”的造成初探葛国培宁波师范学院学报1990.3

宁波帮与徽帮之相比陈月明宁波大学学报1991.1

清前期巴县城市工生意者差役初探刘君历史档案1991.2

明清时期江苏的居间商陈新元江苏商论1991.5

明清江右商的经营不雅念与投资不雅念方志远、黄瑞卿中国史研究1991.4

江右商的社会组成及经营方式:明清江西商东说念主研究之一方志远、黄瑞卿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1

清代湖南商东说念主的做生意行为李华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1

明清时期粤商入桂与广西城镇经济的发育黄滨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92.1

清代广西的地方商东说念主李华历史档案1992.1

明清广东商帮黄启臣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4

浅析清代粤商在内地的拓展韩小林嘉应大学学报1994.4

明清江汉平原的农业开发对商东说念主行为和市镇发展的影响张家炎中国农史1995.4

试论清嘉说念年间鸦片私运中的港脚商东说念主张增瑞河南大学学报1995.1

清代山东商东说念主在东北做生意述略程秀好意思朔方论丛1995.6

试论明代漳泉海商周雪香龙岩师专学报1996.1

试析清代云南商东说念主的群体整合刘云明想想阵线1996.2

清代云南境内的商贾刘云明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2

明清时期的河南山陕商东说念主王兴亚郑州大学学报1996.2

明清时期的陕西商东说念主成本钞晓鸿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1

明清以来的西秦大贾与关陕商东说念主李刚华夏文化1996.2

清代长琦的同安商东说念主偏激贸易采集戴一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4

明清时期福建商东说念主在国内行为探略甘满堂福建论坛1998.2

明清“抑商”二分说陈东有南昌大学学报1996.2

清代商东说念主对农民产品的预买方行中国农史1998.1

明清商东说念主经营范例与职业说念德的趋同陈学文东北师大学报1999.1

论明清商东说念主生意不雅的二重性张明富史学集刊1999.3

明清期间边地贸易与对外贸易中的晋商邵继勇南开学报1999.3

明清广州儒商的社会组成与生意经营陈伟明暨南学报21-31999

乾隆朝徽商在盐业经营中的赚钱估算汪崇营盐业史研究2000.1

从协议看清代工生意结伴奉求经营方式的转变陈支平、卢增荣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2

明清商东说念主经营行为趋向研究于运全学习与探索2000.5

清代浙江金衢乡村假贷的成本研究沈炳尧浙江学刊2000.l

清代前期商东说念主的组成封越健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3

明清时期的商东说念主与儒家想想不雅念侯杰南开学报2000.5

明清粤闽海商的组成与特性陈伟民历史档案2000.1

从《扬州画舫录》看清代徽商对文化功绩的孝顺卞孝萱徽学2000安徽大学出书社2001

明清时期扬州的徽商偏激后裔述略冯尔康徽学2000安徽大学出书社2001

③工匠、军户、灶户、站户、船户、渔户、僧说念、胥吏、幕客偏激他

工匠:

宋代民匠差雇轨制述略包伟民宋史研究集刊1986

两宋的夫役征发梁太济宋史研究集刊1986

论宋代的矿冶户王菱菱河北大学学报1987.3

宋代的磨户:兼论宋代的食粮加工业梁中效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88.2

元朝匠户户计研究:元朝“诸色户计”研究之二高树林河北学刊1993.5

元朝冶真金不怕火户计研究:元朝“诸色户计”研究之三高树林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3

元代匠户散论高荣盛南京大学学报1997.1

清代吊销匠籍的历史意旨范金民社会科学辑刊1995.1

清代手工业中的合伙制徐建青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4

论明末苏州织工暴动的历史地位周百鸣教学月刊1995.9

清代制漆名匠卢栋的绘制作品及相关信札方晨文物1995.9

明末清初城市手工业工东说念主的集体抗议行动——以苏州城为探讨中心巫仁恕“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81997

军户:

论北宋骄兵的特性及影响程民生史学月刊1987.3

略论宋代西北乡兵程民生晋阳学刊1993.6

宋代军士与大众文化王汉民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6.4

试论宋初武将精神面庞的转变陈峰河北大学学报2000.5

元朝的乡兵方慧史学论丛1987.2

元代军户的数目(日)松田孝一蒙古学信息1998.2

试论族谱中所见明代军户于志嘉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57-41986

再论族谱中所见明代军户——几个个案的研究于志嘉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3-31993

明代两京定都与卫所军户迁移之关系于志嘉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4-11993

明代青海河湟地区屯田的分散和军户的来源崔永红青海社会科学1988.6

论明代军事家丁轨制造成的社会经济条件偏引发展赵中男社会科学辑刊1991.2

论明代军事家丁轨制的历史地位赵中男中国史研究1991.4

明代运军的编制任务偏激签补轨制鲍彦邦暨南学报1992.3

明代的乡兵与乡兵陈宝良中国史研究1994.1

试论清代满族士兵地皮所有制的演变衣保中满族研究1987.4

入关前八旗兵丁的经济职守赵明历史教学1994.11

明代“九边”的募兵梁淼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1

明代的运军陈峰中州学刊1997.1

灶户:

两宋盐民的等级折柳与阶级结构郭正忠浙江学刊1989.3

元朝盐户研究高树林中国史研究1996.4

明代广东的盐户冯志强明清广东社会经济(集刊)1987

清代四川的盐榷与盐枭鲁子健盐业史研究11987

清代雍正到说念光初年的盐枭私运黄国信盐业史研究1996.1

站户:

元代江西驿站及站户考吴小红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3

船户:

宋代的造船业与船户王瑞明学术月刊1987.3

清代的漕运组织偏激吏治吴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7.2

清代运军的组成与性质黄十庆江淮论坛1990.3

清代漕运水手的结帮行为偏激对社会的危害陈峰社会科学阵线1996.2

清代的船帮水手偏激败坏性陈峰西北大学学报1995.4

僧说念:

论宋代释教古刹里面的阶级关系游彪河北大学学报1990.2

宋朝礼与释教汪圣铎学术月刊1990.5

元代古刹僧尼的赋役问题曹旅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3

宋代居士释教初探潘桂明浙江学刊1990.1

宋代佛说念问题的详细检会潘桂明复旦学报1990.1

宋代河西藏族与释教(日)岩峙力民族译丛1990.2

论宋代僧尼的做生意行为薛志清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3

金元时期全真说念宫不雅的羽士生活程越宗教学研究1997.2

元朝法制中的僧侣特权刘向明嘉应大学学报1998.4

从明末三大高僧看明末释教与官场的关系张国红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5.6

胥吏:

宋代的胥吏高好意思玲中国史研究1988.4

宋朝的吏户王曾瑜新史学4-11993

两种不同的政事心态与明清胥吏的社会地位赵世瑜政事学研究1989.1

明代的吏员与吏治赵毅史学月刊1987.2

明代典吏社会危害初探赵世瑜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4

清代书吏考略倪说念善社会科学研究1988.2

清代巴县衙门书吏与差役李荣忠历史档案1989.1

幕客:

试论清代州县衙门竖立幕府的原因郭润涛学术研究1990.4

束脩与俸禄:读《病榻梦痕录》札记经君健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9.4

试论绍发兵爷与商东说念主、名流、官吏之关系项文惠绍发兵专学报1991.1

试论“绍发兵爷”的区域社会基础郭润涛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4

清代幕府的类型与特性郭润涛贵州社会科学1993.1

清代幕吏心态探析苏位智山东社会科学1992.6

长随行政述论郭润涛清史研究1992.4

清代幕友轨制与文告档案职业吴爱民、夏宏图历史档案1993.4

汪辉祖与清代州县幕府郭润涛中国史研究1993.1

19世纪华北绍发兵爷采集之个案研究:从《秋水轩尺牍》、《雪鸿轩尺牍》看“无绍不行衙”王振忠复旦学报1994.4

清代幕友修志论略陆平舟南开学报1996.1

幕客与清代社会赵慧峰文史常识1998.7

清代的地方行政与幕友东说念主事轨制的造成吴爱民、夏宏图清史研究1997.3

其他:

宋朝的诡名挟户王曾瑜社会科学研究1986.4/5

论宋明黎民的不同特性邓乐群、孔恩阳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1

“歇家”考王致中青海社会科学1987.2

论清代庄头的社会地位及历史作用魏鉴勋中国史研究1989.2

论宋代的掮客龙登高想想阵线1990.5

宋代经纪东说念主牙行与国外贸易廖大珂海交史研究1990.2

明代不良经纪东说念主偏激戒备南炳文中国社会历史评述第一卷天津古籍出书社1999

金朝的宫籍监户李锡厚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0.1

元代的投下户李范例南开学报1989.5

元代的打捕鹰房户胡务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2

明代云南的谪流之东说念主古永继想想阵线1992.1

宋朝禁巫述论杨倩描中国史研究1993.1

宋代的惩“巫”扬“医”史继刚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3

元朝茶户酒醋户研究高树林河北学刊1996.1

明代马户述论李济英明史研究1993.总3

宋代流氓初识陈宝良殷都学刊1993.1

明代的流氓及流氓相识王春瑜社会科学1991.3

明代恶棍阶级的社会行为偏激影响陈宝良皆鲁学刊1992.2

明代徽州的地痞恶棍与徽州社会卞利安徽大学学报1996.5

试论明清时期的江南夫役沙郑军中国史研究1988.4

(5)盗贼

元代医家入仕征象初探高伟兰州大学学报1994.4

清代啯噜新研清史论丛1993辽宁古籍出书社1993

近八十年来清代海盗史研究景色评述季士家学海1994.5

清代治理“老瓜贼”问题初探常建华南开学报1997.3

清嘉庆年间闽浙海盗组织研究张中训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二辑)“中研院”中山东说念主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86

明清之际潮州的海盗与私东说念主海上贸易陈春声文史常识1997.9

从头评析明清“海盗”(下)李一蠡炎黄春秋1997.12

乾嘉之交广东海盗与西山政权的关系刘平江海学刊1997.6

论嘉庆年间广东海盗的联合与演变刘平江苏训诲学院学报1998.3

对于嘉庆年间广东海盗的几个问题刘平学术研究1998.9

(6)贱民

①侍从

宋朝的侍从、东说念主力、女使和金朝奴隶制王曾瑜文史291988

延祐三年奴隶买卖文告跋施萍亭敦煌研究1989.2

宋代侍从实态研究王延中史学集刊1989.4

论宋代婢仆的社会地位郭东旭河北大学学报1993.3

金代的“驱”不是侍从吗——与张博泉先生商榷李涵、易学金江汉论坛1986.11

金代的赎身轨制刘庆、陈说主编辽金史论集3书目文献出书社1987

金代的“驱”偏激相关的几种东说念主贾敬颜社会科学辑刊1987.5

女真奴隶制的演变乔幼梅文史哲1992.5

元代侍从探讨李幹、周祉征黑龙江民族丛刊1990.4

元代买卖侍从手续——从敦煌研究院藏元延祐三年永昌税使司文告谈起杨际平敦煌研究1990.4

明末“奴变”述略潘藻扬州训诲学院学报1987.2

明清之际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奴变通顺吴建新广东训诲学院学报1991.1

建州女真奴隶制的发展景色杨亚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7.3

从皇室王室奴仆下东说念主身份地位看清代社会的古老没落叶志照旧宫博物院院刊1988.1

试论“削鼻班”事件偏激相关问题王卫平东南文化1989.2

《金瓶梅》响应的明代侍从轨制姜守鹏史学集刊1990.4

明末“奴变”风潮倪明近许昌师专学报1991.4

清代罪奴的发遣形式偏激出息叶志照旧宫博物院院刊1992.1

明季奴变原因新探赵骥皆鲁学刊1994.2

②庄仆、佃仆、火佃

清代福建的蓄奴与佃仆制残余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2

明代世仆简论蒿峰皆鲁学刊1989.6

雍正五年开豁世仆谕旨在徽州上昼实施——以《乾隆三十年休宁汪、胡互控案》为中心陈柯云清史论丛1995辽宁古籍出书社1996

清康熙休宁“胡一案”中的农村社会和农民周绍泉95国际徽学学术辩论会论文集安徽大学出书社1997

再论“火佃”的渊源偏激性质刘重日明史研究5黄山书社1997

明清期间皖南火佃考魏金玉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增刊

③倡优

宋代伎艺东说念主的社会地位梁庚尧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选集邓广铭、漆侠主编河北大学出书社1992

论宋代“营妓”常建华历史月刊1997.1

明清时期苏州府戏班子弟的播迁张敏复旦学报1997.6

明代的乐户张正明明史研究1991.1

④其他

珠江涎水上先民“疍家”考张寿祺、黄新好意思社会科学阵线1988.4

珠江三角洲疍民开发沙田的历史行为吴建新广东训诲学院学报1987.1

明清疍民考略傅贵九史学集刊1990.1

明清广东疍民的生活习俗与地缘关系叶显恩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1

从内佐领和管领谈到清代辛者库东说念主傅克东清史研究通讯1986.3

对于清代八旗中“开户东说念主”的身份问题刘小萌社会科学阵线1987.2

八旗户籍中的旗下东说念主诸称号考释刘小萌社会科学辑刊1987.3

试阐述清期间雇佣管事者与雇工东说念主之间的关系魏金玉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4

清代东北八旗庄园“庄头”王革生清史研究1992.3

(二)社会组织与地域社会

日本八十年代以来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述评常建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5

1.系族

宋以来义田发展述略王日根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4

宋以来义田生成机制论王日根厦门大学学报1996.2

论晚世系族组合造成的历史条件与总体历程林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3

试论宋代以降的系族之学常建华中国社会历史评述第一卷天津古籍出书社1999

论宋明以来家训著述编纂的浅近化倾向阎爱民中国社会历史评述第二卷天津古籍出书社2000

方腊的直系后裔是山郭里方姓孙平浙江学刊1987.6

陆九渊眷属偏激家规述评许怀林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2

北宋几个眷属间的婚配关系陶晋生“中研院”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论说文集1989

世家大族的没落——唐末宋初的赵郡李氏詹森著,陶晋生等译唐史论文选集台北幼狮文化功绩公司1990

宋代封建眷属的物资基础是墓祭田宋三平江西大学学报1991.4

南宋一生家——衡山赵氏启昌湖南社会科学1991.5

眷属主义对宋代官制的影响宋三平江西社会科学1992.4

宋代谱牒的兴盛偏激期间特征王善军中州学刊1992.3

宋代族产初探王善军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3

宋代四明袁氏眷属研究黄宽重中国晚世社会文化史论文集“中研院”历史讲话研究所1992

北宋士东说念主的起家偏激眷属保管陶晋生兴大历史学报31993

宋代氏族婚配研究——以河南吕氏眷属为例王章伟新史学4-31993

北宋吴越钱家婚宦叙述柳立言史语所集刊65-41994

陈氏眷属的瓦解与“义门”的影响许怀林中国史研究1994.2

宋代宗庙中的昭穆问题李衡眉河南大学学报1994.4

从蔡宅忠惠祠到东沙蔡襄操心馆:莆阳蔡氏眷属八百年史略蔡金发福建论坛1994.5

宋代的坟庵与封建眷属宋三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1

苏颂眷属与河南张新斌等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6

北宋苏州的士东说念主眷属交游圈邓小南国粹研究卷三1995

宋代眷属训诲述论宋三平南昌大学学报1996.1

对南宋福清林氏眷属的几点相识王莉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1

陇西李氏眷属研究刘雯敦煌学辑刊1996.2

宋代系族轨制的社会职能偏激对阶级关系的影响王善军河北大学学报1996.3

大陆宋代眷属与社会研究的记忆朱瑞熙大陆杂志90-21996

北宋士东说念主的起家陶晋生第二届宋史学术研讨会论文辘集国文化大学1996

科举.经济与眷属兴衰:以宋代德兴张氏为例黄宽重第二届宋史学术研讨会论文辘集国文化大学1996

宋代阆州陈氏研究曦洲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4

宋代眉山苏氏眷属经济生活史探马斗成临沂师专学报1997.2

眉山苏氏眷属训诲探析:以三苏期间为中心马斗成等史学集刊1998.3

财产共有制眷属的造成与演变——以宋代江州义门陈氏、抚州义门陆氏为例许怀林大陆杂志2-41997—1998

宋元时期仁寿—崇仁虞氏眷属研究张邦炜“中研院”历史讲话研究所《中国晚世眷属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8

眷属协作、社会声望与地方公益:宋元四明乡曲义田的源起与演变梁庚尧中国晚世眷属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研院”史语所1998

宋代四明楼氏眷属的兴衰历程黄宽重台大历史系主编《史学:传承与变迁》1998

宋代四明士族东说念主际采集与社会文化行为——以楼氏眷属为中心的不雅察黄宽重“中研院”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70-31999

对于义门人人庭分散的发展的几个问题王善军历史研究1999.5

北宋青州麻氏眷属的忽兴与骤衰王善军皆鲁学刊1999.3

浅析宋代义门兴盛的几个原因张瑾华夏文化1999.3

宋代族塾义学的兴盛偏激社会作用王善军中国史研究1999.2

宋代皇族谱牒考述王善军历史档案1999.3

宋代独到田宅的亲邻权利李锡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1

对宋元眷属轨制、家法与女性的检会臧健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2

宋元时期徽州祠庙祭祖形式偏激变化常建华徽学2000安徽大学出书社2001

耶律羽之偏激族氏考析梁万龙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1(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3.4;前沿1994.1)

辽代医巫闾地区与契丹耶律倍眷属的崛起何南社会科学辑刊1994.1

论党项的封建宗法制乔幼梅烟台大学学报1994.2

辽金时期女真氏族轨制新论韩世明东北亚论坛1994.2

云南契丹后裔和契丹姓氏黄震云想想阵线1995.2

完颜希尹眷属考庞志国王则朔方文物1991.1

明清福建沿海农田水利轨制与乡族组织郑振满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4

论明清的家法族规刘广安中国法学1988.1

明清福建眷属与东说念主口变迁陈支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3

论明清时期福建眷属内义田的发展偏激社会配景王日根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2

上海地区明清时期的望族吴仁安历史研究1992.1

明崭新兴世族与吴文化的发展严迪昌苏州大学学报1992.1

略论明中叶后客家东说念主的眷属制的发展孔永松厦门大学学报1992.3

祖先谱系的重构偏激意旨刘志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4

明清眷属社会的招供准则王志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2.6

歙县棠樾鲍氏系族个案答复赵华富江淮论坛1993.2

明清徽州的修谱建祠行为陈柯云徽州社会科学1993.4

明清徽州西递明经胡氏的繁荣赵华富安徽史学1994.4

徽州方氏与社会变迁:兼论地域社会与传统中国唐力行历史研究1995.1

帝国政体与基层社会的转型:读《明清福建眷属组织与社会变迁》王铭铭史学表面研究1995.1

明清徽州系族势力对乡村总揽的加强陈柯云中国史研究1995.3

明清福建与江南义田的相比王日根学术月刊1996.1

明清福建与江南义田的相比研究王日根史林1996.2

明清徽州族产的发展陈柯云安徽大学学报1996.2

从黄州看明清系族社会变化林济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7.4

明清时期徽州族产经济初探——以祁门善和程氏为例颜军明史研究5黄山书社1997

明清期间徽州真应庙之统宗祠挪动与系族组织——以歙县柳山方氏为中心(韩)朴元熇中国史研究1998.4

明清海洋移民的两类系族组织发展相比曾少聪厦门大学学报1998.2

徽州系族祠堂三论赵华富安徽大学学报1998.4

试述明清以来系族的社会支持功能洪璞安徽史学1998.4

附会、神话与历史的确——珠江三角洲族谱中系族历史的叙事结构偏激意旨中国谱牒研究刘志伟、王鹤鸣等主编上海古籍出书社1999

族谱与文化招供——广东族谱中的口述传统中华谱牒研究刘志伟、王鹤鸣等主编上海科学工夫文献出书社2000

系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度招供——明清华南地区系族发展的相识形态基础(英)科大卫、刘志伟历史研究2000.3

明代徽州洪氏誊契簿研究刘和惠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3

徽州江姓《新置田产名据证簿》辑要章有义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4

明末辽东势族姜守鹏社会科学阵线1987.2

明代系族制的体现形式偏激基层政权作用——论封建所有制是宗法系族制发展变化的最终根源李文治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1

试论明末农民军的乡族关系陈巧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8.5

系族的造成与构造(日)井上彻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3

修谱宗旨的演变与明代的“亲亲”之恩张海瀛晋阳学刊1991.6

明代修谱宗旨的演变与族权的造成张海瀛学术论丛1992.1

郑氏眷属与朱明王朝毛策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2.3

明代女简直血统眷属“乌克孙”刘小萌社会科学集刊1992.4

明季江阴祁氏眷属述略杨绍溥求是学刊1993.6

《新安大族志》考辨:兼谈《实录新安世家》郑力民安徽史学1994.3

明初徽州族长的经济地位:以休宁县朱胜右为例遐龄先江淮论坛1994.4

徽州汪氏眷属的挪动与生意行为(日)臼井佐知子江淮论坛1995.3

论明代徽州宗祠赵华富安徽大学学报1996.2

从柳山方氏看明代徽州系族组织的扩大(韩)朴元熇历史研究1997.1

论明代族田曹凤祥社会科学阵线1997.2

《新安名族志》编纂的配景和宗旨赵华富安徽大学学报1997.3

明中期吴中故家大族的兴衰王培华安徽史学1997.3

江右王门学者的乡族设备——以流坑村为例梁洪生新史学8-11997

沈万三偏激眷属功绩考顾诚历史研究1999.1

明代江西科第世家的崛起偏激在地方上的作用——以铅山费氏为例曹国庆中国文化研究1999.4

明代系族祠庙祭祖的发展——明代地方志而已和徽州地区为中心常建华中国社会历史评述第二卷天津古籍出书社2000

明代中后期岭南的地方社会与眷属文化叶汉明历史研究2000.3

试论明代后期权势之家与中央及地方政事间的关系:董份与湖州之变(好意思)赵结中国社会历史评述第二卷天津古籍出书社2000

清代官员铨选中的亲族遁入轨制皆钧政事学研究1987.1

清代族田经营初探张研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3

义庄与城镇——清代苏州府义庄竖立及分散刘铮云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58-31987

清代珠江三角洲的系族.钱粮和地皮占有(加)魏安国明清广东社会经济研究(集刊)1987

论清代江南系族法的经济职能朱勇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4

论清代江南系族法的社会作用朱勇学术界1988.4

茔山、墓田与徽商组织郑振满安徽史学1988.1

清代闽西的四堡族商陈支平、郑振满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2

清初江南徐乾学眷属的兴盛和雕残吴仁安史学月刊1988.4

清代族正轨制考论常建华社会科学辑刊1989.5

清代徽州歙县棠樾鲍氏祠产地皮关系刘淼学术界1989.3

试论清代闽粤乡族械斗徐晓望学术研究1989.5

从族谱、协议文告看清代闽台间的宗法关系韦庆远史学集刊1989.4

清代族正问题的多少辨析常建华清史研究通讯1990.1

试论乾隆朝治理系族的政策与实践常建华学术界1990.2

清代系族制的特性冯尔康社会科学阵线1990.3

略论清代前期地皮买卖中的宗法关系的松弛偏激社会意旨江太新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3

对于清代族田分散的初步检会张研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1

清代徽州祠产地皮关系:以徽州歙县棠樾鲍氏、唐模许氏为中心刘淼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1

清代族规初探朱勇清史论丛8中华书局1991

清代广东系族研究郑德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4

清代福建合同式系族的发展郑振满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4

论清代义田的发展与熟识王日根清史研究1992.2

简论清代江西宗法势力对商品经济的影响许寰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2.2

清代系族势力的扩张偏激原因探析许华安清史研究1992.4

满——通古斯各族“穆昆”研究杨粘稠朔方文物1993.2

论徽州系族繁荣的原因赵华富民俗研究1993.1

乾隆年间山东济宁李氏眷属争讼家产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历史档案1993.4

县南屏叶氏系族观测研究答复赵华富徽州社会科学1994.2

清代苏州眷属义田的发展范金民中国史研究1995.3

同安兑山李氏系族的发展及向台湾移民陈在正台湾研究集刊1995.3/4

试论清代系族制对商品经济的影响章友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5.5

清代孔氏祖训族规论析周祚绍民俗研究1996.1

清朝中期江南的系族与区域社会(以上海曹氏为例)的个案研究(日)佐藤仁史学术月刊1996.4

从水利功绩看宜兰的社会携带阶级与眷属兴起周翔鹤台湾研究集刊1998.1

清代闽南乡族械斗的演变郑振满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1

对于同姓联宗组织的地缘性质钱杭史林1998.3

清代台湾民间械斗与清政府的对策季云飞社会科学辑刊1998.4

清代系族研究概述刘兰肖历史教学1998.9

清代江浙族学研究韩凝春中国社会历史评述第一卷天津古籍出书社1999

清代朝昭着黎民寻宗访祖与修谱行为述论吴一焕中国社会历史评述第二卷天津古籍出书社2000

2.家庭与婚配

(1)家庭

从宋明时期家庭经济的经营看中国文化的转型谢贵安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1

宋代的社会与家庭李弘祺清华学报新19-11989

宋律对家长财产贬责权的爱戴与限制屈超力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90.1

略论宋代士大夫家庭经济生活龙登高史学月刊1991.4

宋代的小农家庭与农村市集龙登高想想阵线1991.6

从包拯眷属墓志谈包拯一家东说念主朱启新文物天地1991.5

宋代财产遗嘱承袭问题邢铁历史研究1992.6

试论宋代人人庭的社会职能唐代剑社会科学1993.7

南宋承袭法范例初探刘春萍学术交流1997.2

折氏家庭研究李裕民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2

宋代家庭东说念主口数目初探程民生浙江学刊2000.2

宋代家庭结构初探王善军社会科学阵线2000.3

辽代契丹东说念主家庭考论张国庆社会科学辑刊1991.2

辽金时期女真家庭形态研究韩世明史学集刊1993.2

契丹族家庭探讨孟古托力学习与探索1994.4

西夏党项东说念主的婚配家庭任芬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2

元代巩昌汪氏眷属事略胡小彭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0.3

从元代资氏眷属的兴盛看两种文化之间的中介扮装吴海涛元史论丛71999

元代内迁畏吾儿眷属世家——廉氏眷属考述王梅堂元史论丛71999

宋元时期徽州族谱研究赵华富元史论丛71999

蒙、元时期马奶酒考杨晓春西北民族研究1999.1

元代汪世显眷属碑志而已编录吴景山西北民族研究1999.1

元代收养轨制研究刘晓中国史研究2000.3

明清福建的家庭结构偏激演变趋势郑振满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4

明清徽州的家庭与系族结构唐力行历史研究1991.1

薛亹偏激《家戒》王同策汕头大学学报1992.1

明清商东说念主的婚配家庭关系宋景良广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3

冰山解冻的第一滴水:明清时期家庭与社会中的男女两性赵世瑜清史研究1995.4

明清南边地区眷属训诲检会吴霓中国史研究1997.3

透过明初徽州一桩讼案窥探三个家庭的里面结构偏激互相关系周绍泉徽学2000安徽大学出书社2001

从明律看封建家庭的佳偶关系王明霞松辽学刊1992.4

明代家庭的权力结构偏激成员间的关系徐泓辅仁历史学报51993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眷属关系的特性偏激演变蜀春史学集刊1986.2

清代的家庭结构偏激东说念主际关系冯尔康文史常识1987.11

清代山东的家庭范畴与结构许檀清史研究通讯1987.4

清代台湾家庭结构的多少特性郑振满台湾研究1989.2

早期满族多妻家庭中的媵妾与妒妇王冬芳清史研究1995.4

文化与眷属——顾太清偏激家庭生活刘素芬新史学7-11996

清代八旗帜弟的家庭训诲韩大梅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7.1

徽州眷属的“承继”问题(日)臼井佐知子95国际徽学学术辩论会论文集安徽大学出书社1997

“外祸纷起”与明清福建家庭组织的设备王日根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2

清代中期家庭范畴分析王跃生中国史研究1999.4

清代的“家东说念主”郭润涛明清论丛1紫禁城出书社1999

十八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度庭结构王跃生中国社会科学2000.2

(2)婚配

宋代的婚配礼节朱瑞熙文史常识1988.12

宋代婚配轨制的各类特色张邦炜社会科学研究1989.3

试论宋代婚配重科举士东说念主吴旭霞广东社会科学1990.1

宋代的离异与妇女重婚吴宝琪史学集刊1990.1

宋代婚典概述吕友仁、***殷都学刊1991.4

连年来宋代婚配问题研究综述肖怀安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1

南宋婚配家庭法范例中妇女地位刍议刘春萍求是学刊1996.6

西夏党项东说念主的支属称谓和婚配史金波民族研究1992.1

天盛律令与西夏婚配轨制韩小忙宁夏大学学报1999.2

西夏支属关系的法律遵循及拟制邵方固原师专学报1999.4

辽末婚配政策与辽末政事蜀春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5

浅谈契丹族婚配轨制胡迪生东北地方史研究1989.1

契丹婚制婚俗探析程尼娜社会科学阵线1992.1

契丹族婚配探讨孟古托力朔方文物1994.1

论契丹社会的等级婚配田广林内蒙社会科学1999.5

辽代的婚配与家庭宋德金中国社会史论湖北训诲出书社2000

金代女调遣族“妻后母”说考辨:兼论女真系族连续婚邓荣臻朔方文物1990.1

金代海陵王婚配之分析李建勋农垦师专学报1994.4

试论元朝蒙古皇室的结亲关系罗贤佑中国民族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书社1987

10—13世纪蒙古东说念主的婚俗特性都兴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9.3

元代收继婚述论王晓清内蒙古社会科学1989.6

元代的蒙汉通婚偏激配景(日)池内功民族译丛1992.3

元代西夏黎民婚配研究孟楠宁夏社会科学1992.2

黑城出土的元代合同婚书李逸友文物天地1992.2

论元代的收继婚翟宛华甘肃社会科学1995.4

论蒙元期间的收嫂婚与其法例李淑娥、魂簇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2

明清两代对东北边关的统领与贡赏结亲制李桂芹黑河学刊1992.2

西方布道士对明清之际中国婚配的叙述许敏中国史研究1994.3

明代的婚配轨制徐泓大陆杂志78-11989

剑阁发现明代退却早婚石碑田学勇四川文物1989.4

明朝皇室的嫁俗与楚王朱华奎嫁女范植清史学月刊1989.2

从明代墓志谈江西地区的婚配习俗李萍南边文物1994.3

努儿哈赤眷属与女真各部及漠南蒙古的结亲岑大利清史论丛8中华书局1991

清代的婚配轨制与妇女的社会地位述论冯尔康清史研究集5光明日报出书社1986

清代东说念主口问题与婚配景色的检会郭松义中国史研究1987.3

满族婚配习俗源述略杨枭雄民族研究1987.5

太后下嫁说新探许曾重清史论丛8中华书局1991

清太祖太宗满蒙婚配考刘潞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3

对清太祖太宗时期满蒙结亲的再相识刘潞清史研究1995.3

试论清代东北婚俗中的原始性遗存陈见徽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5.2

试论清代满蒙和亲的原因与后果曹风山松辽学刊1995.2

对清太祖太宗满蒙结亲的再相识刘潞清史研究1995.3

坤宁宫为清帝洞房原因论刘潞故宫博物院院刊1996.3

清帝大婚典的文化阐释中国文化研究1996.4

清代帝后婚典座谈李国荣中国档案报1997.7.14

清代陕西婚俗地域分散的初步研究张晓红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2

明代的寡妇转房郭松义清史论丛河北训诲出书社1999

清代中期妇女再婚的个案分析王跃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1

清代中期童养媳的个案分析王跃生清史研究1999.3

试论明清的“接夫役”阿风明清论丛第一辑紫禁城出书社1999

18世纪中国婚配形态研究——建立在1781—1791年个案基础上的分析王跃生中国社会历史评述第二卷天津古籍出书社2000

论清代的东说念主口流动和婚配地域圈的关系郭松义中国社会历史评述第二卷天津古籍出书社2000

从《闽都别记》看中国古代东南区域的同性恋征象徐晓望寻根1999.1

3.行会、会馆与民间结社

中国行会史的几个问题彭泽益历史研究1988.6

行商坐贾与宋代行会的造成魏天安中州学刊1997.1

略论苏州工商公所的性质和作用丁家钟苏州大学学报1989.1

对于北京歙县会馆(日)寺田隆信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1

福建科举会馆的兴衰嬗变偏激原因林国平福建论坛1992.1

明清期间会馆的演进王日根历史研究1993.4

论明清会馆神灵文化王日根社会科学辑刊1994.4

明清会馆与社会整合王日根社会学研究1994.4

国表里中国会馆史研究评述王日根文史哲1994.3

论明清福建会馆的多种形态王日根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3

地域性会馆与会馆的地域性互异王日根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6.1

明清苏州会馆的兴起——明清苏州会馆研究之一马斌、陈晓明学海1997.3

明清北京广东会馆的价值取向刘正刚、乔素玲暨南学报1998.3

清代西南移民会馆名实与职能研究蓝勇中国史研究1994.4

清代行会的性质和作用唐明峰史学月刊1988.4

清代前期的会馆和手工业行会姜守鹏松辽学刊1989.1

十九世纪汉口生意行会发展偏引发展积极意旨:《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生意和社会(1796—1889)》简介彭雨新、江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4

试论清前期苏州的手工业行会孔令奇社会科学阵线1994.6

清代商帮会馆与天后宫蒋维锬海交史研究1995.1

清末民初苏州府常熟县的同行组织与徽州商东说念主(日)新宫学,杨宁一译江淮论坛1996.2

江苏吴江市盛泽镇碑档案会馆史料选刊吴江市档案馆历史档案1996.2

清代广东沿海地区会馆分散考刘正刚学术研究1997.12

清代的天后宫与会馆陈尚胜清史研究1997.3

清代河南的生意会馆王兴亚中州学刊1997.6

清代会馆、公所祭神内容考宫宝利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8.3

清代江南会馆公所的功能性质范金民清史研究1999.2

清代徽州商帮的慈善设施——以江南为中心范金民中国史研究1999.4

会馆、公所、行会:清代商东说念主组织演变述要吴慧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3

试论“天地会”奥密社团的组织性质(苏)诺维科夫复旦学报1986.6

朱一贵举义后天地会的发展何正清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87.1

天地会与清代浅近文化周新国江海学刊1987.6

从档案史料看嘉说念年间天地会组织与传会技巧秦宝琦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1

天地会文献录后序罗尔纲学术月刊1987.1

王夫之“匡社”的造成偏激意旨胡剑书湘潭大学学报1988.1

乾嘉时期的暗暗会偏激反清行为清史研究通讯1988.1

清代台湾边关的社会组织与社会动乱(好意思)许文雄台湾研究集刊1988.1

清代前期会党的发展阶段与社会功能秦宝琦社会科学辑刊1989.5

日本学者对于清代会党史的研究(上、下)宋军社科信息1989.5.6

第二次中国会党史学术辩论会综述周育民社会科学辑刊1989.5

清前期奥密社会简论秦宝琦清史研究1992.1

早期青帮的起源和性质周育民安徽史学1992.2

天地会起源福建漳州考曾五岳东南文化1991.5

清代帮会成因初探郭莹社会科学辑刊1993.3

论清前期会党张莉南京史志1993.5

天地会首创东说念主及起会年**证曾五岳东南文化1993.1

闲话地会圣地“木杨城”的的确性方说念金漳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1

从康熙年间福建会党行为的几条史料闲话地会起源邓孔昭清史研究1993.1

明代的奥密社会与天地会的渊源陈宝泉史学集刊1994.1

明清更替与天地会的酝酿陈祖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4.6

早期天地会结好庆典偏激象征意旨宋军清史研究1995.1

18世纪中国奥密社会与农民阶级的历史红运秦宝琦1995.1

明清奥密社会史料新发现:浙闽黔三省实地检会的创获秦宝琦清史研究1995.3

清代社会经济变迁与奥密会党的发展——台湾、广西、云贵地区的相比研究庄吉发清史论集八文史哲出书社1997

天地会文献的发现偏激史料价值庄吉发清史论集九文史哲出书社1997

台湾小刀会源流考庄吉发清史论集九文史哲出书社1997

乡土情·义民意——清代台湾义民的社会地位与作用庄吉发清史论集九文史哲出书社1997

天地会与林爽文举义关系辨正刘平南京大学学报2000.4

哥老会起源考秦宝传、孟超学术月刊2000.4

北宋买马社考魏天安晋阳学刊1988.4

试论元代的书会阙真社会科学家1992.4

明代的社与会陈宝良历史研究1991.5

明代文东说念主结社说略郭英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4

明代讲会与教化刘少雪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5.3

明代的民间结社任昉文史常识1996.9

明代蒙古社会组织达力扎布内蒙古社会科学1997.2

清代徽州的“会”与“会祭”:以祁门善和里程氏为中心刘淼江淮论坛1995.4

徽州文会初探葛庆华江淮论坛1997.4

我国最早的医学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项长生中国科技史料1991.3

明末清初的东说念主谱与省过会王汎森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3-31993

清初的讲经会王汎森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8-31997

日谱与明末清初想想家——以颜李派系为主的辩论王汎森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9-2

阳明学讲会吕妙芬新史学9-21998

4.基层社会偏激与国度关系

国度与礼节:宋至清中叶珠江三角洲地方社会的国度招供(英)科大卫中山大学学报1999.5

浅论宋元时期宁波水利共同体的销亡与回流成岳冲中国农史1997.1

猛安谋克的兴衰焦慧社会科学辑刊1990.3

论金代女真族的村社组织——谋克关亚新社会科学辑刊1997.2

元代农村基层组织与赋役轨制陈衍德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4

明代女简直地缘组织噶栅刘小萌民族研究1991.3

朱元璋的乡治联想与洪武年间的乡政余兴安史学集刊1987.1

试论明代里甲轨制唐文基社会科学阵线1987.4

明代里甲轨制考述余兴安社会科学辑刊1988.2

明清福建的里甲户籍与眷属组织郑振满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2

明清珠江三角洲地区里甲制中“户”的衍变刘志伟中山大学学报1988.3

清代广东地区图甲制中的“总户”与“子户”刘志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2

明代乡、都、图、里偏激关系考辨王昊史学集刊1991.2

明代乡里组织初探王昊明史研究1991.1

明代里甲制浅论战继发大庆社会科学1992.3

明代的保甲与火甲陈宝良明史研究1993.总3

里甲制偏激社会弊端李三谋文献1995.4

论明代甲首户栾成显中国史研究1999.1

略论明清徽州的乡约陈柯云中国史研究1990.4

明清乡约的司法职能偏激产生原因段自成史学集刊1999.2

王守仁与南赣乡约曹国庆明史研究1993.总3

明代乡约推广的特性曹国庆中国文化研究1997.1

明代乡约研究曹国庆文史461999.2

从沙堤乡约谈明代乡约研究问题朱鸿林中国社会历史评述第二卷天津古籍出书社2000

明代嘉靖年间的增城沙堤乡约朱鸿林燕京学报新八期2000

清代福建的义田与乡约王日根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2

清代前期的乡约段自成南都学刊1996.5

试论清代乡约的政事职能段自成、施铁靖河池师专学报1998.3

略论清代乡约携带保甲的体制段自成郑州大学学报1998.4

清代直隶的里社与乡地魏光奇中国史研究2000.1

清代保甲的“轮回册”华立清史研究通讯1986.3

略论清代的保甲制和宗法制罗远说念中州学刊1988.3

试论清政府地方自治政策偏激影响朱英史学月刊1989.5

嘉庆十八年京畿地区编查保甲史料(上、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历史档案1990.2/3

清朝前期的里甲与保甲孙海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0.5

清代保甲组织结构分析孙海泉河北学刊1992.1

论清代从里甲到保甲的演变孙海泉中国史研究1994

文化行为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山小榄菊花会的检会萧凤霞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4

从“游火帝歌”看清代樟林社会——兼论潮州歌册的社会史而已价值陈春声潮学研究1汕头大学出书社1993

社神阐扬与社区地域关系——樟林三山国王的研究陈春声中山大学史学集刊2广东东说念主民出书社1994

神庙祭典与社区发展模式郑振满史林1995.1

三山国王信仰与台湾移民社会陈春声“中研院”民族研究所集刊501996

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神庙系统的研究为中心陈春声清史研究1999.2

天后故事与社区历史的演变——樟林四个天后庙的研究陈春声、吴雪彬潮学研究8花城出书社2000

地域空间中的国度纪律:珠江三角洲沙田——民田景色的造成刘志伟清史研究1999.2

明清华北的社与社火——对于地缘组织、庆典扮演以及二者的关系赵世瑜中国史研究1999.3

黑山会的故事:明清宦官政事与民间社会赵世瑜、张宏艳历史研究2000.4

清代前期福建地域间基层社会整合组织的相比研究王日根福建学刊1997.5

清代中后期中国基层社会组织的纵横依赖与互相磋议张研清史研究2000.2

5.地域社会

(1)城市

宋代的夜市丰家骅文史常识1986.7

宋代都城的服务行业邓卓海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6.5

北宋东京城市结构特性论略杨立武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4

宋代都城社会风俗初探徐吉军浙江学刊1987.6

南宋杭州文化发展的历史特性林正秋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3

论南宋杭州的印刷业偏激兴盛的原因徐吉军东南文化1987.2

论南宋临安的社会生活方式徐吉军东南文化1988.6

宋代城寨轨制考述顾吉辰洛阳师专学报1989.4

连年宋代城市研究综述许国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5

宋代城市市集照料简论胡建华河南大学学报1990.4

宋代城市外部空间的新景色李春棠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4

宋代城市市政设备刍论胡建华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1

从《夷坚志》看宋代城市基层住户刘树友固原师专学报1991.1

论南宋临安色妓之盛偏激社会事理徐吉军中国古都研究7山西东说念主民出书社1991

宋都夜市述略康弘中州学刊1992.2

宋代城郊发展的原因与特性程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2.1

从石刻《平江图》看宋代苏州城市城市的贪图耿曙生城市贪图1992.1

汴京文静对杭州的影响程民生河南大学学报1992.4

宋代的上海朱瑞熙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3.1

宋代城市社会的享乐相识龙开国天府新论1993.1

论两宋都城的服务市集乐文采南昌大学学报1994.1

南宋临安房屋租赁述略田中初史林1994.3

北宋汴洛都城文化浅析马华民河南大学学报1994.4

宋代的都市照料东说念主员(日)伊原弘河南训诲学院学报1994.2

宋代洛阳的特性与魔力程民生河南大学学报1994.5

论北宋汴京城市生意网点的布局李学工、安成谋兰州商学院学报1995.1

宋代消防轨制述论吴以宁学术月刊1996.1

座谈南宋杭州的市民文化怡然文史常识1996.10

北宋东京市民的夜生活杨文秀唐都学刊1997.2

试论北宋东京婚俗的几个特性刘春迎河南大学学报1997.2

论北宋东京的民间好意思术王悦勤史学月刊1997.4

略论北宋期间的城市分散于云瀚社会科学阵线1998.2

北宋东京社会生活二题孔庆赞河南大学学报1999.1

北宋东京的婚程礼节郝好意思田华夏文化1999.3

论宋代城市的民俗及对后世的影响陈中语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0.5

辽代朔方城市的兴修和生意的繁荣申友良内蒙古社会科学1995.2

金中都与金上京相比研究景爱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1.2

金代黑龙江地区城市经济刍议裘石朔方文物1992.1

金上京城市经济初探王德厚朔方文物1993.4

金代的开封城王曾瑜史学月刊1998.1

金代防刺州城市司候司研究韩光辉北京社会科学1999.4

金代都市警巡院研究韩光辉北京大学学报1999.5

元上都的经济与住户生活贾洲杰蒙古史研究1987.2

元末东南沿海城市文化特征初探陈建华复旦学报1988.1

元大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王岗北京社会科学1988.3

元上都的社会经济叶新民内蒙古大学学报1989.4

元上都的驿站叶新民蒙古史研究31989

马可·波罗期间的杭州与佛罗伦萨城市相比王挺之四川大学学报1989.4

元上都研究综述叶新民内蒙古大学学报1994.1

元上都的凉亭叶新民内蒙古大学学报1995.2

广州四肢建制城市始于元代司徒尚纪岭南文史1996.1

元大都群众安全体制初探吕厚龙公安大学学报1997.4

《周易》像数与元大都贪图布局于希贤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2

明清苏州城市经济功能研讨——操心苏州建城两千五百年王家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6.5

明清长江下贱地区都市化之发展刘翠溶经济论文期刊14-21987

明清佛山经济繁荣的原因谭棣华广东社会科学1986.3

论明清时期佛山城市经济的发展黄建新、罗一星明清广东社会经济研究(集刊)1987

从《佛山街略》看明清时期佛山工生意的发展谭棣华清史研究通讯1987.1

明清西北城市多少社会经济功能特征试探王致中兰州学刊1987.2

明清西北城市手工业制造丛考肖遥兰州学刊1987.4

明清西北城市的市民社会经济生活岱宗兰州学刊1988.1

清代西北城市的外贸与洋行程牧兰州学刊1987.3

公元十六七世纪的北京城市结构李洵社会科学阵线1988.4

明清期间太原地区晋水、县东两渠的水利之争叶昌纲城市研究1989.1

明清时期汉口城市经济体系的造成与发展宋稳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1

明清时期汉口生意采集的造成偏激影响陶建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1

明清扬州盐商社区文化偏激影响王振忠中国史研究1992.2

明清苏州文化的赋闲性偏激功能胡敏铁说念师范学院学报1994.2

市廛、寺不雅与妓院在城市空间的交错定位:兼论明清城市文化刘凤云中国东说念主民大学学报1997.5

明清上海东说念主文习惯马学强学术月刊1997.10

明清时期上海地区学风的嬗变马学强史林1998.2

16、17世纪江南社会之丕变及文东说念主反应孟彭兴史林1998.2

明清时期苏州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王卫平苏州铁说念师范学院学报1998.2

明清城市“民变”的集体行动模式偏激影响巫仁恕晚世中国之传统与转换:刘广京院士七十五岁祝嘏论文集(上册)“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

明代南京城市的生意贸易的发展陈忠平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4

明代北京的生意行为李晟文南开学报1988.6

明代广州的生意地位与东南蒋祖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4

明代北京经济述略韩大成北京社会科学1991.4

明代北京的地舆形势.容许与都市环境照料——一个东说念主文角度的不雅察邱仲麟史原181991

从禁例屡申看明代北京社会风气的变迁过程邱仲麟淡江史学41992

明代北京都市生活与范例的转变邱仲麟九有学刊5-21992.10

明代一次市民相识的新觉醒:万历十年杭州兵变和民变研究陈学文浙江社会科学1992.2

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与市民社会生活的嬗变孟彭兴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2

西欧东说念主文主义与明朝市民文化马涛汕头大学学报1994.2

晚明文人与市民阶级夏成淳文学遗产1994.2

明代北京的街说念、巷子和四合院贺立德城市问题1998.4

明代福建的筑城通顺徐泓暨大学报3-11999

清代前中期广州的对外贸易与广州城市文静发展的关系蒋祖缘暨南学报1987.1

清代皆皆哈尔的工商行政照料邢恩先皆皆哈尔社联通讯1987.1

清代曩昔的苏州对外经济贸易行为陆允昌江苏对外经贸论坛1987.2

清代北京表里城社会生活习俗之异李乔清史研究通讯1987.3

清代天津生意城市的造成初探郭蕴静天津社会科学1987.4

清代湖北沿江港口城市的转运贸易吴量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1

试论清代宜昌城市的发展段超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9.1

清代前期汉口的商品市集石莹武汉大学学报1989.2

清前期扬州生意发展与文东说念主心态研究朱宗宙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2

清代归化绥远城市区的造成过程(日)近藤富成蒙古学信息1995.4

清代青海的城市设备与生意经济陈新海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7.2

清代前期朔方商城张家口的崛起许檀朔方论丛1998.5

清初京师抽烟风等几个问题何龄修清史论丛1999河北训诲出书社1999

(2)市镇

宋代城镇的经济结构郭正忠江淮论坛1986.4

宋代的草市镇与扩建城郊傅宗文社会科学阵线1988.4

宋代镇市与同时西欧城市几个方面的相比陈粹盈城市问题1990.6

南宋江南市镇东说念主口蠡测吴晓亮云南训诲学院学报1993.2

宋代开封朱仙镇考周宝珠史学月刊1994.4

宋代淮南地区城镇的发展与变迁吴佳新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7.4

宋元山东市镇经济初探张熙惟山东社会科学学报1998.1

试论草市在宋代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周宝珠史学月刊1998.2

明清年间江南市镇的行政照料林绍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7.2

明清长江三角洲市集采集樊树志复旦学报1987.2

明清时期双林镇的社会经济结构探索陈学文浙江学刊1986.5

明清时期杭州府和蔼县三个市镇的历史检会陈学文历史地舆51987

明清市镇发展与成本主义萌芽:详细辩论与相关著述评介刘石吉社会科学家1988.4

明清江南市镇手工业的发展陈忠平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4

明清江南市镇的实态分析——以苏州嘉定县为中心樊树志学术研究1988.1

明清时期江南丝绸手工业重镇菱湖的社会经济结构陈学文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8.1

明清江南花费性质与花费效果分析:明清江南花费经济探伤之二王家范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8.2

明清南京城市的发展与演变陈忠平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1

明清时期南浔镇的社会经济结构陈学文浙江学刊1988.1

明清时期铁青镇的经济文化与社会风俗朱子彦、张洁明学术月刊1988.12

试论明清时期江西四大工生意市镇发展的特性萧放九江师专学报1990.2

明清时期一个典型农业地区的墟镇:江西抚州府墟镇试探王根泉江西大学学报1990.2

明清期间江南运河沿岸市镇初探罗仑、夏维中南京大学学报1990.4

试论明清时期嘉兴湖州运河沿岸市镇经济大发展偏激性质钱开国、钟永山浙江财经学院学报1991.3

明清长江三角洲的食粮业市镇与米市樊树志学术月刊1990.12

明清时期新市镇的社会经济结构陈学文浙江学刊1990.6

明清时期王店镇的社会经济结构陈学文浙江学刊1991.3

明清上海地区城镇的勃兴偏激兴衰存废变迁吴仁安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3

明清时期宝平地区市镇结构探索朱子彦史林1993.1

明清时期广西“无东不行市”布局研究——广西城镇经济采集渊源溯源之一黄滨广西社会科学1992.3

明清四都社区文化略论王日根东南文化1993.3/4

明清时期西南地区城镇分散的地舆演变蓝勇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5.1

明清以来江南水乡古镇同里的社会经济与文化风俗探微吴仁安学术月刊1996.5

略论明清南京地区的市镇发展吴滔中国农史1999.3

明清江南地区的城市化偏激局限王卫平学术月刊1999.12

明清时期广东城镇行业的发展与粤商对广西城镇的缔造——广西市镇行业成因的跨地域探源黄滨广西社会科学2000.2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的市镇经济叶依能中国农史2000.3

明清时期江汉平原水灾与城镇的发展王蕾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2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的市镇经济叶依能中国农史2000.3

明清市镇经济的特性与影响——以江浙地区为例方如金、赵瑶丹社会科学辑刊2000.6

明清时期江汉平原水灾与城镇发展王蕾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2

略论明清时期河南集镇的分散偏激作用王瑞平、陈书明河南财经学院学报1992.2

明清时期硖石、长安二市镇的社会经济结构——兼论江南米市发展的意旨陈学文浙江学刊1992.5

略论明清河南集镇与江南市镇之异同蒋正华中州学刊1994.3

明清时期的张秋镇官好意思堞山东大学学报1996.2

对明清时期朔方五省生意镇市之研究王兴亚许昌师专学报2000.l

明清时期陕西市镇的分散偏激作用李刚、徐银华夏文化2000.1

略论明中叶市镇经济的发展陈学文松辽学刊1987.2

明代浙江市镇分散与结构樊树志历史地舆51987

明代金华府市镇探微陈国灿社会科学论坛1997.3

明代福建市镇述略徐晓望史林1999.1

清代的朱仙镇与周家口邓亦兵中州学刊1988.2

清代前期的市镇邓亦兵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3

清代市镇照料初探张研清史研究1999.1

(3)乡村

宋朝乡村赋役分摊方式的万般化王曾瑜晋阳学刊1987.1

从《夷坚志》看宋代农村社会经济的雄壮变化杨德泉、刘树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2

宋代乡村的无产税户王晓如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1

从《水浒传》看宋元时期的庄客、庄户与庄园主的关系高敏郑州大学学报1993.4

明清福建农村市集试探陈铿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4

明清河北农村庙市简说张岗经济论坛1988.8

明清集市类型与集期分析樊树志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1

明清时期山东集市的发展许檀清史论丛1995辽宁古籍出书社1996

明代的集市韩大成文史哲1987.6

明代农村的东说念主口流动与农村经济变革林金树中国史研究1994.4

明代乡村的防御体制陈宝良皆鲁学刊1996

丹东地区满族墟落的造成和定名张其卓满族研究1987.1

清前期农村市集的发展方行历史研究1987.6

鸦片干戈前江苏农村市集述论唐文起江海学刊1991.2

鸦片干戈前江苏农村市集简论唐文起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1

从清代福建地皮典卖看农村阶级关系周玉英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2.3

清代河南农村生意交流景色陈连营史学月刊1993.6

清代云南农村市集探析刘方明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2

清代赣江中游地区农村市集初探:一个典型农业地区农村市集结构曾学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1

清代河南集市的发展王兴亚南都学刊1996.1

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发展许檀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2

清代湖北农村的东说念主口和劳能源配置阎富东荆州师专学报1998.3

《年月吉》所响应的闽西乡村社会刘大可福建论坛1999.1

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陈春声清史研究1999.2

(4)城乡关系与地方社会

宋代温州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与雕残周梦江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1

清代湖南城乡生意的发达偏激原因李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3

庙会与明清以来的城乡关系赵世瑜清史研究1997.4

对于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和中国近代化过程的再想考许檀光明日报2000.3.3

明清时期城乡市集采集体系的造成及意旨许檀中国社会科学2000.3

宋元干戈与四川文化的变迁陈世松元史论丛71999

元代江浙行省蒙古、色目侨寓东说念主户的分散潘青中州学刊1999.6

论元朝的江西地区许怀林元史论丛71999

明清时期江南庙会与华北庙会的几点相比赵世瑜史学集刊1995.1

明清河南庙会研究(一、二)王兴亚、马怀仁天中学刊1995.1/2

文籍与明清苏南社会江庆柏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3

从文契看明清福建地皮典卖周玉英中国史研究1999.2

从碑刻看明清以来苏州社会的变迁——兼与徽州社会相比唐力行历史研究2000.l

明代政界的地域性从政限制李洵史学集刊1991.3

《徐霞客纪行》中的云南明末社会生活木镜湖、叶向东想想阵线1995.2

明代徽州地区之社会变迁牛建强史学月刊1995.4

图绘明代中国:明代地方志插图研究(好意思)范德中国社会历史评述第二卷天津古籍出书社2000

晚明江南的社区传播与大众心态——“民抄”董宦事件的个案分析之二吴建华中国社会历史评述第二卷天津古籍出书社2000

明代惠东地区的海洋社会经济生活偏激变迁石奕龙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3

明代赣南的社会动乱与闽粤移民的族群配景饶伟新厦门大学学报2000.4

明代中期潮州工生意重兴与习惯之变化黄挺汕头大学学报2000.4

明代浙江:乡村社会、农家生活和社会教化陈剩勇浙江社会科学2000.1

明代中后期华夏商品经济发展探析张民服、王新田郑州大学学报2000.1

清代台湾社会动乱原因与性质的分析陈孔立台湾研究集刊1996.4

清代新疆汉民族的文化生活皆顺崭新疆大学学报1996.4

荷据期间台湾的社会组成和社会经济林仁川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1

清代江西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述论施民宜春师专学报1995.4

试论清代的社区张研清史研究1997.2

清代绿营的统领区域与区域社会——以江南三角洲为中心(日)太田出清史研究1997.2

(三)东说念主口与社会救济

1.户口统计、东说念主口变动、东说念主口想想

(1)户籍轨制与东说念主口统计、东说念主口数目及变化

宋末至明初江南东说念主口与耕地的变化:十三十四世纪江南农业变化探讨之一李伯重中国农史1997.3

宋代户口之我见袁祖亮中国史研究1987.3

南宋户籍轨制与东说念主口再探讨穆朝庆中州学刊1988.6

宋代属户史论杜建录宁夏社会科学1992.1

“北宋东说念主口一亿说”新考:北宋的东说念主均食粮和东说念主口分散王通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4

宋初淹没中所得州、县户口数考实朱锡光浙江学刊1992.3

宋代福建东说念主口研究吴松弟中国史研究1995.2

宋朝东说念主口统计原则祛疑权胤安庆师范学院社科学报1998.2

宋代湖北东说念主口与经济宋传银湖北大学学报1998.4

宋代户口的汇总发布系统吴松弟历史研究1999.4

辽部落东说念主户剖析(上)费国庆铁说念师范学院学报1986.3

辽部落东说念主户剖析(下)费国庆铁说念师范学院学报1987.2

辽初对掠取东说念主口的安置黄凤歧社会科学辑刊1987.6

辽朝东说念主口蠡测孟古托力学习与探索1997.5

辽代东说念主口多少问题探讨孟古托力朔方文物1997.4

辽代户口述论——边关户口轨制的发展孟古托力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4

论《辽史》户、丁系年问题韩光辉朔方文物1999.1

金代的东说念主口与户籍张博泉、武玉环学习与探索1989.2

金朝户口问题析疑王育民中国史研究1990.4

金代户口研究刘浦江中国史研究1994.2

金代猛安谋克东说念主口景色研究刘浦江民族研究1994.2

金代户籍轨制刍论刘浦江民族研究1994.2

金总揽下汉东说念主的东说念主口数目与身份地位:金总揽下汉东说念主研究之二张新艳黑龙江民族丛刊198.2

京津唐地区金代东说念主口变迁研究唐亦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1

元代东说念主口考实王育民历史研究1995.3

对于元代腹里地区的东说念主口问题默书民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3

从黑城文告看元代的户籍轨制刘晓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6

元代江南蒙古、色目侨寓东说念主户的基本类型潘清南京大学学报2000.3

明清期间的王朝总揽与民间社会:对于两者之间的户之问题(日)片山刚广州研究1986.6

明清时期广东东说念主口与田地的变动黄启臣孙公麟学术研究1987.3

明清时期浙江历史上第二次东说念主口增长岑岭剖析肖也珍探索1988.3

明清时期朔方户籍照料韩光辉北京档案史料1995.3

明清时期的中国东说念主口高王凌清史研究19954.3

“最低活命水准”与“东说念主口压力”质疑:对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中两个基本宗旨的再想考李伯重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1

从苏州《彭氏宗谱》管窥明清江南东说念主口景色:兼论谱牒与东说念主口史研究余新忠铁说念师范学院学报1997.2

明清贵州东说念主口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张祥光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3

明代户丁考释栾成显中国史研究2000.2

明代东说念主口“北增南减”征象研究陈剩勇史林2000.3

明朝政府对明初迁民的安置与照料王瑞平史学月刊2000.5

明代东说念主口统计中的女口王兴亚中国社会历史评述第二卷天津古籍出书社2000

明代福建的东说念主口统计问题——从东说念主口统计看明朝官民关系的互相调节徐晓望中国社会历史评述第二卷天津古籍出书社2000

洪武时期东南府、县治城市东说念主口数目研究——以京师、福建和江西为例曹树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1

明代的户口食盐和户口盐钞方志远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6.3

明初寰宇东说念主口考王其榘历史研究1988.1

明朝东说念主论明朝户口王毓铨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3/141989

谈明代的卫籍顾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5

明代户口初探王育民历史地舆91990

《明初寰宇东说念主口考》质疑王育民历史研究1990.3

明代东说念主口考王瑞平黄淮学刊1992.4

明代的耕地与东说念主口问题吕景琳山东社会科学1993.5

明代山东东说念主口发展的时空特征李令福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4.3

对明代东说念主口总额的新臆测葛剑雄、曹树基中国史研究1995.1

明代东说念主口变动的检会田培栋都门师范大学学报1996.5

明代黄册东说念主口登载事项考略栾成显历史研究1998.2

论明代华南的载籍户口王双怀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3

明代商东说念主户籍问题初探许敏中国史研究1998.4

试论明代江西东说念主口的减少郑建民宜春师专学报1998.1

明代江西东说念主口外移原因探析昌庆钟、刘义程江西社会科学1998.1

清代皇族东说念主口申诉轨制鞠德源历史档案1988.2

清朝皇族宗谱与皇族东说念主口初探鞠德源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中华书局1988

清代皇族的多妻轨制与东说念主口问题鞠德源满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编吉林文史出书社1992

清代皇族户口照料门径研究韩光辉民族研究1994.1

清皇族宗谱《玉牒》的东说念主口而已价值杜家骥中国东说念主口科学1998.5

清代台湾东说念主口的几个问题孔立厦门大学学报1986.4

地丁合一轨制对我国东说念主口增长的影响林国平东说念主口研究1987.3

清代北京八旗东说念主口的演变韩光辉东说念主口与经济1987.2

清代东说念主口问题偏激历史阅历杨其昌云南训诲学院学报1987.1

论清代的东说念主丁潘喆陈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1

18世纪中国东说念主均国民收入臆测偏激与英国的相比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3

清代前期东说念主口迅增的原因偏激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蒋建平北京大学学报1987.6

清代维吾尔族东说念主口考述苗普生新疆社会科学1988.1

清代东说念主口计量问题吴慧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1

清代江南东说念主口增长探析吴建华中国东说念主口科学1988.5

清代科举东说念主口研究王跃生东说念主口研究1989.3

1740年前的清代东说念主口姜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0.2

清代北京地区州县东说念主口的增长韩光辉北京社会科学1990.2

清代获鹿县东说念主面试探江太新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2

论清代凉山彝族东说念主口发展的原因偏激相关问题秦和子民族研究1992.1

清代归化城土默特两旗职官及户口初探白月吉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2.1

清代早期宗室东说念主口寿命浅探胡启松历史档案1993.2

试论清代四川东说念主口发展的特征行龙中国东说念主口科学1993.4

清代两湖东说念主口发展的时空互异研究龚胜生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3.4

清前期的“旗下开户”问题崔勇河北大学学报1993.4

盛京内政府户口册解析佟永功清史研究1995.9

清代前期东说念主口问题研究论略周祚绍山东大学学报1996.4

清代河南农业坐褥中的东说念主地关系马雪芹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4

清初、中期黑龙江东说念主口、民族组成演变与农业开发薛子奇、王英利黑龙江民族丛刊1997.1

15—17世纪中国商品大潮中的户口流失唐群洛阳大学学报1997.3

清代广东东说念主口扩张原因偏激影响林有能学术研究1997.9

康熙与造成清代东说念主口压力的启示竺培升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8.3

对清代前中期东说念主口发展的再相识张岩江汉论坛1999.1

论清代新版图市的东说念主口范畴张建军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9.4

清代前中期陕西东说念主口数字评析钞晓鸿清史研究2000.2

试析清代陕西的折丁折田问题耿占军中国农史2000.l

试论清代前期铺商的户籍问题——兼论清代商籍许敏中国史研究2000.3

略述宋代东说念主才的区域分散尚华忠晋阳学刊1987.6

宋代东说念主才的地域分散偏激法则肖华忠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3.3

明代南边的东说念主口训诲和东说念主口素质阎爱民历史教学1993.6

明代云南东说念主才地域性分散略论陈国生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6.2

明代东说念主物的地舆分散研究陈国生学术研究1998.1

清朝前期与末季区域东说念主才的变化:以引见官员、鼎甲、翰林为例冯尔康历史研究1997.1

(2)东说念主口流动

宋代的东说念主口南迁与珠江三角洲的农业开发何维鼎学术研究1987.1

北宋漕运与东京东说念主口周建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2

宋代城市流动东说念主口照料探析胡建华殷都学刊1994.2

宋代靖康乱后江南地区的朔方移民吴松弟浙江学刊1994.1

宋代顺德南雄珠玑巷迁民考曾宪珊岭南文史1994.4

北宋初年山西向外移民考安介生晋阳学刊1996.3

南宋初期的东说念主口南迁及影响田强南都学坛1998.2

靖康之变与开封东说念主口的南迁吴涛黄河科技大学1999.1

辽代中国朔方东说念主口的迁移偏激社会影响韩光辉朔方文物1989.2

辽朝徙民置州考论杨富瑞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0.3

辽代渤海东说念主的避难与挪动杨保隆民族研究1990.4

辽金元时期东蒙古地区东说念主口挪动研究申友良内蒙古社会科学1996.1

金代契丹东说念主分散研究冯继钦朔方文物1990.2

金代东北民族的内迁吴松第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5.4

试论金中叶前东说念主口的南北对流王冰河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6.1

金朝社会东说念主口流动偏激评价王德忠东北师大学报2000.6

元代的流民问题洪用斌中国民族史研究1翁独健主编中央民族学院出书社1987

元代的流民问题浅探罗贤佑、任崇岳郑州大学学报1988.3

元代蒙古东说念主南迁述略罗贤佑民族研究1989.4

元代东说念主口挪动和流动浅议耿占军唐都学刊1994.2

元、明、清时期参预西南地区的外来东说念主口方慧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5

明初苏州向苏北的移民偏激影响吴必虎东南文化1987.2

试论明代向苏北的移民偏激影响张保华云南训诲学院学报1987历史专辑

明清时期闽南东说念主口的海路外流苏鑫鸿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4

明至清初江西对湖南东说念主口的挪动何文君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3

明清广东东说念主口流动概不雅吴建新广东社会科学1991.2

明清时期两湖移民的地舆特征张国雄、梅莉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1.4

明清江汉平原的移民偏激阶段性东说念主口增长张加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1

明清两代贵州汉族移民特性的对比研究罗康隆贵州社会科学1993.3

明清时期两湖移民研究石泉、张国雄文献1994.1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两湖移民过程的时空特征张国雄中国史研究1996.2

明清时期云贵汉族移民的时刻和地舆特征蓝勇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2

明清时期寻乌东说念主口迁入偏激分析傅火水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4

明清鄂西山区的移民与地皮垦殖杨国安中国农史1999.1

明朝前期黄河中下贱地区的移民行为偏激社会作用初探孙东虎、刘文章地舆研究1987.3

明初挪动富户考释——兼论京师坊厢徭役轨制李龙潜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3

明永乐年间的户口移徙徐泓“国度科学委员会”研究汇刊·东说念主文及社会科学1-21991

明初流东说念主在辽东偏激作用杨旸等辽宁大学学报1988.1

对于明代回回的移向问题和龚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6

略论明初迁民的类型与安置王瑞平黄淮学刊1990.4

明代大陆东说念主民向台湾迁移及对台湾的开发林仁川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3

明代河北移民问题刍议田卫平、梁勇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88.2

明初移民对河北聚落地名的影响路梁地舆常识1988.1

论朱元璋的琉球移民政策偏激作用谢必震安徽史学1988.1

明代闽东说念主移民琉球事实考辨方宝川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8.3

试论明代东说念主口政策与东说念主口逃移张建民武汉大学学报1989.3

明初河北移民史料辑补魏连科河北学刊1989.5

明代河北籍流东说念主在辽东杨旸、陶文璋河北学刊1989.5

明代山西籍流东说念主在辽东杨旸晋阳学刊1989.4

明代谪寓辽东的山西籍流东说念主杨旸、赵建恒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0.2

明代陕西籍流东说念主在辽东杨旸、赵建恒西北大学学报1990.2

一则珍稀的档案材料:明代档案记录广东潮州籍东说念主在东北杨旸、刘中平韩山师专学报1994.1

明代四川移民史论黄友良四川大学学报1995.3

明末皇太极北掳华夏东说念主口考实谢景芳中国史研究1995.3

明中期流民问题与南阳盆地旁边平地开发马雪芹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1

洪武时期鲁西南地区的东说念主口迁移曹树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4

明代云南的汉族移民谢国光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2

明代新安守御所考略:云南历代汉族移民研究之一朱端强、白云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5

洪武时期山东东三府地区的东说念主口迁移曹树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4

洪武时期凤阳府的东说念主口迁移曹树基安徽史学1997.3

明代陕南屯田及移民陈良学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8.1

明代秦巴山区的封禁与流民聚集张建民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2

明代外来流民对郧阳的开发王一军江汉论坛1998.5

略论明代中后期私东说念主海洋贸易行为的特性唐群河南大学学报1998.3

清代朔方流民对直隶口外的开发张岗河北学刊1986.3

清代台湾东说念主口的几个问题孔立厦门大学学报1986.4

清代凉平地区民族东说念主口迁移徐铭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历史研究专辑

试论清代中叶京旗的双城堡屯垦定宜庄朔方文物1987.1

清代中期的“京旗移垦”、汉族移民东北偏激社会意旨石方东说念主口学刊1987.4

清代山东闯关流民问题研究路遇东岳论丛1987.4

南靖县向台湾移民的谱牒文献观测研究林嘉书台湾研究集刊1988.4

从《王船山家支》看清代东说念主口与婚配萧平汉衡阳师专学报1988.2

清代闽浙赣皖的棚民经济刘秀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1

清代湘赣边山区的棚民与经济社会张建民争鸣1988.3

宜春地区明末清初的棚民举义黄堂鲤赣中社会科学1990.2

略论江西棚民与客家的关系问题宋德剑、游海华宜春师专学报1998.3

试述清乾隆年间的东北流民偏激对流民生计的影响定宜庄、刘小萌黑龙江民族丛刊1988.1

清代东北的“参禁”与流民梁志忠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1988.1

乾隆年间移民出关与清朝前期天山北路农业的发展华立西北史地1987.4

清代前期客民移垦与陕南开发陈良学、邹荣础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1

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的特性:以《问俗录》为中心孔立台湾研究集刊1988.2

清代新疆遣犯研究皆顺清中国史研究1988.2

清前期新疆的安插户王希隆西北史地1988.1

从汤油坊石碑看“湖广填四川”的真伪李旭葵四川文物1989.1

对于清代山东移民问题赵广庆东北地方史研究1989.3

清初四川外来移民和经济发展郭松义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4

济阳丁姓迁闽入台考陈庄正台湾研究集刊1989.4

清代北京流动东说念主口初探王跃生东说念主口与经济1989.6

清前期关表里东说念主口流动偏激影响朱诚如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9.4

试论康乾时期流民出关移垦与东北旗地刁书仁社会科学阵线1990.3

清代台湾边关移垦社会之特性与马祖信仰李祖基台湾研究集刊1990.2/3

清代台湾的移民飞扬邓衍源文史常识1990.4

清代广东的东说念主口增长与流迁乔素玲暨南学报1990.2

十八世纪广东移民四川阶梯之检会刘正刚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90.2

乾隆在新疆实践移民实边政策的探讨张丕远历史地舆91990

清代山东移民开发东北农业述略程墨秀皆鲁学刊1991.4

清代三峡地区移民与经济开发蓝勇史学月刊1992.5

对于明初洪洞大槐树迁民的几个问题高胜恩、楚刃晋阳学刊1993.4

十八世纪中国的东说念主口流动与边关开发华立清史研究1993.1

康乾时期东说念主口流动与长城外开发——兼论避暑山庄兴修的社会条件马汝珩、成崇德清史研究1993.2

“湖广填四川”与四川流民问题刘源清史研究1994.1

清代福建汀州东说念主入台垦殖及文化展拓高峻、俞如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4.1

清代安徽东说念主口的增减和垦田的盈缩王社教安徽史学1994.1

清代(1840年前)的东说念主口危急及对近代社会经济的影响田彤史学月刊1994.3

清初吉林满族社会与移民冯尔康清史论丛1995辽宁古籍出书社1996

谈东北汉军旗东说念主偏激“烧香”与云南流东说念主之关系任光伟民族艺术研究1995.3

清代前期广东移民四川原因考述刘正刚广东社会科学1995.1

清前期闽粤移民四川数目之我见刘正刚清史研究1994.3

清代东说念主口西迁与民变张景岳等学术季刊1994.3

清代吉林围场与移民屯田吴强稼社会科学阵线1994.6

清初吉林满族社会与移民冯尔康清史论丛1995辽宁古籍出书社1996

论清代东北流民的流向及对东北的开发刁仁书清史研究1995.3

清前期四川和台湾移民政策之相比刘正刚四川大学学报1996.1

清代广东移民在四川分散考:兼补罗香林四川客家东说念主分散说刘正刚暨南学报1996.1

清代的垦殖政策与棚民行为赵冈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5.3

从家支而已试析清代登莱二府的东说念主口迁移赵发国中国历史地公论从,1996.2

一部的确响应清初移民社会生活史的族谱陈世松四川文物1996.3

清代四川闽粤移民的农业坐褥刘正刚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4

清代台湾地皮开发与族群冲突庄吉发清史论集八集文史哲出书社1997

清代三峡地区的移民与农业垦殖田强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2

清政府对朝鲜移民的政策:以怀柔与同化政策为中心姜龙范延边大学学报1998.2

清代移民与四川经济文化的变迁赖悦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5

(3)东说念主口问题

苏轼的东说念主口想想程绍珉郑州大学学报1986.5

宋代福建东说念主口问题陈衍德东说念主口与经济1988.3

宋代浙江的东说念主口和农业初论张炳生宁波师范学院学报1990.2

辽初对掠取东说念主口的安置黄凤歧社会科学辑刊1987.6

辽金元时期北京地区东说念主口地舆研究韩光辉北京大学学报1990.5

清代东说念主口压力和租佃形态何清涟江淮论坛1987.5

辽宁省成东说念主死一火率,1796—1819李中清等庆祝第一历史档案馆六十周年论文辘集华书局1988

1772至1873年间奉化地区粮价与东说念主口变化李中清等刘翠溶编第二次中国近代经济史会议中研院经济所1989

清代东说念主口论要马东玉史学月刊1988.3

18世纪中国东说念主口的发展与农民举义刘磊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8.4

试论清代游民王跃生中国史研究1991.3

清代游民问题探析宫宝利南开学报1998.4

清代东说念主口的增长与危急陈权清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2

清代东说念主口与食粮供应王跃生学术交流1992.4

清代四川东说念主口快速增长的特殊原因浅析谭平成都大学学报1992.2

清前期汉民出关开发三辽述论张杰辽宁大学学报1992.3

东说念主口压力与清中叶社会矛盾行龙中国史研究1992.4

清代青海蒙旗东说念主口与经济问题探析汪常顺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6.3

相关八旗生计门径严爱景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6

19世纪30年代在华西东说念主的中国东说念主口不雅郭小东学术研究1997.7

2.东说念主口类别与结构

(1)妇女

宋元明清时期的妇女继产权问题邢铁、高崇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96.1

宋代的妇女重婚唐代剑南充师范学院学报1986.3

宋代妇女重婚问题探讨张邦炜宋史研究论文集邓广铭、徐规等主编浙江东说念主民出书社1987

浅论宋代妇女的社会地位王墨、黄君萍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88.1

宋代妇女问题管窥陈颖常德师专学报1989.1

浅谈宋代妇女的守志与重婚柳立言新史学2-41991

从寡妇财产权的变化看两宋女子地位的升降姚红浙江学刊1993.1

女无外事?——墓志碑铭中所见之北宋士大夫社会纪律理念刘静贞妇女与两性学刊41993

北宋妇女的重婚与改嫁陶晋生新史学6-31995

宋代后妃.外戚预政的特性杨光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3

宋代后妃参政述评杨果江汉论坛1994.4

宋代后妃论魏志江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3

宋代妇女的孤苦相识梁凤荣郑州大学学报1995.5

略论南宋妇女的财产与婚配权利问题唐自斌求索1994.6

《东京梦华录》中的女性及文化分层李国彤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3

北宋士族妇女的训诲陶晋生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67-11996

论北宋妇女改嫁盛行的原因宋东侠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6.1

体魄与精神的双重防止:宋代的妇女生活钟年、孙秋云文史杂志1996.1

近十年来宋代妇女研究卢建华史学月刊1996.1

论宋代后妃的文化品格:中国女性文化想考之一李晓燕江西社会科学1996.10

论宋代列女的特质李晓燕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2

宋代妇女的法律地位论略宋东侠青海师范学院学报1997.2

两宋妇女的历史孝顺张邦炜社会科学研究1997.6

浅谈宋代妇女的管事吴旭霞学术研究1997.10

论宋代女性文化意蕴葛彬南昌大学学报1997.3

宋代女子离异、重婚与社会地位杜桂荣湖北大学学报2000.3

宋代买卖妇女征象初探余贵林中国史研究2000.3

两宋提倡妇女改嫁说薛瑞生文史常识2000.7

评辽朝述律后冯继钦阜新师专学报1988.1

辽代的命妇唐统天中国史研究1988.4

试论辽承天后的海晏河清金紫衡渤海学刊1988.3

辽朝皇后为何多姓萧董雅琴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2

评《辽史》对妇女的记录周文英辽宁大学学报1989.4

契丹族女性社会地位述略曹显征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0.3

辽代的母后居摄苗泼、曹显征昭乌达蒙古师专学报1991.3

辽代后族与辽季后妃三案蔡好意思彪历史研究1994.2

辽金妇女的社会地位宋德金中国史研究1995.3

宣化辽墓“妇东说念主启门”壁画小考郑滦明文物春秋1995.2

辽代妇女贞节不雅淡化微议唐玉萍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6.4

西夏后妃轨制考述顾吉辰宁夏社会科学1993.2

辽宋西夏金时期少数民族妇女的生活张邦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9.3

试论西夏妇女的社会地位韩小忙中国史研究1999.1

金代非女真后妃刍议王世莲求是学刊1992.2

元代妇女重婚问题初探张靖龙社会学研究1993.1

元代婚配法规中的妇女问题初探徐适端内蒙古社会科学1999.4

试析元代妇女在法律中的地位徐适端中国史研究2000.4

明清两代诏选“淑女”引起的动乱——由日本史册记录谈起郭松义故宫博物院院刊1991.3

论商东说念主妇与明清徽州社会唐力行社会学研究1992.4

论明清吴地妇女的经济地位许周鹣贵州大学学报1993.3

明清士东说念主阶级守志征象陈俊杰二十逐个生纪1995.2

明清江南农业管事中妇女的扮装、地位王仲中国农史1995.4

明清苏州名门才女群的崛起戴清钰苏州大学学报1996.1

从“佳偶并作”到“悠闲自得”:明清江南农家妇女管事问题探讨之一李伯重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3

明清贞节的特性偏激原因杜芳琴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4

明清吴地社会对女子的渴望与宽宏许周鹣社会科学1998.1

明清时期寡妇守志的风气——感性取舍rational choice的问题张彬村新史学10-21999

明代后妃的历史作用单斌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6.4

从明宫词看明代宫廷妇女的祸害红运王良任故宫博物院院刊1987.3

略述马皇后张棪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86.4

明代中后期妇女解放想潮论纲陈宝良天府新论1989.1

明代烈女的自尽方式及相关相识李白群不决稿1989.6

明代妇女的贞节问题邓前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9.6

后妃与明代政事谭平成都大学学报1995.3

论爱国女将秦良玉魏华先.农夫武陵学刊1995.5

奢香是中华英才凸起的女政事家龙志毅文史天地1996.3

明代彝族女政事家奢香考评东东说念主达贵州文史丛刊1996.6

徽州女祠初考毕民智安徽大学学报1996.2

明代女官轨制探析王云皆鲁学刊1997.1

孝说念与妇说念:明代孝妇的文化史检会林丽月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6“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

明末秦淮名妓与文东说念主:读余怀《板桥杂记》暴鸿昌学习与探索1998.4

明代中后期妇女问题新识滕新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2

努尔哈赤大妃考——兼谈皇太极争夺汗位经过王佩环、姜相顺史学集刊1987.2

清太祖遗令继妃大归考孟宪刚满族研究1987.4

论孝庄文皇后的历史地位杨余练史学集刊1986.3

清太宗崇德五宫后妃偏激他姜相顺故宫博物院院刊1987.4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阿伏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3

后博尔济吉特孝庄——清代凸起女政事家董宝才、张孝昌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3

清初“太后下嫁”疑案陈步峥百科常识1989.12

董鄂妃死因新探张晓虎清史研究通讯1990.3

郑见效夫东说念主董氏身世考略李天锡福建史志1992.4

董鄂妃的来历及董鄂妃之死杨珍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1

清代满族妇女的生活张威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3

清初相关法令与“太后下嫁”神话许鲲满族研究1995.1

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李敏中国科技史料1997.2

论清入关前满族妇女在婚配、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乔天碧社会科学辑刊1998.1

清初凸起的女政事家——孝庄文皇后李鸿彬满族研究1998.2

女体与干戈——明清厌炮之术“阴门阵”再探蒋竹山新史学10-31999

清代福建协议文告中的女性交易卢增荣东南学术2000.3

(2)老东说念主、后生、儿童、客家、华裔、外侨

老东说念主:

论宋代致仕想想的发展与士大夫的致仕行为穆朝庆史学月刊1986.4

论宋代的官员致仕轨制穆朝庆许昌师专学报1989.2

金朝致仕轨制浅议张创新史学集刊1986.3

金明清三朝官员的退休年岁李万禄西部学坛1994.3

宋明时期老年东说念主会社述论李修松、王华娣安徽训诲学院学报1996.3

试论明代的“老东说念主”轨制赵中男东北师大学报1987.3

论朱元璋兴孝以行养老之政周桂林河南大学学报1988.4

明代实施老东说念主轨制的利与弊王兴亚郑州大学学报1992.2

明代的老年东说念主政策王兴亚南都学坛1994.4

徽州文告所见明末清初的粮长、里长和老东说念主周绍泉中国史研究1998.1

明朝老年政策述论林金树中国史研究1998.3

诞日称觞——明清社会的庆寿文化邱仲麟新史学11-32000

耆年冠带——对于明代“寿官”的检会邱仲麟台大历史学报262000

清代官员的终养制杨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6.3

清代老年东说念主口政策王跃生历史档案1989.4

清代老年东说念主口与养老轨制初探刘翠溶晚世中国之传统与转换:刘广京院士七十五岁祝嘏论文集郝延平、魏秀梅主编“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

清代老东说念主的家庭奉侍赵全鹏中国社会历史评述第一卷天津古籍出书社1999

后生:

陈东和宋代太学生的救一火通顺李柏霜浙江学刊1988.3

儿童:

南宋农村“生子不举”征象之分析臧健中国史研究1995.4

清代的“溺女之风”述论赵建群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3.4

试述清代援助女婴的社会门径赵建群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4

传统中国的乳哺之说念熊秉真近史所集刊211992

中国晚世士东说念编缉下的儿童健康问题熊秉真近史所集刊23上1994

疳——中国晚世儿童的疾病与健康研究之二熊秉真近史所集刊24上1995

赤子之吐——一个中国医疗发展史和儿童健康史上的检会熊秉真近史所集刊251996

明清以来民间之翰墨游戏与庸俗诗裁王尔敏近史所集刊251996

清代的童养媳婚配郭松义李中清等主编婚配家庭与东说念主口行动北京大学出书社2000

客家:

明末清前期粤闽客家东说念主迁赣偏激对山区的开发刘好意思崧、万其珍萍乡训诲学院学报1991.3

清代四川的广东客家东说念主刘正刚岭南文史1994.2

客家南宋源流说吴松弟复旦学报1995.5

江西客家入迁原由与分散万芳珍、刘伦鑫南昌大学学报1995.2

论明清季客家民系在闽粤赣边区的造成丘权政南昌大学学报1997.3

华裔:

宋元时期的国外华东说念主方骏南京大学研究生学报1987.2

明末华东说念主在爪哇万丹的行为曹永和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2“中研院”中山东说念主文社会科学研究所

十九世纪赶赴古巴的华工吴剑雄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3张炎宪主编“中研院”中山东说念主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88

广西籍华裔华东说念主对东南亚的孝顺印度支那1989.3

从族谱而已看闽粤东说念主民移居国外的行为偏激对家乡的孝顺林金枝东南文化1990.3

明末清初南洋华东说念主移民与中国生意文静的传播郑甫弘南洋问题研究1992.2

明清时期华裔对菲律宾开发的孝顺陈学文海交史研究1992.1

十六十七世纪南洋华东说念主移民与坐褥工夫的传播郑弘甫南洋问题研究1993.1

明清海洋移民菲律宾的变迁曾少聪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2

明代福建华裔史略林蔚文东南文化1987.2

郑和下泰西对东南亚华东说念主移民的影响黄先成东南亚1996.4

明代泉州东说念主旅居东南亚的谱牒而已分析郑山玉华裔华东说念主历史研究1998.1

清代的好意思国华裔与唐东说念主街李春辉清史研究通讯1986.3

清代厦门港的国外贸易与华裔陈希育南洋问题1987.3

19世纪前期华裔与东南亚的海上贸易陈希有南洋问题研究1991.3

清初鸦片干戈前夜华裔的东说念主口结构庄国土1992.1

明黎民东渡偏激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周中坚海交史研究1992.2

论清代华裔政策的演变韩小林嘉应大学学报1995.3

外侨:

从犹太及碑看开封犹太东说念主的儒化过程刘五书华夏文物1994.2

宋代来华外商述论黄纯艳云南社会科学1997.4

元代入居中国的高丽东说念主王崇实东北师大学报1991.6

清代琉球唐东说念主墓考述谢必震华裔华东说念主历史研究1996.3

3.灾荒与社会救济

宋代的慈善机构——慈幼局王记录历史大不雅园1987.10

宋代官办的幼儿慈功德业宋采义、豫蒿史学月刊1988.5

宋代的居养与宽疾之政宋采义史学月刊1988.2

试论朱熹的社仓制张金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7.1

朱子社仓法的基本内容偏激社会保障功能张大鹏中国农史1990.3

宋代荒政与《救荒活民书》李向军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3.4

北宋义仓轨制述论蔡华甘肃表面学刊1993.5

宋代灾害与荒政述论康弘中州学刊1994.5

南宋的社仓梁庚尧南宋社会经济史论集允晨文化1997

两宋居养轨制的发展:宋代官办慈功德业初探宋炯中国史研究2000.4

北宋开封的慈善收留机构杜本礼中州古今2000.3

西夏灾荒史略论杨获宁夏社会科学2000.4

元代前期灾荒经济简论王晓清中国农史1987.4

元代赈恤轨制浅谈高文德中国民族史研究1翁独健主编中央民族学院出书社1987

元代的天灾景色偏激影响赵经纬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94.3

元代赈灾物资来源浅述赵经纬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5.3

元代赈灾物资来源浅述赵经纬、赵玉坤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2

1980年以来国内明清社会救济史研究综述余新忠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9

明清时期农业坐褥工夫备荒救灾简述叶依能中国农史1997.4

明清河南当然灾害研究马雪芹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8.1

明洪武年间的蠲免与赈恤洪书云郑州大学学报1987.3

明代养济院研究王兴亚郑州大学学报1989.3

明代水灾述论陈建勤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1

论明代苏、松地区的“济农仓”杨亚非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2

1523年浙江镇海灾害原因分析刘昌森历史地舆91990

论明代的备荒仓储轨制陈关龙求索1991.5

明代荒政简论陈关龙中州学刊1990.6

明代农业当然灾害之透视高帆中国农史1991.4

明代安徽、江苏地区的水灾与救济傅玉璋安徽大学学报1992.1

明代计划仓述论钟永宁学术研究1993.1

明崇祯十三年山东灾荒杨绍溥皆鲁学刊1996.4

明代苏松地区仓储轨制初探吴滔中国农史1996.3

明代荒政述论叶依能中国农史1996.4

明后期煮赈浅探段自成、张远来殷都学刊1997.3

明代的社会保障毛佩琦光明日报1997.6.3

明代万历时期灾荒中的蠲免张兆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3

明代灾荒时期的民生——以长江中下贱为例罗丽馨史学集刊2000.l

洪武时期的农业当然灾害和救灾门径周致元中国农史2000.2

清代仓贮轨制概述林化清史研究通讯1987.3

略论清代的常平仓与社仓(义仓)之政鲍小娜光明日报1987.11.11

叙乾隆时的漕粮宽免殷崇浩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3

清初救荒政策述评杨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8.3

论清代广东常平仓陈春声中国史研究1989.3

清代广东社仓的组织与功能陈春声学术研究1990.1

略论清代佛山义仓赖达不雅佛山大学佛山师专学报1990.1

清代常平仓、社仓轨制初探牛敬忠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1.2

清代常平仓、社仓的社会功能牛敬忠内蒙古大学学报1991.1

乾隆五十三年江陵水灾纪略浦士培长江志1990.1

清代江汉平原水旱灾害的变化与垸田坐褥的关系张国雄中国农史1990.3

清代江汉平原水灾害与经济开发探析宋稳重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2

清代江汉地区灾荒经济简论宋稳重、曾桃香武汉训诲学院学报1989.3

清代长江流域中上游地区洪灾研究阮明说念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1.2

清代救荒门径述要李向军社会科学辑刊1992.4

清代佛山义仓冼剑民中国农史1992.2

清代荒政与吏治李向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3

清代救灾的基本格式李向军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4

清前期荒政评价李向军都门师范大学学报1993.5

清代荒政弊端初探谷文峰、郭文佳黄淮学刊1992.4

清代江西恤政述略赵建群江西社会科学1993.2

清代荒政研究李向军文献1994.2

乾隆防灾救荒论张天周中州学刊1993.6

清代救灾的轨制设备与社会效果李向军历史研究1995.5

略论清代赈灾轨制中的弊端与防弊门径吕好意思颐郑州大学学报1995.4

清代长江上游救生红船制初探蓝勇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4

清代仓储轨制的衰退与饥馑康沛竹社会科学阵线1996.3

清代苏州的慈功德业王卫平中国史研究1997.3

乾隆年间灾荒述略王金香清史研究1996.4

清代北京赈恤机构时空分散研究韩光辉清史研究1996.4

清中后期乡绅的社会救济——苏州丰豫义庄研究余新忠南开学报1997.3

潮汕善堂文化偏激初入泰国考略林悟殊海交史研究1997.2

清代慈善机构述论岑大利历史档案1998.1

从地方志看清代直隶的慈功德业刘瑞芳、郭文静社会学研究1998.5

说念光三年苏州洪水及各方之救济——说念光时期国度、官府和社会的一个侧面余新忠中国社会历史评述第一卷天津古籍出书社1999

清代以来三峡地区水旱灾害的初步研究华林甫中国社会科学1999.l

4.环境史学与医疗社会史

北宋以来我国的东说念主口增长、地皮垦殖和生态环境张车伟浙江社会科学1999.1

简论宋东说念主的生态相识与生物资源保护张全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5

地舆环境对西夏社会的影响刘菊湘固原师专学报1997.5

论元代法律中的野纯真物保护条目王风雷内蒙古社会科学1996.3

塞外承德丛林历史变迁的反想袁森坡河北学刊1986.2

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谢天祯明清广东社会经济研究(集刊)1987

明清徽州地舆、东说念主口探微(好意思)凯瑟·海泽顿,唐力行译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1

明清时期长江中上游丛林植被败坏的历史检会暴鸿昌、胡凡湖北大学学报1991.1

明清护林碑研究倪根金中国农史1995.4

明清时期黄河流域农业开发和环境变迁述略马雪芹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3

明清动植物谱录中的生物学常识魏露苓文献1999.2

明代长城区域的丛林采伐与禁伐暴鸿昌学术交流1991.3

康乾盛世的东说念主口扩张与生态环境问题周荣史学月刊1990.4

清代前期对蒙古地区的封禁政策与东说念主口开发及生态环境的关系成崇德清史研究1991.2

清代两湖地区东说念主口压力下的生态环境恶化偏激对策龚胜生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3.1

乾嘉垦殖对四川农业生态和社会发展影响初探蓝勇中国农史1993.1

清代四川的东说念主地矛盾、生态恶化偏激对策陈国生社会科学研究1995.3

清代台湾东说念主口的增长与地皮开垦马波、张瑞清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6.2

清代中国容许变迁、当然灾害与粮价的初步检会王业建、黄莹珏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1

不孝之孝——唐以来割股疗亲征象的社会史初探邱仲麟新史学6-11995

东说念主药与血气——“割股”疗亲征象中的医疗不雅念邱仲麟新史学10-41999

南宋城市的群众卫生问题梁庚尧历史讲话研究所集刊70-11999

宋代药局设备与药品经营照料史继刚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2

地舆环境与宋元期间的传染病曹树基历史地舆121995

金代女真族医药卫生民俗史初探于敏东北地方史研究1989.4

元代御病院偏激医官轨制高伟兰州大学学报1994.1

元朝君主对医家的网罗偏激影响高伟兰州大学学报1999.4

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1580—1644年)曹树基历史研究1997.1

对于明代传染病的初步检会梅莉、晏昌贵湖北大学学报1996.5

东说念主痘与牛痘接种术汤学良文史常识1989.6

天花与清初史事评议谢景芳民族研究1995.1

康熙与医学——兼论清初医学现代化陈捷先中国社会历史评述第二卷天津古籍出书社2000

5.社会训诲

元明清三代的社学考略吕达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6.3

宋代的社会训诲牛梦琪河南财经学院学报1991.3

中国晚世地方训诲的发展——徽州文东说念主、塾师与低级训诲(1100—1800)刘祥光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81997

宋元时期徽州的蒙养训诲述论李琳琦安徽史学2000.1

辽代的孝玄门育曹显征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0.4

明代“家学”略述董建和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2.4

明代的义学与乡学陈宝良史学月刊1993.3

明代中后期讲学风气的扩张偏激异变牛建强史学集刊1993.4

洪武时期的社会训诲与改俗迁风遐龄仙明史研究1999.6

明代云南文化训诲发展的地域互异——兼论万般学校与东说念主才数目的互相关系林涓想想阵线2000.3

清代社学与中国古代官办初等训诲体制陈剩勇历史研究1995.6

汤斌斥革淫风广施教化述论李恬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6

明清劝善书中的戒娼常建华历史月刊1996.12

明末清初功过格的盛行及善书响应的江南社会游子安中国史研究1997.4

善与东说念主同:清代善东说念主、善书与功德游子安郑天挺先生百年诞辰操心文辘集华书局2000

(四)生活方式与礼俗

1.社会风尚偏激变迁

(1)社会风尚综论

宋初社会风气设备浅识雷家宏河南大学学报1988.1

宋代社会风俗概述朱瑞熙抚州师专学报1991.3

也谈宋代潮州的民俗——与顾吉辰同道商榷庄义青汕头大学学报1991.3

宋代福开国外贸易的兴起偏激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胡仓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1

宋代民俗文化初探刘克宗上海大学学报1995.6

论宋代南边习俗特性程民生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6.1

论宋代朔方风俗特性程民生中州学刊1996.4

论两宋入口香药对宋东说念主社会生活的影响孟彭兴史林1997.1

试论宋代社会的孝行徐惠英宁波师范学院学报1997.2

试述宋代的社会风气吴旭霞江西社会科学1998.3

宋代社会文化形态简论郭学信历史教学1998.8

契丹汉化礼俗探略宋德金辽金史论集1陈说主编上海古籍出书社1987

辽代多少社会问题与整治门径张国庆东北师大学报1990.2

契丹风俗述要陈永志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2.3

略论辽代契丹东说念主“畜牧”“畋猎”生活方式席岫峰东北师大学报1993.2

契丹风俗的造成与特性陈晓莉陕西工商学院学报1994.1

契丹射柳仪崔岩勤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4.1

西辽时期中亚契丹东说念主的经济生活贾丛江西域研究1994.4

辽代契丹习俗文化源流考张国庆学术交流1994.5

辽代礼俗黄震云内蒙古社会科学1995.2

辽朝的“因俗而治”与中国社会宋德金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2

金代女真风俗小议傅朗云、张学成博物馆研究1988.3

元代的礼俗黄时鉴元史及朔方民族史研究集刊111988

对于元代社会风俗的几个问题韩志远社会学研究1991.3

明清两代贵州苗族的物资生活偏激变化杨通人贵州文史丛刊1989.2

明末清初苏州市民生活中的奢靡之风邱禹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研究洪焕椿、罗仑主编南京大学出书社1989

明清时期社会风俗变革举隅王新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3

明清川陕楚边区风俗文化论萧放湖北大学学报1990.5

明清闽台民俗通义卫家雄中国史研究1990.3

明清俗文化的传播姜士彬明史研究1991.1

明清江南蚕俗和蚕文化陈学文农业考古1992.3

明清苏州社会风俗的变迁:吴地习惯嬗变研究之二王卫平历史教学问题1993.4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的糟践风气偏激评价:吴地习惯的嬗变研究之四王卫平学术月刊1994.2

明清间上海民俗的欧化贺圣迪社会科学阵线1995.1

论明代女简直几种风俗藤绍箴民族研究1986.6

晚明先锋与社会变革的晨曦刘志琴文史常识1987.1

明代社会风气的变迁——以江、浙地区为例徐泓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论说文集“中研院”历史讲话研究所1989

明代后期华北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社会风气的变迁徐泓第二次中国近代经济史会论说文集“中研院”经济研究所1989

明代江南社会风俗初探吴仁安社会科学家1987.2

明代中后期河南社会风俗的变化王兴亚中州学刊1989.4

试论明代中后期的社会风气陈茂山史学集刊1989.4

十七世纪闽南社会经济风习的变迁翼然福建学刊1990.5

从“三言”、“两拍”看中国市民的心态毛德富学术百家1989.5

《三刻拍案称奇》响应的明代社会生活姜守鹏东北师大学报1990.3

明代私东说念主捐田助学风气的兴起偏激作用林金树社会科学阵线1990.3

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风俗取向的更移汪维真、牛建强史学月刊1990.5

再论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风俗的变化牛建强、汪维真河南大学学报1991.1

晚明“崇奢”想想隅论林丽月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191991

晚明的尚武精神陈宝良明史研究1991.1

明代民间公论探析陈宝良江汉论坛1992.2

论晚明的平等不雅念陈宝良社会科学辑刊1992.2

晚明世风漫议刘志琴社会科学研究1992.3

明代中后期江南周围地区风俗取向的改变偏激特征牛建强、汪维真东北师大学报1992.1

明代生意文化初探王春瑜中国史研究1992.4

再论明代中后期的弃学做生意之风方志远、黄瑞卿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1

香港徐泓教师谈明代后期商品经济与社会风气的变迁李庆新广东社会科学1993.1

略论晚明社会风俗的变迁邵金凯淮阳训诲学院学报1993.4

明代禁奢令初探林丽月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221994

明代北京社会风气变迁——礼法与价值不雅的改变邱仲麟大陆杂志88-31994

明中叶以来山西习惯的变化张正明晋阳学刊1995.3

从墓志看明代江西地区的社会习俗戚敏南边文物1995.3

明代云南民俗文化的地域互异矫健中国方域

明代中后期社会生活中越礼逾制征象探析陈瑞安徽史学1996.2

明代江南地区的早期社会变化牛建强东北师大学报1996.3

倭寇之患与福建民俗许金顶海交史研究1996.1

海禁政策对明代潮州社会的影响黄挺海交史研究1996.1

简论明朝中后期社会风气变化的原因偏激影响张化斌湖北电视大学学刊1997.2

晚明东说念主文主义想潮与社会风习的转变高建立学术月刊1998.2

清代江南社会生活与风俗民情浅说:从清代方志条记中所响应的江南社会风貌一斑吴仁安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1988.1

清代礼法对本朝前期社会生活的影响张仁善南开学报1990.1

清代礼法与生活方式张仁善文史常识1989.11

满族入关前生活方式变化的历史想考马涉湘社会科学辑刊1991.1

论清朝中期以后社会生活的反礼法趋势张仁善中国史研究1992.2

清代满族渔猎风俗述略杨枭雄朔方文物1992.2

李光地与安溪民俗陈国强福建论坛1992.5

清代民俗文化述论萧放社会科学辑刊1993.2

清代满汉民俗变迁的想考金丽婷、王大业学术交流1996.1

清代满族协议生活刍议赵维和抚顺社会科学1997.8

(2)诉讼民俗

明清徽州民俗违讼初探卞利江淮论坛1993.5

明代吉安的争讼方志远南昌工夫师范学院学报1992.4

明中叶以来徽州争讼和民俗健讼问题探论卞利明史研究1993.总3

明代徽州的诉讼:兼析明代民间诉讼不雅念的变化卞利光明日报1997.5

明代徽州批契与其法律意旨阿风中国史研究1997.3

明清时期陕西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社会风俗的嬗递张晓虹、郑召利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3

(3)糟践之风

北宋的华靡之风顾全芳山西大学学报1988.3

财富的苛虐与宗法社会传统的贬值:《金瓶梅》对宗法社会的悖逆张进德河南大学学报1990.2

《金瓶梅》与明后期社会的财色豪恣毛忠贤宜春师专学报1990.1

明朝中后期糟践浮靡之风刍议蓝东兴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2

论晚明的糟践之风暴洪昌明史研究31993

论明代社会生活性花费风俗的变迁常建华南开学报1994.4

康乾盛世与奢靡之风李景屏北京社会科学1995.2

清前期奢靡之风述论李景屏清史研究1997.2

2.物资生活

略论辽代契丹东说念主的布帛菽粟武玉环朔方文物1991.3

金代的布帛菽粟宋德金辽金史论集3陈说主编书目文献出书社1987

明清之际耶稣会布道士与中国社会生活的西传:西方东说念主眼里中国东说念主的布帛菽粟许敏史学集刊1992.1

试论明代总揽集团的花费问题唐文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2

晚明南京东说念主的布帛菽粟周志斌学海1998.3

(1)衣饰、发式

宋代的服装风俗朱瑞熙文史常识1989.2

宋代“衣服变古”偏激期间特征——兼论“服妖”征象的社会意旨刘复生中国史研究1998.2

宋代的刺字和文身习俗朱瑞熙中国史研究1998.1

谈契丹小袖圆领衫为左衽——兼谈圆领衫的花样变化和衣衽关系杜承武辽金史论集3陈说主编书目文献出书社1987

辽代契丹衣饰考略张国庆学习与探索1990.4

辽代契丹东说念主的冠帽鞋靴与佩饰考述张国庆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4

契丹面具功能的新相识盖山林朔方文物1995.1

女真发辫状貌管窥邓世臻朔方文物1987.4

女真衣饰史论郭殿忱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2

罟罟考述方龄贵内蒙古社会科学1989.5

蒙元时期蒙古东说念主的袍服苏日娜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3

元明之际金齿百夷衣饰、礼俗、发式的变革:兼述两本《百夷传》所记“胡东说念主”风俗对金齿百夷的影响杜若想想阵线1996.5

明代官场衣饰述论王云聊城师专学报1994.1

明代民间衣饰的流变偏激成因王云朔方论丛1996.5

衣着与风教——晚明的衣饰风俗与“服妖”议论林丽月新史学10-31999

明代子民衣饰的流行风俗与士大夫的反应巫仁恕新史学10-31999

清代须眉辫发之变王冬芳辽宁大学学报1989.1

《皇清职贡图》与清初青海少数民族衣饰习俗秦永章、李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1.3

清代冠服轨制的定制和特性陈玉霞文物春秋1992.4

清代满族衣饰文化发展的主要特性邓天红朔方论丛1996.5

浅论清代皇帝的朝服童永纪历史档案1997.3

试论朝鲜族“穿白”习俗金才延边大学学报1986.4

(2)饮食

宋代菜肴特性探讨林正秋生意经济与照料1987.1

论两宋的饮食习俗与戏剧演进翁敏华戏剧艺术1988.1

略论宋代的饮食市集曹玲泉旅游科学1990.2

南宋临安饮食业概述徐吉军浙江学刊1991.6

北宋汴京的饮食生活吴涛史学月刊1994.2

宋代开封饮食生活的历史检会姚伟钧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4

论茶叶对北宋社会的影响左超能柳州师专学报1995.2

宋代饮茶文化与蔡襄《茶录》樊如霞福州大学学报1996.4

释《明朗上河图》中的“饮子”周宝珠华夏文物1996.1

宋代两京饮食业析论钟金雁云南训诲学院学报1998.4

宋代官员公用度餐轨制概述朱瑞熙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9.4

中国烧酒肇端探微李华瑞历史研究1993.5

论宋代酒业产销的照料体制李华瑞河北大学学报1993.3

宋代酒课征收方法析论李华瑞河北学刊1993.2

中国烧酒名实考辨王赛时历史研究1994.6

中国烧酒的肇端与中国蒸馏器黄时鉴文史411996

宋代的茶饮本事沈冬梅中国史研究1999.4

辽金文东说念主与酒宋德金社会科学阵线1999.2

西夏膳食述论苏冠文宁夏社会科学1999.2

辽代契丹东说念主饮食考述张国庆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1

辽代契丹东说念主的饮酒习俗张国庆黑龙江民族丛刊1990.1

辽代契丹族饮食习俗述略程尼娜博物馆研究1991.3

辽代的茶叶与饮茶风俗彭善国朔方文物1998.2

金代上京地区女真东说念主的饮食文化李宾泓朔方文物1991.1

阿剌吉与中国烧酒的肇端黄时鉴文史311988

舍尔别与舍尔别赤的再探讨陈高华历史研究1989.2

蒙·元时期马奶酒考杨晓春西北民族研究1999.1

元代大都的饮食生活陈高华中国史研究1991.4

元代饮料的花费与坐褥陈伟民史学集刊1994.2

元代城镇饮食业的经营陈伟民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1

浅谈明清饮食器具伊永文生意经济与照料1991.2

明清偏激前后中日饮食文化交流述论冯佐哲朔方论丛1991.5

明朝官场吃喝风考略王春瑜光明日报1989.1.4

中明茶东说念主集团的饮茶性灵生活吴智和史学集刊1992.4

晚明茶东说念主集团的饮茶性灵生活吴智和社会科学阵线1992.4

明代茶东说念主集团的社会组织——以茶会类型为例吴智和明史研究21993

明末辽东军食问题述论张士尊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2

明朝中后期饮食文化探赜滕新才洛阳师专学报1997.1

明代饮食文化略论许敏炎黄春秋1999.6

明代饮食想想与文化想潮刘志琴中国社会历史评述第二卷天津古籍出书社2000

番薯在浙江的引种和推广郭松义浙江学刊1986.3

玉米、番薯在中国传播中的一些问题郭松义清史论丛7中华书局1986

清代乾隆年间番薯在山东传播的原因偏激意旨李华清史研究集5辑1986

清代前期直隶的植稻行为张民服郑州大学学报1986.6

清代满族食俗吴正格满族研究1987.1

番薯入闽史探陈学文福建论坛1987.4

乾隆年间江北数省行禁跴曲烧酒史料(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历史档案1987.3

乾隆年间江北数省行禁跴曲烧酒史料(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历史档案1987.4

避暑山庄御膳杂谈李国梁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1

玉米和番薯传入中国新探曹树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4

甘薯在河北的传种谢志诚中国农史1992.1

浅议清代乾隆年间的禁酒政策陈连营史学月刊1996.2

清代玉米在陕西的传播与分散耿占军中国农史1998.1

清代朔方五省酿酒业的发展王兴亚郑州大学学报2000.1

从花费的空间到空间的花费——明清城市中的酒楼与茶楼王鸿泰新史学11-32000

(3)居住

北宋东京旅舍的作用及特性刘顺安史学月刊1996.2

辽代契丹东说念主“住所”论略张国庆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0.5

辽夏金代居住风俗陈晓莉民俗研究1995.4

元代的旅舍业照料:历代行业范例照料探索之一杨泽万中国东说念主民警官大学学报1988.2

论明代江南园林王春瑜1987.3

山西丁村明清住宅略述张正明史学月刊1990.1

论东阳明清住宅的存在特征洪铁城期间建筑1992.1

宁波发现寰宇最大明清民宅解放军报1995.3.2

明清时期江西民居文化曹国庆房地产世界1997.7

杭州明代民居初论高念华浙江学刊1997.3

清代皆皆哈尔城民居建筑何鑫、陆平皆皆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8.3

(4)行路

略述宋代陆路交通程民生暨南学报1992.3

南宋东西大动脉:“马纲”驿路初探梁中效成都大学学报1996.1

辽代契丹东说念主交通器用考述张国庆朔方文物1991.1

黑水文告所见的元代纳怜说念站赤李逸友文物1987.7

元代云南驿传的特性及作用试探方铁想想阵线1988.1

河南元代站赤交通及意旨贾洲杰郑州大学学报1988.5

略论元代驿站的职能李云泉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2

论元代官员的乘驿宽容轨制陈朝云、淮建利中州学刊1997.4

金代的交通偏激照料崔广斌学术交流1996.6

略论明清时期商编路程图记杨正泰历史地舆51986

试论明清陕西的商路设备李刚、刘向军西北大学学报1998.2

明代武当山的兴盛和苏州东说念主的大范畴武当进香旅游顾文壁江汉考古1989.1

明代旅游文化初识陈宝良东南文化1992.2

《徐霞客纪行》与晚明交通的研究冯镜吾文博1995.2

清代以来内蒙古确典当行与镖局考略房建昌阴山学刊1995.2

对于明代急递铺的几个问题林金树朔方论丛1995.6

清代吴地旅游花费与旅游业的勃兴许周鹣南京大学学报1995.4

明朝中后期旅游热初探滕新才朔方论丛1997.3

从程图、路引看明代镇江交通严其林镇江师专学报1997.4

(5)器用

宋代的生活用具朱瑞熙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6.3

宁波宋椅研究陈增弼文物1997.5

对于宋代释教的浴室院黄敏枝史学:传承与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大历史系编1998

鸦片干戈前后贵州日用品市集的变化顾文栋、朱萍贵州文史丛刊1987.1

明式居品的科学性胡德生故宫博物院院刊1993.2

清代居品遮挡纹样胡德生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6

3.几种礼俗

(1)丧葬

论宋代火化的盛行偏激原因徐吉军中国史研究1992.3

论宋代的厚葬徐吉军浙江学刊1992.6

宋濂溪墓风水探析吴宜先南边文物1994.3

宋代助葬轨制述略史继刚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3

北宋皇帝葬礼探考(上、下)叶春芳深圳大学学报1993.4/1994.2

北宋与唐朝皇帝丧葬礼节的关系偏激对南宋的影响叶春芳深圳大学学报1994.4

北宋皇帝丧葬礼节的性质偏激对北宋社会的影响叶春芳深圳大学学报1995.3

两宋时期的公墓轨制张邦炜、张忞天府新论1995.5

两宋火化何以蔚然成风张邦炜、张敏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5.3

两宋时期的丧葬陋俗张邦炜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7.3

辽宋西夏金时期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张邦炜四川大学学报1997.4

宋代的丧葬习俗朱瑞熙学术月刊1997.2

唐宋丧期考王善军四川文物1999.3

契丹族葬俗中的面具、采集与萨满教的关系:兼与马洪路同道商榷杜晓帆民族研究1987.6

辽代契丹丧葬文化考述张国庆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5

辽代汉东说念主墓葬概述杨晶文物春秋1995.2

辽代火化墓杨晶辽金史论集3陈说主编书目文献出书社1987

内蒙古通辽市半截店辽代火化墓群哲里木盟博物馆考古1994.11

西夏陵在中国古代陵寝轨制发展史上的地位韩小忙宁夏社会科学1993.6

《天盛律令》与西夏丧葬习俗韩小忙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8.2

陕西朔县金代火化墓马立新文物1987.6

从志聪买地券看元代的丧葬习俗袁明森、张玉成四川文物1996.5

东外贝加尔的中叶纪焚尸葬墓偏激民族文化的阐释(俄)E·B·科维切夫,邱立英译朔方文物1996.1

试论明清时期的汉族火化风俗常建华南开史学1991.1

以礼化俗——晚明士绅的丧俗改革想想偏激实践何淑宜新史学11-32000

明代东说念主殉浅谈杨仕燕都1987.6

一张新出土的明代丰都冥途路引汪玉祥四川文物1996.4

清初的以东说念主殉葬牟小东文史常识1987.7

清代公主的丧葬张英博物馆研究1988.1

满族丧葬习俗源流述略杨枭雄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6

清初皇室成员火化的见证刘潞文物1993.9

清代满族的丧葬习俗岑大利故宫博物院院刊1992.12

昭西陵与清代帝后丧葬礼俗更易刘毅故宫博物院院刊1992.4

从清代台湾群众坟场——公墓看移民的认齐心态周翔鹤台湾研究集刊1994.2

(2)祭祀等

朱子《家礼》真伪考议陈来北京大学学报1989.3

试论宋代墓祭宋三平江西社会科学1989.6

辽代契丹东说念主祭木叶山考探张国庆辽宁大学学报1992.2

契丹辽帝的造像与祭祖张国庆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3

契丹族的祭天、尚左与祭东考略葛华廷朔方文物1999.2

元明时期促进妈祖信仰传播的主要社会因素朱天顺厦门大学学报1986.4

天妃信仰与古代帆海金秋鹏海交史研究1988.2

妈祖信仰演变之相比筠箜福建社科谍报1990.1

元代的天妃祭祀陈高华元史论丛71999

大金祭祀与相关问题陈戍国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3

元代祭礼三题高荣盛南京大学学报2000.6

元代的巫觋与巫术陈高华浙江社会科学2000.2

元代阴阳学初探叶新民蒙古史研究2000.6

清代的太庙傅公钺故宫博物院院刊1986.3

清代的宗庙轨制姜舜源故宫博物院院刊1987.3

清盛京太庙考述佟悦故宫博物院院刊1987.3

清代的祖先祭祀亚平文史常识1988.9

清代堂子祭祀辨考富育龙社会科学阵线1988.4

城隍信仰与台湾历史李祖基台湾研究集刊1995.1

清代对妈祖的敕封与祭祀杨永占历史档案1994.4

清宫堂子祭祀研究万洪希民族研究1996.4

郑见效与妈祖信仰黄炳元福建学刊1997.4

清代官方在妈祖信仰传播中的作用杨永占史学月刊1997.2

座谈清代的雩祀礼陈桦文史常识1986.7

奉先殿许以林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1

清代异邦觐行礼节秦国经故宫博物院院刊1992.2

论清代先蚕礼刘潞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1

(3)岁时节令

宋代的节日朱瑞熙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3

明代岁时节日生活常建华中国历史上的生活方式与不雅念冯尔康、常建华编台北馨园文教基金会1998

清代的岁时节日风俗常建华南开史学1990.2

清廷过年仪礼苑洪琪燕都1989.1

清代的文昌诞节常建华清史论丛2000中国播送电视出书社2001

(4)产育与称谓

宋代的护讳习俗朱瑞熙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4

试析宋代产育丧俗的成果吴宝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5

宋代产育之俗研究吴宝祺河南大学学报1989.1

宋代生子不育风俗的盛行偏激原因陈广胜中国史研究1989.1

宋代的“生子不举”黄燕生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11989

宋时福建“生字多不举”的原因安在林汀水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2

南宋农村“生子不举”征象之分析臧健中国史研究1995.4

辽代复诞礼管窥朱子方辽金史论集1陈说主编上海古籍出书社1987

契丹族的《再生仪》刍议武玉环史学集刊1993.2

十七、十八世纪长江下贱之育婴堂梁其姿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1“中研院”中山东说念主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84

清代“溺女之风”述论赵建群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3.4

遏抑增长,以保浊富——清代前中期江南的东说念主口行动李伯从头史学5-31994

试论清代援助女婴的社会门径赵建群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4

清代溺婴问题新探常建华婚配家庭与东说念主口行动李中清等主编北京大学出书社2000

宋代的护讳习俗朱瑞熙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4

宋代官民的称谓朱瑞熙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0.3

略论宋代的护讳、称呼和排名王曾瑜文史常识1998.3

西夏护讳轨制初探韩小忙宁夏社会科学1994.5

契丹族的姓氏和称号都兴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0.5

试说辽耶律氏萧氏之由来蔡好意思彪历史研究1993.5

辽代契丹东说念主姓氏偏激相关问题考探都兴智社会科学辑刊2000.5

西夏护讳轨制初探韩小忙宁夏社会科学1994.4

金元时期契丹东说念主姓名研究冯继钦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4

元代汉东说念主蒙古姓名考那木吉拉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2

论元代的称谓习俗陈高华浙江学刊2000.5

元明蒙汉间赐名赐姓初探蔡志纯民族研究1989.4

黔西北“旗东说念主”姓氏族源初考李知仁贵州文史丛刊1992.1

从取名看满族入关后之习俗与文化杜家骥清史研究1993.2

十七世纪满族东说念主的定名冯尔康故宫博物院院刊1996.1

元代文化心思散论王忠阁苏州大学学报1999.3

(5)巫卜、禁忌与信仰

宋辽金代的天地山川鬼神等阐扬王曾瑜云南社会科学1997.1

神权与宋代社会程民生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北训诲出书社1989

《夷坚志》中所见之南宋瘟神信仰陈元一又史原191993

论真武神在宋代的塑造与流传唐代剑中国文化研究2000.3

从阿弥陀来迎图看西夏的往生信仰张元林敦煌研究1996.3

辽代契丹东说念主“祈禳”行为的形式.特性偏激影响张国庆内蒙古大学学报1994.1

辽代契丹生活中“用筹决事”的习俗任爱君朔方文物1997.4

明清时期中国民间寺庙文化初识赵世瑜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3

节庆、信仰与造反——明清城隍信仰与城市群众的集体抗议行动巫仁恕“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41990

论明清时期的关羽阐扬郭松义中国史研究1990.3

清代为什么阐扬关羽张羽新世界宗教研究1992.1

明清江南城隍考:商品经济的发达与农民信仰(日)滨岛敦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1

明初城隍考滨岛敦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6

朱元璋政权城隍改制考(日)滨岛敦俊史学集刊1995.4

宜兰开发与开漳圣王崇祀张文绮台湾研究集刊1991.2

明清佛山北帝阐扬的建构与发展罗一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4

寺庙宫不雅与明清中西文化冲突赵世瑜中国史研究1992.4

神明的正宗性与地方化——对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北帝阐扬的一个解释刘志伟中山大学史学集刊第二集广东东说念主民出书社1994

大族暗影下民间祭祀:沙湾的北帝阐扬刘志伟寺庙与民间文化台湾汉学研究中心1995

明嘉靖初年广东提学魏校毁“淫祠”之来龙去脉偏激对珠江三角洲的影响科大卫周天游主编地域社会与传统中国西北大学出书社1995

明清以来广东民间“天后”:女神阐扬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陈忠烈广东社会科学1994.5

闽南奥粤妈祖信仰与经济文化的互动:历史和近况的检会陈衍德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2

晚世江南海神李王考(日)滨岛敦俊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6张炎宪主编“中研院”中山东说念主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7

明清时期海神信仰与海洋渔业的关系王荣国厦门大学学报2000.3

明清时期东南商东说念主的神灵阐扬陈东有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夏之卷

明清封爵琉球使臣的妈祖信仰张文绩海交史研究2000.l

太阳生日:东南沿海地区对崇祯之死的历史记忆赵世瑜、杜正贞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6

明代中后期广东乡村礼教与民间信仰的变化杜荣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3

明代五种傩神考毛礼镁争鸣1992.2

论吕坤对鄙俚迷信的批判马涛史学月刊1992.2

信仰与生活——从现藏档案而已看清代台湾的民间信仰庄吉发清史论集8文史哲出书社1997

清代宫廷的萨满祭祀陶立璠西北民族研究1992.1

满洲神杆祀神考源阎崇年历史档案1993.3

清宫萨满祭祀中葬送祭品和歌舞的孝顺姜相顺满族研究1992.3

清宫萨满祭祀偏激历史演变姜相顺清史研究1994.1

满洲贵族与萨满文化阎崇年满学研究2民族出书社1994

萨满与跳神驱祟庄吉发清史论集7文史哲出书社1997

清朝的文化政策与萨满信仰庄吉发清史论集7文史哲出书社1997

略谈清代台湾民间对寺庙的照料:台湾清代寺庙碑文研究之三颜章炮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3

清代之台湾商东说念主与寺庙:台湾清代寺庙碑文研究之四颜章炮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1

汤斌禁毁五通神——清初政事菁英打击浅近文化的个案蒋竹山新史学2-21995

汤斌毁“淫祠”事件吴建华清史研究1996.1

满族兴起时期的天灵不雅:满族信仰民俗研究之一乌丙安满族研究1987.3

满族无神论想想初探鄂世镛、刘竞满族研究1987.3

4.文学文娱

(1)体育

宋代体育与宋代社会黄伟史学月刊1992.6

体育与金代社会政事崔广斌朔方论丛1991.6

试论辽金两代体育的民族文化特征谷世权1992.3

契丹捺钵文化探论黄凤歧社会科学辑刊2000.4

金代捺钵研究(上)刘浦江文史1999.4

金代捺钵研究(下)刘浦江文史2000.1

清代义和拳源流考庄吉发清史论集8台北文史哲出书社1997

(2)游艺

略论宋代的伎艺段玉明、吴开婉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2

北宋京瓦与京瓦艺东说念主舒焚湖北大学学报1992.6

辽代文娱文化之研究郭康松朔方文物1995.1

西夏东说念主的文娱生活刘菊湘宁夏社会科学1999.3

清朝政府的禁赌门径杨明法学与实践1987.2

会理县发现清代退却赌博碑廖廷畅四川文物1988.4

清代吴地赌风述论王卫平苏州大学学报1993.3

清代的海宁围棋国手柴伟梁体育文史1992.5

雍正严禁赌博李国荣光明日报1996.2

(3)散乐

宋代都市的散乐伎艺宋薇笳民俗研究1992.3

镇江出土宋代琉璃象棋子文文告1995.9.21

论明清时期苏州戏班文化李嘉球史林1998.3

明末的戏剧与城市民变巫仁恕九有学刊6-51994

明清之际江南阵势剧的发展偏激所响应的社会心态巫仁恕“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11999

(4)说唱

论宋词歌妓传播的特色徐枫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2

宋代文东说念主说唱伎艺饱读子词于天池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5

论宋代饱读子词于天池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4

宋代的茶饮本事沈冬梅中国史研究1999.4

宋代生意性讲史的兴起与浅近史学的发展李小树史学月刊2000.1

辽代燕云地区绘制与跳舞艺术特色探论张国庆社会科学辑刊2000.5

明代流氓文化的恶性扩张与专制政体的关系偏激对国民意理的影响——通过明代后期世态演义的内容对社会史的检会王毅社会学研究2000.2.5

明代后期浅近演义刊刻的生意特性张淑琴朔方论丛2000.3

5.宗教

试论北宋时期“三教一家”义理的出现朱云鹏宋史研究论文集漆侠、李埏主编云南民族出书社1997

从契丹宗教信仰变化看民族文化交流与淹没的趋势邢康内蒙古电视大学学刊1993.5

论辽代宗教文化黄震天民族研究1996.2

略论西夏的宗教政策韩小忙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9.1

元代宗教政策的民族性张践世界宗教研究1996.4

论金代女简直宗教信仰和宗教改革武玉环史学集刊1992.2

明清的总揽阶级与宗教:正宗与异端之辩晚世中国之传统与转换——刘广京院士七十五岁祝嘏论文集郝延平、魏秀梅主编“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

(1)释教

我国唐宋以后释教的特性乐寿明江淮论坛1986.3

略论宋代僧侣与释教政策程民生世界宗教研究1986.4

略论宋代释教古刹的子院游彪世界宗教研究1989.3

宋代的功德寺不雅浅论汪圣铎许昌师专学报1992.3

论宋代释教地域分散程民生宋史研究论文集漆侠、李埏主编云南民族出书社1997

辽朝皇帝的崇佛偏激社会影响王月珽内蒙古大学学报1994.1

内蒙古巴林右期发现辽代《王延福办佛会发愿碑》苗润华考古1997.2

西夏时期河西走廊释教的兴盛刘建丽宁夏大学学报1992.3

略论西夏的净土信仰孙昌盛宁夏大学学报1999.2

金代女真东说念主与释教都兴智朔方文物1997.3

北元蒙古社会想潮与释教王德恩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3

元代大都的皇家梵宇陈高华世界宗教研究1992.2

马可·波罗笔下的元初宗教陈建明文史杂志1992.1

明代皇帝、贵妃、公主印施的几本佛经周绍良文物1987.8

明末清初黎民逃禅征象论析暴鸿昌江汉论坛1992.3

论明初总揽者对释教政策的两重性黄海涛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5

16世纪末、17世纪初格鲁派与卫拉特释教金成修中国社会历史评述第二卷天津古籍出书社2000

论明世宗禁尼寺——社会史角度的不雅察邱仲麟中国政事、宗教与文化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淡江大学历史学系1994

明清贵州临济禅宗灯系偏激典籍著述王路平世界宗教研究1999.1

明代贵州土司流官崇佛兴寺考述王路平贵州民族研究1999.4

明季外籍禅师入黔弘教考述王路平贵阳师专学报2000.1

明季释教古刹遍布黔华夏因探赜司亚勤、王路平贵州大学学报2000.l

皇太极对喇嘛教的利用与限制陈生玺历史教学1986.11

乾隆与满族喇嘛学院:兼论满族宗教信仰的演变王家鹏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1

(2)玄门

辽代的李弘举义与玄门王卡宗教学研究1988.1

辽上京的羽士与辽朝的玄门舒焚湖北大学学报1994.5

涤耻封禅与北宋玄门的兴盛汤其领河南大学学报1995.3

西夏的玄门经书韩小忙固原师专学报1998.1

西夏玄门初探韩小忙中国玄门1998.1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所响应的西夏玄门韩小忙宁夏大学学报1998.3

试论玄门在西夏的地位和影响韩小忙固原师专学报1999.4

试论元朝宗教景色与说念释画之嬗变庞鸥东南文化1999.5

(3)基督教、天主教

元代南中国沿海景辅导和景教徒杨钦章中国史研究1992.3

十年来明清在华耶苏会士研究述评何桂春中国史研究动态1992.5

明清之际西方布道士的天主教儒学化陈卫平文史哲1992.2

论明末反大主教通顺陆敏珍安徽史学2000.2

明清时期基督教在贵州的传播何萍贵州文史丛刊2000.l

骄气宗禁教考庄吉发清史论集8文史哲出书社1997

(4)伊斯兰教

元代中国伊斯兰教派试探杨志玖西北民族研究1988.1

论元代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原因于卫青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8.1

元代答失蛮神说念碑的文献价值何兆吉回族研究1999.1

明代哈密、吐鲁番地区回回的身分及伊斯兰教的渗入刘志扬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88.5

中国伊斯兰教研究史基本评述高占福回族研究1991.2

对于明代西域蒙古族伊斯兰教信仰的几个问题和龚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3

明前期伊斯兰教政策简论丁明俊宁夏社会科学1993.4

清代伊斯兰教在东北地区的传播发展麻秀荣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2

清代青海伊斯兰教产生教派的原因探析孔祥录青海民族研究1999.4

(5)奥密宗教

白莲教正义李世愉历史教学1987.9

宋代奥密社会初探许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4

宋代奥密宗教与法禁郭东旭宋史研究论文集邓广铭、王云海等主编河南大学出书社1993

两宋时期政府与民间教门关系初探白鹏飞历史教学问题1998.2

清代奥密宗教档案史料概述刘子扬历史档案1986.3

论清代的宗教举义(日)小林一好意思山西大学学报1986.3

论天理教举义的性质和方针李尚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1985.6

明清时期的民间奥密宗教喻松青历史研究1987.2

明代民间宗教反政府行为的诸种阐述与特征王静南开学报1987.2

震卦教与林清、李文成举义李尚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7.6

清乾嘉时期的八卦教案考马西沙历史档案1986.4

八卦教世及布道眷属的兴衰:清初期八卦教初探清史研究集4

天理教探研喻松青清史研究集4

白莲教举义与天理教举义的相比研究李尚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8.3

清乾隆时期白莲教在黑龙江境内的行为谷风东北地方史研究1988.1

日本学者论白莲教举义的社会基础力田史学谍报1987.4

乾嘉时期的老官斋教和稵粑教偏激反清行为李尚英清史研究通讯1989.4

日本学者对于清代奥密宗教的研究宋军清史研究通讯1989.1

明清期间民间奥密宗教中的孝亲不雅喻松青郑天挺操心论文集1990.3

从取缔民间奥密宗教法规的改良看清代的正教关系庄吉发第二届中国正教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淡江大学1990

清代民间奥密宗教的源流偏激社会功能庄吉发大陆杂志80-21991

略论清茶门教的两个问题栗建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2.3

八卦教的渊源、定名偏激与天理教的关系李尚英清史研究1992.1

对于明清时期民间奥密宗教的几个问题朱文通河北学刊1992.6

白莲教辨证马西沙世界宗教研究1993.4

天地门教钩沉濮文起天津社会科学1993.1

论清代华北民间教门永远延续的原因孔祥涛山东大学学报1994.2

乾嘉时期几个奥密教门的再探讨李尚英清史论丛1995辽宁古籍出书社1996

宋初西湖白莲社考论祝尚书文献1995.3

清代民间奥密宗教组织体系初探濮文起天津社会科学1996.4

清代民间教门起事浅析孔祥涛晋阳学刊1996.5

《家支宝卷》表征濮文起世界宗教研究1996.3

清代三阳教的起源偏激想想信仰庄吉发清史论集7文史哲出书社1997

盛清时期台湾奥密宗教的起源偏激性质庄吉发清史论集7文史哲出书社1997

清乾隆时期收元教的流传孙以东历史档案1997.2

《定劫宝卷》管窥濮文起世界宗教研究1998.1

弓长论濮文起中国文化研究1998.4

清代青莲教源流考秦宝琦清史研究1999.4

浅谈清代民间奥密教门对信教农民的影响杜景珍中国农史1999.4

宝卷学发凡濮文起天津社会科学1999.2

罗清论濮文起天津社会科学2000.4

(6)其他宗教

试论方腊举义中的宗教问题康志杰湖北大学学报1987.6

论宋代江南之“吃菜事魔”信仰芮传明史林1999.3

辽代的萨满教朱子方社会科学辑刊1986.6

蒙古族原始宗教不雅念初探乌兰察夫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6

从清代的宫中祭祀和堂子祭祀看萨满教杜家骥满族研究1990.1

满族祭祖与萨满教的关系研究初探刘明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2

6.少数民族生活

宋代瑶族社会吴永章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4

从契丹族俗看辽代经济生活王成国社会科学辑刊1987.3

辽代文化与“华夷同风”马赫民族研究1987.3

论辽朝契丹东说念主的孝忠妇说念不雅与华夏文化的关系郭康松朔方文物1999.1

略论辽金礼法汉化问题李旭史学月刊1992.1

云南契丹的社会文化杨毓骧想想阵线1995.2

从辽代墓壁画看契丹东说念主的社会生活刘素侠社会科学辑刊1997.3

契丹奚车考张永攀西北民族研究2000.1

猛安谋克的起源偏激与氏族部落的关系费国庆铁说念师范学院学报1987.3

金代社会与传统中国宋德金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5.3

金代女真东说念主的汉化与民族淹没孟东风东北师大学报1994.6

论晋豫皖三省的女真逸民任崇岳朔方文物1995.2

现代中国的完颜氏黎民景爱满族研究1994.3

金世宗与女真东说念主的“汉化”王德厚黑龙江民族丛刊1991.4

元代西夏黎民的挪动及与其他民族的淹没孟楠宁夏大学学报1995.3

从《述善集》河南楼阳西夏黎民的族属与汉化李清凌固原师专学报2000.4

元代女真社会之检会禾木长白论丛1994.2

元、明、清时期的纳西族和傈僳族龙中云南社会科学1986.3

元代回回东说念主的社会地位杨志玖回族研究1993.4

元、明、清时期怒江地区民族社会生活概说肖迎想想阵线1996.5

从内蒙古地区的石雕像和壁画看元代社会生活习俗叶新民元史论丛71999

论古代蒙古习惯法对元朝法律的影响柴荣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6

元代江南文化风习与民族关系潘清学海2000.3

明清时期浙江的畲族倪士毅、王可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2

文斗苗族地区的明清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景色:《姜氏家支》剖析杨有赓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9.4

试论明清时期瑶汉民族淹没陈斌想想阵线1991.1

明清时期的畲族社会郑镛福建学刊1991.2

略谈明代女真族同汉族之间的密切关系傅朗云、杨旸等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87.2

明代女真族的文化风俗陈安丽内蒙古大学学报1991.2

明代施州卫的竖立与汉族、土眷属的淹没范真清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1.5

明代西域东说念主入附回回的职业结构和龚宁夏社会科学1992.3

明代入附回回姓氏汉化考和龚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2

明代初期建州女简直社会形态蒋维忠满族研究1995.1

满族早期社会的特性祁好意思琴内蒙古社会科学1995.6

期间因应与政策:陈埭丁氏回族汉化过程之检会庄景辉厦门大学学报1997.2

清代回族的分散穆德全宁夏社会科学1986.5

满族的勃兴与民族淹没——兼谈民族文化关系赵志辉满族研究1987.4

论“八旗生计”问题产生的原因偏激后果李尚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6.6

清代粮饷轨制与广州满族东说念主的生活汪宗猷广州日报1987.7.24

清代前期回族的经济发展马寿千宁夏社会科学1987.2

清代凉山彝族地区的生意徐铭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7.2

清代黎族社会生活的的确画卷:《琼州海黎图》考释宋兆麟民族研究1987.3

清代峻岭族的折柳偏激社会经济形态郭志超想想阵线1986.5

清代贵州少数民族的风俗画宋兆麟文物1988.4

西北回族社会的组织化历史通顺霍维洮宁夏社会科学1996.5

论宁夏八旗驻守解体与民族文化淹没滕绍箴宁夏社会科学1997.1

从入关前档案看满族抱行礼俗杜家骥历史档案1998.2

壮族春节研究覃圣敏广西民族研究1989.3

论哈尼族“六月年”的神话寿轩想想阵线1989.4

彝族火化文化管窥陈世鹏贵州民族研究1989.4

布依族节日民俗略论陈立浩想想阵线1989.2

广西壮侗“三月三”节日文化研究李侗广西民族研究1989.3

纳西族火化习俗试析刘龙初民族研究1988.5

赛龙舟的原始意旨考潘年英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2

藏族宗教节日文化试论林继富民俗研究1991.4

苗族祭祀论考(日)铃木正崇社会科学家1992.3

土眷属节日述论陈廷亮吉首大学学报1991.4

侗族文化简论石佳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3

六近代部分

(一)总论

1.概论

抗战时期的社会情势吕士一又近代中国601987

略论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陈旭麓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9.5

炮口下的震憾——鸦片干戈与中国传统社会倾圯陈旭麓近代史研究1990.6

试论中国近代化的宗旨涵义虞和平社会学研究1991.2

说念光朝存在的社会问题冯尔康南开学报1991.4

近代中国变迁中的社会群体许纪霖社会科学研究1992.3

近代中国社会演变问题国际辩论会综述吴心伯历史研究1992.6

中国社会史研究笔谈历史研究1993.1

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述评虞和平、郭润涛历史研究1993.1

民国初年的政党、政争与社会杨立强复旦学报1993.2

清末两大社和会顺的同步与合流闵杰近代史研究1993.2

西学传播与晚清社会转换陈绛复旦学报1993.3

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表面想考——兼论历史学的社会学化王先明近代史研究1993.4

论晚清社会组织变迁陈朝阳社会学研究1993.5

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简论何晓明历史教学1994.5

也论中国近代社会史的表面研究——与王先明同道商榷常宗虎历史教学1995.9

补史学之缺成一家之言——评乔志强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社会史》蒋好意思华、李爱蓉晋阳学刊1995.6

抗日根据地的社会史研究的构想李金铮抗日干戈研究1996.1

对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几个问题刘会军史学集刊1996.2

中国传统社会政事扫尾偏激在近代的转型陈曼娜史学月刊1996.2

略论民国初年的转型社会特征周俊旗、汪丹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6.2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龚书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5

中国近代历史通顺的主题刘大年近代史研究1996.6

相识近代国情的几个紧要历史吵嘴李文海近代史研究1996.6

对近代中国发展说念路的两种记忆程歗近代史研究1996.6

近代史研究应当有一个基本的安身点郑师渠近代史研究1996.6

“20世纪中国社会史和社会变迁”研讨会综述朱汉国光明日报1998.1.13

中国近代社会史的表面视线池子华河北大学学报1998.1

对于社会史研究的多少问题——以民国时期的社会史为例朱汉国史学月刊1998.3

1990年以来中国近现代社会史表面研究概述朱志敏、孔祥宇党史研究与教学1998.3

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乔志强、行龙史林1998.3

近代社会结构的变动与军阀政事的产生——兼向刘晓同道讨教邓亦兵学术研究1998.6

无奈与抗拒:20—30年代上海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忻平学术月刊1998.12

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诸问题乔志强、陈亚平史学表面研究1999.1

连年来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概述玉玺焕近代史研究1999.4

50年来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蔡少卿、李良玉近代史研究1999.5

新旧之间:近代中国的多个世界及“失语”群体罗志田四川大学学报1999.6

近代新学与社会文静转型的几点想考王先未来津社会科学2000.2

清末社会趋动变迁刍议熊志勇青海社会科学2000.3

2.社会性质

对于“半从属国半封建”的几点想考李时岳历史研究1988.1

民初社会变迁之一证耿云志民俗研究1988.1

重评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谢本书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2

李时岳对于近代中国社会性斥责题答记者问凌峰学术研究1988.6

过渡特征与中国近代社会马敏历史研究1989.1

论“半从属国”与“半封建”的区别和磋议——兼与汪敬虞先生等商榷郭世佑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89.5

“半从属国半封建”辨析宋德华广东社会科学1990.2

论中国近代社会的无剪发展李时岳学术研究1991.1

相关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几个问题赵立东说念主学术研究1991.2

中国近代社会性质之商榷胡成二十一生纪31991

对中国半从属国半封建社会的新相识聂希斌学术研究1992.1

半从属国半封建社会是成本主义社会的无理变态方志钦、赵立东说念主广东社会科学1992.1

试论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与近代化胡大泽、唐箭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3

中国半从属国半封建社会与“成本主义化”社会阶段吴泽江海学刊1993.3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讨叙述评刘振岚近代史研究1994.2

“半从属国半封建”宗旨造成过程考析陈金龙近代史研究1996.4

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殖民主义不雅点问题汪敬虞近代史研究1996.6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偏激特征刘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1

清末新政:历史进化中的社会圮塌杨国强史林1997.3

相关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几点想考马敏天津社会科学1997.4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想考龚书铎历史教学1997.11

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偏激“沉迷”与“上涨”诸问题张海鹏近代史研究1998.2

对中国“半从属国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相识韩廉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2

再记忆:中国现代史研究陈铁健史学月刊1998.6

对于“半从属国半封建”宗旨的初次使用问题——与陈金龙先生商榷陶季邑近代史研究1998.6

论对“半封建”“半从属国”两个宗旨的表面界定张庆海近代史研究1998.6

1840—1949年中国社会性质商榷仓林忠安徽史学2000.3

再论近代中国的半从属国半封建化黄玮安徽史学2000.3

也谈“半从属国”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关系方小年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5

3.社会不雅念

戊戌时期社会不雅与文化不雅的变革吴廷嘉学术月刊1987.1

北洋军阀总揽时期社会相识变迁的趋势王跃近代史研究1987.3

辛亥鼎新与改造国民性问题陈高原广州研究1988.7

清末上海通商与社会心态变异乐正文史哲1988.6

拳民相识与民俗信仰程歗中国社会科学1991.3

论近代中国改造国民性的社会想潮陈高原近代史研究1992.1

辛亥前夜的国民性问题探讨郑云山近代史研究1992.1

近代坐地分赃想维方式略论卢开宁、姜新江海学刊1992.1

市民相识与上海社会唐振常二十一生纪111992

论20世纪初年的国民想潮张俊霞近代史研究1993.1

试论近代中国的“民族反省”想潮朱文采复旦学报1993.3

民族主义在近代农村王翔二十一生纪151993

对于清末的民族主义朱维铮二十一生纪151993

百年来中国民族主义结构的演变金不雅涛二十一生纪151993

论中国民族主义与世界相识陈正派二十一生纪191993

中国民族主义的特性及新阶段姜义华二十一生纪151993

民族主义在国民党历史上的扮装张玉法二十一生纪151993

论湖南维新时期的社会想潮郑焱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6

晚清中国人人宗教相识探析侯杰河南大学学报1995.2

西潮与近代中国想想演变再想罗志田近代史研究1995.3

清末民初民族资产阶级心态初探乔志强、赵晓华山西大学学报1995.4

论近代中国社会的科学不雅之演变王骏北京大学学报1996.1

湖南新文化通顺时期主要社会想潮述论郑焱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3

国权与商利:晚清上海商东说念主的民族相识李达嘉“第一届寰宇历史学学术辩论会”论文集台北1996

从《申报》看甲午战后国东说念主心态赵兴元求是学刊1997.2

中国近代国度不雅念溯源(法)巴斯蒂近代史研究1997.4

中国近代新公德略论关健瑛求是学刊1997.4

对于近代中国百年想潮的几点想考程歗教学与研究1997.12

清末国民性批判梁景和清史研究1999.3

甲午干戈前长沙人人心态特征研究熊秋良、李玉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3

民国时期的地方心思不雅念论析王续添史学月刊1999.4

晚清“省”相识的变化与社会变迁刘伟史学月刊1999.5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抵制好意思货通顺王立新历史研究2000.1

旅沪宁波东说念主心态剖析李瑊学术月刊2000.12

4.市民社会与群众领域

“群众空间”及“公民社会”——北好意思中国社会史的辩说陈永明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201995

近代中国研究中的“市民社会”——方法及限定杨念群二十一生纪321995

晚清长江上游地区群众领域的发展王笛历史研究1996.1

历史中被忽略的一页——20世纪苏州的“市民社会”马敏东方1996.4

对于晚清市民社会研究的想考朱英历史研究1996.4

张园:晚清上海一个群众空间研究熊月之档案与史学1996.6

群众领域与上海地方自治的起源周青松档案与史学1998.1

中国粹者对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近况与想考张志东近代史研究1998.2

近代城市的扩大与新式市民社会的造成张立真辽宁大学学报1998.6

清末民初国度对社会的赞助、限制偏激影响——近代中国国度与社会新式互动关系系列研究之一朱英天津社会科学1998.6

晚清上海私园洞开与群众空间的拓展熊月之学术月刊1998.8

中国近代市民社会的崛起与文化取舍焦润明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1

近代中国商会与市民社会研究的力作——评朱英著《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度》章开沅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1

博物馆与近代以来群众相识的拓展杨志刚复旦学报1999.3

中国的民间力量与群众领域——连年中好意思对于晚世市民社会研究的记忆与想考余新忠学习与探索1999.4

探寻历史的新视线——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研究述评霍新宾天津社会科学2000.4

“市民社会”与立宪政事:清末的另一种政事改革刘春荣中国社会科学季刊322000

5.社会遏抑

国民党保甲轨制述论赵小平许昌师专学报1990.3

1912——1913年广东的社会范例问题与广东政府的清乡邱捷近代史研究1992.3

日据初期台湾的保甲轨制(1895—1903)洪秋芬“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11992

清廷《圣谕广训》之颁行及民间之宣讲拾获王尔敏“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2下1993

日据期间台湾的保甲户籍行政蔡慧玉台湾风物44-31994

一九二〇年代台湾保甲轨制和社和会顺关系初探洪秋芬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261994

试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河南保甲轨制的建立朱德新史学月刊1995.1

晚清县以下基层行政官署与乡村社会遏抑贺跃夫中山大学学报1995.4

沦陷时期上海的保甲轨制张济顺历史研究1996.1

民国保甲轨制研究述评朱德新安徽史学1996.1

清末侦察轨制述论帅建祥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2

论清末警政演变的历史轨迹黄晋祥社会科学家1997.2

民国保甲轨制兴起的历史检会王云骏江海学刊1997.2

乡规民约与近代桂东南社会白正骝广西社会科学1997.3

晚清变局与乡村组织政事功能的变化任军东说念主文杂志1998.1

三十年代的河南总揽者与保甲行政东说念主员朱德新史学月刊1999.1

论新县制时期的保甲轨制范国权档案与史学1999.2

晚清保甲制的历史演变与乡村权力结构——国度与社会在乡村社会遏抑中的关系变化王先明、常书红史学月刊2000.5

清末民初社会行政照料的紧要变革敖文蔚江汉论坛2000.6

(二)社会阶级与社会群体

1.绅商阶级

近代上海新旧两代民族成本族深层结构的透视徐鼎新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8.3

清末民初上海绅商阶级面面不雅徐鼎新档案与历史1988.3

四十年代前在上海的“宁波帮”范学文档案与历史1988.4

“第二次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学术辩论会”综述朱谐汉等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1

义和团时期中基层官绅的态势王兴宇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1

义和团通顺后的官绅与教案胡绳武、程为坤史学集刊1989.1

论近代社会中的名流集团王先明史学月刊1989.1

中国近代名流述论王先明求索1989.1

近几年国内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研究述评沈祖炜历史研究1989.2

连年来国外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研究述评杨立强等历史研究1989.2

论开明士大夫在中国现代化出发时的作用徐和雍社会科学辑刊1989.5

论近代“士农工商”结构的错动王先明河北学刊1991.1

士绅与辛亥鼎新贺跃夫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2.5

中日传统士阶级的近代变迁贺跃夫二十一生纪141992

江浙士绅与辛亥鼎新汪林茂近代史研究1993.1

中国近代名流阶级的社会流动王先明历史研究1993.2

晚清士绅与中国的近代化贺跃夫中山大学学报1993.3

早期成本族阶级与近代中国社会结构演化马敏天津社会科学1993.3

近代宁波籍买办势力的造成和发展孙善根、杨顺福浙江学刊1993.5

宁波帮是何如造成的王遂今民国春秋1993.6

上海商东说念主的政事相识和政事参与(1905—1911)李达嘉“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2上1993

晚清绅商群体的社会组成辨析贺跃夫中山大学学报1994.4

名流在收回利权通顺中的作用王先明、史春风山西大学学报1994.4

名流阶级与近代社团王先未来津社会科学1994.4

近代宁波帮与上海经济黄逸平学术月刊1994.5

近代名流阶级与早期的“华夷”宝石王先明河北学刊1994.6

民国时期的绅权与乡村遏抑贺跃夫二十一生纪261994

试论近代宁波籍工商东说念主才群体的造成孙善根宁波大学学报1995.2

近代上海宁波帮的经济与组织曹峻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4

“宁波帮”——中国近代商东说念主的凸起代表沈祖德浙江月刊27-91995

晚清士绅阶级社会地位的历史变动王先明历史研究1996.1

近代买办研究综述张萍清史研究1996.1

士绅惯习与考场场域的颠覆——1895—1905年的湖南社会应星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96.1/2

一个传统商帮的近代变迁——苏州洞庭帮在上海马学强史林1996.3

论上海开埠初期的通事和买办吴桂龙史林1996.4

论本世纪初中国商东说念主的社会地位张海林江海学刊1996.4

宁波商文化发展初探陈梅龙史林1997.2

评马敏著《官商之间——社会巨变中的近代绅商》王先明历史研究1997.2

近代商东说念主与中国社会转型——序“东方商旅丛书”章开沅天津社会科学1997.4

近代宁波帮造成的历史因素偏激作用孙善根、李政档案与史学1997.4

地方自治:晚崭新式绅商的公民相识与政事参与马小泉天津社会科学1997.4

宁波籍买办的兴起与宁波帮近代化周静芬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8.4

近代名流阶级的分化与基层政权的蜕化王先明浙江社会科学1998.4

《华字日报》所见19、20世纪之交的香港华商陆晓敏广东社会科学1998.5

绍兴商东说念主与绍兴旅沪同乡会陶水木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9.1

试论晚清绅商与商会的关系马敏天津社会科学1999.5

在重庆的“宁波帮”——《宁波旅渝同乡会会刊》札记俞信芳档案史料与研究2000.1

略论晚清泉州绅商陈桂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2

近代湖州商帮兴衰探析陶水木浙江学刊2000.3

晚清文献中“乡绅”的对应词是“城绅”谢放近代史研究2000.4

浅谈近代绅商的城市服务功能任学丽东说念主文杂志2000.6

粤东说念主与近代上海城市的变迁刘正刚学术月刊2000.12

2.底层社会、劳资纠纷

五四时期的废娼通顺初探黄兴涛、刘辉学术月刊1992.3

20世纪20年代劳资纠纷问题初探徐想彦历史研究1992.5

中国早期工东说念主阶级景色初探姜铎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4

民国时期工东说念主的工资及家庭花费景色简析陆兴龙档案与史学1995.1

二三十年代上海主要产业职工工资级差与文化水平张剑史林1997.4

20—30年代上海青楼业兴盛的特性与原因忻平史学月刊1998.1

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过程中的娼妓问题张百庆史学月刊1999.1

1931年上海出书业劳资纠纷述略李联社河南大学学报2000.2

民国时期的东说念主力车夫分析玉玺焕近代史研究2000.3

中国近代城市劳能源市集社会关系辨析——以工东说念主中的帮派为例马俊亚江苏社会科学2000.5

3.妇女、儿童

中国近代妇女通顺史学术辩论会综述常英史学月刊1988.1

民国初年的妇女参政张莲波史学月刊1988.2

略论辛亥鼎新时期的妇女参政接触李兰萍广东社会科学1988.2

近代四川妇女的初次奋起——辛亥年间的四川女子保路同道会述略刘传英四川大学学报1988.3

戊戌维新时期的女学梁凤荣郑州大学学报1989.2

晚清女子训诲探微黄新宪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9.4

戊戌女子解放新探徐建生史学月刊1989.5

民初女权通顺述略经盛鸿江海学刊1989.5

五四时期的废娼通顺初探黄兴涛、刘辉史学月刊1992.3

中国近代产业女工的历史检会郑永福郑州大学学报1992.4

近代溺女之风盛行探析徐永志近代史研究1992.5

民国初年的女性违警(1914—1936)王奇生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11993

八十年代民国妇女史研究大略康晓滨学术界1993.3

论太平天堂妇女地位的双重性曾丽雅江西社会科学1993.12

陕甘宁边区妇女地位变化述论崔兰萍唐都学刊1994.1

妇女职业扮装冲突的历史记忆——对于“妇女回家”的三次论战臧建北京党史研究1994.2

浅谈1921年湖南的妇女参政张莲波史学月刊1994.6

近代男女平等想想刍论孟新安江汉论坛1994.12

中国晚世士东说念编缉下的儿童健康问题熊秉真“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3上1994

清代皇族妇女的家庭地位赖惠敏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21994

清末民国潮汕女学述往丁和平岭南文史1995.2

近代中国的妇女解放通顺郭蓉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5.2

试论辛亥鼎新时期江浙妇女的政事生活戴东阳杭州大学学报1995.3

民初女权通顺概述经盛鸿民国春秋1995.3

论中国近代女学的产生和发展高华德、崔薇圃皆鲁学刊1995.4

中国近代女子训诲想潮述评张莲波河南大学学报1995.4

西学东渐影响下的中国近代妇女通顺王好意思秀北京大学学报1995.4

从男女平比及女权相识——晚清的妇女想潮夏晓虹北京大学学报1995.4

论近代中国的妇女解放想想焦润明社会科学辑刊1995.5

近代妇女训诲的兴起与妇女的觉醒宋瑞芝河北学刊1995.5

中国传统女学的散伙与近代女子训诲兴起杨晓学术研究1995.5

评中国近代对于良母贤妻主义的论战吕好意思颐天津社会科学1995.5

五四的“新性说念德”——女性格欲叙述与构建民族国度彭小妍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31995

中国大陆连年中国妇女研究之景色臧健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31995

怎样的幼教,何如的童年——中国晚世儿童史刍论熊秉真传统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史北戴河研讨会论文集台北联经出书功绩公司1995

疳——中国晚世儿童的疾病与健康研究之二熊秉真“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4上1995

中国近代女子训诲述论陈祖怀史林1996.1

辅导女子高等训诲的历史演变王奇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2

西学东渐与近代女学俞丽芬浙江学刊1996.3

西学东渐对中国妇女的影响杜讳言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6.3

论中国近代妇女通顺的“男性特色”孙兰英史学月刊1996.3

近代中国女性史研究散论桑兵近代史研究1996.3

近代吴地女性文化的变迁许周鹣浙江社会科学1996.4

近代中国女子高等训诲产生刍论王媛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6.4

战时儿童保育会史料一组张海梅选编民国档案1996.4

近代中国女子体育不雅初探游鉴明新史学7-41996

维新派与中国妇女解放张媛史学集刊1997.2

五四时期的女权通顺(韩)尹好意思英国外社会科学1997.3

五四时期妇女解放通顺的特性李本义湖北大学学报1997.3

中国近代妇女解放通顺的特性(韩)尹好意思英扬州大学学报1997.3

日本殖民总揽与妇东说念主团体——试论1904—1930年的爱国妇东说念主会台湾支部洪郁如想与言47-21997

试论近代中国妇女争取职业及职业平等权的接触历程何黎萍近代史研究1998.2

中国妇女争取财产权和承袭权的接触历程何黎萍北京社会科学1998.4

日本的中国女性史研究沈智近代史研究1998.4

中国近代妇女管事初探蒋好意思华江苏社会科学1998.4

1922年前后中国妇女参政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及争论张莲波、周丽亚中州学刊1998.5

略论辛亥鼎新时期常识妇女群的解坦然态蒋好意思华江海学刊1998.6

辛亥鼎新与五四时期妇女解放通顺相比研究李本义湖北大学学报1998.6

制宪期间妇女争取代表限额始末——以国民大会代表之选举为例李南海近代中国1231998

清代满族的妾与妾制探析定宜庄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61998

保良局档案与香港妇女史研究叶汉明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61998

台湾地区相关近代中国妇女史的博士论文研究评介(1991—1997)许慧琦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61998

中国近代常识女性与妇女解放畅引婷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9.1

论清末民初黑龙江女学训诲王延华黑龙江社会科学1999.1

中国近代女子义务训诲想想的发展历程阎广芬浙江大学学报1999.2

“五四”时期妇女解放不雅的几个层面汪丹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9.2

近代中国女性陋俗文化嬗变述论梁景和中国文化研究1999.3

论中国近代妇女通顺对社会变迁的推动作用吕好意思颐郑州大学学报1999.4

二三十年代中国女性匪首的家庭婚配概不雅邵雍档案史料与研究1999.4

“五四”与中国现代妇女解放通顺何丽萍朔方论丛1999.4

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表面的探讨郭金梅内蒙古社会科学1999.5

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想潮郭秀文学术研究1999.6

近代华东地区的女球员(1927—1937):以报刊杂志为主的辩论游鉴明“中研院”近代史所集刊321999

近代女子职业发展与妇女解放王开国、郝平山西大学学报2000.1

救济委员会战区内迁妇女指点院职业大略(1942年10月)李寿臣选编档案史料与研究2000.1

近代儿童东说念主格的研究景色分析叶海燕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2

北平儿童急救职业审议委员会创建及行为情况史料一组(一、二)张天宇选编北京档案史料2000.3.4

简论西方女学对中国近代女子训诲的影响阎广芬河北大学学报2000.3

晚清女子训诲多边关系探略俞宏标、顾晓红浙江学刊2000.4

五四时期中国妇女地位的变迁徐胜萍东北师大学报2000.6

中国近代妇女训诲平等权的演进何黎萍社会科学辑刊2000.6

纪律追求与季世懦弱:由弹词演义《四云亭》看晚清上海妇女的期间相识胡晓真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82000

相关西方女布道士与中国妇女的几个历史问题:从文献谈起王秀云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82000

妇女性别空间表面用于十九世纪好意思国基督教新教在华女布道士研究之探讨:并以好意思国圣公会为例林好意思玫政事大学历史学报172000

近代华东地区的女球员,1927—1937:以报刊杂志为主的辩论游鉴明“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22000

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的记忆:《近代中国妇女通顺史》导言张玉法近代中国1392000

4.常识分子

我国近代型常识分子群体简论姜义华近代史研究1987.1

近代跳动常识分子与会党的关系汪叔子、王凡、吴说念明江西社会科学1987.5

试论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急与常识分子的觉醒朱允兴兰州学刊1987.6

论中国近代常识分子参政的三种模式杨念群广州研究1988.2

跨世纪的文化重构——近现代中国常识分子想想历程之反想张洪恩、张跃东宁夏社会科学1989.3

1905—1912年的国内学生群体与中国近代化桑兵近代史研究1989.5

戊戌常识分子改革中国的模式杨念群二十一生纪61991

民初到五四常识分子政事心态的多少变化朱志敏中州学刊1993.2

同归殊途乎?——近现代中国常识分子征象透视黄平中国社会科学季刊总41993

论三十年代中国常识分子的政事抉择董伟社会科学阵线1994.1

近代中国常识分子价值不雅念的嬗变任火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4.1

试论中国近代常识分子队列的造成崔薇圃皆鲁学刊1994.3

近代中国常识分子的历史取舍欧阳哲生社会科学阵线1994.3

近代中国常识分子的忧患相识黎仁凯历史教学1994.9

论本世纪初后生常识分子对封建传统的批判张海林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2

论五四常识分子群体的转型陈蕴茜江苏社会科学1996.3

试论五四时期常识界的群体相识赵俊芳社会科学探索1996.5

论社会心思对近代中国常识分子群体转型的影响陈蕴茜南京大学学报1997.3

晚清士风与义利不雅念的变动李长莉河北学刊2000.1

19世纪下半期中国常识界的国际法不雅念田涛近代史研究2000.2

论五四期间中国常识群体的聚散聚散陈建林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4

论晚清常识分子的文化转型王继平湘潭大学学报2000.5

清末新常识阶级政事文化心态探析赵泉民社会科学辑刊2000.6

5.华裔与外侨

(1)华裔

论近代华裔在广州的投资(1862—1949)林金枝暨南大学学报1988.1

近代中印日国外移民的相比研究郭梁华裔华东说念主历史研究1988.1

清朝政府在新加坡竖立领事的过程偏激华裔政策的转变余定邦中山大学学报1988.2

光绪初年中荷对于华裔国籍的交涉袁丁华裔华东说念主历史研究1988.3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东南亚华裔汇款偏激作用林金枝近代史研究1988.3

略论近代福建华裔汇款林金枝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3

二十世纪初期华裔对广州的投资陈炳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8.3

民国福建侨务机构沿革及侨务档案述要林真历史档案1989.2

清末华裔政策转变初探刘世扬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89.3

论东南亚华裔奥密会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沈卫中广东社会科学1989.4

清政府对华工出国的立场与政策李家驹近代史研究1989.6

鸦片干戈以后华工出国的分散偏慷慨因摆列华裔华东说念主历史研究1991.2

1945年后印尼华东说念主的华东说念主不雅初探杨启光华裔华东说念主历史研究1992.2

近代以来福建主要侨务报刊述评钟健英、林青党史研究与教学1992.2

同治年间清政府对华工出国的立场与政策李家驹近代史研究1992.3

华工赴澳启事与首批华工抵澳时刻辨析张秋生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2.4

早期在澳华东说念主的经济生活王孝询史学月刊1992.6

菲律宾华东说念主史料基础观测与搜集贪图朱浤源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141992

南洋华裔沧桑史话逐原历史月刊571992

星马华东说念主在抗日干戈中的葬送与奉献苏云峰历史月刊571992

北洋政府侨工事务局的竖立杜裕根、蒋顺兴民国春秋1993.1

简论北洋政府侨务局的创建偏激历史地位杜裕根、蒋顺兴江海学刊1993.5

清末以来国外华东说念主的民族主义朱浤源想与言31-31993

二次战后菲律宾华东说念主组织:以马尼拉为例郑月里译想与言31-31993

华工赴澳启事与首批抵澳华工张秋生历史月刊1993.6

民国时期闽西国外移民问题的观测研究吴凤斌南洋问题研究1994.1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南亚华东说念主移民与经济郭梁八桂侨史1994.1

好意思国华裔帮会流泪史杜云之中外杂志56-21994

印尼排华史略陈鸿瑜历史月刊771994

历史的丰碑——澳洲华东说念主历史博物馆郭孝存历史月刊801994

龙来沉(西萨摩亚华裔简史)刘渭平列传文学64-31994

“台湾华裔”投资福州复兴汽车公司始末许雪姬台湾史研究2-11995

五口通商后从厦门出国的华工李金明华裔华东说念主历史研究1996.2

试析二战后东南亚华裔华东说念主社会的变化发展许肇林华裔华东说念主历史研究1996.2

国外移民与近代沿海侨乡训诲结构的变迁郑甫弘南洋问题研究1996.4

近代广东旅好意思华裔与岭南文化的传播乐正中山大学学报1996.4

论近代华裔国籍与中国国籍法杜裕根、蒋顺兴江海学刊1996.4

中法干戈前夜越南政府对广西移民的处置罗素珍学术论坛1996.5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赴法华工王家鼎历史月刊991996

菲华商联总会之成立与演变张存武国外华东说念主研究31996

菲律宾华裔抗日行为,1928—1945张存武第三届近百年中日关系研讨会论文集1996

华东说念主移民好意思国的辛酸史沈元寿列传文学71-61997

论19世纪后期好意思国对华移民政策梁茂信东北师大学报1998.6

中中语化南移与华东说念主的移民南洋张天张晓红历史月刊1351999

好意思国华裔与1905抵制好意思货通顺吴金平华裔华东说念主历史研究2000.1

澳洲华东说念主与1905年抵制好意思货通顺黄贤强华裔华东说念主历史研究2000.3

(2)外侨

黑龙江地区的异邦移民石方学习与探索1986.4

旧上海的犹太东说念主王庆余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7.2

上海日本留下户团概述曹霖华、马长林档案与历史1990.3

论三十年代初犹太难民涌入上海的原因周开国史林1992.2

哈尔滨历史上的犹太东说念主徐新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5.1

清末中国对犹太东说念主的了解与立场李长林史学月刊1996.3

旅沪俄侨与上海犹太总会汪之成社会科学1996.8

上海和哈尔滨犹太圣裔社述略房建昌史林1997.1

清末国际移民偏激在近代上海文化结构中的作用邹振环复旦学报1997.3

近代北京犹太东说念主小史房建昌北京社会科学1997.4

伪满洲国时期的白俄房建昌黑龙江社会科学1997.6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各地犹太东说念主概貌房建昌近代史研究1997.6

论晚清上国外侨东说念主口的变迁吴桂龙史林1998.4

鸦片干戈前后异邦妇女参预中国通商港口问题郭卫东近代史研究1999.1

对于近代来华犹太东说念主的史料及研究简况房建昌史学表面研究1999.2

兴亚院华中蚁合部上海犹太东说念主奥密观测房建昌选译档案与史学1999.3

光绪年间吉林教化朝鲜移民史料吉林省档案馆苏建新、陶敏选编历史档案1999.3

试论犹太东说念主与近代上海经济王健史林1999.3

中外慈善团体援助来沪犹太难民史料(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文俊雄译民国档案1999.4

哈尔滨:近代东亚犹太东说念主最大的行为中心张铁江学习与探索2000.6

旅华犹太妇女及犹太东说念主婚配景色研究李薇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6

窘境中的哈尔滨俄侨(俄)叶列娜·塔斯基娜东北沦陷史研究2000.1

中外慈善团体援助欧洲来沪犹太难民史料(二至四)文俊雄译民国档案2000.1.2.3

民国年间英国在新疆犯罪发展移民事考郑振东中国边关史地研究2000.3

日文档案所响应的1927—1945年间朝鲜移民在北平情况房建昌整理北京档案史料2000.3

试论抗战见效后上海的韩国移民团体赵兰亮学术月刊2000.12

(三)社会团体

1.奥密结社与传统组织

论辛亥鼎新时期的会党沈渭滨复旦学报1987.5

上海流氓势力与四·一二政变苏智良近代史研究1988.1

太平天堂时期奥密会党研究的几个问题周育民历史教学1988.10

上海帮会与帝国主义、国民党政权的关系郭绪印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1

近代上海帮会繁荣原因初探苏智良上海研究丛刊1989.2

1938年上海群众租界巡捕房对于黄说念会等团体行为情况的答复(1938年10月—11月)杨红译档案与历史1989.2

国民党总揽时期的上海帮会势力民国档案郭绪印1989.3

第二次中国会党史学术辩论会综述周育民社会科学辑刊1989.5

对于重庆帮会的几个问题——对《解放前重庆的袍哥》一文的校阅邵雍档案史料与研究1990.3

中国会党史研究的历史记忆周育民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0.3

辛亥鼎新时期会党通顺的特征和历史作用饶怀民、周新国求索1990.3

青红帮的历史演变与邪恶行为蔡少卿南京大学学报1990.3

宗社党述略关戚历史教学1990.4

辛亥鼎新时期会党研究综述饶怀民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6

试论义和团庆典的社会意旨(好意思)周锡瑞文史哲1991.1

义和团通顺期间江南的社会环境胡绳武、戴鞍钢东岳论丛1991.1

义和团通顺时期湖南衡州教案刘泱泱求索1991.1

“义和团通顺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辩论会综述苏智良、刘天路近代史研究1991.2

义和团通顺与晚清社会孙占元朔方论丛1991.1

二十年代的红枪和会顺李子龙江苏社会科学1991.3

鸦片干戈前后会党通顺的特征与作用周新国饶怀民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1.3

一贯说念前期历史初探——兼谈一贯说念与义和团的关系周育民近代史研究1991.3

社会灾荒与义和团通顺林敦奎中国东说念主民大学学报1991.4

近代教案与义和拳通顺的兴起戚其章贵州社会科学1991.4

为虎作伥的青帮流氓郭绪印民国春秋1991.7

论青帮的超等组织——恒社张哲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2.2

对于湖南哥老会起源问题的探讨刘泱泱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2

山东奥密会社初探(1912—1945)张波山东大学学报1992.3

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与天门会乔培华历史教学1992.7

论上海帮会对南京国民政府与江浙财阀关系的影响刘才赋南京大学学报1993.1

奥密社会与第一次工东说念主通顺飞扬张军、黄好意思珠党史研究与教学1993.2

五卅通顺中的工东说念主帮会问题邵雍党史研究与教学1993.3

三十年代上海的帮会与工会饶景英史林1993.3

民国时期帮会史研究的发展偏激特性邵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3.3

1946至1951年国民党利用帮会反共探略邵雍江苏社会科学1993.5

第二届中国近代奥密社会史国际学术辩论会综述李凯鸿近代史研究1993.6

近代上海帮会性质的多少变异黄逸平探索与争鸣1993.6

第一届中国近代奥密社会史国际学术辩论会综述饶怀民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1

民国时期民间奥密宗教简论濮文起天津社会科学1994.2

对辛亥鼎新时期会党二重作用的历史检会丁孝智、张根福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4.3

三十年代天门和会顺清静的原因乔培华史学月刊1994.3

源起皆鲁的说念院组织偏激期间特征曹立前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4.3

天门会1926年发轫初探乔培华历史教学1994.8

论上海帮会从爆发到暴一火的两次转换胡训珉上海大学学报1995.1

清末北京外城侦察右厅会馆观测表方裕瑾选编历史档案1995.2

鸦片干戈时期的帮会邵雍历史档案1995.3

对于中国近代奥密社会史的研究来新夏漳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3

宣统二年京师外城侦察总厅抄送各行行规史料方裕谨选编历史档案1995.4

近民族成本与上海帮会樊卫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2

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帮会的观测和利用邵雍档案史料与研究1996.4

一个传统组织在城市近代化中国的作用——上海广肇公所初探宋钻友史林1996.4

上海四明公所档案选(一)上海市档案馆何品选编档案与史学1996.6

近代会说念门经典的政事倾向邵雍学术月刊1996.6

民国时期帮会的转换与黑社会的造成移元社会科学1996.10

近代广州街坊组织的演变贺跃夫二十一生纪351996

洪帮渊源、组织、帮规(1—2)王涛原著,张文奇提供列传文学68-4、51996

丐帮举隅王尔敏香港中国近代史学会会刊81996

民国时期的新式帮会——恒社夏斯云档案与历史1997.1

近代北京的会馆刘娟北京社会科学1997.3

近代工商性会馆的作用偏激与商会的关系王日根厦门大学学报1997.4

论抗日干戈时期冀鲁豫边区的枪会郭晓平抗日干戈研究1997.4

试论晚清江湖帮会的组织特征及演进轨迹汪润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4

北伐与上海帮会(韩)李丙仁档案与历史1997.5

湘军与哥老会吴善中江海学刊1997.5

近代河南枪会滋盛的社会历史原因王天奖中州学刊1997.6

民国时期强盗成因与治理敖文蔚武汉大学学报1997.6

光绪初年哥老会史料选辑方裕瑾选编历史档案1998.3

清末以后城市同乡组织形态的现代化——以宁波旅沪同乡组织为中心虞和平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3

试论清末民初奥密社会扩张的文化原因张尊健、金强贵州大学学报1998.4

近代中国手工业行会的演变王翔历史研究1998.4

同治年间哥老会史料方裕瑾选编历史档案1998.4

会党与近代教案探讨赵树贵江西社会科学1998.5

北京会馆与戊戌维新——从城市历史的角度看戊戌维新(好意思)白想奇北京社会科学1999.1

论近代会党与强盗的关系刘平社会科学阵线1999.1

对第一次国内鼎新干戈时期河南红枪会的再相识刘广明郑州大学学报1999.4

客民·游勇·盐枭——近代长江中下贱、运河流域会党崛起配景新探吴善中扬州大学学报1999.5

抗日干戈时期的豫北天门会郭晓平、闵娟史学月刊1999.6

辛亥时期会党社会心态之变化郑永华清史研究2000.1

论民国时期的会馆对社会政事经济的影响万江红、涂上飙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2

晚清哥老会势力的分散偏激产生的社会条件祝碧衡四川大学学报2000.3

19世纪中后期湘境哥老会研究彭先国历史档案2000.3

中国工东说念主通顺与帮会的关系——兼评六卷本《中国工东说念主通顺史》蔡少卿、刘平学术研究2000.3

试论民国时期苏州丝绸业同行公会魏文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5

19世纪后半期鲁西民间宗教结社与拳会的动向李银子近代史研究2000.6

会说念门在上海的传播与衰一火邵雍学术月刊2000.8

2.新式社团

(1)商会

试论清末商会的竖立与官商关系王笛史学月刊1987.4

从清末商会的诞生看资产阶级的初步造成朱英江汉论坛1987.4

商会档案整理情况先容章鸣九历史研究1987.4

清末商会“官督商办”的性质与特性朱英历史研究1987.6

上海总商会史事纪要(1902—1920)徐鼎新编上海研究论丛1988.1

浅谈晚清苏州商会与行会的区别偏激磋议马敏朱英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3

论清末民初中好意思商会的互访和协作虞和平近代史研究1988.3

清末商会与辛亥鼎新朱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8.5

五卅通顺中的上海总商会何毅亭历史研究1989.1

略论苏州工生意会所的性质和作用丁家钟苏州大学学报1989.1

上海总商会史事纪要(1921年—1929年5月)徐鼎新编上海研究论丛1989.2

清末新式商东说念主社团的兴起偏激影响朱英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4

清末苏州商会的历史特性朱英历史研究1990.1

清末商会的处理与官商关系的发展演变朱英社会科学阵线1990.2

近代中外商会相比研究朱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5

近代商会的法东说念主社团性质虞和平历史研究1990.5

商会与中国资产阶级“利己”化问题虞和平近代史研究1991.3

从绅商期间走向企业家期间——近代化程度中的上海总商会徐鼎新近代史研究1991.4

清末新兴商东说念主及民间社会朱英二十一生纪31991

略论清末的苏州商务总会屠雪华近代史研究1992.4

北洋时期商会历史作用之检会彭邦富民国档案1992.4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全都造成和醒觉的象征——论1907年的各省商会大会汪林茂史学月刊1992.5

清末苏州商会调节商事纠纷述论朱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3.1

清末民初商会对政府制订工商政策的影响赵洪宝学术界1994.2

论清末商会对长芦盐务风潮的平息胡光明历史档案1994.2

吴城商镇偏激早期商会梁洪生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1

清末国外华商竖立商会史料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丁报复选编历史档案1995.1

宣统元年北京古玩行商会成立档案选编方裕瑾选编历史档案1995.2

清末当业商会规章白淑兰、郭一梅选编北京档案史料1995.3

光绪三十年京师药行商会规则方裕瑾历史档案1995.3

清末铜元危急与天津商会的对策赵洪宝近代史研究1995.4

商事裁判与商会——论晚清苏州商事纠纷的调治马敏历史研究1996.1

论清末苏州商务总会的性质屠雪华南京大学学报1996.2

清末各省竖立商会史料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丁报复选编历史档案1996.2

试析商东说念主会馆、会所与商会的磋议和区别丁长清近代史研究1996.3

晚清山东地方商会史料丁报复选编历史档案1996.4

太平洋干戈时期天津商会大略刘琳天津档案史料1997.1

清末国外华商竖立商会史料续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丁报复选编历史档案1997.2

五四通顺期间的天津总商会朱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6

访日归来谈商会研究虞和平近代史研究1997.6

清末潮汕地区生意组织初探钟佳华汕头大学学报1998.3

天津商学会与中国近代生意相识的觉醒孙炳芳、张学军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4

朱英著《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度——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题的历史透视》刘家峰历史研究1998.5

首届商会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辩论会综述胡光明、宋好意思云、任云兰历史研究1998.6

近代中国商会与政府关系的研究:角度、模式与问题的再探讨张志东天津社会科学1998.6

论民初商会和解党争朱英江汉论坛1998.6

论国民党政权覆一火前的天津商会与工业会胡光未来津社会科学1999.1

天津市孤苦工业团体的兴起偏激对商会的影响(1946—1950)任云兰天津社会科学1999.1

清末四川商会与四川民族工生意席萍安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9.1

无锡商会与近代工商企业家的成长汤可可、蒋伟新江海学刊1999.1

对于近代上海商会兴衰的几点想考徐鼎新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1

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的中介组织——天津商会(1912—1927)宋好意思云天津社会科学1999.1

上海总商会与五四通顺朱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3

论清末商会与行会并存的原因黄福才、李永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3

“九一八”事变后上海市商会的民主抗日动向——兼谈商会与国民政府之关系郑成林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4

五四时期的天津商会于岩青历史教学1999.10

商会与近代中国的轨制安排与变迁张东刚南开经济研究2000.1

浅论清末民初(1903—1920年)天津商会的政事特色杨丽红河北大学学报2000.1

从长芦五纲总被扣案看商会与国民党政府关系王兆祥历史档案2000.1

20世纪初天津商会对酬酢往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宋好意思云南开经济研究2000.3

上海近代商会在郑重金融中的作用姚会元学术月刊2000.5

增进中国商会史研究的两岸“对话”——回应陈三井先生对《上海总商会史》的评述徐鼎新近代史研究2000.5

(2)其他社团

重庆公强会散论俞笙近代史研究1987.2

清末直隶农会述略朱英中国农史1988.3

历史上的以上海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团体瞎掰念静档案与历史1989.1

中华训诲改进社史料选祝力军选编北京档案史料1989.1—3

共和实进会史料司马城选编北京档案史料1989.2

上海通社纪事本末瞎掰念静档案与历史1989.3.4

十九世纪末天津民间组织与城市遏抑照料系统陈克中国社会科学1989.6

论中国现代文学社团闻雨河北学刊1989.6

清末广东农会述略朱英学术研究1990.1

清末寰宇农务联合会述略朱英贵州社会科学1990.10

中国近代社科群团的产生发展初探何鹄志求索1991.1

北洋政府时期北京社团一览于彤北京档案史料1991.1—3

二十世纪初的妇女团体张莲波史学月刊1991.2

北洋政府时期北京社团一览补遗于彤北京档案史料1991.4

辛亥鼎新前的农会朱英历史研究1991.5

民国时期的江苏商船总会郭孝义民国档案1992.3

商民协会初探张亦工历史研究1992.3

清季江苏省学和会顺探析(西元1895年—1911年)何想眯“国史馆”馆刊131992

北京妇女社团发展概述刘宁元、马晨彤北京党史研究1993.2

民国时期的中国磨练学会樊正民国档案1994.1

神州女界协济社章程及神州女报简章刘苏选编北京档案史料1994.1

天津绿波社殷子纯新文学史料1994.2

论清末社团群崛起的原因靳迎春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94.2

20世纪初国内新常识界社团概论桑兵近代史研究1994.5

近代中国国货团体初析蒋伟国民国档案1995.1

戊戌学会考闵杰近代史研究1995.3

武学社史料刘苏选编北京档案史料1995.3.4

试论苏州市民公社的性质屠雪华江海学刊1995.3

论清末“新政”期间的苏州社团张海林苏州大学学报1995.4

中国回教救国会述论白友涛柴静回族研究1995.4

对于苏州市民公社的几个问题的探讨屠雪华民国档案1995.4

变法维新时期学会、社团补遗闾小波史学月刊1995.6

戊戌保国会结果原因新探——汪大燮致汪康年函札考马忠文东北师大学报1995.6

民初“中央学会”的筹设与短命严昌洪、杨华山近代史研究1995.6

国群铸一浅近讲演社史料北京市档案馆刘苏选编北京档案史料1996.1

戊戌维新时期学会、社团补遗闾小波文献1996.1

变革的新器用——略说戊戌时期的学堂、学会、报纸周积明湖北大学学报1996.2

北京社会实进会史料刘苏选编北京档案史料1996.3

清末民初经济伦理的成本主义化与经济社团的发展虞和平近代史研究1996.4

抗日干戈时期上海职业界的联谊会张敏档案与史学1997.5

近代香港的华商社团张晓辉档案与史学1998.1

晚清广州的社团偏激近代变迁贺跃夫近代史研究1998.2

清末各省竖立农会史料丁报复选编历史档案1998.2

近代北京群众性学术社团的发展常润华北京社会科学1998.3

试论五四时期社团繁荣的原因曲广华、王富国朔方论丛1998.4

戊戌时期的学和会顺张玉法历史研究1998.5

湖南维新通顺期间南学会的创办与文静排外周秋光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5

五四通顺中的山东同乡团体赵兰亮、于澎学术月刊1998.12

强学会与强学书局考辨——兼议北京大学的泉源闾小波北京社会科学1999.1

民国初年的妇女团体张莲波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2

清末农会的兴起和士绅权力功能的变化常书红、王先明社会科学研究1999.2

20世纪中国民间社团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朱英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4

试论五四时期社团繁荣的历史作用曲广华黑龙江社会科学1999.4

清末之日本中国留学生会馆蔡慧珍日本研究1999.6

论戊戌学会的政事功能龚郭清天津社会科学2000.4

民初党会透视李育民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6

(四)婚配与家庭

1.婚配

清末政事社会变革对婚配不雅变迁的推动徐永志河北学刊1987.1

太平天堂的家庭婚配政策张铁宝南京史志1987.6

清末民初婚配变化初探徐永志中州学刊1988.2

辛亥鼎新与婚配家庭变革徐永志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89.2

近代中国婚配家庭变革想潮述论徐建生近代史研究1991.3

清末民初婚配生活中的新潮行龙近代史研究1991.3

论民国时期华北农村的早婚征象傅建成社会学研究1994.4

中国近代婚配与家庭结构姜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4.4

论中国传统婚配陋俗的特征梁景和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4.5

太平天堂婚配风尚的历史检会幽乔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5.2

辛亥鼎新前夜婚配家庭新不雅念蒋好意思华山西大学学报1995.4

另一种“伪组织”:抗战时期婚配与家庭问题初探吕芳上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31995

论华北抗日根据地对传统婚配轨制的改造傅建成抗日干戈研究1996.1

民国时期的集体婚典伍野春、在世诚、华国梁民国档案1996.2

五四时期“生养节制”想潮述略梁景和史学月刊1996.3

近代华北农村的论财婚配陈亚平、徐景庶学术论丛1996.6

近代华北民间婚配述论徐永志、吕炳丽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97.1

从近代婚配家庭的变迁看妇女地位的擢升表面探索董江爱1997.3

清末民初婚配家庭变革通顺的趋向陈振江南开学报1997.4

中央苏区婚配轨制改革与妇女解放吴小卫、杨双双南昌大学学报1998.1

试论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婚配风俗改革李晓晨天津党史1998.1

根据地婚配历法与东说念主权保护谭双泉、李招忠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3

戊戌维新派的婚配文化不雅梁景和江海学刊1998.6

论民国时期城市婚配的变迁陈蕴茜、叶青近代史研究1998.6

民国时期中国农村早婚问题透视高石钢宁夏大学学报1999.1

清末民初婚俗的演变述论梁景和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1

晚清婚配与家庭不雅念演变述论徐永志清史研究1999.2

晚清婚配与家庭不雅念的演变徐永志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2

五四时期婚配不雅念变革的期间特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2

民国时期农村婚配中的衡宇相望规则初探高石钢固原师专学报1999.2

苏区期间中国共产党对传统婚配轨制改革分析傅建成、王红岩西北大学学报1999.3

清末民初山西婚俗变迁郭亚萍山西大学学报1999.4

近代陕北女子早婚与生养健康岳珑东说念主文杂志1999.4

民国时期农村婚配论财规则初探高石钢社会科学阵线1999.5

民国后抗战前山东婚丧礼俗的嬗变王青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6

台湾近百年来的成家相片分析李香洁、吕维婷、陈琼芬台湾史料研究111999

五四时期的“废婚主义”梁景和二十一生纪531999

试论新民学会会员的婚配家庭不雅张利民社会科学2000.3

陕甘宁边区婚配轨制改革探析崔兰萍西北大学学报2000.4

近代上海离异景色相比张伟社会科学2000.12

十八、十九世纪中国传统婚配不雅念的现代挪动张寿安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82000

论辛亥鼎新时期先进妇女家庭婚配不雅的变化徐辉琪近代中国1362000

五四时期对于废姓问题的辩论洪喜好意思近代中国1382000

2.家庭与眷属

中国近代系族组织的内在结构邓河山西大学学报1991.2

北洋政府时期基层东说念主民家庭功能偏激鼎新动因的检会刘志强、姚玉萍近代史研究1991.5

论清末的“家庭鼎新”梁景和史学月刊1994.1

论民初至五四时期的“家庭鼎新”梁景和晋阳学刊1994.6

试论近代社会系族组织的存留与演变邓河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2

民国时期黔黟县西递明经胡氏系族观测答复赵华富安徽大学学报1995.4

系族对近代社会的影响邓河晋阳学刊1995.4

近代中国“民事习惯”在郑重家庭方面的社会功能吕好意思颐郑州大学学报1997.1

论民国时期城市家庭轨制的变迁陈蕴茜近代史研究1997.2

文化冲击、鼎新与近代系族社会——以近代湖北黄州系族社会为例林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3

试论近代广西宗法文化的变异性阐述偏激批判承袭钱宗范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3

开国前黎族社会宗法轨制存在形态浅析何海龙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3

浅论五四时期胡适的家庭说念德不雅李妍皆皆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7.6

略论晚清家庭的变动徐永志历史教学1998.1

近代华北农村家庭养老轨制的利与弊乔志强董爱江学术论丛1998.1

近代华北农村家庭轨制探微陈亚平学术论丛1998.5

中国传统家庭和眷属与基督教的冲突王守中东说念主文杂志1998.6

近代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历史趋势董江爱晋阳学刊1999.1

论近代商东说念主系族与系族文化的发展演变朱英天津社会科学1999.6

略论晚清的系族徐永志历史教学1999.11

抗战时期反家庭暴力在陕甘宁崔兰萍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2

(五)东说念主口

1.东说念主口统计与变动

略论近代时期山西农村的东说念主口变动徐松荣山西大学学报1987.3

略论中国近代的“东说念主口弥散”——中国近代东说念主口研究之二行龙山西大学学报1987.4

近代东说念主口发展述论行龙朔方论丛1988.4

十八、十九世纪中国东说念主口的发展与农民举义刘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8.4

略论中国近代的东说念主口城市化问题行龙近代史研究1989.1

近代福建的东说念主口迁移与城市化戴一峰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1

中国近代东说念主口数目偏激分散行龙历史教学1989.11

清代北京地区州县东说念主口的增长韩光辉北京社会科学1990.2

论近代西北东说念主口波动的多少主要原因魏丽英社会科学(兰州)1990.6

日据期间台湾的东说念主口而已温振华台湾史田地研究通讯141990

试论近代以来中国农村中东说念主口对坐褥力的压迫汪润元、勾利军东说念主口研究1991.1

近代中国东说念主口和耕地的再臆测章有义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1

民国东说念主口特征论忻平江汉论坛1991.3

1840—1990年中国大陆东说念主口再分散大略李若建中山大学学报1992.1

辛亥鼎新前的东说念主口景色行龙历史研究1992.1

民国时期(1912—1949)四川的东说念主口变动偏激原何以景熙四川大学学报1992.1

1840—1949年新疆东说念主口的发展变化偏激原因初探陈延琪西域研究1992.1

民国时期都市东说念主口结构分析张庆军民国档案1992.1

试析清末农村东说念主口问题周初衷江苏社会科学1993.1

近代成都城市东说念主口发展述论何一民近代史研究1993.1

川西近代藏族东说念主口研究程贤敏、左皆中国藏学1993.1

近代大连城市东说念主口略论沈毅社会科学辑刊1993.2

近代香港东说念主面试析(1841—1941)徐曰彪近代史研究1993.3

《中国近代东说念主口史》序刘大年近代史研究1993.4

近代河南东说念主口估测王天奖河南大学学报1994.1

中国近代东说念主口问题的再相识姜涛光明日报1994.2.28

近代乡村东说念主口阶级郑重性初探姜涛近代史研究1994.3

清代(1840年前)的东说念主口危急及对近代社会经济的影响田彤史学月刊1994.3

中国近代东说念主口变迁及城乡东说念主口结构的现代启示姜涛政策与照料1994.4

论近代宁波东说念主口流动偏激社会意旨竺菊英江海学刊1994.5

宣统元年禁革东说念主口买卖史料吉林省档案馆苏建新、陶敏选编历史档案1995.1

近代武汉城市东说念主口发展轨迹皮明庥江汉论坛1995.4

百年来台澎地区东说念主口的变迁李国祁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231995

近代中国东说念主口的增长和挪动戴逸清史研究1996.1

近代华北农民的社会流动陈亚平学术论丛1996.1

略论民国时期的东说念主口素质张庆军、刘冰学海1996.2

近代江南市镇东说念主口与城镇化水平变迁陈晓燕浙江学刊1996.3

近代安徽东说念主口的变迁张爱民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6.3

民国东说念主口统计观测和而已的研究与评价米红、蒋正华东说念主口研究1996.3

民国时期我国东说念主口学界相关东说念主口问题不雅点的概述傅学良东说念主口研究1996.4

简评中国近代想想家对弥散东说念主口问题的惩办决策姜敬豫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6

清末民初的两次户口东说念主口观测米红等历史研究1997.1

清末民初北京旗东说念主生活的变迁张福记北京社会科学1997.2

浙江东阳近现代东说念主才盛况偏激东说念主文配景浅析朱海滨中国历史地公论丛1997.2

中国近代东说念主口照猜测想述论李永芳中州学刊1997.2

太平天堂战前的中国东说念主口曹树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3

1908年北京表里城的东说念主口与统计王均历史档案1997.3

传统东说念主口的性别与年岁结构姜涛近代史研究1997.6

近代华北城市东说念主口发展偏激不屈衡性张利民近代史研究1998.1

太平天堂干戈对苏南东说念主口的影响曹树基历史研究1998.2

民国前期济南的东说念主口与社会问题辨析郭大松、贾月臣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8.2

抗战时期重庆的东说念主口变迁及影响唐润明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8.3

1928年北平格外市户口观测张文武、孙刚选编北京档案史料1998.3

略论民国时期的东说念主力资源开发虞和平历史研究1998.3

对清末民初两次东说念主口观测的分析——以那时新疆东说念主口为中喜欢静西北史地1998.4

二三十年代冀中农村性比例失衡的实证分析——以定县为例李金铮社会学研究1998.5

宣统年间的东说念主口观测——兼评米红等东说念主论文偏激他相关研究侯杨方历史研究1998.6

宣统元年抵御户口观测风潮殷俊玲历史档案1999.3

清末新政中的户口观测辛泸江北京档案史料1999.3

中国近代东说念主口与耕地景色刘彦威农业考古1999.3

清末甘肃地区经济凋敝和东说念主口暴减石志新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2

民国年间冀中东说念主口与训诲研究侯建新历史教学2000.2

清末民初北京的费力东说念主口研究袁熹北京档案史料2000.3

东北三省近代东说念主口增长浅析王晓峰东北亚论坛2000.4

民国时期寰宇东说念主口统计数字的来源侯杨方历史研究2000.4

近代华北农村东说念主口消长偏激流动——兼论黄宗智“莫得发展的增长”说行龙历史研究2000.4

太平天堂干戈对浙江东说念主口的影响曹树基、李玉尚复旦学报2000.5

再论近代中国农村的东说念主口压力周志初扬州大学学报2000.6

民国时期东说念主口研究探微顾鉴塘北京大学学报2000.6

2.移民与游民

二十世纪初叶东北移民研究东说念主口学刊赵风度1988.1

论抗战时期移民与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发展孙业礼西北大学学报1988.2

近代内蒙古地区的“移民实边”偏激影响陈育宁西北史地1988.3

试论清末蒙古地区的移民实边政策蔡志纯西北史地1988.4

试论日本向我国东北移民的性质李保安沈丁东北地方史研究1989.4

旧中国的移民流偏激与管事市集的关系陈英芳社会科学1990.2

抗战时期难民群体初探孙艳魁民国档案1991.2

辛亥鼎新与游民社会周育民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3

晚清社会的游民问题王跃生学术研究1991.6

华北游民社会与义和团通顺陈振江历史教学1991.6

清末民初的太湖匪民刘平近代史研究1992.1

晚清沪地移民社会与海派文化的发轫樊卫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2.4

二十年代东北移民岑岭成因探源王润福辽宁大学学报1992.5

开埠初期上海游民阶级研究周育民近代史研究1992.5

20世纪30年代前期农民离村问题王文昌历史研究1993.2

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和流民征象的发生池子华社会科学家1993.5

试论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东北的移民季淑芬朔方文物1995.1

上海解放前夜移民特征研究卢汉龙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1

抗日干戈时期难民拓荒问题述略孙艳魁民国档案1995.2

论1928—1936年中国农民离乡问题张书廷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5.2

中国近代农民离土征象浅析——以1912—1937年间为中心鲁西奇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3

近现代上海卢湾区同乡移民团体的检会曹峻、方福祥史林1995.3

民国时期上海同乡会组织与移民社会关系初探宋钻友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3

移民与新式关东文化——对于近代东北移民社会的少量看法马稳重、楚双志辽宁大学学报1996.5

试析近代黑龙江流域的移民波澜与经济开发梁玉多黑龙江社会科学1996.5

闽南国外移民与近代厦门兴衰戴一峰二十一生纪351996

近代淮北流民问题的几个侧面池子华二十一生纪381996

流民与上海租界社会马陵合二十一生纪38199

微山湖西岸移民述略侯迎军、张勃皆鲁学刊1997.2

抗日干戈时期内迁难民与内迁文化略论张红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3

清末民初移民与城市社会现代化——青岛社会现代化个案研究任银睦民国档案1997.4

试论移民对巩固中国边关的作用张根福史学月刊1997.5

日本向东北地区“试点”移民偏激失败高乐才东北师大学报1997.6

太平天堂通顺时期来沪移民的营生方式陈文斌社会科学1997.12

晚清国外移民与官方对策调节——以古巴、秘鲁华工为例皇冠华二十一生纪441997

晚清时期陕西移民入迁与土客淹没钞晓鸿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1

1927—1937年河北流民问题成因探析玉玺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1

“闯关东”移民潮简析张利民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2

1855—1874年黄河漫流与山东东说念主口迁移董龙凯文史哲1998.3

东说念主口流动与近代中国城市化研究述评行龙清史研究1998.4

民初东北移民社会心态管窥王杉社会科学辑刊1998.5

近代云南外迁移民牛鸿宾云南学术探索1998.6

太平天堂通顺与近代上海第一次移民潮陈文斌学术月刊1998.8

1928—1937年河北农民离村后的流向偏激影响玉玺焕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现代中国出书社1998

九一八事变前华北与东北间东说念主口流动的特性及影响王杉学习与探索1999.1

浅析民国时期“闯关东”通顺的时空特征王杉民国档案1999.2

近代农业坐褥条件的恶化与流民征象——以淮北地区为例池子华中国农史1999.2

近代农民离村与城市社会问题彭南生史学月刊1999.6

也谈近代农民离村原因——兼与王文昌同道商榷彭南生历史研究1999.6

二十年代移民开发东北农业略论王杉史学月刊1999.6

对于上海近代山东移民的几个问题赵兰亮社会科学1999.12

清末民初北京的外来东说念主口探析袁熹北京社会科学2000.2

抗战初期的难民迁移程朝云抗日干戈研究2000.2

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东说念主口迁移夏明方抗日干戈研究2000.2

鄂尔多斯地区近代移民研究王卫东中国边关史地研究2000.4

晚清无业游民与政府支持行动彭南生史学月刊2000.4

略论近代中国社会的职业托钵人问题李红英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0.4

抗战时期浙江省的东说念主口迁移与地区分散张根福历史研究2000.4

民国前期移民政策刍议张艳芳文史哲2000.6

(六)活命状态与风俗习俗

1.物资生活

皇民化通顺前的台湾社会生活改善通顺——以海平地区为例(1914—1937)王世庆讲,张炎宪评述史联杂志191991

二三十年代教师、公事职工资及生活景色考慈鸿飞近代史研究1994.3

晚清官吏薪俸收入大略黎泽济学术月刊1994.6

中国近代女子衣饰的变迁吕好意思颐史学月刊1994.6

民初女子衣饰改革述论金炳亮史学月刊1994.6

宣统三年北京电话史料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历史档案1995.1

五四时期汉族服装变革的趋势和原因(日)山内智惠好意思西北大学学报1996.3

清末民初女性遮挡的变迁罗苏文史林1996.3

经济部管制物资及物价职业答复重庆市档案馆郑永明选编档案与史料研究1996.3

辛亥以后汉族服装的突变(日)山内智惠好意思烟台大学学报1996.4

晚清社会奢靡风气与俭奢议论余丽芬历史月刊1031996

论近代华北农村的居住情况饶明奇史学月刊1997.4

论近代华北农村衣饰的变迁饶明奇郑州大学学报1997.5

三十年代北平改良四合院三合院民居史料梅佳选编北京档案史料1997.5

1931年至1934年北大教职工资收入与那时物价情况简介李向群北京档案史料1998.1

《尹志昊日志》中的清季上海物价偏激他经济史料档案与历史1988.2

深化剖析上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李文海先生《世纪之交的晚清社会生活》读后行龙清史研究1998.4

解放前夜北平、天津、沈阳各市物价史料(上、下)辽宁省档案馆民国档案1999.1.2

试论晚清上海衣饰风俗与社会心态张敏史林1999.1

论辛亥鼎新前后的衣饰改革李跃乾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9.2

论近现代华北农村饮食的变迁饶明奇祝军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4

“油灯、瓦斯灯、电灯”——近代台湾照明器用之变迁(1860—1920)(下)吴政宪台湾风物49-11999

青海近代民族衣饰、饮食景色分析邓慧君青海社会科学2000.3

论近代环渤海地区社会生活的嬗变周俊旗历史档案2000.3

近代不同城市工东说念主家庭收入分析张伟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0.4

抗日干戈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生活保障张丹江西社会科学2000.11

2.文化文娱

民国时期的旅舍业忻子民国档案1991.3

民初的戏曲改良论李孝悌“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2下1993

名花与贱业清代与民初京剧的伶东说念主文化胡晓真历史月刊861995

试论清末民初的学堂乐歌康明安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6.2

租界与晚清上海戏曲的变革汤敏档案与史学1996.4

留学生与中国现代音乐文化的建构欧筱琦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4

中国近代第一家旅行社——中国旅行社述论郑焱史学月刊1996.4

中国近代好意思育的发展罗国萍学术研究1996.6

上海逸园跑狗场史料杨天亮选编档案与史学1997.4

近代北京庙会文化演变的轨迹习五一近代史研究1998.1

1936年北平市电影院观测表王星选编北京档案史料1998.1

近代中国第一家旅行社述论张俐俐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1

响应1948年北京饭铺情形史料一组白淑兰选编北京档案史料1998.2

晚清上海的戏园与文娱生活许敏史林1998.3

清末直隶警务处拟定客店戏场及防患传染病章程王澈选编历史档案1998.4

民国时期的体育节、音乐节、戏剧节与好意思术节在世诚、伍野村、华国梁民国档案1999.1

清末创办群众藏书楼史料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哈国恩选编历史档案1999.1

中华训诲文化基金会史料上海市档案馆庄志龄选编档案与史学1999.1

亦中亦西的晚清上海体育文化张敏档案与史学1999.3

光绪末年贪图改建什刹海为公园史料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哈恩忠选编历史档案1999.3

中国早期相片档案述论王跃年民国档案1999.4

大众文化研究与近代中国社会——对连年好意思国相关研究的述评王笛历史研究1999.5

藏书楼与晚清上海公众文化述论张敏学术月刊1999.6

从《良一又画报》封面女郎看近代上海的“摩登狗儿”高郁雅“国史馆”馆刊261999

晚清天津《东说念主镜画报》之研究杨明哲“国史馆”馆刊261999

从画报说历史——中国近代画报的发展卓盛格历史月刊1431999

中南海公园史料(一)——二三十年代中南海招揽洞开经过史料本刊编著部选编北京档案史料2000.1

中南海公园史料(二)——1938至1944年中南海公园事物答复竹素刊编著部选编北京档案史料2000.2

晚清社会文化与民间史不雅侯杰清史研究2000.3

民国时期南京的市民文化研究杨冬梅南京大学学报2000.3

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张英进二十一生纪82000

慈禧太后与万牲园王丹历史月刊1542000

3.风俗风尚

(1)概述

清末社会习俗变化的历史局限梁景和史学月刊1989.2

维新通顺与改俗迁风严昌洪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89.2

民国初年的改俗迁风团体程为坤益阳师专学报1989.2

“五四”时期民俗文化学的兴起——呈献于顾颉刚、董作宾诸故东说念主之灵钟敬文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3

辛亥鼎新对福建封建习俗变革的促进作用林平汉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9.3

对民初社会风俗变化的检会与反想胡维革学习与探索1990.4

近代武汉社会风俗的嬗变严昌洪江汉论坛1990.5

戊戌维新与改俗迁风徐永志中州学刊1990.6

二十世纪初年中国女性习俗的变化梁景和松辽学刊1991.3

20世纪初年资产阶级的风俗不雅韩昱近代史研究1991.3

试析大鼎新时期党对乡村习俗的策略谢渝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2.2

民国时期北京社会风俗的变迁习五一北京社会科学1993.1

资产阶级表层集团与民初社会习俗的改造梁景和史学月刊1993.1

义和团通顺与民族风俗严昌洪史学月刊1993.1

近代上海变异民俗文化初探忻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3.2

三十年代绥远省各县风俗观测摘要冬雨选编内蒙古档案史料1993.3

清末社会习俗的变革梁景和中州学刊1993.6

晚清社会风习与近代不雅念的演生李长莉社会学研究1993.6

维新派报刊与改俗迁风宋卫忠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1

民国风俗欧化的几个问题李少兵史学月刊1994.4

论民国时期华北农村家庭宗教信仰傅建成历史教学1995.2

十九世纪中叶上海租界社会风俗与民间生活伦理李长莉学术月刊1995.3

浅析民初华北农村社会习俗变化中的逆向势力焦静宜南开学报1996.1

铁路与中国近代的民俗嬗变李占才史学月刊1996.1

近代江西社会的嬗变与苏维埃通顺的兴起万振凡江西社会科学1996.2

民国初年绥远地区汉族民俗概览牛敬忠内蒙古大学学报1996.6

民国时期南京的社会风俗罗玲民国档案1997.3

从清末民初社会习俗的移易看中国早期现代化对东说念主们心态层面的影响王守恩学术论丛1998.1

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变革的局限偏激法则梁景和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8.2

华北农村的巫觋风习与义和团通顺张鸣清史研究1998.4

略论南京临时政府对社会成规的改革曹德方北京档案史料1998.5

转型期的汉口民俗——清末民初汉口民俗研究刘庆平、肖放江汉论坛1998.7

民国初年生活方式和习俗的变迁李喜所中国历史上的生活方式与不雅念冯尔康、常建华主编台北1998

名流:三十年代上海男性的摩登形象李克强二十一生纪501998

联想与营造国族:近代中国的发型问题黎志刚想与言36-11998

辛亥鼎新时期的改俗迁风变革与东说念主的现代化赵刚印贵州社会科学1999.2

五四通顺与社会风俗变迁严昌洪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3

试论民初江苏社会风俗的变迁孙宏年江海学刊1999.4

清末民初吴中民间世情之演变徐国源苏州大学学报2000.3

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论纲(一)梁景和都门师范大学学报2000.6

(2)不缠足

戊戌维新时期不缠足通顺的区域、组织和门径闵杰贵州社会科学1993.6

清末的天足会(西元一八九五年至一九〇六年)林秋敏“国史馆”馆刊161994年

中国近代不缠足通顺始末梁景和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1

妇女解放的第一步——辛亥鼎新以后的解放妇女缠足通顺吴强云南档案1995.4

戊戌不缠足通顺的文化透视钟年社会学研究1996.3

放足与坦然——戊戌不缠足通顺的记忆钟年、张宗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4

南京国民政府退却妇女缠足的努力偏激成效杨兴梅历史研究1998.3

男东说念主的不缠足通顺(1895—1898)张鸣二十一生纪461998

剪辫放足与其对中国迈向近代的历史意旨王冬芳社会科学辑刊1999.2

清末何时颁布劝禁妇女缠足上谕王守恩历史档案1999.2

从不缠足通顺谈女性自愿的萌芽林秋敏历史月刊1351999

不雅念与社会:女子金莲的好意思丑与近代中国的两个世界杨兴梅近代史研究2000.4

从劝导到禁罚:清季四川反缠足努力述略杨兴梅历史研究2000.6

(3)吸毒与禁毒

国民党政府的禁政李隆昌贵州文史丛刊1986.2

近代东北的鸦片问题沈毅东北地方史研究1988.3

民初禁烟通顺程为坤江海学刊1989.2

近代山西烟祸王金香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3

近代芜湖海关的鸦片贸易郝秀清安徽史学1990.1

清代第二次禁烟通顺探略王金香史学月刊1990.2

从黔东南的烟毒看40年代的“禁政”朱建富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0.4

鸦片干戈前清政府禁烟述评张玉芳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0.4

鸦片干戈前夜的禁烟决策评析王立诚兰州大学学报1990.4

鸦片干戈以来天津烟商的泛滥及禁绝李士铨百家论坛学术特刊1990.6

清末黑龙江的禁烟通顺石岩朔方文物1991.1

抗战时期川康禁毒考评侯德础档案史料与研究1991.2

再评1838年的禁烟辩论陈奇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1.2

鸦片干戈前说念光朝言官的禁烟论朱金甫近代史研究1991.2

试论英国鸦片政策偏激对中印之影响胡光利辽宁大学学报1992.2

二三十年代国内鸦片问题王金香民国档案1992.2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禁烟通顺孙英涛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2.3

近代滇黔鸦片与广西鸦片商路黄滨学术论坛1992.5

略论港英政府的鸦片专卖政策石楠近代史研究1992.6

清代鸦片政策补述——兼与《清代鸦片政策简述》商榷陈崇凯历史教学1992.12

华中的烟毒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查禁蒋兴顺学海1993.3

北洋军阀时期的鸦片泛滥王金香山西大学学报1993.3

清末民初云南禁种大烟劝办桑棉档案史料之二吴强选编云南档案史料1993.3

三、四十年代日本的鸦片侵华政策魏宏远档案史料与研究1993.4

晚清和民国前期烟患述略苗长青东岳论丛1993.5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禁烟政策王金香民国档案1994.2

近代南洋华裔禁烟述评王金香、吴贵民山西大学学报1994.3

广州国民政府时期鸦片政策探略王金香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4

论清代禁烟的举措与成效柴庆葆江苏社会科学1994.4

包办宏济善堂陷区鸦片的日本东说念主任常毅译,姚孔行提供列传文学64-41994

试论中国退却鸦片烟毒的阅历与阅历王宏斌中州学刊1995.1

阎锡山禁烟述评王金香晋阳学刊1995.2

近代中国鸦片耕种与农村经济的危急傅建成西北大学学报1995.4

1946年北平市政府禁烟职业答复刘苏选编北京档案史料1995.4

清末禁烟与北京的戒烟公所孔祥吉历史月刊891995

蒋介石与鸦片特税孙修福近代史研究1996.1

中国近代海关与禁烟禁毒孙修福历史档案1996.1

论鸦片干戈前后沙皇政府在恰克图地区退却鸦片私运的政策米镇波南开学报1996.1

1946年北平市政府禁烟职业答复(续)刘苏选编北京档案史料1996.1

民国初年禁烟通顺述论王宏斌民国档案1996.1

陕甘宁边区政府禁毒政策述略周志斌学海1996.1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禁烟王金香民国档案1996.2

中国出席联合国禁烟委员会第一届会议答覆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档案1996.2

晚崭新疆禁烟述论陈超西域研究1996.3

清代说念光年间云南的禁烟问题及禁烟失败缺点的分析秦和平中国边关史地研究1996.4

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禁毒政策述评李松林周斌学海1996.5

禁烟禁毒史研究的力作——评介《鸦片与近代中国》张远鹏、虞晓波江海学刊1996.6

近代国际禁烟会议与中国禁烟王金香史学月刊1997.4

本世纪30年代前后日本对华北的毒化政策李恩涵近代史研究1997.4

国民政府处理初期北平市禁烟史料一组王勇等选编北京档案史料1997.4

清朝的禁烟政策与鸦片贸易正当化问题述论吕秀莲、刘艳秋朔方论丛1998.2

鸦片干戈前后清总揽集团禁烟方针错位略论王开玺安徽史学1998.2

日本内蒙鸦片政策述评陆伟党史研究与教学1998.3

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清末的禁烟通顺吴春梅江海学刊1998.4

民国时期的鸦片税收王金香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4

近代东北鸦片烟毒概述许弘、石书平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8.4

从清末禁烟通顺看上海华界的社会照料机制甘慧杰史林1998.4

近代华北农村的毒品问题王守恩晋阳学刊1998.5

三十年代上海浦东同乡会禁烟史料编录庄志龄选编档案与史学1998.5

南京国民政府禁烟述略吴永明江西社会科学1998.7

民国以来湖南的烟毒与禁烟肖东梁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现代中国出书社1998

日本在华中的贩毒行为(1937—1945)李恩涵“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91998

评《云南鸦片问题与禁烟通顺》(1840—1940)杨学琛民族研究1999.1

对于1937年利济财团及统运处统制鸦片失败的想考秦和平四川大学学报1999.1

民国时期广西烟毒的泛滥偏激原因覃主元都门师范大学学报1999.1

近十年中国近代毒品史研究综述肖红松河北大学学报1999.2

略论鸦片干戈前国内耕种罂粟问题傅建成李国良东说念主文杂志1999.2

清末禁烟与传统文化白如雪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3

简论近代上海地区的鸦片烟毒危害刘华明河南大学学报1999.3

北洋军阀总揽时期的福建烟祸黄国荡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4

近代四川颁行的第一个禁烟法规莫子刚文史杂志1999.4

民国时期四川省禁烟概述粟时勇文史杂志1999.4

1840年前输入中国鸦片的数目龚缨晏浙江大学学报1999.4

川陕苏区的禁烟通顺章江心文史杂志1999.4

陕甘宁边区禁烟禁毒通顺初探皆霁甘肃社会科学1999.4

华中宏济善堂竖立摘要及贩毒史料选上海市档案馆庄志龄、宣刚选编档案与史学1999.5

略论1927—1934年国民政府禁烟的连续对性姚群民江海学刊1999.6

日本在华南的贩毒行为(1937—1945)李恩涵“中研院”近代史所集刊311999

近代山西鸦片问题述略赵英霞山西大学学报2000.1

民国时期山西的禁烟通顺牛贯杰晋阳学刊2000.1

民国时期北平的禁烟禁毒黄仪、方立霏北京档案史料2000.1

福建地方军阀与鸦片林星党史研究与教学2000.1

1927——1935年国民政府禁烟述评季鹏民国档案2000.1

1935年北平市改造烟毒犯史料乔凌霄选编北京档案史料2000.1

中华国民拒毒会反对鸦片公卖史料一组(1930.6.11—1931.6.27)杨璐选编民国档案2000.2

1935年北平市政府禁烟禁毒晓示王振民、刘伟选编北京档案史料2000.3

日据台湾时期的鸦片政策朱庆葆福建论坛2000.4

鸦片干戈前清政府的反毒品立法毕连芳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4

鸦片与清末西南社会黎虹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0.5

(4)丧俗、赌博偏激他

论新生活通顺赵凤珍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90.1

国民党总揽区的新生活通顺仇晨历史教学1990.3

近代海关的索贿弊习偏激效率马东玉史学月刊1990.4

新生活通顺述略关志钢党史研究而已1990.9

论晚清想想界对风水的批判郭双林史学月刊1994.3

民国时期公墓制的创建与演变在世诚等民国档案1995.2

民国时的“宴集”、“耸立”端正陈属萍中国档案1995.3

定名习俗与近代社会王守恩山西大学学报1995.4

民国时宴集、耸立还有端正何涛中国档案1995.6

迷信开启了辱没的中国近代之门王玉德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1

赌博与近代士林风气散论涂文学史学月刊1996.1

太平天堂仪服文化偏激与戏剧赛会的关系张伟然复旦学报1996.3

胡适与五四时期的丧葬礼俗改革李纳森求索1997.3

近代华北农村丧葬礼法的特性及成因董江爱晋阳学刊1997.3

近代中国社会遏抑系统与赌博之禁涂文学社会学研究1997.4

五四时期丧葬礼俗的变革梁景和都门师范大学学报1997.4

抗战时期沦陷区封建礼教泛滥征象分析夏潮、史会来学习与探索1997.5

从清末民初社会习俗的移易看中国早期现代化对东说念主们心思层面的影响与作用王守恩学术论丛1998.1

论五四时期的“男女社交公开”想潮梁景和史学月刊1998.1

五四时期想想对“贞操不雅”的批判梁景和都门师范大学学报1998.2

民国初期广东的赌与禁张晓辉暨南学报1998.2

民国时期丧葬礼俗的改革与变迁严昌洪近代史研究1998.5

论晚清习俗教案赵树好东说念主文杂志1998.5

新生活通顺中的国民相识和生活方式王永祥中国历史上的生活方式与不雅念冯尔康、常建华主编台北馨园文教基金会1998

抗日干戈时期之新生活通顺段瑞聪近代中国1311999

辛亥鼎新后的“剪辫易服”潮邱巍史林2000.2

论清末彩票闵杰近代史研究2000.5

(七)区域社会

1.乡村社会

家庭、市集、社区——无锡清苑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的相比研究(1929—1949)崔晓黎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1

30年代前后的中国农村观测陶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3

近代华北集市变迁略论皆志强、龚关山西大学学报1993.4

近代华北的分摊郑启东近代史研究1994.2

“关中模式”的社会历史渊源:清初至民国——关中农村经济与社会史研析之二秦晖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1

山东乡村设备通顺述评余科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5.5

论农业与广西近代墟镇的布局刘文俊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1

晚清四川农民经济生活研究何一民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1

论近代江南州里化小田苏州大学学报1996.2

近代中国镇、集发展的数目分析慈鸿飞中国社会科学1996.2

乡村危急与近代中国政事景色的嬗变张福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3

近代华北农村基层政权的变迁王开国山西大学学报1996.4

在“义”与“利”之间——近代华北农民传统价值不雅的转向偏激困守乔志强、邓德艾山西大学学报1996.4

民国时期的农民阶级:1912—1937张瑞德想与言34-21996

近现代华北农村社会实态确现代阐释——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东农村社会观测与研究》王琳史学月刊1997.2

理门与近代华北集镇社会——天津独流镇理门观测分析程歗清史研究1997.2

晚清湘赣界限社会结构的演变潮龙起江西社会科学1997.3

二三十年代农家欠债问题分析傅建成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3

战时政事对晋察冀边区农村社区的影响温锐抗日干戈研究1997.4

近代江南茶楼与乡村社会运作朱小田社会学研究1997.5

评三十年代新桂系的乡村设备谭肇毅学术论坛1998.1

清末民初江南州里社会的权力结构变动小田历史档案1998.2

论乡村训诲通顺的发轫兴盛偏激意旨童富勇浙江学刊1998.2

论三十年代宛西乡建通顺的表面依据徐有礼郑州大学学报1998.3

宛西乡建通顺中的三自训诲郭晓平郑州大学学报1998.3

宛西乡建通顺中的自富说念路孙子文郑州大学学报1998.3

论近代新疆维吾尔农村的封建庄园张岩西域研究1998.4

民国时期华北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江沛南开学报1998.4

《中国近代农民问题与农村社会》评价郭德宏中共党史研究1998.5

近代中国乡村危急简论张福记、陆远权史学月刊1999.1

鼎新根据农村社区的社会变革方明东北京邮电大学学报1999.1

略论晚清乡村社会教化体系的历史变迁王先明、尤永斌史学月刊1999.3

20世纪开初30年的中国农村社会结构与相识变迁——兼论近代激进主义发生发展的社会基础张鸣浙江社会科学1999.4

近代华北农村的社会内聚偏引发展拦阻王建革中国农史1999.4

二三十年代苏南农家出入景色研究周中建中国农史1999.4

二十世纪早期华北乡村的话语与权力李怀印二十一生纪551999

近代山东墟落社区结构的整合与分化张佩国史学月刊2000.1

华北抗日根据地的社会变迁评析江沛抗日干戈研究2000.2

民国年间冀中农民生活及花费水平研究侯建新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0.3

略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北农村地皮问题对农民生活的影响玉玺焕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0.3

明清至民国时期华北集市的相比分析——与江南、华南等地的相比龚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3

20世纪上半期中国农家收入水平和花费水平的总体检会张东刚中国农史2000.4

民国时期农村协作通顺述评傅宏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4

略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农业协作通顺傅宏贵州社会科学2000.4

民国时期协作通顺发展述略任荣档案与史学2000.5

抗战时期贵州的农业协作通顺傅宏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5

晚崭新政时期的农村骚乱周积明、谢丹江汉论坛2000.8

2.城市社会

近代天津上海两城市发展之相比罗澍伟档案与历史1987.1

近代上海城市地名研究郑祖安史林1987.1.2

试论1927—1937年南京城市经济发展与农村土产货的关系唐文起、林刚民国档案1987.2

论太平天堂城市照料政策沈嘉荣学术月刊1987.7

中国近代沿海城市经济的发展偏激原因丁长清南开学报1988.2

日据时期台湾港市发展与区域都市化之研究李莉文台湾文献39-11988

日据时期台中市之都市化温振华想与言26-11988

近代上海市政设备的资金来源沈祖炜档案与历史1989.6

论清末城镇社会结构的变化与商民罢市桑兵近代史研究1990.5

开埠通商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问题(1840—1911)乐正中山大学学报1991.1

“西学东渐”与城市近代化茅家琦江苏社会科学1991.3

近代上海城市的发展、特性和研究表面张仲礼等近代史研究1991.4

近代天津城市史散论罗澍伟近代史研究1991.4

近代重庆城市史研究隗瀛涛近代史研究1991.4

近代中国区域城市研究的初步构想隗瀛涛、谢放天津社会科学1992.1

民国时期上海都市发展贪图述论余子说念复旦学报1992.1

略论近代大连城市的产生沈毅历史教学问题1992.1

近代城市发展的主题与中国模式乐正天津社会科学1992.2

连年来澳门史研究述评康大寿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2.2

近代旅、大租出地的农业与城乡关系研究沈毅东北师大学报1992.3

城市研究与上海研究国际学术辩论会综述张顺济、朱弘历史研究1992.3

东北地方史研究初探李发东北地方史研究1992.2.3

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化偏慷慨因的相比研究王辉皆皆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2.3

城市史研究略论皮明庥历史研究1992.3

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记忆与权衡刘海岩历史研究1992.3

近代汉口城市文化生成机制探源涂文学近代史研究1992.3

民国时期的台湾研究述评秦咏英暨南学报1992.4

洋务通顺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皮明庥文史哲1992.5

城市研究与上海研究国际学术辩论会综述张济顺、朱弘历史研究1992.6

试论近代华北的区域城市系统罗澍伟天津社会科学1992.6

从宏不雅角度看中国的城市史赵冈历史研究1993.1

城市功能结构的近代变迁乐正中山大学学报1993.1

论太平天堂的城市政策赵德馨历史研究1993.2

“戊戌变法”和北京城市近代化魏开肇北京社会科学1993.4

近代江苏市镇化初探彭安玉江苏社会科学1993.6

晚清汉口城市遏抑系统的演变郭莹江汉论坛1994.1

江南原生型城市化偏激近代际遇乔志强、陈亚平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4

对于近代区域城市系统研究的几个问题周俊旗天津社会科学1994.5

中国近代城乡关系简论宫玉松文史哲1994.6

西势东渐与民初广州城市的发展张富强近代史研究1995.5

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涂文学江汉论坛1996.1

试论近代上海文化之特征周学军史林1996.1

晚清京师的食粮供应——晚清北京社会问题剖析之一赵惠蓉北京社会科学1996.1

洋务通顺与晚清城市社会近代化涂文学近代史研究1996.2

香港早期城市发展与华东说念主社会的调适莫世祥近代史研究1996.2

开埠初期上海的建筑(英)金斯密著,江冬妮译史林1996.2

近代上海航运发展与城市变迁凌弓社会科学1996.2

近代上海城市地皮永租轨制考源陈正书史林1996.2

香港早期城市发展与华东说念主社会的调适莫世祥近代史研究1996.2

上海东说念主东说念主格特征刍议——兼论20—30年代上海东说念主多访佛合的东说念主际关系忻平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3

近代上海南京路生意街的造成和生意文化陆兴龙档案与史学1996.3

中国近代城市文化研究随想涂文学档案与历史1996.3

中国城市文化近代化的多重旅途涂文学浙江学刊1996.4

上海早期的城市化与城市文化叶晓青东方1996.4

试论20—30年代上海社会整合机制忻平学术月刊1996.5

中国近代城市化内容探析王瑞成云南学术探索1997.1

清末民初京津冀城市化快速进展的历史探源与启示胡光明河北大学学报1997.1

北平市政府制订取缔杂音规则梅佳选编北京档案史料1997.1

一部偏激珍稀的近代烟台变迁史料——阿良习《图说烟台通志》评介郭大松、曹立前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7.2

论中国近代城市产生发展中的几个特性侯蕊玲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2

试论近代北京的城市结构变化袁熹北京社会科学1997.3

略论晚清上海新式文化东说念主的产生与汇聚熊月之近代史研究1997.4

近代城市发展的中国模式偏激与好意思国城市化的相比于云汉学术研究1997.8

对立与共生:中国近代城市文化的二元结构涂文学天津社会科学1998.1

太平天堂与上海近代化华强历史教学1998.2

中国近代城市用语的变化郑祖安史林1998.2

被动开埠与九江城市近代化周飞、许海泉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3

近代河北城市化试论裴赞芬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4

上海历史相片的详细性解读陈燮君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8.4

抗战时期孤岛的社会动态魏宏运学术研究1998.5

卢沟桥事变前后北平社会景色变化相比表梅佳选编北京档案史料1998.5

近代运河航运与沿岸城镇的兴起侯峻、曲晓璠社会科学阵线1998.6

略论近代环渤海地区港口城市的起步、互动与互补张利民天津社会科学1998.6

对于中国近代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的记忆张仲礼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1

三十年代北平市政府交流通惠河史料北京市档案馆梅佳选编北京档案史料1999.1

近代中国城市化拖沓的原因薛翠芳海南大学学报1999.2

宣统二年京师侦察总厅拟定易燃易爆品照料规则中国第一档案馆、哈恩忠选编历史档案1999.2

清末开办京师习艺所史料中国第一档案馆、哈恩忠选编历史档案1999.2

三十年代北平市政设备贪图史料北京市档案馆梅佳选编北京档案史料1999.3

近代芜湖米市与芜湖城市的发展谢国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3

90年代东北近现代城市发展研究述评易善连社会科学辑刊1999.3

近代中国城市化特征行龙清史研究1999.4

典型的城市近代化之路——近代芜湖与南通城市结构与功能之相比谢国权安徽史学1999.4

20年代我国留好意思常识分子对市政体制改革的探索赵可四川大学学报1999.4

“安生模式”与民国初年北京死活遏抑空间的转念杨念群社会科学研究1999.4

日伪总揽时期华北都市设备大略北京市档案馆孙刚选编北京档案史料1999.4

略论近代上海的市政熊月之、罗苏文、周武学术月刊1999.6

论近代杭州城市化的创新能源陈自芳浙江社会科学1999.6

民国初期北京的社会观测吴建雍北京社会科学2000.1

旧京水会而已抄房建昌整理北京档案史料2000.1

1913—1927年上海华界市政偏激地方自治留传档案张爱平档案与史学2000.2

民国南京城市社会照料问题与历史检会王云骏江苏社会科学2000.3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模式”对重庆的冲击张瑾史学月刊2000.3

上海开埠后苏南市镇城镇化的检会方针与方针检会孙海泉江海学刊2000.3

从晚清苏州的生意变化看江南城市的洞开景色张海林江海学刊2000.3

从《申报》告白看近代上海生意的繁荣与发展许爱莲历史教学问题2000.4

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进展、存在问题与权衡何一民、曾进中中语化论坛2000.4

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熊月之、沈祖炜史林2000.4

民国初年的北京新市区设备王国华北京档案史料2000.4

试论近代交通变迁对华中城镇发展的影响张笃勤求索2000.6

3.租界

芜湖租界史事考实谢青、罗超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8.1

对于芜湖租界章程谢青近代史研究1988.1

上海租界兴一火论郑祖安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8.4

工部局与上海早期路政袁燮铭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8.4

中国租界研究综述熊月之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9.1

上海租界与上海社会想想变迁熊月之上海研究丛刊1989.2

工部局与上海路政(1854—1911)袁燮铭上海研究丛刊1989.2

租界的起源和上海群众租界的形式李平子史林1991.2

清末上海群众租界史料选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历史档案1991.2

三十年代上海群众租界警政机构的医疗景色朱德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3

民国时期上海租界问题述论张培德史林1998.4

论租界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复杂影响吴士英文史哲1998.5

上海群众租界办电始末张芝林档案与史学1998.5

租界问题尚需深化研究吴士英近代史研究1999.2

晚清上海群众租界政权运作机制述论袁燮铭史林1999.3

对于我国近代租界的几个问题刘敬坤、邓春阳南京大学学报2000.2

上海法租界巡捕房与三十年代的上海政事(一)薛耕莘口述,王仰清、张鸿奎整理注释史林2000.3

简论上海租界的越界筑路张伟学术月刊2000.8

中国近代租界考略刘敬坤、邓春阳、曹志先近代中国1362000

4.地方自治

湖南自治通顺评述——兼论湖南自治通顺的性质熊杏林近代史研究1990.3

清末地方自治通顺论纲马小泉史学月刊1993.5

清末民初地方自治述议林绪武辛亥鼎新研究动态1996.1

湖北自治通顺始末田子渝湖北文献1241997

1927:上海市民自治通顺的散伙李天纲史林1998.1

地方自治与直隶“四局”魏光奇历史研究1998.2

民国时期北深谷方自治史料选梅佳选编北京档案史料1998.5

戊戌至辛亥地方自治的发展——湖南保卫局与上海总工程局之相比朱英近代史研究1999.4

晚清苏州地方自治略论张海林江苏社会科学2000.3

晚清地方自治想想的输入及想潮的造成吴桂龙史林2000.4

论清末地方自治的实践梁景和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0.4

寻求遏抑和参与之间均衡的尝试——论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地方自治朱国斌、郭宝平社会科学辑刊2000.5

20世纪40年代新县制下重庆地方自治的推广偏激成效曹建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0.6

(八)灾荒与救济

1.当然灾害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河南的灾荒王志法许昌师专学报1988.4

论近代中国灾荒史研究李文海中国东说念主民大学学报1988.6

晚清的永定河患与顺、直水灾李文海北京社会科学1989.3

1931年江淮洪水灾偏激后果王方中近代史研究1990.1

二战时期国统区的三次大灾荒偏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张水良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4

中国近代灾荒与社会生活李文海近代史研究1990.5

光绪初年朔方五省灾荒述略王金香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4

清末灾荒与辛亥鼎新李文海历史研究1991.5

近代山西省的灾荒(1860—1937)陈存恭山西文献381991

三四十年代的灾荒与华北农村社会江沛北京档案史料1992.2

试论民国时期的灾荒吴德华武汉大学学报1992.3

也谈“丁戊奇荒”夏明方清史研究1992.4

三四十年代杭州的当然灾害和救灾救荒周章森杭州大学学报1992.4

保路通顺前十年四川灾荒偏激影响钟钢文史杂志1992.5

河南省的灾荒(民国二十一年至二十五年)叶飞鸿“国史馆”馆刊131992

试论晚清时期灾荒偏激政事后果胡克刚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3.5

晚清福建水灾概述林敦奎福建论坛1993.5

近代灾荒的历史启示李文海光明日报1994.3.7

甲午干戈与灾荒李文海历史研究1994.6

近代长江中游河说念演变偏激整治张修桂复旦学报1994.6

民国以来;历次蹙迫灾害纪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档案1995.1

灾荒:检会近代中国社会的另一个视角刘仰东清史研究1995.2

试论1927—1937年间国统区的灾荒曹峻、瞿伟学海1996.2

1931年江淮流域洪水灾张平江苏历史档案1996.5

干戈与晚清灾荒康沛竹北京社会科学1997.2

晚清时期对灾因中社会因素的相识康沛竹社会科学辑刊1997.4

从清末灾害群发期看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史条件——灾荒与洋务通顺研究之一夏明方清史研究1998.1

民国时期苏北水灾灾况简述潘涛民国档案1998.4

湖北近代洪涝灾害宋传银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4

1942—1943年的华夏大饥馑夏明方纵横1998.5

1939年华北洪水灾述评魏宏运史学月刊1998.5

山西“丁戊奇荒”述略郝平山西大学学报1999.1

洋务派与“丁戊奇荒”王金香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999.2

晚清灾荒频发的政事原因康沛竹社会科学阵线1999.3

论近现代江西水旱灾害及防治构想王芳、万振凡南昌大学学报1999.4

三十年代湖北的水灾与农村经济徐凯希江汉论坛1999.7

试论民国时期的灾荒曹峻民国档案2000.3

近代绥远地区的灾荒牛敬忠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3

略论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当然灾害吴文涛王均北京社会科学2000.3

湖南近代水灾研究彭先国求索2000.4

民国时期苏北灾荒偏激影响张红安江苏社会科学2000.5

灾荒史研究的多少问题杨鹏程湘潭大学学报2000.5

近代中国灾荒成因探析王金香晋阳学刊2000.6

光绪三年朔方大旱的容出嫁景满志敏复旦学报2000.6

2.赈灾、慈善、医疗

日据时期台湾总督府与广州泛爱会病院林衡说念台北文献1011992

清季“丁戊奇荒”的救济及善后问题初探夏明芳近代史研究1993.2

1942、1943年国民政府救济豫灾述评孙子文许昌师专学报1993.2

晚清义赈的兴起与发展李文海清史研究1993.3

日据时期台湾的产婆游鉴明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11993

衣冠之制的解体和民族相识刘志琴二十一生纪151993

中国红十字会抗战期间际遇日军危害行动观测表白淑兰、赵家鼎选编北京档案史料1994.1

民国时期社会慈功德刍议周秋光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3

北京香山慈幼院始末辑要李友唐北京社会科学1994.4

日据时期的台籍顾问游鉴明“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上1994

国民政府救济1942年轻海牛瘟档案史料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档案1996.2

北平市商会临时救济会答覆信刘苏选编北京档案史料1996.3.4

民国时期上海的慈善团体统计(1930年前后)张礼恒摘编民国档案1996.3

略论民国时期上海的慈功德业张礼恒民国档案1996.3

辛亥鼎新前的山东医疗卫生景色郭大松、庄惠娟译山东文献22-31996

广济病院的竖立与竣事张拙夫山东文献22-31996

晚清荒政想想简议谢飞扬晋阳学刊1997.1

论民国时期的以工代赈救荒刘五书史学月刊1997.2

晚清洋务派回应社会经济的荒政主张与行为谢飞扬社会科学1997.4

清代后期苏州地区公所的义举行为宫宝利史学集刊1998.1

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国际救济会职业答复(1937年8月—1938年2月)孙武、龙锋选编民国档案1998.1

1923年中国东说念主民对日本震灾的赈救行为李学智近代史研究1998.3

为灾民解困的慈善组织——中国慈善总会张小青北京档案史料1998.6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鲁青分署之共区救济业务(一九四六年二月到七月)卢秀华近代中国1241998

新医学在台湾的实践(1898—1906)——从后藤新平《国度卫生旨趣》谈起范燕秋新史学9-31998

1945年—1947年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述论赵刚印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3

戊戌时期民间慈善公益功绩的发展朱英江汉论坛1999.11

同文化与异文化的交织点——“光复”与台湾大夫患者间医疗关系的一个挫折陈君恺台湾风物49(1)1999

略论1927—1937年国民政府的救灾政策莫子刚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0.1

京师当行商会创立想豫堂保障公益会史料王澈选编历史档案2000.1

慈惠与市政:清末上海的“堂”梁元生史林2000.2

晚清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述论周秋光近代史研究2000.3

“盛宣怀档案”中的中国近代灾赈史料冯金牛、高洪兴清史研究2000.3

1939年河北省水灾答复田尚秀选编北京档案史料2000.4

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第三年度答覆信(1945年4月30日)郑永明选编档案史料与研究2000.4

晚清社会灾荒救治功能的演变——以“丁戊奇荒”的两种救济方式为例杨剑利清史研究2000.4

战后苏北旅沪同乡团体的救济难民职业张玲档案与史学2000.5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慈善救护与救济行为周秋光近代史研究2000.6

(九)基督教与布道士的社会行为

1.基督教与教案

对于近代史上辅导内地置产协定吕坚史学集刊1988.2

论两次鸦片干戈间基督教的传播郑师渠中州学刊1989.1

论近代辅导泰斗结构与宗法一体化结构的冲突孙江、黄东兰南京大学学报1989.2

近代西方布道士在新疆魏长洪新疆大学学报1989.5

论近代中国甲午战前的教案与反洋教接触路遥山东大学学报1990.1

对于中国近代史上教案的检会丁名楠近代史研究1990.1

反洋教通顺发展论戚其章近代史研究1990.3

论民间奥密结社与晚清教案的关系孙江、黄东兰南京大学学报1990.3

教民小议张守常历史教学1990.9

19世纪山东新教与民教关系陶飞亚文史哲1991.1

19世纪中国社会排拒基督教的原因顾卫民江海学刊1991.2

二十年代“非基督教”通顺的文化内涵王玉祥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2.1

近代湖南名流与教案刘泱泱求索1992.3

论文化冲突与近代反洋教通顺之关系赵岩山东社会科学1992.4

清末英国长老辅导在台之教区陈梅卿台湾史田地研究通讯221992

寰宇第四次“近代中国教案”学术辩论会综述郭汉民、邹小站求索1993.1

论近代教案廖一中、李运富贵州社会科学1993.1

论清代的“禁教”与“防夷”王先明近代史研究1993.2

近代反辅导滋扰的接触分期偏激特性邱远猷文史常识1993.2

反洋教接触中的农民爱国主义探微——兼论教案中农民的非爱国行动徐梁伯江苏社会科学1993.2

试论基督教在近代中国受到抵制的原因丁一平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2

论西方基督教士在中国布道的方针和布道的方法欧多恒贵州社会科学1993.4

基督教和布道士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迟云飞朔方论丛1993.4

布道士谢卫楼的训诲行为张建华近代史研究1993.4

中国非基督教通顺(1922—1927)杨天宏历史研究1993.6

近代中国教案与布道士之文化不雅照王继平湘潭大学学报1994.1

对海门教案几个问题的探讨李性忠浙江学刊1994.2

近代四川天主辅导冲突刘斌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4.2

1924年的“反基督教通顺”常开国党史研究而已1994.10

晚清东说念主权论初探——兼论基督教想想之影响刘广京新史学5-31994

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播与中国奥密社会邵雍历史教学1995.2

国难与中国基督徒顾卫民史林1995.2

晚清在华布道士训诲团体述评王立新近代史研究1995.3

清末民初在华基督教医疗卫滋功绩偏激专科化田涛近代史研究1995.5

晚清乡村社会的洋教不雅——对教案的一种文化心通晓释程歗、张鸣历史研究1995.5

基督教对中国近代化的双重影响王业兴社会科学阵线1995.6

好意思以好意思会山东布道事略郭大松译山东文献21-21995

好意思国公宽容华北差会山东职业(一八六七—一九逐个)郭大松译山东文献21-11995

山东的好意思国(北)长老会庄惠娟译山东文献21-11995

清季孔孟之乡的民教冲突赵树好山东文献21-41995

1861——1899年清政府对基督教的照料政策杨大春镇江师专学报1996.1

基督教在华传播的质变与近代中国科技之过期邓培森史学月刊1996.2

民间信仰:民国时期冀东农民的精神世界江沛东方1996.3

晚清政府对基督教和布道士的政策王立新近代史研究1996.3

十九世纪在华基督教的两种布道政策王立新历史研究1996.3

近代基督教在我国苗区的传播和影响伍新福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4

近代基督教在浙江沈雨梧近代史研究1996.4

民国时期释教与基督教想潮关系考李少兵历史档案1996.4

近代中国人人宗教相识的特征侯杰学术研究1996.5

中国近代天主教民信仰研究程歗、许蕾湖北大学学报1996.6

布道士与近代中西文化竞争罗志田历史研究1996.6

近代山东的新差辅导刘天路山东文献22-11996

山东天主教布道史略李云泉译山东文献22-11996

期间与信仰的困惑——晚清华北基督教民政事相识浅析许蕾、程歗历史教学1997.5

天主教、基督教在西南苗族地区的传播和影响石朝江贵州社会科学1997.6

早期好意思国布道士在澳门的行为(1830—1844年)林芸学术研究1997.10

好意思国圣公会女布道士早期在华行为:十九世纪好意思国“隧说念妇女相识”的展现林好意思玫想与言35-21997

试论基督教徒对孙文主义之研究李志刚近代中国1181997

山东(英国)洗礼会女布说念会史略郭大松译山东文献23-11997

山东基督教新教的殉教者李云泉译山东文献22-41997

晚清东昌府的教案赵润生赵树好山东文献22-41997

《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研究集刊》出书启事李金强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231997

中国耶稣教自立会述评张化史林1998.1

辛亥鼎新时期好意思国布道士与好意思国对华政策何猛进历史档案1998.2

近代基督教在西南地区的传播偏激影响李月英云南文史丛刊1998.2

论近代中国早期教案的起因和特性赵树好史学月刊1998.2

近代中国对基督教入华的回应——一项现代新史学的表面阐述张广智复旦学报1998.3

上海开埠初期伦敦会发展的基督教徒分析叶斌史林1998.4

近代新疆基督教史的研究及史料房建昌新疆大学学报1998.4

早期好意思国对华布道行为探源何猛进湘潭大学学报1998.5

五四时期的非基督教通顺金燕复旦学报1998.6

义和团通顺后教案特性的量化分析赵树好河南大学学报1998.6

好意思国布道士与太平天堂通顺何猛进广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8

大陆的中国天主教研究概述顾卫民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研究集刊11998

日报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记忆与权衡深泽秀男著,容应萸译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研究集刊11998

1949年以来国内中国基督教史研究述评陶飞亚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研究集刊11998

本色化与民国基督教辅导史研究邢福增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研究集刊11998

论中国近代早期的民间排外与国民性刘哲社会科学阵线1999.2

上海韩东说念主的宗教行为孙志科档案与史学2000.1

试论北京历史上的教堂文化佟洵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3

百余年来好意思国的基督教在华布道史研究聂资鲁近代史研究2000.3

中西东说念主性论的冲突:近代来华布道士与孟子性善论胡卫青复旦学报2000.3

从近代教案看基督教和中国社会习俗的冲突温钦虎甘肃社会科学2000.3

试论民间戏曲对清季四川教案之影响秦和平清史研究2000.3

瑞典布道士在中国(1847—1949)尹建平世界历史2000.5

布道士与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干戈冀满赤军事历史2000.6

近代中韩民教关系相比研究戴鞍钢历史教学问题2000.6

2.布道士的社会行为

近代中国辅导女子训诲浅析崔运武史学月刊1988.2

“辅导大学”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历史作用景钟等学术研究1988.6

1843—1898上海与西学传播熊月之档案与历史1989.1

布道士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兼评《剑桥中国晚清史》对于基督教在华行为的叙述顾长声历史研究1989.3

近代西方布道士在华行为的专科化史静环历史研究1989.6

晚清寓华新教教士与近代训诲崔丹近代史研究1990.3

林则徐禁烟与澳门基督教士关系之探讨(上、下)李志刚中中语化复兴月刊23-7、81990

广学会布道士的报刊编著不雅李明江山南大学学报1991.4

对中国近代辅导学校的相识与评价辛彦怀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1

近代基督教在华出书功绩陈建明求索1993.2

布道士、儒士与西学东渐易惠莉学术月刊1993.4

基督教布道士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陶飞亚文史常识1993.4

二十世纪初基督教布道功绩的发展变化与非基督教通顺的发生杨天宏四川大学学报1993.4

好意思国布道士与近代中国训诲变革王立新南开学报1993.5

好意思国储藏的中国辅导大学历史文献马敏、吴梓明近代史研究1993.6

异邦布道士与烟台览喑学校而已选译曹立前译山东文献18-41993

辅导学校与中国近代训诲顾莹惠苏州大学学报1994.2

北京浅近训诲会史料白淑兰、赵家鼎北京档案史料1994.2

布道士与山东近代花边、发网业郭大松、庄慧娟烟台大学学报1994.3

异邦布道士与戊戌维新潘家德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4.4

近代基督教布道士与烟台文教功绩宋玉娥、姜春芹山东文献19-41994

论新教布道士对戊戌维新想潮的引发、鼓吹与制约宝成关社会科学阵线1995.1

简论19世纪末辅导训诲的发展姬虹历史档案1995.2

晚清在华布道士训诲团述评王立新近代史研究1995.3

布道士与洋务通顺王立新南开学报1995.4

清末民初在华基督教医疗卫滋功绩偏激专科化田涛近代史研究1995.5

试论基督教对中国近现代训诲的影响黄昂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1

中国近代文化训诲史上的辅导大学伍宗华世界历史1996.1

从华西协和大学中籍教职员的变迁窥辅导大学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轨迹张丽萍档案史料与研究1996.3

辅导书院演变的阶段性特征黄新宪湘潭大学学报1996.6

中国近代辅导女学述论吴洪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1

好意思国布道士与中国近代训诲现代化龚淑林南昌大学学报1997.1

晚清布道士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吴梓明、陶飞亚文史哲1997.2

近代中国辅导大学的历史作用戚洪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2

好意思国布道士与鸦片干戈后的“开眼看世界”想潮王立新好意思国研究1997.2

论1876至1879年间西方新教布道士的对华救济功绩夏明方清史研究1997.2

晚清社会转型的训诲需求与辅导训诲的演变余子侠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3

辅导大学史研究的文化视线章开沅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3

辅导大学史研究的新冲突——评《辅导大学在近现代中国》陈金龙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5

论近代中国辅导女子训诲李永春湘潭大学学报1997.6

对于布道士与晚清现代化关系的想考——评《好意思国布道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李喜所历史研究1998.2

近代上海的新派学者与西方布道士葛壮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8.2

早期来华新教布道士与中国传统文化谭树林朔方论丛1998.4

略论西方布道士对中国国民性的体认赵慧峰学术月刊1998.12

中国辅导大学历史重寻的现代意旨吴梓明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研究集刊11998

李提摩太与山西大学缪玉青提供山西文献521998

辅导自立与青岛学校起源秘史韩同文山东文献24-11998

近代来华布道士创办报刊的行为偏激影响刘晓多山东大学学报1999.2

论晚清上海的洋商与布道士周武史林1999.2

好意思国监宽容在华训诲功绩研究(1848—1911年)胡卫清近代史研究1999.2

“医学布道”与近代广州西医业的兴起梁碧莹中山大学学报1999.5

布道士与晚清训诲改革刍议陈振江南开学报1999.5

基督辅导、洛克菲勒财团与北京协和医学院赵之恒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9.6

基督教在华早期医疗功绩论略李传斌晋阳学刊2000.1

马礼逊学校的英语教学顾卫星苏州大学学报2000.1

基督教和近代中国妇女通顺裔昭印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0.2

基督教与近代农业科技传播——以金陵大学农林科为中心的研究刘家峰近代史研究2000.2

译名之争与早期的《圣经》中译吴义雄近代史研究2000.2

近代中国辅导学校述论丁柏传、郑瑞君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0.2

近代西方训诲实验表面和方法在中国的传播周谷平、王剑浙江大学学报2000.3

近代来华布道士与中国训诲改革胡卫清江苏社会科学2000.4

近代辅导学校开设儒家经典原因初探谭树林晋阳学刊2000.4

圣保禄学院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偏激对我国近代训诲的影响李向玉清史研究2000.4

文化滋扰的器用文化交流的媒介——论近代在华基督教布道士报刊的文化意旨程丽红社会科学阵线2000.6

馆藏上海辅导大学档案倪红档案与史学2000.6

(十)其他

论废科举与社会现代化袁立春广东社会科学1990.1

戊戌时期的社会氛围李俊近代史研究1990.3

光绪朝河南呼冤案述论苏华历史档案1991.1

近代广东社会文化的历史成因罗福惠、高钟广东社会科学1991.5

中国近代的历法之争张志明近代史研究1991.5

试论1898年四明公所事件的历史作用苏智良学术月刊1991.6

宣统年间清政府参加意大利展览会史料苏州市档案馆编历史档案1992.1

士·娼·优——晚清上海社会生活一排许敏史林1992.2

论清末五大臣出国考政的社会影响罗华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2.4

戊戌维新时期的湖南保卫局彭一平求索1993.4

近代中国商号里面结构的等级系统问题初探皆大芝北京社会科学1994.2

近代封建把头轨制探悉余明侠江海学刊1994.2

政事报刊的崛起与社会变革的突进——对《时务报》的个案研究闾小波南京大学学报1994.3

论晚清的商务局、农工商局朱英近代史研究1994.4

“社会伏莽行为”的再商榷——以临城截车案为中心之探讨吴惠芳近代史研究1994.4

二十至三十年代上海国货告白促销偏激文化特色徐鼎新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2

浅论中国近代社会的东说念主际来去关系邓河山西大学学报1995.3

中国近代东说念主物的地舆分散王奇生近代史研究1996.2

清末地方社会训诲行政机构的造成——苏、浙、皖三省各厅、州、县训诲行政机构的景色(日)高田幸男史林1996.3

1928年北平格外市社会局成立职业先容所经过情形赵家鼎选编北京档案史料1996.4

近代军东说念主社群崛起与传统“四民”结构的整合——以晚清社会变迁为视点熊志勇东说念主文杂志1997.1

民国初年广东社会阶级变动简析丁旭光广东社会科学1997.1

中国近代退伍军东说念主安置问题初探皮明勇社会学研究1997.3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商事习惯变迁严昌洪天津社会科学1998.2

中国近代强盗史研究述评汪远忠、池子华学术界1998.2

近代第一个对于北京城墙的保护贪图赵可北京社会科学1998.2

五四时期社会转型与自尽征象皆卫子民国春秋1998.3

论民元打散工商会议朱英近代史研究1998.3

中国近代社会关系整合与工业者的属性马俊亚社会学研究1998.3

论中国东北近代社会演变衣保中长白学刊1998.4

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的社会训诲庄志龄史林1998.4

清末兴办东安市集始末朱淑媛北京档案史料1998.4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职业训诲想潮钱民辉社会学研究1998.5

试论本世纪初中国东说念主民抵制好意思国华工禁约通顺张小径社会科学1998.8

一幅珍稀的历史相片:晚清广东翰林偏激事略邓又同春秋杂志1999.7

民国社会史研究之蹙迫史料——洋票回忆录概述徐有威民国档案2000.1

清末北京外城寺庙观测表丁报复选编历史档案2000.1

地方主义与民国社会(续)王续添教学与研究2000.2.3

历史的凝眸:清末民初昆明社会风貌张诚云南文献302000

同治皇帝接见异邦使臣的礼节之争左远波历史月刊1482000

“城隍”在汉东说念主社会中的扮装偏激功能:以日据时期台北大稻埕的霞海城隍祭为例林荣泽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322000



丁香成人网 成人网有哪些 中国成人网 最新成人网 熟女人妻网